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661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力线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电缆例如具有圆形芯线的电压传导电缆的连接或对接。这种连接可用于高架或地下网络电缆的永久性连接。
直到目前,这种连接藉助于套筒或管子来实现,在它的纵向孔中,插入待连接的两根据电缆的两相对端。一旦这两端插入管中,藉助于液压机一类的工具在管子的某些点加以挤压,以便将两根电缆永久地装配在一起。
很容易了解到,这种装配过程需要使用液压装置,以便将压力施加到用来深冲压工具上。这种装置包括电马达一类器件,用来驱动液压泵。此外,必须采用合适的冲压工具,使其适应于为被连接电缆直径的函数的连接型式。所以,一方面,在选择合适工具时,可能有误,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设备全部使用在空旷的地面,有时在泥浆或沙土地面,因而这种工具或液压装置可能会损坏。所以,有时这些连接有缺陷,特别是当电缆埋于地下时,就极端的不利。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如英国专利GB2174851和GB2272586所示的具有剪切头螺钉的连接或对接连接器。多股电缆的裸导线插入这些连接器的通道中,并通过压力垫夹紧,压力垫藉助于螺钉向下夹紧在电缆上。一旦达到扭矩极限,螺钉头便被切去,藉此限制电缆的夹紧压力。从而提供一不需压扁管子的永久性连接。
这种设计的问题之一是,电力电缆的多股电线相互之间和连接器之间可能处于不良电接触状态之中。由于用于输电线中的高电流,以及对于良好电气连接的需要来说,对接电缆电气内连接性能的降低是极其不利的。此外,许多用于工业中的电缆由铝合金制成,它会形成薄的抗氧化层,削弱了导电性。因此要求克服这些缺陷,并改进这种对接的连接系统。电力线导体有多种尺寸和结构,有些是具有绝缘包皮的多股铝合金电缆,在某些场合,是空心的铝合金或铜。对于大直径电缆来说,在通过对接连接器内连两电缆端之前,要剥去绝缘包皮,以确保最低的接触电阻。另一方面,在某些应用场合,不用剥去绝缘包皮,要求具有一剌穿绝缘的连接器,它无须剥去绝缘包皮部分而进行连接。它由于防止水侵入绝缘包皮的内面,而有限制电缆腐蚀的优点,或者它简化了连接程序。例如专利EP239428披露了用于电缆内连的剌穿绝缘的连接系统。
由于有许多不同形式和尺寸的电缆用于电力传输工业中,因此要求有一种对接连接器,它可轻易地适合于各种不同电缆的变型,以便降低它的制造和处理成本。它也要求这样一种对接连接器,以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方式,内连两种不同的电缆。
形成本发明主题的改进的目的是,克服这些缺点,并提供一种不需使用颇为复杂的设备而进行永久性连接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多用的连接或对接的连接器,以降低成本和使用可靠,用来内连不同电缆的各种变型,其中,例如,多股导线是外裸的或者是具有绝缘包皮的。
本发明的目的藉助于提供一电力线对接连接器来达到,该连接器包括一纵向延伸的管状体,并具有一通过该管状体而延伸的纵向腔,用来容纳两电缆的两端,并包括横向延伸到腔内的两个夹紧器件,用来将电缆端夹紧并电气连接到该对接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包括多个沿着与该夹紧器件相对的管腔底部纵向延伸的尖锐肋条,该肋条沿着大体上管状体的整个长度而延伸,齿具有的深度足够剌穿容纳在管状体内导体的绝缘层。肋条以一定的节距和深度被横向切割,以便增加用来剌穿绝缘层的接触压力,或者增加来用破损导体多股外裸导线氧化层的接触压力。横向切割可按螺纹切削加工的方式来进行,它特别的快捷并且成本低,藉此,连接器体可挤压成形并切削成要求的长度。所以有利的是,连接器制造成本特低,而且极其通用,各种不同尺寸和型式的导体,均可与它连接。为了刺入导体,横向切割可作得很深并具有大节距,以便增加齿的剌入压力。对于外裸导体,横向切割的精细节距和较小深度可提供许多深入多股外裸导线的小尖点,藉此可破损氧化层、增加接触表面积并藉磨擦阻力保持导体定位,以便实现与它有效的电气连接。
也可提供具有不同高度纵向肋条的连接连接器,藉此,较长(即较高)的齿既可用作剌穿绝缘的齿,又可防止多股外裸导体的移动,而较短的齿可用来改善与外裸导体的电气连接。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将参照附图用实例的方法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对接连接器纵向截面图2为通过图1的2-2线的横截面图;图3为图1连接器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与图3相类似而具有对纵向肋条不同尺寸横向切割的连接器体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其中提供有不同高度的齿;图6为与图5相类似而对齿进行了横向切割的局部视图。
首先参照图1,一对接连接器2包括一管状体4,该管状体具有一通过该管状体纵向延伸的空腔6,用来在其内容纳导体的端头;多个横向延伸到空腔6的夹紧件8,用来夹紧导体。该平紧件8为螺钉10,拧入横向通过该管状体4壁延伸到该空腔6的螺孔12中。
该螺钉10具有一扭矩限制头14,它可与螺钉10整体制造,或与其固定的单个零件,当施加的扭矩超值时,便被切断。在这种方式下,螺钉夹紧容纳于空腔6中的电缆的压力可精确地限定。螺钉10在其中心部有一具有凹穴18的夹紧面16,以增加夹紧面对导线的挤压力。也能确保待夹紧的电缆进入凹穴18中,使电缆能够侧向和纵向紧固定位,以便防止它的移动。
