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82639阅读:来源:国知局
7,第二释放钳14的首端靠近第二偏心轴16设置,中部通过第二固定转轴18与第二支撑支架204连接,末端与第二开启推杆15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开启推杆15的另一端与第二夹紧支架202固定连接。
[0033]纵向碰撞探杆5与纵向松动机构相连,用于感测动力电池I的纵向碰撞,横向探杆与横向松动机构相连,用于感测动力电池I的横向碰撞,纵向松动机构控制第一夹紧支架201松动,横向松动机构控制第二夹紧支架202松动。
[0034]动力电池I可以是圆柱电芯,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电芯,例如,方形电芯、矩形电芯,相应的,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内侧形状与电芯形状相一致,这样夹紧框架对电芯的夹紧比较平稳,夹紧力大。
[0035]若是动力电池I是圆柱电芯,那么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相对的内侧分别开设有与圆柱电芯直径尺寸相匹配的、用以对所述圆柱电芯进行限位的凹槽。凹槽可以为半圆凹圆槽,也可以为三分之一圆凹圆槽或五分之三圆凹圆槽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中,凹圆槽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圆柱电芯直径。
[0036]限位件4是限位档杆,与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对应位置开始的凹圆槽相匹配,用于对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进行限位,使之不过分压紧圆柱电芯;限位件也可以是圆柱形凸起,一般限位件4的数量设为4,分别设置在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的两端。
[0037]第一释放钳8和第二释放钳14的末端分别设有用于第一开启推杆9和第二开启推杆15滑动的限位槽,第一释放钳8和第二释放钳14均为长条状。
[0038]夹紧框架2的对角线上均可设置纵向松动机构和横向松动机构,如可以设置沿装置对角线对称的两套纵向松动机构或是横向松动机构,两套纵向松动机构或横向松动机构之间留有避免干涉的足够空间。对于设置的一套纵向松动机构或横向松动机构,第一开启推杆9可以位于第一夹紧支架201的中心位置或第二开启推杆15位于第二夹紧支架202的中心位置。
[0039]本装置的夹紧框架2的上下端可以设置采用具有阻燃和液体吸附能力的无机材料制成的无机电解液吸附垫,用以吸附发生碰撞时泄漏的电解液,避免发生二次爆炸。
[0040]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1]在正常状态下,动力电池紧密放置于六面体结构内,通过第一夹紧支架201以及第二夹紧支架202开设的凹圆槽进行初步定位,然后,通过位于两边的夹击弹簧3将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拉紧,从而使得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夹紧圆柱电芯,可以保证圆柱电芯不会发生位移。
[0042]当该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发生纵向碰撞挤压时,电芯纵向碰撞探杆5沿挤压方向运动,带动第一偏心轮7转动,而第一偏心轮7偏心转动时将会挤压第一释放钳8,使得第一释放钳8的首端向靠近第二夹紧支架202方向运动,由于第一释放钳8的中部可以绕第一固定转轴12转动,使得第一释放钳8的末端会向靠近第一夹紧支架201方向运动,由于第一开启推杆9与第一释放钳8的底部采用旋转铰链和滑块滑动结构,第一释放钳8末端的运动通过杠杆效应,推动第一开启推杆9向靠近第一夹紧支架201方向运动,而第一开启推动杆9与第一加紧支架201固定连接,因此,通过第一开启推杆9的推动,第一夹紧支架201克服弹簧力将夹击的圆柱电芯释放,使圆柱电芯可以自由避让碰撞挤压;
[0043]当该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发生横向碰撞挤压时,电芯横向碰撞探杆6沿挤压方向运动,带动第二偏心轮12转动,而第二偏心轮13偏心转动时将会挤压第二释放钳14,使得第二释放钳14的首端向靠近第一夹紧支架201方向运动,由于第二释放钳14的中部可以绕第二固定转轴18转动,使得第二释放钳14的末端会向靠近第二夹紧支架202方向运动,由于第二开启推杆15与第二释放钳14的底部采用旋转铰链和滑块滑动结构,第二释放钳14末端的运动通过杠杆效应,推动第二开启推杆15向靠近第二夹紧支架202方向运动,而第二开启推动杆15与第二加紧支架202固定连接,因此,通过第二开启推杆15的推动,第二夹紧支架202克服弹簧力将夹击的圆柱电芯释放,使圆柱电芯可以自由避让碰撞挤压;
[0044]本装置可以有效避免碰撞中圆柱电芯不能自由避让而被过度挤压,导致漏夜、起火或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提升了动力电池模组在碰撞工况下的安全性。
[0045]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根据需要组合的电芯(动力电池)多少和电池包(电芯夹紧框架)内部空间合理调整电芯夹紧框架各边尺寸,可以采用单层或多层电芯组合结构。
