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数据接头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8372发布日期:2020-12-08 15:1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数据接头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接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数据接头组装机。



背景技术:

数据接头是用于数据传输的接口器件,通常用于数字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讯连接,为了实现多个不同电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不同的电器设备之间以及电器设备与中央控制器之间通常通过多根数据线及接头进行连接,现有的数据接头都是由内部传输插接组件和外壳体组成,且现有数据接头的成品组装多是人工辅助加工完成,整个数据接头的成品组装过程中相应工序配备一名生产人员,这种流水线式组装加工方式,不仅人工投入大,且组装效率低,组装成品不良率高,很难保证产品质量,为此,公司组织技术团队研发了一种实现数据接头机械自动化组装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数据接头组装机,取代了工作人员手动组装数据接头的加工方式,实现了数据接头机械自动化成品组装,不仅减少了人工投入,且提高了数据接头组装效率,减少了产品组装不良率,保证了成品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子设备数据接头组装机,包括组装桌体,所述组装桌体一侧输入端部设置中芯塑件输入机构,在组装桌体上端面设有加工导送机构,所述组装桌体在加工导送机构一侧从输入端开始依次设有密封圈存储旋放机构、针脚输入插装机构、外接头输入机构、外接头旋接机构、绝缘垫片输入机构、顶盖输入压装机构、防护罩输入夹装机构,所述针脚输入插装机构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上的针脚输入单元和针脚插装单元,所述针脚输入单元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上的针脚存放振动盘、与针脚存放振动盘输出口连接的针脚导送槽板以及设置在针脚导送槽板输出端口侧的推送立座,所述推送立座顶端部设置推送导轨,且在推送立座顶端部一侧设置推送气缸,所述推送导轨上滑动连接针脚推送块,所述针脚推送块与推送气缸活塞杆端部连接,所述针脚插装单元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上的单元底座、设置在单元底座顶端面平行滑轨ⅰ以及设置在平行滑轨ⅰ之间的驱动丝杠ⅰ,所述平行滑轨ⅰ滑动连接位移插座,所述驱动丝杠ⅰ与位移插座活动穿接,且驱动丝杠ⅰ一端与位移驱动电机ⅰ传动连接,所述位移插座前侧端面设置平行滑轨ⅱ,且在平行滑轨ⅱ上滑动连接插装位移块,所述位移插座上设置驱动插装位移块沿平行滑轨ⅱ滑行的位移驱动气缸ⅰ,所述插装位移块顶端固定插装驱动气缸,所述插装驱动气缸活塞杆端固定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下端部固定取针吸嘴。

