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线圈压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4162发布日期:2019-10-09 04:3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线圈压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压接设备。



背景技术:

变压器线圈加工时,需将末端导线与接线柱进行连接,连接时采用压接的连接技术,现有压接设备结构简单,多采用压接柱加简易进给动力设备,一大缺陷在于,压接柱为便于使用往往不采用盖盒部件,而压接柱底面的杂质在压接时将影响导线的传导质量与效率,从而影响变压器整体的功效,故设计一种带有保护盖盒且便于进行压接作业的线圈压接设备对变压器的生产加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压接设备,包括:

机架、设于机架上的伺服气缸、由伺服气缸驱动的压接部件、设于机架中部的油罐以及设于机架下方的工作台,伺服气缸与压接部件为两组,对称分置于机架两侧,伺服气缸伸出端固定连接一对接插盘。

优选的,压接部件包括用于与对接插盘配合的推压座、与推压座固定连接的伸缩杆、连接推压座与机架的复位弹簧、与推压座法兰连接的压接柱以及用于保护压接柱底面的保护盖。

优选的,压接柱上部柱身焊有一第一正性磁块,压接柱下部柱身设有引油槽,压接柱底部设有分油槽,分油槽下端设有三个漏油口。

优选的,保护盖设于机架中部侧壁,保护盖为边缘凹形,保护盖与压接柱接触面设有一第二正性磁块,保护盖与所述机架中部内壁以一扭转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的,油罐为斗型,油罐底部设有回油圆槽,回油圆槽连接一直行槽,直行槽内部卡设一导流棉板,导流棉板延伸至所述引油槽端部。

优选的,工作台为凹形。

有益效果:

1、采用自动保护盖有效保持压接柱底面清洁,不受空气中的灰尘杂质污染。

2、设有油罐,对压接柱底部进行润滑,减少压接过程中导线的滑损,使压接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压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压接柱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回油圆槽与直行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机架 2、伺服气缸 3、对接插盘 4、压接柱 5、工作台 6、复位弹簧 7、伸缩杆 8、推压座 9、第一正性磁块 10、油罐 11、导流棉板 12、保护盖 13、第二正性磁块 14、扭转弹簧 15、引油槽 16、分油槽 17、漏油口 18、回油圆槽 19、直行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伺服气缸2、由伺服气缸2的压接部件、设于机架1中部的油罐10以及设于机架1下方的工作台5,伺服气缸2与压接部件为两组,对称分置于机架1两侧,伺服气缸2伸出端固定连接一对接插盘3。压接部件包括用于与对接插盘3配合的推压座8、与推压座8固定连接的伸缩杆7、连接推压座8与机架1的复位弹簧6、与推压座8法兰连接的压接柱4以及用于保护压接柱4底面的保护盖12。压接柱4上部柱身焊有一第一正性磁块9,压接柱4下部柱身设有引油槽15,压接柱4底部设有分油槽16,分油槽16下端设有三个漏油口17。保护盖12设于机架1中部侧壁,保护盖12为边缘凹形,保护盖12与压接柱4接触面设有一第二正性磁块 13,保护盖12与所述机架1中部内壁以一扭转弹簧14弹性连接。油罐10为斗型,油罐10底部设有回油圆槽18,回油圆槽18连接一直行槽 19,直行槽19内部卡设一导流棉板11,导流棉板11延伸至所述引油槽 15端部,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台5为凹形,减少受力面积,有效保证压接柱4下压使受力可轻易到达导线表面。

压接时,油罐10依次经回油圆槽18、直行槽19、导流棉板11、引油槽15、分油槽16和漏油口17,油液流至压接柱4底部,伺服气缸2 启动,对接插盘3与推压座8进行对插配合,伺服气缸2推动推压座8 进给下压,压接柱4抵开原本盖和的保护盖12,保护盖12表面设有第二正性磁块13,压接柱4侧面设有第一正性磁块9,当压接柱4上的第一正性磁块9随着压接柱4的下压至保护盖12的第二正性磁块13位置时,相同磁性的磁块互相排斥,使保护盖12紧紧贴在机架1壁上。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