[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机构、碰撞探杆和松动机构; 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框架(2)和预紧件(3),所述的夹紧框架(2)包括第一夹紧支架(201)、第二夹紧支架(202)、第一支撑支架(203)和第二支撑支架(204),所述的第一夹紧支架(201)、第二夹紧支架(202)、第一支撑支架(203)和第二支撑支架(204)形成用于容纳动力电池(I)的容纳区,所述的第一夹紧支架(20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夹紧支架(202)两端通过预紧件(3)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支架(203)和第二支撑支架(204)分别设置在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的两端,所述的第一支撑支架(203)和第二支撑支架(204)的相应位置上设有限制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回复容纳区的限位件⑷; 所述的碰撞探杆包括纵向碰撞探杆(5)和横向碰撞探杆¢),所述的纵向碰撞探杆(5)和横向碰撞探杆(6)均设置在夹紧框架(2)的外侧,所述的松动机构包括纵向松动机构和横向松动机构,所述的纵向碰撞探杆(5)与纵向松动机构相连,用于感测动力电池(I)的纵向碰撞,所述的横向碰撞探杆(6)与横向松动机构相连,用于感测动力电池(I)的横向碰撞,所述的纵向松动机构控制第一夹紧支架(201)松动,所述的横向松动机构控制第二夹紧支架(202)松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件(3)是弹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松动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轮(7)、第一释放钳(8)和第一开启推杆(9),所述的第一偏心轮(7)通过第一偏心轴(10)与第二支撑支架(204)连接,所述的第一偏心轮(7)的边缘上第一偏心轴(10)的另一侧设有连接纵向碰撞探杆(5)的第一转轴(11),所述的第一释放钳(8)的首端靠近第一偏心轴(10)设置,中部通过第一固定转轴(12)与第二支撑支架(204)连接,末端与第一开启推杆(9)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开启推杆(9)的另一端与第一夹紧支架(20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松动机构包括第二偏心轮(13)、第二释放钳(14)和第二开启推杆(15),所述的第二偏心轮(13)通过第二偏心轴(16)与第二支撑支架(204)连接,所述的第二偏心轮(13)的边缘上第二偏心轴(16)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横向碰撞探杆(6)的第二转轴(17),所述的第二释放钳(14)的首端靠近第二偏心轴(16)设置,中部通过第二固定转轴(18)与第二支撑支架(204)连接,末端与第二开启推杆(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开启推杆(15)的另一端与第二夹紧支架(20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是圆柱形凸起或是限位档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在限位件(4)的对应位置设有与限位件(4)形状相适应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钳⑶和第二释放钳(14)的末端分别设有用于第一开启推杆(9)和第二开启推杆(15)滑动的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启推杆(9)和第二开启推杆(15)分别与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的中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支架(201)和第二夹紧支架(202)内侧形状与所夹紧动力电池(I)形状相适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框架(2)的对角线上均可设置纵向松动机构和横向松动机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创造属于动力电池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包括夹紧机构、碰撞探杆和松动机构。本发明创造中夹紧框架和预紧件的设置使得动力电池保持稳定,碰撞探杆和松动机构的设置,通过探杆监测是否发生碰撞和挤压,一旦探杆检测到碰撞和挤压发生,触发横向松动机构以及纵向松动机构对动力电池进行松动,使得固定的动力电池被释放,保证动力电池可以充分利用电池包内部的空隙进行避让和缓冲,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碰撞中动力电池不能自由避让而被过度挤压,导致漏夜、起火或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提升了动力电池模组在碰撞工况下的安全性。
【IPC分类】H01M2-10
【公开号】CN104701475
【申请号】CN201510122192
【发明人】高继东, 谢书港, 曾必强, 高博麟, 钟原, 方锐
【申请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