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3239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2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_2013_0167627号的优先权,为了所有目的,在此通过引用将该申请包括在本申请中,如同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4]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平板显示器(FPD)的重要性增大。尽管在各种FPD中,液晶显示(LCD)装置在市场份额上是压倒性的,然而与具有额外光源、随视角的色移以及高功耗的LCD装置相比,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由于重量轻、外形纤薄和功耗低而成为下一代FPD的焦点。具有优异的视角和对比度的OLED显示装置容易适用于柔性基板,并且是不需要额外光源的发光型。因此,与LCD装置相比,OLED显示装置更容易适用于诸如柔性显示器和透明显示器这样的下一代FPD。
[0005]透明显示器需要约35%至约40%的透射率,以供使用者观看OLED面板的图像和在OLED面板后面的背景。然而,由于用来驱动发光二极管的诸如薄膜晶体管这样的驱动元件的区域相对较宽,因而OLED显示装置在增大透射率方面受到限制。
[0006]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图1沿I1-1I线的剖视图。
[0007]在图1和图2中,根据现有技术的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包括由栅极线GL、数据线DL和电源线VL界定的像素区域PX。像素区域PX包括发光区域EA和透明区域TA,驱动元件130形成在发光区域EA中。透明区域TA对可见光可以是透明的或实质上透明的。驱动元件130在发光区域EA中会造成发光区域EA与透明区域TA相比具有对可见光低的透射率。例如,发光区域EA对可见光可以实质上是不透明的。在发光区域EA的驱动元件中,存储电容器具有最大的面积。存储电容器包括彼此面对并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电容器电极110和第二电容器电极120。存储电容器的电容量与第一电容器电极110和第二电容器电极120的面积成正比,而与第一电容器电极110和第二电容器电极120之间的间隙距离成反比。因此,随着第一电容器电极110和第二电容器电极120的面积增大和随着第一电容器电极110和第二电容器电极120之间的间隙距离减小,存储电容器的电容量增大。
[0008]存储电容器保持发光二极管在一帧期间发光。因此,需要存储电容器足够的电容量以保持在一帧期间发光。然而,当为了足够的电容量而扩大第一电容器电极110和第二电容器电极120的面积时,就减小了透明区域TA的面积,难以获得约35%至约40%的透射率。
[0009]此外,由于仅形成一对存储电极110和120,因而电容量的增大受到限制。在底部发光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当增大第一电容器电极110和第二电容器电极120时,就增大了驱动元件的面积并减小了发光区域EA的面积,由此降低了发光效率。此外,由于需要较高的功耗来获得足够的发光效率,因而缩短了发光二极管的寿命。在顶部发光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尽管第一电容器电极110和第二电容器电极120的面积的增大不会直接影响发光区域EA的面积,然而在获得高分辨率方面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0010]因此,本发明涉及基本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产生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0011]根据各个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可包括:由栅极线和数据线界定并包括发光区域和透明区域的像素区域;设置在发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驱动元件;与发光区域重叠并与至少一个驱动元件连接的电源线;设置在发光区域中并与电源线重叠的第一电容器电极;以及设置在发光区域中并与第一电容器电极重叠的第二电容器电极,其中电源线和第一电容器电极形成第一存储电容器,第一电容器电极和第二电容器电极形成第二存储电容器。
[0012]应当理解,前面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意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被包括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并结合在本申请文件中组成本申请文件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0014]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0015]图2是图1沿I1-1I线的剖视图;
[0016]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视图;
[0017]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0018]图5是图4沿V-V线截取的剖视图;
[0019]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驱动元件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0020]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驱动元件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以及
[0021]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将详细描述优选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例子在附图中示出。
[0023]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0024]在图3和图4中,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包括每个都由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界定的多个像素区域PX。例如,像素区域PX可由两条邻近的栅极线GL和两条邻近的并与栅极线GL交叉的数据线DL界定。此外,在每一种情况下,电源线VL可与各像素区域PX重叠。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文中各处使用的术语“重叠”可以理解为当在垂直于或实质上垂直于显示装置的主处理表面的方向上观看时两个元件的重叠。每个像素区域PX包括发光区域EA和透明区域TA。透明区域TA对可见光可以是透明的或实质上透明的。透明区域TA可以是非发光区域,换句话说,透明区域TA可不是用来发光的区域。透明区域TA可以是不具有驱动元件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区域。换句话说,透明区域TA可以是不形成有驱动元件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区域。发光区域EA可以是用来发光的区域。发光区域EA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区域EA可以是形成有一个或多个驱动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的区域。驱动元件在发光区域EA中会造成发光区域EA与透明区域TA相比具有对可见光低的透射率。例如,发光区域EA对可见光可以是实质上不透明的。虽然在图3和图4中发光区域EA设置在透明区域TA的侧面(例如,处于或邻近于数据线DL与栅极线GL的交叉点),但是发光区域EA和透明区域TA可具有各种布置。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光区域EA可被透明区域TA包围。
[0025]由于发光区域EA与栅极线GL、数据线DL和电源线VL连接以接收信号,因此,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有效地进行驱动、减小发光区域EA以及增大透明区域TA,发光区域EA可设置在邻近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的区域。
[0026]电源线VL与发光区域EA重叠并与发光区域EA连接以提供源电压。发光区域EA可被构造为具有短边和长边的区域,其中短边比长边短。例如,发光区域EA可以是具有短边和长边的矩形形状。例如,短边可与栅极线GL平行而长边可与数据线DL平行。例如,数据线DL与电源线VL之间的距离可小于发光区域EA的短边。此外,电源线VL与发光区域EA的第一电容器电极310重叠以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