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9784发布日期:2019-05-24 20:5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柔性显示产品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柔性显示产品不但能够弯曲和折叠,也具有拉伸的功能。

目前,在柔性显示产品的拉伸过程中,由于拉伸力比较集中地作用在柔性显示产品上,因此,容易导致柔性显示产品中像素变形不均匀,进而使柔性显示产品的显示均匀性较差。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均匀性较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显示基板;

分力部,设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所述分力部的刚度大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刚度,所述分力部能够分散所述柔性显示基板受到的拉伸力。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同时垂直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拉伸方向及厚度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分力部的尺寸与所述柔性基板的尺寸相等。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力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分力部包括第一分力部和第二分力部,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拉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分力部和所述第二分力部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边缘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力部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背光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限位件,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分力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分力部的拉伸侧,并与所述分力部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限位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述连接部为弹性杆。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杆包括刚性杆部与所述刚性杆部连接的弹性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杆整体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受集中力拉伸的过程中,由于设于柔性显示基板上的分力部的刚度大于柔性显示基板的刚度,因此,可通过分力部分散拉伸力,使拉伸力比较均匀地作用在柔性显示基板上,从而可提高柔性显示基板中像素变形的均匀性,进而可提高柔性显示基板的显示均匀性,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柔性显示面板像素附近孔洞的示意图。

图2是像素附近孔洞变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的仰视图。

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另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的仰视图。

图中:100、孔洞;1、柔性显示基板;10、盖板;11、触摸控制层;12、偏光片;13、发光层;14、背膜;2、分力部;20、第一分力部;21、第二分力部;3、限位件;30、连接部;300、刚性杆部;301、弹性部;31、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过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像素附近开设孔洞100以现面板的拉伸功能。如图2所示,在柔性显示面板受拉伸力f作用时,由于拉伸力f比较集中,使得作用到柔性显示面板各处的力不均匀,因此,使得像素附近的孔洞100变形不均匀,从而导致像素变形不均匀,进而使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较差,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此显示面板可为柔性显示面板。如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基板1及分力部2,此分力部2设于柔性显示基板1,且分力部2的刚度大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刚度,这样在该显示面板受集中力拉伸的过程中,由于设于柔性显示基板1上的分力部2的刚度大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刚度,因此,分力部2能够分散柔性显示基板1受到的拉伸力,即:使集中的拉伸力通过分力部2能够均匀地作用在柔性显示基板1上,从而可提高柔性显示基板1中像素变形的均匀性,进而可提高柔性显示基板1的显示均匀性,提高该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柔性显示基板1可包括多层结构。举例而言,柔性显示基板1可包括盖板10、触摸控制层11、偏光片12、发光层13及背膜14等,此盖板10、触摸控制层11和偏光片12层叠设置在发光层13的出光侧,背膜14设置在发光层13的背光侧,此出光侧为发光层13面向用户的一侧,而背光侧则为发光层13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

其中,盖板10作为柔性显示基板1的最外层,可以为透光硬质涂层或是透明玻璃,此处不作特殊限定。触摸控制层11可设于盖板10上朝向发光层13的一侧,用来接收触控信号。偏光片12可设于触摸控制层11远离盖板10的一侧,用来使特定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发光层13可为有机发光层,该有机发光层上可开设有前述提到的孔洞100。背膜14用来对发光层13进行绝缘保护,背膜14可以为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或pi(polyimidefilm;聚酰亚胺)薄膜等绝缘材质,此处不作特殊限定。

应当理解的是,柔性显示基板1的结构不仅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比如取消触摸控制层11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在同时垂直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拉伸方向s1及厚度方向s2的方向上,分力部2的尺寸和柔性显示基板1的尺寸相等,可提高分力部2的分力效果,使集中的拉伸力通过分力部2能够更加均匀地作用在柔性显示基板1上,从而可提高柔性显示基板1的受力均匀性,进而可提高柔性显示基板1的显示均匀性,提高显示效果。

举例而言,分力部2可为u型结构,也可为片状结构,其中:

