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07662发布日期:2020-04-24 18:0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端子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冲压模具是用于板料冲压成形和落料分离的模具,最常用的冲压模具只有一个工位,完成一道生产工序。

现有技术中对于5g端子制造需要多个工步完成,例如预断、侧冲、冲导正孔、冲裁、裁断、折弯等步骤,在多个冲压过程中,需要多个单工序模来实现完成,浪费了生产企业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工艺工序繁琐,也增加了模具制作与维修的成本,无法实现快速的大批量生产,而且端子在冲压完成后需进行包装出货,传统的方法是人工或机器分拣然后再进行覆膜包装,效率低下,导致了企业的整体生产成本高、延长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企业效率。

鉴于此,本申请发明人发明了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采用现有技术制造5g端子以及包装5g端子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集成多个冲压工序,能一体冲压制备成型5g端子,实现了连续生产,工艺工序简单,且通过包装机进行包装,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包括沿着端子行进方向设置的放料盘、夹式送料机、冲压机、收卷机、包装机,所述放料盘用于放置料带,所述夹式送料机用于拉动料带,所述冲压机上设置有冲压模具,通过冲压机和冲压模具的配合对料带进行冲压使料带上形成多个端子,所述收卷机用于对冲压后的料带进行收卷,所述包装机用于拉动收卷后的料带,并将端子从料带上断下,再将断下的端子转移到包装带上进行包装,再对包装带进行收卷。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一端折弯形成连接两个连接板的折弯板,两个连接板另一端分别折弯形成两个电连接板。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凹模板、下垫板、下模座,所述上垫板上沿料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有预断凸模、侧冲凸模、冲导正孔凸模、冲裁凸模、裁断凸模、折弯凸模,所述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上依次设置有各个凸模的导向零件脱料板入子,所述凹模板上设置有与各个凸模相对应的凹模。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垫板、上夹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脱料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止挡板上,所述上夹板四个对角处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一定位孔,止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一弹性件,螺栓穿过上模座、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以使止挡板、脱料板固定在上模座上,脱料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弹性件相对应的第一导柱,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弹性件的配合使止挡板、脱料板在上下模压合时被压缩,以使凸模可与相应的凹模配合对料带进行冲压,第一导柱和第一弹性件中部均连通,以避开第一弹性件内的螺栓。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垫板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凹模板固定在下垫板上,凹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导柱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下模座上设置有弹性定位销,上模座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第一导柱、第二定位孔、第二弹性件的配合为脱料板与凹模板之间提供定位作用,弹性定位销和第三定位孔的配合为下模座与上模座之间提供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脱料板上的每个导向零件脱料板入子处均设置有导正定位销,所述凹模板上的凹模两侧均间隔对称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与导正定位销对应的导正孔,所述凹模板上的凹模两侧还分别对称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靠近凹槽的侧边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避开导正孔的缺口,延伸板与凸块之间形成间隙,以使料带从间隙内经过,以限制料带的移动位置,同时导正定位销、导正孔的配合可将料带固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卷机为双轴收卷机,双轴收卷机上设置有收卷轴和包装放料轴,所述收卷轴用于拉动料带并对冲压后的料带进行收卷,所述包装放料轴用于放置收卷后的料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包装机包括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第一送料机构、吸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覆膜机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用于拉动收卷后的料带,并将端子从料带上顶端断开,所述吸料机构用于将端子转移到第二送料机构上的包装带内,所述第二送料机构配合覆膜机构对包装带上的端子进行覆膜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轨道、沿第一送料轨道送料方向设置的第一移料装置、压料装置、顶料装置、第二移料装置,所述第一送料轨道用于放置料带,第一移料装置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一侧,第二移料装置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的末端,第一移料装置和第二移料装置之间设置有连动板,通过连动板使第一移料装置和第二移料装置带动料带沿第一送料轨道方向同步移动,顶料装置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下方,顶料装置从下方将端子顶断以从料带上脱落,压料装置用于将料带压紧以防止顶料装置在顶断端子时料带的位置发生变化。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的工作方法,用于控制上述所述的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夹式送料机拉动放料盘上的料带,使料带进入冲压机的冲压模具内;

s2:冲压机带动冲压模具上下运动对料带进行冲压,以在料带上形成端子;

s21:根据s2所述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冲压工序包括预断工步、侧冲工步、冲导正孔工步、冲裁工步、裁断工步、折弯工步;