进一步地,所述中芯塑件输入机构包括设置在组装桌体一侧的安放椅ⅰ和设置在安放椅ⅰ上的原件存储振动盘,所述原件存储振动盘输出端口连接导送板条座,所述导送板条座输出板口上设置限位推出块,所述限位推出块与联动杆连接,且联动杆与原件推出气缸活塞杆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存储旋放机构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上的存储板座和旋放框座,所述存储板座上端面设置旋转盘体ⅰ,且在旋转盘体ⅰ盘面边缘均匀设置穿接密封圈的存储立柱ⅰ,所述存储板座底部设置与旋转盘体ⅰ下端面中心传动连接的旋转驱动电机ⅰ,且在存储板座底端面一侧固定顶升板座ⅰ,所述顶升板座ⅰ侧立面上设置竖直单滑轨ⅰ,且在竖直单滑轨ⅰ上滑动连接与旋转盘体ⅰ活动穿接的顶升架ⅰ,所述顶升板座ⅰ下端部设置活塞杆与顶升架ⅰ连接的顶升气缸ⅰ,所述旋放框座内设有升降气缸ⅰ,且旋放框座顶端面活动穿接升降板块,所述升降气缸ⅰ活塞杆与升降板块下端面连接,所述升降板块上固定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旋动部与旋动臂一端部固定,且旋动臂另一端部固定密封圈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导送机构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上的输送长板座和设置在输送长板座一侧的导送板座,所述输送长板座上嵌装有翻转单元,所述导送板座上平行设置导送滑轨,且在导送滑轨一侧设置固定在导送板座上的往复气缸,所述导送滑轨上滑动连接导送位移板,且所述往复气缸活塞杆端与导送位移板固定连接,所述导送位移板上均匀设置推进滑轨,所述推进滑轨上滑动连接推进板体,所述导送位移板上设置活塞杆端部与推进板体连接的推进气缸,所述推进板体表面均匀设置多个夹定气缸,所述夹定气缸驱动连接夹爪ⅰ,所述输送长板座输出端侧设置导出气缸,所述导出气缸活塞杆连接导出板条。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上的翻转板座,所述翻转板座靠顶端一侧板面固定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转轴穿过翻转板座且在转轴端部固定翻转槽块。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头输入机构包括设置在组装桌体侧边部的安放椅ⅱ,所述安放椅ⅱ上固定外接头存放振动盘,所述外接头存放振动盘输出口连接导送带ⅰ,所述导送带ⅰ输出端口一侧设置输入板座ⅰ,所述输入板座ⅰ一侧板面上设置竖直双滑轨ⅰ,在另一侧板面上设置升降气缸ⅱ,所述竖直双滑轨ⅰ上滑动连接升降安装板ⅰ,所述升降安装板ⅰ上固定前后伸缩气缸ⅰ,所述前后伸缩气缸ⅰ活塞杆固定夹放气缸ⅰ,所述夹放气缸ⅰ驱动连接夹取爪ⅰ。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头旋接机构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上的旋接座,所述旋接座顶端设置升降气缸ⅲ,且在旋接座侧立面上设置竖直滑轨,所述竖直滑轨上滑动连接旋接电机,所述升降气缸ⅲ活塞杆与旋接电机连接,所述旋接电机转轴固定旋接棒,所述旋接座在旋接电机下部设置顶固气缸,所述顶固气缸活塞杆连接工件顶柱。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垫片输入机构包括设置在组装桌体侧边部的安放椅ⅲ,所述安放椅ⅲ上固定绝缘垫片存储振动盘,所述绝缘垫片存储振动盘输出口连接缘垫片导送槽板,所述缘垫片导送槽板输出板口一侧设置输入板座ⅰ,所述输入板座ⅰ一侧端面靠顶端设置竖直双滑轨ⅱ,另一侧端面上设置升降气缸ⅳ,所述竖直双滑轨ⅱ滑动连接升降安装板ⅱ,且升降气缸ⅳ活塞杆端与升降安装板ⅱ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安装板ⅱ上固定前后伸缩气缸ⅱ,所述前后伸缩气缸ⅱ活塞杆端固定绝缘垫片吸附嘴。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输入压装机构包括设置在组装桌体侧边部的安放椅ⅳ,所述安放椅ⅳ上固定顶盖存储振动盘,所述顶盖存储振动盘输出口连接连接顶盖导送槽板,所述顶盖导送槽板输出板口一侧设置输入板座ⅱ,所述输入板座ⅱ一侧板面上设置竖直双滑轨ⅲ,另一侧板面上设置升降气缸ⅴ,所述竖直双滑轨ⅲ上滑动连接升降安装板ⅲ,且所述升降气缸ⅴ活塞杆端与升降安装板ⅲ连接,所述升降安装板ⅲ上固定前后伸缩气缸ⅲ,所述前后伸缩气缸ⅲ活塞杆端固定扣压吸附嘴。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输入夹装机构包括设置在组装桌体上的旋转盘体ⅱ、在旋转盘体ⅱ一侧设置固定在组装桌体内部的顶升板座ⅱ以及在旋转盘体ⅱ另一侧设置固定在组装桌体上端面的防护罩输入架,所述旋转盘体ⅱ上端盘面上均匀设置多根穿接防护圈的存储立柱ⅱ,且旋转盘体ⅱ下端面与旋转驱动电机ⅱ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顶升板座ⅱ的侧壁面上设置竖直单滑轨ⅱ和竖直驱动丝杠,且在顶升板座ⅱ下端部设置与竖直驱动丝杠传动连接的升降位移驱动电机,所述竖直单滑轨ⅱ上滑动连接顶升架ⅱ,且顶升架ⅱ与旋转盘体ⅱ活动穿接,所述竖直驱动丝杠与顶升架ⅱ活动穿接,所述防护罩输入架顶端侧壁面上设置平行横轨,所述平行横轨上滑动连接输出滑块,且在防护罩输入架顶端一侧设置输出气缸,所述输出气缸活塞杆端部与输出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滑块顶端固定升降气缸ⅵ,所述升降气缸ⅵ活塞杆连接旋转驱动电机ⅲ,所述旋转驱动电机ⅲ转轴连接夹装气缸,所述夹装气缸驱动连接夹爪ⅱ。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数据接头组装机主体由布置在组装桌体上的中芯塑件输入机构、加工导送机构、密封圈存储旋放机构、针脚输入插装机构、外接头输入机构、外接头旋接机构、绝缘垫片输入机构、顶盖输入压装机构以及防护罩输入夹装机构组成,由中芯塑件输入机构将中芯塑件输入至加工导送机构上,再由加工导送机构将中芯塑件依次输送至相应机构位置进行组装加工至成品输出,先由密封圈存储旋放机构将密封圈输入安放在中芯塑件上,接着针脚输入插装机构将插接针脚与中芯塑件压装固定,再由外接头输入机构将外壳接头扣放在中芯塑件上,接着外接头旋接机构将外壳接头与中芯塑件旋紧固定,接着通过加工导送机构上的翻转单元将组装的半成品进行翻个旋转,接着绝缘垫片输入机构将绝缘垫片安放在翻个的中芯塑件另一端,接着顶盖输入压装机构输入顶盖并将顶盖与中芯塑件扣合固定,接着由防护罩输入夹装机构将防护罩输入罩住顶盖完成数据接头组装,最后成品的数据接头由加工导送机构输出,取代了工作人员手动组装数据接头的加工方式,实现了数据接头机械自动化成品组装,不仅减少了人工投入,且提高了数据接头组装效率,减少了产品组装不良率,保证了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设备数据接头组装机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芯塑件输入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密封圈存储旋放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针脚输入插装机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针脚输入单元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针脚插装单元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针脚插装单元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加工导送机构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加工导送机构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外接头输入机构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外接头输入机构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外接头旋接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绝缘垫片输入机构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绝缘垫片输入机构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翻转单元立体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顶盖输入压装机构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顶盖输入压装机构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防护罩输入夹装机构立体示意图。