对接连接器2还可配备包封管状体的外密封壳体20以及在它两端具有合成橡胶罩盖件22,它具有纵向延伸并与内腔6对中的漏斗形入口部24,并具有径向密封唇口26,它与通过它插入的电缆服贴和弹性地配合,达到密封的目的。为了密封连接接口,在夹紧件8下方的空腔6内可提供凝胶密封胶28。
现参照图1至4,在这个实施例中,管状体4为一切割成要求长度的金属挤压件,它包括多个与螺钉10的夹紧面相对沿着管状体底部30纵向延伸的长型尖顶肋条28。该肋条28向着空腔16中心轴线径向向内。该肋条28的深度足以剌穿传统电力线导体的绝缘层,以便与它内部的多股导线进行电气连接。
如图1和图3可看到的,多个肋条28藉助于多个槽32被横向切割,这些槽以与螺纹加工相同的方法进行螺纹切削而形成。这些肋条28和这些槽32的结合形成众多的齿34。在连接器用来连接具有绝缘层的导体的情况下,槽32的深度和宽度可以调整,以提供或多或少的尖锐顶齿34,用来提供剌穿绝缘层而进入导体的多股导线所要求的压力。也可以在管状体4的一端3提供与另一端5的齿不同螺纹加工的齿,从而,不同的导体可以在连接器的两端连接并用各自的夹紧件8′、8夹紧在一起。槽32的深度也可以改变,以便适合于不同绝缘层厚度的导体,藉此,确保获得正确的深度,并避免对多股导线不必要的切割。
如图4所看到的,如果压力表面是要求用于没有绝缘层的导体或者用于绝缘层已剥去的导体的接触的,则以十分小的节距(p)及相当浅的横向切割32′沿着肋条28按螺纹形式进行加工,以剌入导体。从而确保氧化层被损坏,而获得高接触压力和大接触面积的效果。
上述设计使管状体的挤压成形,然后切割成要求的长度,这是一种大批量产生这种连接器的成本特别低的方法。螺纹切削加工又是十分有效的加工方法,这时,可容易地改变刀具,以提供不同深度和节距的横向切削。
现参照图5和图6,也可以提供对接连接器102、202,它们具有与前面实施例描述相类似的通腔106和夹紧件108,连接器也配备众多的纵向肋条128、128′。有些肋条128′可远远高于其它肋条128。高的肋条如图6所示可用来提供剌穿绝缘的齿228′,或者,如果其内定位的是外裸导体,则肋条128′或齿228′用来防止多股导线的侧向移动,以便当夹紧螺钉对它拧紧时,防止多股导线之间和导体之间接触压力的松弛。小的肋条128、228确保接触压力的增加并剌入成对多股导线的氧化层。有如前在的实施例,通过横切肋条而提供的齿的深度和节距作为与之连接的导体尺寸和型式的函数,也可进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力线对接连接器(2、102),包括一管状体(4),它具有一通过它而纵向延伸以在其内容纳两电缆端的空腔(6),所说的连接器还包括夹紧件(8、8′),可横向移动到所说的空腔(6),用来将所说的电缆端靠着所说管状体(4)的底壁(30)而夹紧,所说的底壁(30)与夹紧件相对,所说的底壁(30)具有多个纵向延伸、并径向向着所说空腔纵向轴线(A)中心区的尖顶肋条(28),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管状体为棱柱形整体件,从而它的纵向外形可挤压成形,所说的多个肋条(28)由多个槽(32)横向切割,从而形成单个的齿(34),所说的多个肋条(28)的高度大于围绕与之连接的传统电缆导体的绝缘层包皮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管状体呈椭圆形,具有多个长的侧壁、短的顶部和底壁。
3.根据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个横向槽(32)按螺纹切削而成。
4.根据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个横向槽(32)具有V形剖面。
5.根据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说的肋条(128′、228′)高于邻近的肋条(128、228)。
6.根据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个槽(32)的深度足以使所说的齿(34)剌穿所说绝缘包皮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个所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个横向槽(32′)的深度小于所说绝缘包皮的厚度,从而所说的齿(34)适于用来连接外裸的多股导线。
8.根据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管状体其一端(3)配备的齿(34)不同于另一端(5)配备的齿,从而,在两端可连接不同的两种导体。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线导体的对接连接器(2),包括一管状体(4),该管状体具有多个沿着它的底部纵向延伸的肋条(28)。该多个肋条(28)例如采用螺纹切削加工的方法,进行横向切割而具有多个槽(32),从而产生单个的齿。所说槽的深度根据连接器的用途,例如用于刺穿导体的绝缘层,或者用于外裸导体端部的夹紧而可以修改。
文档编号H01R4/26GK1209909SQ97191946
公开日1999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30日
发明者安德烈·杜邦, 多米尼克·默丘佐特 申请人:惠特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