s22:根据s21所述的步骤,其特征在于:预断凸模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预断工步并在料带上形成预断槽,侧冲凸模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侧冲工步以在料带一侧边上冲出缺口,冲导正孔凸模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冲导正孔工步以在料带的两侧边上冲出导正孔,冲裁凸模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冲导正孔工步以在料带上冲裁出端子,裁断凸模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裁断工步以将端子两端冲料带上断开,折弯凸模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折弯工步以将端子两端折弯;

s3:收卷机对冲压后的料带进行收卷;

s4:包装机拉动冲压后的料带,并对端子进行包装;

s41:根据s4所述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包装工序包括料带移动工序、端子分离工序、端子吸料工序、包装带覆膜工序、包装带收卷工序;

s42:根据s41所述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压料装置、第一移料装置和第二移料装置的配合完成料带移动工序以将料带沿第一送料轨道移动,顶料装置完成端子分离工序以将端子从料带上分离,分离后的端子被吸料机构吸起并转移到第二送料轨道上的包装带上,送料电机通过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带动包装带移动并和覆膜机构的配合对包装带进行覆膜,成品收料轴对覆膜后的包装带进行收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冲压模具,在上垫板上安设若干凸模,在凹模板上设置与凸模相对应的凹模,在一套冲压模具上集合多个冲压工序,能一体冲压制备成型5g端子,实现了连续生产,工艺工序简单,同时通过包装机对5g端子进行包装,提高了包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中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是图5中b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8是图7中c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中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0是图9中d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吸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本发明中吸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是本发明中吸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4是本发明中第一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5是本发明中第二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第一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是本发明中冲压模具的爆炸图一;

图18是图17中e的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中冲压模具的爆炸图二;

图20是本发明中冲压模具的爆炸图三;

图21是本发明中冲压模具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中冲压模具上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3是本发明中冲压模具上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4是本发明中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放料盘1、夹式送料机2、冲压机3、收卷机4、包装机5,

冲压模具6,上模座60、上垫板61、预断凸模611、侧冲凸模612、

冲导正孔凸模613、冲裁凸模614、裁断凸模615、折弯凸模616,

上夹板62、止挡板63、脱料板64、凹模板65、下垫板66、下模座67、

端子7,连接板71,折弯板72,电连接板73,

导向零件脱料板入子641,第一定位孔621,第一弹性件631,第一导柱642,

第二定位孔651,第二弹性件652,弹性定位销671,第三定位孔601,

预断凹模653、侧冲凹模654、冲导正孔凹模655、冲裁凹模656、裁断凹模657、折弯凹模658,

折弯槽6581,第四弹性件6582,折弯件6583,导正定位销6411,凸块6412,

导正孔6413,定位板659,延伸板6591,缺口6592,

收卷轴41,包装放料轴42,纸卷轴43,

机台51、第一送料机构52、吸料机构53、第二送料机构54、覆膜机构55,

第一送料轨道521、第一移料装置522、压料装置523、顶料装置524、第二移料装置525,连动板526,

移料轨道5221、移料传动带5222、第一移料块5223、移料电机5224,滑块5225,第一固定块5226,第一固定气缸5227,

第二移料块5251、第二固定气缸5252,第二固定块5253,固定块5231、压料块5232、压料气缸5233,压料柱5234,压料缺口5235,

顶料气缸5241、顶料块5242、定位块5243,定位孔5244,竖板531、

驱动电机532、动块533、横向位移轨道534、活动板535、真空抽气泵536、吸料头537,转块538,突出板5381,条形孔5382,蹄形凹槽5311,横向插杆5331,横向滑动板539,

竖向位移轨道5391,前滑动杆5392、后滑动杆5393,定块5394,通孔5395,

送料电机541、包装带送料轴542、第一转动轴543、第二送料轨道544、第二转动轴545、成品收料轴546,支撑板547,第一压紧装置548,第二压紧装置549,

第一支撑杆5481、第一固定轴5482、第一压紧轮5483,

压紧气缸5491、第二压紧块5492、第二压紧轮5493、第二固定轴5494,第二固定孔5495,

薄膜放料轴551、固定盘552、覆膜块553,固定螺栓554,覆膜槽555,出料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参照图1所示,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包括沿着端子行进方向设置的放料盘1、夹式送料机2、冲压机3、收卷机4、包装机5,放料盘1用于放置料带,型号为gf906-n的夹式送料机2用于拉动放料盘1上的料带,以使料带进入冲压机3内,冲压机3上设置有冲压模具6,通过冲压机3带动冲压模具6上下运动对料带进行冲压,以在料带上形成端子7,收卷机4用于对冲压后的料带进行收卷,包装机5用于拉动收卷后的料带,并将端子从料带上断下,再将断下的端子转移到包装带上进行包装,再对包装带进行收卷。