其中:1、中芯塑件输入机构;2、密封圈存储旋放机构;3、针脚输入插装机构;4、加工导送机构;5、外接头输入机构;6、外接头旋接机构;7、绝缘垫片输入机构;8、顶盖输入压装机构;9、防护罩输入夹装机构;10、组装桌体;101、安放椅ⅰ;102、原件存储振动盘;103、导送板条座;104、限位推出块;105、联动杆;106、原件推出气缸;201、存储板座;202、旋转盘体ⅰ;203、旋转驱动电机ⅰ;204、顶升板座ⅰ;205、顶升气缸ⅰ;206、竖直单滑轨ⅰ;207、存储立柱ⅰ;208、顶升架ⅰ;209、密封圈;210、旋放框座;211、升降气缸ⅰ;212、升降板块;213、旋转气缸;214、旋动臂;215、密封圈吸盘;301、针脚输入单元;302、针脚插装单元;303、平行滑轨ⅰ;304、位移插座;305、平行滑轨ⅱ;306、位移驱动气缸ⅰ;307、插装驱动气缸;308、插装位移块;309、联动块;310、取针吸嘴;311、单元底座;312、位移驱动电机ⅰ;313、驱动丝杠ⅰ;314、针脚存放振动盘;315、针脚导送槽板;316、推送立座;317、推送导轨;318、针脚推送块;319、推送气缸;401、输送长板座;402、推进板体;403、导送位移板;404、往复气缸;405、推进滑轨;406、推进气缸;407、夹定气缸;408、夹爪ⅰ;409、导出气缸;410、导出板条;411、翻转单元;412、翻转板座;413、翻转电机;414、翻转槽块;415、导送板座;416、导送滑轨;501、安放椅ⅱ;502、外接头存放振动盘;503、导送带ⅰ;504、输入板座ⅰ;505、竖直双滑轨ⅰ;506、升降安装板ⅰ;507、前后伸缩气缸ⅰ;508、夹放气缸ⅰ;509、夹取爪ⅰ;510、升降气缸ⅱ;601、旋接座;602、竖直滑轨;603、升降气缸ⅲ;604、旋接电机;605、旋接棒;606、顶固气缸;607、工件顶柱;701、安放椅ⅲ;702、绝缘垫片存储振动盘;703、缘垫片导送槽板;704、输入板座ⅰ;705、升降气缸ⅳ;706、升降安装板ⅱ;707、前后伸缩气缸ⅱ;708、绝缘垫片吸附嘴;709、竖直双滑轨ⅱ;801、安放椅ⅳ;802、顶盖存储振动盘;803、顶盖导送槽板;804、输入板座ⅱ;805、前后伸缩气缸ⅲ;806、竖直双滑轨ⅲ;807、升降安装板ⅲ;808、扣压吸附嘴;809、升降气缸ⅴ;901、旋转盘体ⅱ;902、防护罩输入架;903、旋转驱动电机ⅱ;904、顶升板座ⅱ;905、升降位移驱动电机;906、竖直单滑轨ⅱ;907、竖直驱动丝杠;908、顶升架ⅱ;909、存储立柱ⅱ;910、防护圈;912、输出气缸;913、升降气缸ⅵ;914、输出滑块;915、旋转驱动电机ⅲ;916、夹装气缸;917、夹爪ⅱ;918、平行横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数据接头组装机,包括组装桌体10,所述组装桌体10一侧输入端部设置中芯塑件输入机构1,在组装桌体10上端面设有加工导送机构4,所述组装桌体10在加工导送机构4一侧从输入端开始依次设有密封圈存储旋放机构2、针脚输入插装机构3、外接头输入机构5、外接头旋接机构6、绝缘垫片输入机构7、顶盖输入压装机构8、防护罩输入夹装机构9。

