用于前道花篮硅片的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559发布日期:2019-02-01 19:5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用于前道花篮硅片的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太阳能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前道花篮硅片的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用花篮,尤其在槽式机台中,硅片需要经过制绒、去表面切割痕迹处理、去磷硅玻璃、去硼硅玻璃等工序,电池片半成品需随花篮浸泡在药液中,为了电池片半成品与药液充分接触,花篮与半成品接触面积都设计为尽可能的小,通常只有卡齿和卡条与半成品接触。这种设计使硅片的转移变得不容易,由于硅片日趋薄化,其在自重的影响下就会发生较大弯曲大,不易操作,在非自动化机台操作过程中,通常使用镊子进行转移,不但效率低下,还常常会发生插错卡齿,如果发生叠片还需要手工分开,容易导致外观降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前道花篮硅片的转移装置,它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长和宽与花篮的侧面长和宽一致;在基板上设置固定卡和导轨:

固定卡设置在基板的内侧,固定卡的高度与花篮的横梁高度一致,固定卡用于将基板挂接在花篮的横梁上;

多个导轨平行设置在基板的内侧,导轨的位置与花篮侧面卡齿的位置完全一致,相邻导轨之间形成通道,当转移装置与花篮组合时,硅片在通道中移动完成转移动作。

具体的,所述通道的宽度为5mm。

具体的,所述导轨为上下两行,导轨的横向的厚度为5mm,纵向的长度为3-5cm,突出基板的高度为0.5-3cm;导轨的上下间距为2-3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批量、灵活的将半成品从一个花篮全部或部分的转移到另一个花篮,减少人工成本,并避免可能造成的电性能降低、外观降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花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错开时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结合图1-图4,一种用于前道花篮硅片的转移装置,它包括基板3,所述基板3的长和宽与花篮6的侧面长和宽一致;在基板3上设置固定卡1和导轨2:

固定卡1设置在基板3的内侧,固定卡1的高度与花篮6的横梁7高度一致;

多个导轨2平行设置在基板3的内侧,导轨2的位置与花篮6侧面卡齿8的位置完全一致,相邻导轨2之间形成通道4,当转移装置与花篮6组合时,硅片5在通道4中移动完成转移动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道4的宽度为5mm。

所述导轨2为上下两行,导轨2的横向的厚度为5mm,纵向的长度为3-5cm,突出基板 3的高度为0.5-3cm;导轨2的上下间距为2-3cm。

使用方法说明:将图1所示转移装置挂接在图2所示的花篮6上,具体是利用固定卡1 将基板3挂接在花篮6的横梁上。

转移时,可以参照图3所示,将转移装置同花篮6完全对齐。亦可以参照图4所示,将转移装置同花篮6错开一定距离。无论何种组合方式,必须保证花篮6中的硅片5同转移装置的通道4对齐。对齐工作完成后,只需要顺着导轨2推硅片5即可完成转移工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做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