本发明的5g端子从冲压成型到包装均可同步完成,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端子包括两个连接板71,两个连接板一端折弯形成连接两个连接板的折弯板72,两个连接板另一端分别折弯形成两个电连接板73。

冲压模具6包括上模座60、上垫板61、上夹板62、止挡板63、脱料板64、凹模板65、下垫板66、下模座67,上垫板61、上夹板62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座60上,脱料板64通过螺栓固定在止挡板63上。

其中上垫板61上沿料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有预断凸模611、侧冲凸模612、冲导正孔凸模613、冲裁凸模614、裁断凸模615、折弯凸模616,上夹板62、止挡板63、脱料板64上依次设置有各个凸模的导向零件脱料板入子641,下垫板66固定在下模座67上,凹模板65固定在下垫板66上,凹模板65上设置有与各个凸模相对应的凹模,预断凸模611、侧冲凸模612、冲导正孔凸模613、冲裁凸模614、裁断凸模615、折弯凸模616均通过压板方式紧固在上夹板62上。

上夹板62对角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一定位孔621,止挡板63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621相对应的第一弹性件631,螺栓穿过上模座60、第一定位孔621和第一弹性件631固定连接,以使止挡板63、脱料板64固定在上模座60上,脱料板64上设置有与第一弹性件631相对应的第一导柱642,当冲压模具6压合时,第一定位孔621和第一弹性件631的配合使止挡板63、脱料板64在上下模压合时被压缩,脱料板64、止挡板63被压向上模座60,以使各个凸模可从与其相对应的导向零件脱料板入子641处突出,并与相应的凹模配合对料带进行冲压,第一导柱642和第一弹性件631中部均连通,以避开第一弹性件631内的螺栓,凹模板65上设置有与第一导柱642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651,第二定位孔651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52,下模座67上设置有弹性定位销671,上模座60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601,第一导柱642、第二定位孔651、第二弹性件652的配合为脱料板64与凹模板65之间提供定位作用,弹性定位销671和第三定位孔601的配合为下模座67与上模座60之间提供定位作用。

凹模包括预断凹模653、侧冲凹模654、冲导正孔凹模655、冲裁凹模656、裁断凹模657、折弯凹模658,折弯凹模包括设置在凹模板65上的折弯槽6581,折弯槽6581内设置有第四弹性件6582,下垫板66上设置有穿过第四弹性件的两个折弯件6583,两个折弯件、第四弹性件的顶端均与凸块的表面齐平,两个折弯件设置在料带行进方向的两侧,折弯凸模616设置在料带行进方向上,折弯凸模616的宽度小于两个折弯件之间的距离,折弯凸模616通过与两个折弯件的配合将端子两端折弯。

5g端子的冲压工序包括预断工步、侧冲工步、冲导正孔工步、冲裁工步、裁断工步、折弯工步。

其中,预断凸模611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预断工步并在料带上形成预断槽,侧冲凸模612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侧冲工步以在料带一侧边上冲出缺口,冲导正孔凸模613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冲导正孔工步以在料带的两侧边上冲出导正孔,冲裁凸模614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冲导正孔工步以在料带上冲裁出端子,裁断凸模615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裁断工步以将端子两端冲料带上断开,折弯凸模616和对应凹模的配合完成折弯工步以将端子两端折弯。

脱料板64上的每个导向零件脱料板入子641处均设置有导正定位销6411,凹模板65上的凹模两侧均间隔对称设置有多个凸块6412,凸块上设置有与导正定位销对应的导正孔6413,料带在冲压时导正定位销穿过料带、凸块上的导正孔对料带进行定位,保证产品位置精度,凹模板65上的凹模两侧还分别对称设置有定位板659,定位板659靠近凹槽的侧边设置有延伸板6591,延伸板上设置有避开导正孔的缺口6592,延伸板与凸块之间形成间隙,以使料带从间隙内经过,以限制料带的移动位置。

收卷机4为双轴收卷机,双轴收卷机上设置有收卷轴41和包装放料轴42,收卷轴41用于拉动料带并对冲压后的料带进行收卷,包装放料轴42用于放置收卷后的料带。

收卷轴41上方设置有纸卷轴43,纸卷轴43上设置有卷纸,料带一端和卷纸一端均固定在收卷轴41上,当收卷轴41转动时,拉动料带、卷纸绕在收卷轴41上,使收卷轴41上每相邻的两层料带之间通过纸卷隔开,防止收卷轴41上相邻的两层料带上的端子被划伤。

