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5097发布日期:2020-07-24 16:26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架。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使用及安装时,需要一个能够稳定支撑并且可以安装多个电池的电池架。通常情况下,电池架是根据电池的尺寸,用铁或铝等金属制作成的有规格模型的架子,其在工业中运用广泛,同时在数据中心机房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电池架主要分为2v系列电池架、12v系列电池架、ft系列电池架等。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池架安装方法是将电池运到现场,如配电室中,然后在配电室完成电池架的组装,最后将电池放到电池架上,这种安装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a.繁琐、费时费力、施工周期长;b.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c.受限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场地的大小造成加工困难,降低加工质量;d.在现场施工的时间较长,安全性不高。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架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架,包括至少一个架体,所述架体包括:

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呈长方体状;

载物台,所述框架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层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用于承载电池,所述至少一层载物台中最底层载物台的底部与框架本体的底部具有间隙;

搬运架,所述搬运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层载物台中最底层载物台的底部,所述搬运架被配置为与外部搬运设备配合连接,以使外部搬运设备能够移动所述架体。

可选地,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纵梁及横梁;所述纵梁垂直于水平面至少设置四根以使所述框架本体呈长方体状,所述纵梁上垂直连接有横梁,至少与电池在载物台上的移动方向相平行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位于载物台的底部用于支撑载物台。

可选地,所述载物台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载物梁,每根所述载物梁的两端搭设在所述横梁上。

可选地,所述纵梁、横梁及载物梁均为中空的矩形管。

可选地,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电池在载物台上的移动方向的内侧,用于对电池在载物台上的移动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框架本体上位于载物台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梁,所述限位梁围绕框架本体的四周设置,至少与电池在载物台上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限位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框架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搬运架至少相对设置两组,每组所述搬运架均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挡板。

可选地,所述框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块被配置为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架体固定在地面上。

