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32377阅读:来源:国知局
低光源浪费。
[0046]优选地,在所述发光装置的两侧还可设置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能够将发光装置向两侧发出的光引导到液晶显示面板中,能更好地降低光源浪费。
[0047]本发明的发光装置,通过使发光装置的本体部的各表面与波长转换单元对应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避免发光装置发出的光出现色差,提高了显示效果。
[004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发光装置;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可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液晶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数据线和扫描线以及由数据线和扫描线限定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彩膜基板可包括黑色矩阵;
[0049]所述发光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基底21、发光元件22、波长转换单元23 ;所述发光元件22设置在所述基底21上,用来提供光源,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3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22上,用来对所述发光元件22发射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一般情况下所述发光元件22发出蓝色的光,通过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3的转换后,变成白色的光。
[0050]所述发光元件22包括本体部221、阳极部222、阴极部223 ;所述本体部221的材料为发光材料,结合图3,所述发光元件22为立体结构,具有第一发光侧面25、第二发光侧面26、一发光上表面27、一发光下表面28 ;
[0051 ] 结合图4,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3具有第一波长转换侧面29、第二波长转换侧面30、一波长转换上表面31、一波长转换下表面32 ;
[0052]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29与所述第一发光侧面25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30与所述第一发光侧面25之间的距离;即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29与所述第一发光侧面25位于所述发光装置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30与所述第二发光侧面26位于所述发光装置的另外一侧。
[0053]将所述第一发光侧面25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29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二发光侧面26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30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一距离Wl,将所述发光上表面27与所述波长转换上表面31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二距离W2,所述预设值为接近O的值,即所述第一距离约等于所述第二距离,可根据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设置所述预设值与O之间的差值大小。
[0054]由于第一距离约等于第二距离,使得发光元件沿出光方向发出的光的路径长度近似相等,由于光的路径近似相等,使得光的能量分散也相等,由于光的颜色和能量相关,在发光元件沿出光方向的能量分散相等,因而可以使得光的颜色均匀,不会出现色差,进而提尚液晶显不效果。
[0055]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29与所述波长转换上表面31连接处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30与所述波长转换上表面31连接处的形状也为弧形,虽然经过上述设计后,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色差,但是由于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3的顶角与所述发光元件22的顶角之间的距离还是比较大,因此将顶角区域设置为弧形,优选为圆形,从而缩减了波长转换单元的顶角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顶角区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少了色差。
[0056]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发光侧面25与所述发光上表面27连接处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发光侧面26与所述发光上表面27连接处的形状也为弧形。较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22顶角处的弧形与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3顶角处的弧形相匹配,从而缩减波长转换单元的顶角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顶角区域之间的距离差异。通过将所述发光元件的将顶角区域也设置为弧形,优选为圆形,能够均匀地缩减了波长转换单元的顶角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顶角区域之间的距离,确保了顶角区域与非顶角区域中光的路径相等,能够进一步提尚显不效果。
[0057]优选地,结合图2,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反射单元24,所述反射单元24用于将所述发光元件22发射的光向光源接收部进行引导。此处的光源接收部譬如为液晶显示面板入光口,因而通过设置反射单元能够避免光源浪费。
[0058]优选地,所述反射单元24位于所述基底21的下方及所述基底21的两侧。由于光源接收部一般是位于所述发光装置的上方,因此所述发光装置向下方发出的光不能输入到液晶显示面板中,因此在此处设置反射单元,将向下发出的光发射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入光口处,能进一步地降低光源浪费。
[0059]优选地,在所述发光装置的两侧还可设置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能够将发光装置向两侧发出的光引导到液晶显示面板中,能更好地降低光源浪费。
[0060]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上述任何一种发光装置、鉴于所述发光装置在上文已有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061]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使发光装置的本体部的各表面与波长转换单元对应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避免发光装置发出的光出现色差,提高了显示效果。
[0062]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 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底上,所述发光元件用于提供光源,所述发光元件包括本体部、阳极部、阴极部;所述发光元件具有第一发光侧面、第二发光侧面、一发光上表面、一发光下表面; 波长转换单元,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上,所述波长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所述波长转换单元具有第一波长转换侧面、第二波长转换侧面、一波长转换上表面、一波长转换下表面; 其中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发光侧面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二发光侧面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发光上表面与所述波长转换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与所述第一发光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与所述第一发光侧面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与所述波长转换上表面连接处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与所述波长转换上表面连接处的形状也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侧面与所述发光上表面连接处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发光侧面与所述发光上表面连接处的形状也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用于将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向光源接收部进行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单元位于所述基底的下方及所述基底的两侧。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晶显不面板; 以及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基底; 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底上,所述发光元件用于提供光源,所述发光元件包括本体部、阳极部、阴极部;所述发光元件具有第一发光侧面、第二发光侧面、一发光上表面、一发光下表面; 波长转换单元,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上,所述波长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所述波长转换单元具有第一波长转换侧面、第二波长转换侧面、一波长转换上表面、一波长转换下表面; 其中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发光侧面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二发光侧面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发光上表面与所述波长转换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与所述第一发光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与所述第一发光侧面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与所述波长转换上表面连接处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与所述波长转换上表面连接处的形状也为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侧面与所述发光上表面连接处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发光侧面与所述发光上表面连接处的形状也为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用于将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向光源接收部进行引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单元位于所述基底的下方及所述基底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基底、发光元件、波长转换单元;所述发光元件包括本体部;所述发光元件具有第一发光侧面、第二发光侧面、一发光上表面;所述波长转换单元具有第一波长转换侧面、第二波长转换侧面、一波长转换上表面;其中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发光侧面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侧面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二发光侧面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发光上表面与所述波长转换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通过使发光装置的本体部的各表面与波长转换单元对应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降低了发光装置发出光的色差。
【IPC分类】H01L33-50, H01L27-15, G02F1-1335
【公开号】CN104752453
【申请号】CN201510144635
【发明人】张汉驰, 周革革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