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硅片加热夹持装置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9560发布日期:2020-10-09 18:3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硅片加热夹持装置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硅片加热夹持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硅片加热夹持装置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高效电池的开发越来越受重视;其中用非晶硅本征层(a-si:h(i))钝化的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hjt电池)是重点的研究方向之一。现有技术中,超高效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已达到22.27%,经测试,60片双面组件量产正面功率达332.6w。由于具备双面发电的特性,在草地、水泥地面、雪地、反光布等场景下,组件背面可产生10%-30%额外发电量,功率温度系数低达-0.27%/℃,相比普通多晶组件,异质结组件在75℃工作温度下可挽回34%的发电量损失。

hjt电池具有以上的技术优势,逐渐发展成为继perc后的高效量产型技术,然而,由于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设备直接在生产工序中利用电阻丝对硅片进行加热,由此在使其制造过程中加热不均匀,还会使非晶硅存在缺陷,使得效率很难再有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突破现有技术进一步提高hjt电池的量产效率,才能进一步地加速hjt电池的大面积产业化进程。

目前,在同一申请人同日申请的另一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硅片加热夹持装置,它包括夹持框架;所述夹持框架内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条;所述夹持条与夹持框架通过弹簧抵接,从而改变夹持条在夹持框架内的相对位置;所述夹持条上设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对太阳能硅片限位;所述夹持条两端设置有t型块;所述夹持框架两侧设置有与t型块适配的t型凹槽;所述夹持框架与夹持条相对的一边设置有通孔;所述夹持条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杆与通孔过盈配合;所述连接杆穿过通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利用该夹持装置,从而具有方便夹持,受热均匀,从而保证钝化效果提升的有益效果。但是在使用完毕之后,该夹持装置的放置以及运输,需要另外的结构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硅片加热夹持装置折叠结构,具有方便运输,搬运,减少存放空间的有益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硅片加热夹持装置折叠结构,包括太阳能硅片,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框架,夹持条,设置在夹持条上活动穿过夹持框架的连接杆,连接杆上套设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框架包括左框架、右框架;所述左框架、右框架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左框架上设置有左插接杆;所述右框架上设置有右插接杆;所述左插接杆,右插接杆截面为半圆且相对设置,相对面上设置有半圆槽;所述左插接杆,右插接杆弧形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左插接杆,右插接杆相对面贴合后,通过螺母螺纹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合页铰接左框架、右框架,从而实现展开和折叠两种装置,从而方便夹持装置在不使用时的存放,而当夹持装置需要使用时,进行展开,但是单纯的展开并不能回复正常的夹持装置的结构,还需要进行固定,所以需要在左插接杆,右插接杆合并而成的圆形插接杆上设置外螺纹,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左插接杆,右插接杆,从而进行固定,当使用完毕后,取下螺纹,折叠存放就可以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框架两侧设置有t型凹槽;所述夹持条两端设置于t型凹槽内且相对于t型凹槽滑动;所述左框架、右框架上的t型凹槽相通。

通过上述设置,因为左框架、右框架上的t型凹槽相通,所以能够实现夹持条的可拆卸,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将与连接杆螺纹连接的螺母旋出,然后将夹持条向t型凹槽的另一端移动,就可以将弹簧,连接杆,夹持条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插接杆设置于左框架两侧;所述右插接杆设置于右框架两侧;所述螺母设置有两个。

通过上述设置,这样对称的形式可以比单侧通过螺母固定,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框架、右框架上设置有与合页页片适配的凹槽;所述左框架、右框架通过合页折叠,当合页展开后,通过螺母螺纹连接左插接杆,右插接杆进行固定。

通过上述设置,合页页片可以埋设到凹槽内,从而在折叠时,两个框架之间的缝隙尽可能的减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连接杆适配;所述安装板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滚轮用于移动夹持装置。

通过上述设置,将折叠后的夹持框架设置在安装板上,夹持框架上的四个连接杆与安装板上的安装孔插接,从而起到固定的作用,然后通过安装板下方的滚轮进行推动,从而实现放置和移动两种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安装板的设置具有方便运输的效果,通过滚轮的设置,具有方便搬运的有益效果,同时通过合页折叠的方式能够具有减少存放空间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夹持框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夹持框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夹持框架折叠后放置在安装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夹持框架折叠后放置在安装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夹持框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夹持框架;2、夹持条;3、连接杆;4、弹簧;5、左框架;6、右框架;7、合页;8、左插接杆;9、右插接杆;10、半圆槽;11、外螺纹;12、螺母;13、t型凹槽;14、凹槽;15、安装板;16、安装孔;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硅片加热夹持装置折叠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具有方便运输,搬运,减少存放空间的有益效果。包括太阳能硅片,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框架1,夹持条2,设置在夹持条2上活动穿过夹持框架1的连接杆3,连接杆3上套设的弹簧4;所述夹持框架1包括左框架5、右框架6;所述左框架5、右框架6通过合页7铰接;所述左框架5上设置有左插接杆8;所述右框架6上设置有右插接杆9;所述左插接杆8,右插接杆9截面为半圆且相对设置,相对面上设置有半圆槽10;所述左插接杆8,右插接杆9弧形面设置有外螺纹11;所述左插接杆8,右插接杆9相对面贴合后,通过螺母12螺纹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合页7铰接左框架5、右框架6,从而实现展开和折叠两种装置,从而方便夹持装置在不使用时的存放,而当夹持装置需要使用时,进行展开,但是单纯的展开并不能回复正常的夹持装置的结构,还需要进行固定,所以需要在左插接杆8,右插接杆9合并而成的圆形插接杆上设置外螺纹1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左插接杆8,右插接杆9,从而进行固定,当使用完毕后,取下螺纹,折叠存放就可以了。

所述夹持框架1两侧设置有t型凹槽13;所述夹持条2两端设置于t型凹槽13内且相对于t型凹槽13滑动;所述左框架5、右框架6上的t型凹槽13相通。通过上述设置,因为左框架5、右框架6上的t型凹槽13相通,所以能够实现夹持条2的可拆卸,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将与连接杆3螺纹连接的螺母12旋出,然后将夹持条2向t型凹槽13的另一端移动,就可以将弹簧4,连接杆3,夹持条2拆卸下来。

所述左插接杆8设置于左框架5两侧;所述右插接杆9设置于右框架6两侧;所述螺母12设置有两个。这样对称的形式可以比单侧通过螺母12固定,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所述左框架5、右框架6上设置有与合页7页片适配的凹槽14;所述左框架5、右框架6通过合页7折叠,当合页7展开后,通过螺母12螺纹连接左插接杆8,右插接杆9进行固定。合页7页片可以埋设到凹槽14内,从而在折叠时,两个框架之间的缝隙尽可能的减小。

还设置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上设置有安装孔16;所述安装孔16与连接杆3适配;所述安装板15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滚轮17用于移动夹持装置。将折叠后的夹持框架1设置在安装板15上,夹持框架1上的四个连接杆3与安装板15上的安装孔16插接,从而起到固定的作用,然后通过安装板15下方的滚轮17进行推动,从而实现放置和移动两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安装板15的设置具有方便运输的效果,通过滚轮17的设置,具有方便搬运的有益效果,同时通过合页7折叠的方式能够具有减少存放空间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