包装机5包括机台51、设置在机台51上的第一送料机构52、吸料机构53、第二送料机构54、覆膜机构55,第一送料机构用于拉动包装放料轴42上已冲压并收卷后的料带,并将端子从料带上顶端断开,吸料机构用于将端子转移到第二送料机构上的包装带内,第二送料机构配合覆膜机构对包装带上的端子进行覆膜处理。

第一送料机构52包括第一送料轨道521、沿第一送料轨道521送料方向设置的第一移料装置522、压料装置523、顶料装置524、第二移料装置525,第一送料轨道521用于放置料带,第一移料装置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521一侧,第二移料装置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521的末端,第一移料装置和第二移料装置之间设置有连动板526,通过连动板526使第一移料装置和第二移料装置带动料带沿第一送料轨道521方向同步移动,顶料装置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521下方,顶料装置从下方将端子顶断以从料带上脱落,压料装置用于将料带压紧以防止顶料装置在顶断端子时料带的位置发生变化。

第一移料装置包括移料轨道5221、移料传动带5222、第一移料块5223、移料电机5224,移料轨道5221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521的侧面,移料传动带5222设置在移料轨道5221下方,移料电机5224为移料传动带5222提供驱动,第一移料块5223底端固定在移料传动带5222上,移料块靠近移料轨道5221的侧面设置有滑块5225,移料块通过滑块5225固定在移料轨道5221上,滑块5225上方还设置有有第一固定块5226,滑块5225的顶面与第一送料轨道521的表面齐平,以使料带可经过滑块5225与第一固定块5226之间,第一移料块5223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气缸5227,第一固定气缸5227的活塞杆穿过第一移料块5223与第一固定块5226固定,第一固定气缸5227带动第一固定块5226下压将料带压紧在滑块5225上,并通过移料传动带5222带动料带移动。

第二移料装置包括第二移料块5251、第二固定气缸5252,第二移料块5251通过连动板526与第一移料块5223连接,第二移料块5251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5253,第二固定气缸5252固定在第二移料块5251顶端,且第二固定气缸5252的活塞杆穿过第二移料块5251与第二固定块5253固定,第二固定气缸5252带动第二固定块5253下压将料带压紧在第二移料块5251上,在传动板和第一移料装置的配合下使第二移料块5251和第一移料块5223带动料带同步移动。

压料装置包括固定板5231、压料块5232、压料气缸5233,固定板固定在第一送料轨道521上,压料气缸5233固定在固定板顶端,压料块5232固定在压料气缸5233的活塞杆底端,压料块5232在压料气缸5233的带动下将料带压紧在第一送料轨道521上。

压料块5232底端设置有两个压料柱5234,第一送料轨道521上设置有避开两个压料柱5234的压料缺口5235,压料块5232下移时两个压料柱5234分别穿过对应的压料缺口5235和料带上对应的导正孔,以限制料带的位置。

顶料装置包括顶料气缸5241、顶料块5242、定位块5243,顶料气缸5241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521下方,顶料块5242固定在顶料气缸5241的活塞杆的顶端,定位块5243固定在第一送料轨道521上,定位块5243上设置有定位孔5244,定位孔5244的大小与端子的大小相同,当压料装置的压料块5232压住料带时,顶料块5242、定位孔5244以及料带上对应的端子的中心均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使顶料块5242在顶料气缸5241的作用下将端子从定位孔5244处顶出。

吸料机构包括竖板531、驱动电机532、动块533、横向位移轨道534、活动板535、真空抽气泵536、吸料头537,竖板531固定在第一送料机构52上方,驱动电机532设置在竖板531侧面,驱动电机532的转轴穿过竖板531的一端固定有转块538,转块538一端设置有与竖板531平行的突出板5381,突出板5381上设置有条形孔5382,转块538周侧的竖板531侧面上设置有蹄形凹槽5311,动块533一端穿过条形孔5382并与蹄形凹槽的槽壁抵接,并在条形孔5382的配合下以限制动块533的移动轨迹,动块533侧面设置有一横向插杆5331,横向位移轨道534有两条,其分别对称设置在蹄形凹槽5311上下两侧的竖板531侧面上,位于蹄形凹槽5311上方和下方的横向位移轨道534上分别对称设置有横向滑动板539,横向滑动板539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竖向位移轨道5391,位于横向滑动板539两端的竖向位移轨道5391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前滑动杆5392、后滑动杆5393,位于两条横向位移轨道534之间的后滑动杆5393上固定设置有定块5394,定块5394上设置有通孔5395,横向插杆5331一端穿过通孔5395,以通过动块533和定块5394的配合使后滑动杆5393的移动轨迹和动块533的移动轨迹相同,活动板535设置在前滑动杆5392的底端,真空抽气泵536设置在活动板535远离前滑动杆5392的一端,吸料头537设置在真空抽气泵536底端的抽气口处,通过真空抽气泵536和吸料头537的配合将被切断的端子吸起,并通过驱动电机532带动使吸料头537将端子转移到第二送料机构的包装带上。