如图4、5所示,所述针脚输入插装机构3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10上的针脚输入单元301和针脚插装单元302,所述针脚输入单元301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10上的针脚存放振动盘314、与针脚存放振动盘314输出口连接的针脚导送槽板315以及设置在针脚导送槽板315输出端口侧的推送立座316,所述推送立座316顶端部设置推送导轨317,且在推送立座316顶端部一侧设置推送气缸319,所述推送导轨317上滑动连接针脚推送块318,所述针脚推送块318与推送气缸319活塞杆端部连接。

如图6、7所示,所述针脚插装单元302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10上的单元底座311、设置在单元底座311顶端面平行滑轨ⅰ303以及设置在平行滑轨ⅰ303之间的驱动丝杠ⅰ313,所述平行滑轨ⅰ303滑动连接位移插座304,所述驱动丝杠ⅰ313与位移插座304活动穿接,且驱动丝杠ⅰ313一端与位移驱动电机ⅰ312传动连接,所述位移插座304前侧端面设置平行滑轨ⅱ305,且在平行滑轨ⅱ305上滑动连接插装位移块308,所述位移插座304上设置驱动插装位移块308沿平行滑轨ⅱ305滑行的位移驱动气缸ⅰ306,所述插装位移块308顶端固定插装驱动气缸307,所述插装驱动气缸307活塞杆端固定联动块309,所述联动块309下端部固定取针吸嘴310。

如图2所示,所述中芯塑件输入机构1包括设置在组装桌体10一侧的安放椅ⅰ101和设置在安放椅ⅰ101上的原件存储振动盘102,所述原件存储振动盘102输出端口连接导送板条座103,所述导送板条座103输出板口上设置限位推出块104,所述限位推出块104与联动杆105连接,且联动杆105与原件推出气缸106活塞杆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圈存储旋放机构2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10上的存储板座201和旋放框座210,所述存储板座201上端面设置旋转盘体ⅰ202,且在旋转盘体ⅰ202盘面边缘均匀设置穿接密封圈209的存储立柱ⅰ207,所述存储板座201底部设置与旋转盘体ⅰ202下端面中心传动连接的旋转驱动电机ⅰ203,且在存储板座201底端面一侧固定顶升板座ⅰ204,所述顶升板座ⅰ204侧立面上设置竖直单滑轨ⅰ206,且在竖直单滑轨ⅰ206上滑动连接与旋转盘体ⅰ202活动穿接的顶升架ⅰ208,所述顶升板座ⅰ204下端部设置活塞杆与顶升架ⅰ208连接的顶升气缸ⅰ205,所述旋放框座210内设有升降气缸ⅰ211,且旋放框座210顶端面活动穿接升降板块212,所述升降气缸ⅰ211活塞杆与升降板块212下端面连接,所述升降板块212上固定旋转气缸213,所述旋转气缸213旋动部与旋动臂214一端部固定,且旋动臂214另一端部固定密封圈吸盘215。