可选地,所述载物台设置两层以上时,最底层载物台的厚度大于其余层载物台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框架本体上开设有螺栓孔,当所述电池架包括两个以上的架体时,所述两个以上的架体之间通过设置在螺栓孔内的螺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架,通过框架本体及载物台承载电池,通过设置专门的搬运架与外部搬运设备相配合连接,因此可以实现将电池直接放置到该电池架上,然后将电池架连同电池一起通过外部搬运设备搬运到配电室中,从而减少了在配电室内的施工操作,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架装上电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架,该电池架包括至少一个架体,所述架体包括框架本体、载物台及搬运架,所述框架本体呈长方体状;所述框架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层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用于承载电池,所述至少一层载物台中最底层载物台的底部与框架本体的底部具有间隙;所述搬运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层载物台中最底层载物台的底部,所述搬运架被配置为与外部搬运设备配合连接,以使外部搬运设备能够移动所述架体。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将电池单独搬运到现场如配电室内,然后在配电室将电池架组装好之后,再将电池放置到电池架上。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架由于设置了专门的搬运架与外部搬运设备相配合连接,因此可以实现将电池直接放置到该电池架上,然后将电池架连同电池一起通过外部搬运设备搬运到配电室中,从而减少了在配电室内的施工操作,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纵梁1及横梁2;所述纵梁1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纵梁1至少设置四根以使所述框架本体呈长方体状;当然,纵梁1还可以多设置几根,例如,在位于同一个侧面的两根纵梁1之间再设置一根纵梁1,以使框架本体的结构更加稳固。所述纵梁1上垂直连接有横梁2,至少与电池在载物台上的移动方向相平行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横梁2,所述横梁2位于载物台的底部用于支撑载物台,当然,横梁2也可以多设置几根,例如,在载物台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横梁2,以对载物台进行更加稳固的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物台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载物梁3,每根所述载物梁3的两端搭设在所述横梁2上。载物台可以为一个整块的平板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不设置横梁2也可以实现直接将整块的载物台连接在纵梁1上。当载物台由多根载物梁3组成时,就需要通过横梁2来搭设载物梁3。将载物台设计为由多根平行设置的载物梁3组成,相比整块的平板状载物台,能够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并且也能够减轻该电池架的整体重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梁1、横梁2及载物梁3均为中空的矩形管,这样可以使得电池的二次监控线或其他线缆从纵梁1、横梁2及载物梁3的中部穿过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位于电池在载物台上的移动方向的内侧,用于对电池在载物台上的移动进行限位。当电池在载物台上移动到限位板4处时即停止移动,每层载物台上设置的限位板4的数目与该层载物台承载的电池的排数相对应。如图2所示,在每层载物台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板4,则载物台上可以承载两排电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本体上位于载物台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梁5,限位梁5平行于载物台设置,所述限位梁5围绕框架本体的四周设置,以防止在该电池架搬运的过程中电池掉落出电池架;在围绕框架本体的四周设置的限位梁5中,至少与电池在载物台上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限位梁5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框架本体上,例如,通过螺栓连接,或者通过卡扣连接。因为电池要从框架本体的侧面移动到载物台上并最终抵接在限位板4上,因此至少要将与电池在载物台上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限位梁5设置为可拆卸的形式,这样在放置电池前先不组装该方向的限位梁5,电池放置好之后再安装上该方向的限位梁5,需要取下电池前先拆卸掉该方向的限位梁5;而另一个方向的限位梁5则可以设置为可拆卸式,也可以固定设置,例如焊接在框架本体上。纵梁1、横梁2、载物梁3及限位梁5共同构成容纳电池的容置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运架至少相对设置两组,每组所述搬运架均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挡板6。在实际操作中,该电池架一般采用叉车进行搬运,电池架和其上的电池总重至少有3.5吨,采用叉车搬运方便省力。叉车的两个前叉架分别插入到每组搬运架中的两个挡板6中间以和电池架进行连接,然后对电池架进行搬运移动,每组搬运架中的两个挡板6对前叉架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使得搬运过程平稳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块7被配置为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架体固定在地面上。当该电池架搬运到现场如配电室后,需要将电池架固定到配电室的地面上,固定块7至少以对角的方式设置两个,当然最好是在框架本体的底部四角均设置固定块7,这样固定起来稳固牢靠。在框架本体包括纵梁1及横梁2的实施例中,固定块7具体可以设置在纵梁1的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物台设置两层以上时,最底层载物台的厚度大于其余层载物台的厚度。载物台设置的层数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而定。将最底层的载物台进行加厚处理,当载物台由载物梁3组成时,也就是最底层的载物梁3的厚度大于其余层的载物梁3的厚度,同时最底层的横梁2的厚度也大于其余层的横梁2的厚度,这样可以加强底层载物梁3的承载力,确保整个电池架的稳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本体上开设有螺栓孔,当所述电池架包括两个以上的架体时,所述两个以上的架体之间通过设置在螺栓孔内的螺栓相连接。在现场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架体,这样可以通过螺栓在架体与架体之间进行连接。在框架本体包括纵梁1及横梁2的实施例中,螺栓孔具体可以开设在纵梁1上。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电池架使用步骤的一个实施例:

1)在数据中心机房外将组成框架本体的纵梁1及横梁2进行焊接,并且将载物梁3及不可拆卸的限位梁5焊接到框架本体的相应位置;

2)将电池放入到载物梁3中,利用载物梁3上的限位板4卡位后,通过螺栓或者卡扣将可拆卸的限位梁5安装到框架本体的相应位置上,确保电池在搬运过程中不会晃动或者掉出;

3)将叉车的前叉架插入到每组搬运架的两个挡板6中,利用叉车将载有电池的电池架运输至数据机房配电室中的指定位置;

4)将电池架接地,并通过纵梁1、横梁2及载物梁3中的中空结构穿设电池的二次监控线或其他线缆(用于监测每一节蓄电池的工作状况,主要监测数据包括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内阻、温度等参数)。

5)通过固定块7及相匹配的螺栓将电池架固定在地面上;如果数据中心机房需要放置包括多个架体的电池架,则通过纵梁1上开设的螺栓孔及相匹配的连接螺栓将多个架体进行固定连接。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