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型数极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589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型数极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活动型数极电连接装置——电插座,适合于多种数极形状,不同间距的电插头。
现有的电插座常见一种是由绝缘体外壳,壳内装有数个电极脚,按固定位置,固定形状构成;较先进的几种有多功能电源中心,通用连接器及万能插座等,这些装置只不过是几个或多个前一种的电插座的依次排例组合构成一个大型连接盘或是有局部较小改进。相对而言后者比前者增添了功能,在技术上有所进步,但同时也增大了体积,多费了材料,有些还复杂了不必要的制造工艺,使用实践有的又不能切合实际,还有的存在着不安全等缺点。由于现有电插座不能和多种的电插头相匹配,长期以来给人们使用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些问题,使不少科技人员在不断研究和改进,但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彻底改进的活动型多功能数极电插座装置,它能够与多种不同电插销形状、电插销间距的电插头相匹配,实现了一座多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如下方式完成的该装置是由上盖和底盖合成的绝缘体外壳,壳面开有沟槽为上滑道,壳内设有园筒型下滑道,下滑道是由两半合成,上半是绝缘体的,下半是金属片制成又为接触片,接触片端头与电源线相接,平行面在弹簧压力下保持与活动的电极脚常接触,壳内装有数个活动电极脚,电极脚是用金属片制成,电极脚下部制成空心园球型,电极脚上部插套绝缘体的调整器,电极脚与调整器联为一体,同步在上、下滑道内运动,使用时根据所需插头,移动或旋转调整器就能实现与插头相匹配完成电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对该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剖面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图。
参照附图所示该装置包括一个由上盖1和一个底盖2合拢组成的绝缘体外壳,上盖表面开有平行的沟槽为上滑道3,外壳内设有园筒型下滑道4,下滑道是由上盖和底盖各占一半合拢组成,上盖一半半园型是绝缘体的5,底盖一半半园型是用具有良好导电金属片制成又为活动型电极脚的接触片6,接触片端头与电源线相接7,平行面在弹簧8的压力下保持与活动的电极脚压紧平稳常接触,外壳内装有数个活动的电极脚9,电极脚是用具有良好导电金属片制成,电极脚下部制成空心园球型10,电极脚上部插套绝缘体的调整器11,电极脚与调整器联为一体同步在上、下滑道内定向移动位置或在,360°内旋转角度,从而实现与多种不同电插头相匹配完成输电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该装置彻底改进了现有固定型的电极脚,成为活动型的电极脚,在技术上是一种进步。2、由于在电极脚上部插套了绝缘体的调整器联为一体,同步在上、下滑道内可移动位置和旋转角度,实现了与多种电插头匹配给人们使用带来方便。3、该装置使用简便,节约材料,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1.一个由上盖和底盖合成的绝缘体外壳,壳面开有槽为上滑道,壳内设有园筒型下滑道,下滑道是两体合成,上半是绝缘体的,下半是金属片制成又为接触片,接触片端头接电源线,平面在弹簧压力下与活动的电极脚常接触,壳内装有金属片制成的活动型电极脚,电极脚下部制成空心园球型,上部插套绝缘体的调整器联为一体,同步在上、下滑道内运动,实现输电连接的装置,其特征是用金属片制成的电极脚下部成空心园球型,上部与绝缘体的调整器插套联成一体,同步在上、下滑道内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电极脚可定向移动位置或在360°内旋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壳内园筒型下滑道,上盖一半是绝缘体的,底盖一半是金属片制成又为接触片,接触片端头接电源线,平行面在弹簧压力下与活动型电极脚常接,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动型数极电连接器装置,属电连接技术领域。它由两体合成的绝缘体外壳,壳面开有槽为上滑道,壳内设有两体合成的圆筒形下滑道,上半是绝缘体的、下半是金属片制成又为接触片,接触片端头接电源线,平面在弹簧压力下与用金属片制成的电极脚常接触,电极脚下部成空心圆球形,上部插套绝缘体的调整器联为一体,同步在上、下滑道内定向移动位置或在360°内旋转角度,实现与多种插头匹配,完成输电连接。
文档编号H01R27/00GK2185933SQ9323991
公开日1994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0日
发明者赵书荣 申请人:赵书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