如图8、9、15所示,所述加工导送机构4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10上的输送长板座401和设置在输送长板座401一侧的导送板座415,所述输送长板座401上嵌装有翻转单元411,所述导送板座415上平行设置导送滑轨416,且在导送滑轨416一侧设置固定在导送板座415上的往复气缸404,所述导送滑轨416上滑动连接导送位移板403,且所述往复气缸404活塞杆端与导送位移板403固定连接,所述导送位移板403上均匀设置推进滑轨405,所述推进滑轨405上滑动连接推进板体402,所述导送位移板403上设置活塞杆端部与推进板体402连接的推进气缸406,所述推进板体402表面均匀设置多个夹定气缸407,所述夹定气缸407驱动连接夹爪ⅰ408,所述输送长板座401输出端侧设置导出气缸409,所述导出气缸409活塞杆连接导出板条410,所述翻转单元411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10上的翻转板座412,所述翻转板座412靠顶端一侧板面固定翻转电机413,所述翻转电机413转轴穿过翻转板座412且在转轴端部固定翻转槽块414。

如图10、11所示,所述外接头输入机构5包括设置在组装桌体10侧边部的安放椅ⅱ501,所述安放椅ⅱ501上固定外接头存放振动盘502,所述外接头存放振动盘502输出口连接导送带ⅰ503,所述导送带ⅰ503输出端口一侧设置输入板座ⅰ504,所述输入板座ⅰ504一侧板面上设置竖直双滑轨ⅰ505,在另一侧板面上设置升降气缸ⅱ510,所述竖直双滑轨ⅰ505上滑动连接升降安装板ⅰ506,所述升降安装板ⅰ506上固定前后伸缩气缸ⅰ507,所述前后伸缩气缸ⅰ507活塞杆固定夹放气缸ⅰ508,所述夹放气缸ⅰ508驱动连接夹取爪ⅰ509。

如图12所示,所述外接头旋接机构6包括固定在组装桌体10上的旋接座601,所述旋接座601顶端设置升降气缸ⅲ603,且在旋接座601侧立面上设置竖直滑轨602,所述竖直滑轨602上滑动连接旋接电机604,所述升降气缸ⅲ603活塞杆与旋接电机604连接,所述旋接电机604转轴固定旋接棒605,所述旋接座601在旋接电机604下部设置顶固气缸606,所述顶固气缸606活塞杆连接工件顶柱607。

如图13、14所示,所述绝缘垫片输入机构7包括设置在组装桌体10侧边部的安放椅ⅲ701,所述安放椅ⅲ701上固定绝缘垫片存储振动盘702,所述绝缘垫片存储振动盘702输出口连接缘垫片导送槽板703,所述缘垫片导送槽板703输出板口一侧设置输入板座ⅰ704,所述输入板座ⅰ704一侧端面靠顶端设置竖直双滑轨ⅱ709,另一侧端面上设置升降气缸ⅳ705,所述竖直双滑轨ⅱ709滑动连接升降安装板ⅱ706,且升降气缸ⅳ705活塞杆端与升降安装板ⅱ706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安装板ⅱ706上固定前后伸缩气缸ⅱ707,所述前后伸缩气缸ⅱ707活塞杆端固定绝缘垫片吸附嘴708。

如图16、17所示,所述顶盖输入压装机构8包括设置在组装桌体10侧边部的安放椅ⅳ801,所述安放椅ⅳ801上固定顶盖存储振动盘802,所述顶盖存储振动盘802输出口连接连接顶盖导送槽板803,所述顶盖导送槽板803输出板口一侧设置输入板座ⅱ804,所述输入板座ⅱ804一侧板面上设置竖直双滑轨ⅲ806,另一侧板面上设置升降气缸ⅴ809,所述竖直双滑轨ⅲ806上滑动连接升降安装板ⅲ807,且所述升降气缸ⅴ809活塞杆端与升降安装板ⅲ807连接,所述升降安装板ⅲ807上固定前后伸缩气缸ⅲ805,所述前后伸缩气缸ⅲ805活塞杆端固定扣压吸附嘴808。

