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电磁干扰的二极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8491发布日期:2019-07-24 09:3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二极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的二极管结构。



背景技术:

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二极管最普遍的功能就是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称为顺向偏压,反向时阻断称为逆向偏压。因此,二极管可以想成电子版的逆止阀。在半导体硅或锗中一部分区域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硼使之成为P型,另一部分区域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磷使之成为N型半导体。在P型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处就形成一个PN结。一个PN结就是一个二极管,P区的引线称为阳极,N区的引线称为阴极。

二极管一般安装在电路板上,而电路板上具有较多的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电位器、电芯片等,二极管作为电子元件的一种,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传统的二极管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存在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的二极管结构,其抗电磁干扰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二极管结构,包括二极管芯片、以及包覆所述二极管芯片的绝缘保护壳,所述二极管芯片两端分别连接有Z型的阳极导电条、阴极导电条,所述二极管芯片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电橡胶板、第二导电橡胶板,所述第一导电橡胶板、第二导电橡胶板错位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电橡胶板包括第一平行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平行板下端两侧的第一左盖板、第一右盖板,所述第二导电橡胶板包括第二平行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平行板上端两侧的第二左盖板、第二右盖板,所述阳极导电条夹设于所述第一左盖板与所述第二左盖板之间,所述阴极导电条夹设于所述第一右盖板与所述第二右盖板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一左盖板与所述第二左盖板的长度和、所述第一右盖板与所述第二右盖板的长度和均大于所述二极管芯片的纵向长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橡胶板、第二导电橡胶板外侧面均覆盖有一层绝缘漆膜。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橡胶板上侧与所述第二导电橡胶板下侧均设有导热铝条。

具体的,所述阳极导电条末端连接有阳极阻焊板,所述阳极阻焊板另一端连接有阳极引脚,所述阴极导电条末端连接有阴极阻焊板,所述阴极阻焊板另一端连接有阴极引脚。

具体的,所述绝缘保护壳上下两端设有若干散热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由于阳极导电条、阴极导电条位置的电流较大,在二极管芯片的上下两端增加了两个呈凹型的导电橡胶板,并且通过将两个呈凹型的导电橡胶板错位相对设置,使得阳极导电条、阴极导电条夹设于两个呈凹型的导电橡胶板之间,提高了该位置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二极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二极管芯片1、阳极导电条11、绝缘保护壳2、散热槽21、阴极导电条12、第一导电橡胶板3、第一平行板31、第一左盖板32、第一右盖板33、第二导电橡胶板4、第二平行板41、第二左盖板42、第二右盖板43、绝缘漆膜5、导热铝条6、阳极阻焊板71、阳极引脚72、阴极阻焊板73、阴极引脚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二极管结构,包括二极管芯片1、以及包覆二极管芯片1的绝缘保护壳2,二极管芯片1两端分别连接有Z型的阳极导电条11、阴极导电条12,二极管芯片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电橡胶板3、第二导电橡胶板4,第一导电橡胶板3、第二导电橡胶板4错位相对设置,第一导电橡胶板3包括第一平行板31、连接在第一平行板31下端两侧的第一左盖板32、第一右盖板33,第二导电橡胶板4包括第二平行板41、连接在第二平行板41上端两侧的第二左盖板42、第二右盖板43,阳极导电条11夹设于第一左盖板32与第二左盖板42之间,阴极导电条12夹设于第一右盖板33与第二右盖板43之间。

优选地,第一左盖板32与第二左盖板42的长度和、第一右盖板33与第二右盖板43的长度和均大于二极管芯片1的纵向长度。

优选地,为了避免第一导电橡胶板3、第二导电橡胶板4与二极管芯片1接触,第一导电橡胶板3、第二导电橡胶板4外侧面均覆盖有一层绝缘漆膜5。

优选地,为了提高二极管的散热性能,第一导电橡胶板3上侧与第二导电橡胶板4下侧均设有导热铝条6。

优选地,阳极导电条11末端连接有阳极阻焊板71,阳极阻焊板71另一端连接有阳极引脚72,阴极导电条12末端连接有阴极阻焊板73,阴极阻焊板73另一端连接有阴极引脚74。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二极管的散热性能,绝缘保护壳2上下两端设有若干散热槽21。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