在分力部2为u型结构时,此u形结构可包裹在柔性显示基板1的边缘处,此边缘处不用于显示,即:此边缘处属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非显示区。

在分力部2为片状结构时,此片状结构可位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出光侧或背光侧。优选地,分力部2可设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背光侧,例如,此分力部2可设置于背膜14背离发光层13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分力部2设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背光侧,有利于扩大柔性显示基板1的显示面积。

当然,分力部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举例而言,分力部2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或橡胶,此橡胶的刚度大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刚度。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只要材质的刚度大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刚度即可,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其中,在分力部2的材质为橡胶时,柔性显示基板1的背光侧整面可设置有此分力部2。在分力部2的材质为不锈钢时,为了保证整个显示面板的柔性,柔性显示基板1的背光侧的局部可设置有此分力部2,具体地,可将分力部2设置在柔性显示基板1的背光侧的边缘处。

由于在拉伸显示面板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两侧受力拉伸,因此,分力部2可设置有多个。举例而言,分力部2可包括第一分力部20和第二分力部21。在柔性显示基板1的拉伸方向s1上,第一分力部20和第二分力部21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在柔性显示基板1的边缘处,从而保证了柔性显示基板1的两侧受力均匀性。

分力部2和柔性显示基板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通过在分力部2和柔性显示基板1的相接处涂覆透明胶,以实现分力部2和柔性显示基板1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借助于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限位件3,限位件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限位件3可在同时垂直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拉伸方向s1及厚度方向s2的方向上均匀分布,用来对柔性显示基板1进行限位保护。

限位件3可包括连接部30和与连接部30连接的限位部31,在柔性显示基板1受拉伸力出现变形时,设于柔性显示基板1上的分力部2可沿连接部30滑动,限位部31用来顶抵分力部2,并限制柔性显示基板1的进一步拉伸,以使柔性显示基板1的变形量小于其最大允许变形量,避免过大的变形量对柔性显示基板1造成损伤,以实现对柔性显示基板1的限位保护。其中:

限位部31的形状可以为杆状,但不限于此。限位部31与连接部3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卡接或粘接等,此处不作特殊限定。

限位部31可位于分力部2的拉伸侧,也就是说,分力部2至限位部31的方向为拉伸方向s1。限位部31与分力部2之间具有间隙l,如图4所示,该间隙l小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最大允许变形量。在柔性显示基板1受拉伸力出现变形,且分力部2沿连接部30滑动的距离为间隙l时,限位部31用来顶抵分力部2,并限制柔性显示基板1的进一步拉伸,以避免柔性显示基板1拉伸过度而损坏。

举例而言,限位件3中限位部31可设置有多个。具体地,连接部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部31,其中,一端限位部31可设置在第一分力部20的拉伸侧,并与第一分力部20之间具有间隙l,另一端限位部31可设置在第二分力部21的拉伸侧,并与第二分力部21之间具有间隙l。

当然,限位部3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仅设置在连接部30的一端,此处不作特殊限定。

举例而言,连接部30的形状可以为圆杆状,此时,可在分力部2上设置通孔,该通孔的直径应略大于圆杆的直径,使圆杆状连接部30能穿过该通孔,并实现连接部30和分力部2的滑动连接。当然,连接部30也可以为方杆,此处不作特殊限定。

其中,连接部30可以为弹性杆。在柔性显示基板1受拉伸力变形时,该弹性杆也会产生变形;当去除拉伸力后,通过弹性杆恢复形变,有助于柔性显示基板1恢复原状。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弹性杆可以包括刚性杆部300和与刚性杆部300连接的弹性部301。其中,弹性杆中刚性杆部300可设置两个,这两个刚性杆部300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限位部31,另一端之间通过弹性部301连接。在柔性显示基板1受拉伸力变形时,此弹性部301也会产生变形;当去除拉伸力后,弹性部301恢复形变,有助于柔性显示基板1恢复原状。需要说明的是,弹性部301的拉伸量小于柔性显示基板的拉伸量。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该弹性杆可整体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如图6和图7所示,该弹性杆结构简单,从而可降低加工难度。

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提到的显示面板。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