如图18所示,所述防护罩输入夹装机构9包括设置在组装桌体10上的旋转盘体ⅱ901、在旋转盘体ⅱ901一侧设置固定在组装桌体10内部的顶升板座ⅱ904以及在旋转盘体ⅱ901另一侧设置固定在组装桌体10上端面的防护罩输入架902,所述旋转盘体ⅱ901上端盘面上均匀设置多根穿接防护圈910的存储立柱ⅱ909,且旋转盘体ⅱ901下端面与旋转驱动电机ⅱ903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顶升板座ⅱ904的侧壁面上设置竖直单滑轨ⅱ906和竖直驱动丝杠907,且在顶升板座ⅱ904下端部设置与竖直驱动丝杠907传动连接的升降位移驱动电机905,所述竖直单滑轨ⅱ906上滑动连接顶升架ⅱ908,且顶升架ⅱ908与旋转盘体ⅱ901活动穿接,所述竖直驱动丝杠907与顶升架ⅱ908活动穿接,所述防护罩输入架902顶端侧壁面上设置平行横轨918,所述平行横轨918上滑动连接输出滑块914,且在防护罩输入架902顶端一侧设置输出气缸912,所述输出气缸912活塞杆端部与输出滑块914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滑块914顶端固定升降气缸ⅵ913,所述升降气缸ⅵ913活塞杆连接旋转驱动电机ⅲ915,所述旋转驱动电机ⅲ915转轴连接夹装气缸916,所述夹装气缸916驱动连接夹爪ⅱ917。