第二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电机541、包装带送料轴542、以及沿包装带行进方向设置的第一转动轴543、第二送料轨道544、第二转动轴545、成品收料轴546,包装带送料轴542设置在机台51下方,用于放置包装带卷,第二送料轨道544与第一送料轨道521平行设置,第二送料轨道544两端设置有支撑板547,第一转动轴543、第二转动轴545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送料轨道544两端的支撑板547上,送料电机541的转轴穿过支撑板547与第二转动轴545固定并驱动第二转动轴545转动,第一转动轴543、第二转动轴545之间以及成品收料轴546、送料电机541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第一转动轴543上方设置有第一压紧装置548,通过第一压紧装置548将经过第一转动轴543的包装带压紧在第一转动轴543上,第二转动轴545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装置549,通过第二转动轴545将经过第二转动轴545的包装带压紧在第二转动轴545上,以使送料电机541带动第一转动轴543、第二转动轴545、成品收料轴546转动时,包装带可被收卷在成品收料轴546上。

第一压紧装置548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5481、第一固定轴5482、第一压紧轮5483,第一压紧轮5483穿设在第一固定轴5482上,两个第一支撑杆5481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轴5482两端,两个第一支撑杆5481远离第一固定轴5482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一转动轴543下方的支撑板547上,通过转动两个第一支撑杆5481,以调节第一压紧轮5483与第一转动轴543之间的间隔距离。

第一压紧轮5483下方的机台51上设置有出料孔8,包装带送料轴542设置在出料孔下方的机台51上,包装带送料轴542上的包装带经出料孔出料。

第二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气缸5491、第二压紧块5492、第二压紧轮5493、第二固定轴5494,位于第二转动轴545一侧上方的支撑板547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5495,第二固定孔5495为条形孔,第二固定轴5494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孔5495被螺栓固定,第二压紧块5492、第二压紧轮5493依次穿设在第二固定轴5494另一端,压紧气缸5491设置在第二压紧块5492上方,压紧气缸5491的活塞杆底端与第二压紧块5492固定连接,压紧气缸5491带动第二压紧块5492下压以带动第二压紧轮5493下压,以调节第二压紧轮5493与第二转动轴545之间的间隔距离。

覆膜机构包括薄膜放料轴551、固定盘552、覆膜块553,薄膜放料轴551固定设置在支撑板547上并位于压紧气缸5491上方,固定盘552穿设在薄膜放料轴551上,固定盘552侧面设置有固定螺栓554,通过固定螺栓554将固定盘552固定在薄膜放料轴551上,薄膜卷穿设在固定盘552和支撑板547之间的薄膜放料轴551上,覆膜块553设置在第二送料轨道544上,覆膜块553底部设置有覆膜槽555,覆膜槽555为通槽,薄膜穿过覆膜槽555覆在包装带上,当包装带移动时,拉动薄膜,使薄膜放料轴551上的薄膜卷被拉动,并通过调节固定盘552在薄膜放料轴551上的位置,以增加薄膜卷与固定盘552、支撑板547之间的摩擦力,以使薄膜卷放卷的速度和包装带的移动速度相同。

5g端子包装工序包括料带移动工序、端子分离工序、端子吸料工序、包装带覆膜工序、包装带收卷工序。

其中,压料装置、第一移料装置和第二移料装置的配合完成料带移动工序以将料带沿第一送料轨道521移动,顶料装置完成端子分离工序以将端子从料带上分离,分离后的端子被吸料机构吸起并转移到第二送料轨道544上的包装带上,送料电机541通过第一转动轴543、第二转动轴545带动包装带移动并和覆膜机构的配合对包装带进行覆膜,成品收料轴546对覆膜后的包装带进行收卷。

本发明的冲压模具6,在上垫板61上安设若干凸模,在凹模板65上设置与凸模相对应的凹模,在一套冲压模具6上集合多个冲压工序,能一体冲压制备成型5g端子,实现了连续生产,工艺工序简单,同时通过包装机5对5g端子进行包装,提高了包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