实施例1

本组装机工作时,中芯塑件输入机构1的原件存储振动盘102按序振动逐个输出中芯塑件,且输出至限位推出块104上的中芯塑件,由原件推出气缸106将限位推出块104上的中芯塑件推出至加工导送机构4的输送长板座401上,接着推进气缸406驱动推进板体402沿推进滑轨405前移,接着由夹定气缸407驱动夹爪ⅰ408夹住输送长板座401上的中芯塑件,并由往复气缸404驱动导送位移板403沿导送滑轨416前移,从而将中芯塑件向前推进一个工位距离,通过上述的加工导送机构4的往复推送运动,将相应机构下的组装件向前推进一个工位距离,中芯塑件先被加工导送机构4推送至密封圈存储旋放机构2后,顶升气缸ⅰ205驱动顶升架ⅰ208将叠放穿接在存储立柱ⅰ207上的密封圈209向上顶起一个密封圈厚度,接着旋转气缸213驱动旋动臂214一端的密封圈吸盘215旋转至存储立柱ⅰ207的上方,接着升降气缸ⅰ211驱动升降板块212下移,从而由密封圈吸盘215吸附最上面的密封圈209,接着升降气缸ⅰ211驱动升降板块212上移,旋转气缸213驱动旋动臂214,将密封圈吸盘215吸附的密封圈209旋转至中芯塑件上方,接着再由升降气缸ⅰ211驱动下移,并将密封圈209下放至中芯塑件内,其中加工导送机构4的旋转盘体ⅰ202上一侧的存储立柱ⅰ207上叠放的密封圈209取完后,顶升气缸ⅰ205驱动顶升架ⅰ208从旋转盘体ⅰ202上下移出去,并由旋转驱动电机ⅰ203驱动旋转盘体ⅰ202旋转,将下一个穿接叠放了密封圈209的存储立柱ⅰ207转送至顶升架ⅰ208正上方,而安放了密封圈209的中芯塑件由加工导送机构4向前推进至针脚输入插装机构3处,针脚输入插装机构3的针脚输入单元301通过针脚存放振动盘314将数据针脚沿针脚导送槽板315输出至针脚推送块318上,接着由推送气缸319将针脚推送块318沿推送导轨317推送至针脚插装单元302的取针位置处,接着位移驱动气缸ⅰ306驱动插装位移块308沿平行滑轨ⅱ305滑行,将取针吸嘴310移动至针脚推送块318上方,接着插装驱动气缸307驱动取针吸嘴310下移吸起针脚推送块318上的数据针脚,接着位移驱动电机ⅰ312通过带动驱动丝杠ⅰ313旋转,驱动位移插座304沿平行滑轨ⅰ303前移,从而将吸取了数据针脚的取针吸嘴310向前移动至中芯塑件上方,接着插装驱动气缸307驱动取针吸嘴310下移将数据针脚插装在中芯塑件上,以此通过针脚输入插装机构3的运行,将数据针脚逐根插装在中芯塑件上,完成插装后由加工导送机构4将其向前推送至外接头输入机构5处,接着前后伸缩气缸ⅰ507驱动夹放气缸ⅰ508移动至导送带ⅰ503输出端口上方,接着升降气缸ⅱ510驱动前后伸缩气缸ⅰ507下移,接着夹放气缸ⅰ508驱动夹取爪ⅰ509夹取导送带ⅰ503输出端口上的外接头,并通过升降气缸ⅱ510和前后伸缩气缸ⅰ507驱动运行,将外接头夹移至加工导送机构4的中芯塑件上方,接着由夹放气缸ⅰ508驱动夹取爪ⅰ509将外接头下放在中芯塑件上,接着加工导送机构4继续将其向前推送至外接头旋接机构6下放,接着升降气缸ⅲ603驱动旋接电机604沿竖直滑轨602下移,使旋接电机604转轴上的旋接棒605与外接头表面插孔插接,同时顶固气缸606驱动工件顶柱607向上将中芯塑件顶固在加工导送机构4的输送长板座401上,接着旋接电机604驱动旋接棒605旋转,从而将外接头与中芯塑件旋接固定,接着加工导送机构4继续将其向前推送至述翻转单元411的翻转槽块414内,接着翻转电机413驱动翻转槽块414翻转,从而将中芯塑件和外接头的连接组件翻转180度,接着加工导送机构4将翻转的组件继续向前推送至绝缘垫片输入机构7处,接着前后伸缩气缸ⅱ707驱动绝缘垫片吸附嘴708移动至缘垫片导送槽板703输出板口上方,接着升降气缸ⅳ705驱动前后伸缩气缸ⅱ707下移,从而使绝缘垫片吸附嘴708吸起缘垫片导送槽板703输出板口上的绝缘垫片,同样的再通过前后伸缩气缸ⅱ707和升降气缸ⅳ705的驱动,将绝缘垫片吸附嘴708及吸附的绝缘垫片移动至中芯塑件组件的上方,接着绝缘垫片吸附嘴708将绝缘垫片下放在中芯塑件组件顶端部,再由加工导送机构4将其向前推送至顶盖输入压装机构8位置处,接着前后伸缩气缸ⅲ805驱动扣压吸附嘴808移动至顶盖导送槽板803输出板口上方,接着升降气缸ⅴ809驱动前后伸缩气缸ⅲ805竖直下移,使扣压吸附嘴808吸附起顶盖导送槽板803输出板口上的顶盖,接着在前后伸缩气缸ⅲ805和升降气缸ⅴ809驱动下,将扣压吸附嘴808及吸附的顶盖移动至中芯塑件组件顶端上方,接着扣压吸附嘴808将顶盖压扣在中芯塑件组件顶端上,接着加工导送机构4将中芯塑件组件继续向前推送至防护罩输入夹装机构9位置处,接着升降位移驱动电机905通过竖直驱动丝杠907驱动顶升架ⅱ908沿竖直单滑轨ⅱ906上移,从而将穿接叠放在存储立柱ⅱ909上的防护圈910顶起,接着输出气缸912驱动输出滑块914沿平行横轨918滑动至存储立柱ⅱ909上方,接着升降气缸ⅵ913驱动夹装气缸916竖直下移,并由夹装气缸916驱动夹爪ⅱ917夹起穿接在存储立柱ⅱ909上最表面的防护圈910,接着在输出气缸912和升降气缸ⅵ913驱动下,将夹装气缸916及夹取的防护圈910移动至中芯塑件组件顶端的顶盖上方,接着夹装气缸916配合旋转驱动电机ⅲ915旋转驱动将夹取的防护圈910罩在中芯塑件组件的顶盖上,至此完成电子设备数据接头组装,并由加工导送机构4将组装的成品沿导出板条410输出,取代了工作人员手动组装数据接头的加工方式,实现了数据接头机械自动化成品组装,不仅减少了人工投入,且提高了数据接头组装效率,减少了产品组装不良率,保证了成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