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37216阅读:来源:国知局
各第一锁紧臂62的顶端内侧设有锁紧突部62a,锁紧突部62a在锁紧杆部件16的外周面之中卡合于外侧下方部分。另外,如图12以及图3(A)、(B)所示,在各第二锁紧臂63的顶端外侧设有锁紧突部63a,锁紧突部63a在锁紧杆部件16的外周面之中卡合于内侧下方部分。
[0049]若第一锁紧臂62以及第二锁紧臂63分别进入第一锁紧臂用贯通孔12b、12c,则以从壳体10的长度方向外侧以及内侧夹紧锁紧杆部件16的方式进行卡合。而且,第一锁紧臂62以及第二锁紧臂63在分别沿锁紧杆部件16朝侧方(第一锁紧臂62为长度方向外侧,第二锁紧臂53为长度方向内侧)挠曲之后,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由此,第一锁紧臂62的锁紧突部62a在锁紧杆部件16的外周面之中卡合于外侧下方部分,第二锁紧臂63的锁紧突部63a在锁紧杆部件16的外周面之中卡合于内侧下方部分。由此,第一锁紧臂62以及第二锁紧臂63被锁紧杆部件16锁紧。在此,锁紧杆部件16被金属制的凸耳40从上方覆盖,以阻止从锁紧杆安装用凹部12a向上方脱出。因此,若相对于连接器2向上方提起配对连接器3,则由于第一锁紧臂62以及第二锁紧臂62被锁紧杆部件16锁紧,故阻止该提起。
[0050]此外,当使配对连接器3从连接器2脱离时,以比第一锁紧臂62以及第二锁紧臂62的相对于锁紧杆部件16的锁紧力强的力提起配对连接器3即可。
[0051]在此,使用金属制的锁紧杆部件16基于以下理由。在配对连接器3对连接器2的嵌合完成时,从多个接触件20相对于配对连接器3对上方施加相当大的载荷(大的反力)。因此,配对连接器3的第一锁紧臂62以及第二锁紧臂63试图以相当大的力提起锁紧杆部件16。在此,若使第一锁紧臂62和第二锁紧臂63以及锁紧杆部件16为树脂制,则机械强度较弱,因而第一锁紧臂62以及第二锁紧臂63的相对于锁紧杆部件16的锁紧状态简单地解除。因此,使配对连接器3的第一锁紧臂62以及第二锁紧臂63为金属制,并且使锁紧杆部件16为金属制,以提高第一锁紧臂62以及第二锁紧臂63的相对于锁紧杆部件16的锁紧强度。
[0052]另外,在连接器组件I中,一般而言重复配对连接器3对连接器2的嵌合、解除嵌合。在该情况下,若使第一锁紧臂62和第二锁紧臂63以及锁紧杆部件16为树脂制,则机械强度较弱,因而第一锁紧臂62和第二锁紧臂63以及锁紧杆部件16存在损伤的风险。因此,使配对连接器3的第一锁紧臂62以及第二锁紧臂63为金属制,并且使锁紧杆部件16为金属制,以提尚耐久性。
[0053]另外,若使用为成截面圆形的直线状的轴部件的金属制锁紧杆部件16,则能够使用钢琴线、不锈钢线等线材,能够高精度地制造锁紧杆部件16的形状。
[0054]接着,说明可动片30的作用。
[0055]首先,连接器10安装于电路基板上,当配对连接器3未嵌合于连接器2时,可动片30位于图5至图8所示的接触件保护位置。此时,如图5至图8所示,在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贯通贯通孔32并从可动片30的上表面稍微露出的状态下,可动片30载置于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附近上并因接触件20的弹性力而被向上方向施力。而且,由可动片30覆盖壳体10的上方,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的周围由可动片30覆盖。因此,接触件20由可动片30保护。由此,能够避免接触件20因外部因素而变形的风险。
[0056]而且,可动片30在位于接触件保护位置时载置于接触件20上并因接触件20的弹性力而被向上方向施力。因此,能够在不需要将可动片30朝保护接触件20的接触件保护位置施力的专用的弹簧部的情况下,实现通过可动片30进行的配对连接器3未嵌合时的接触件20的保护。由此,不需要朝接触件保护位置对可动片30施力的专用的弹簧部的空间,对连接器2的小型化有贡献。
[0057]而且,从可动片30位于接触件保护位置的状态开始,如图4(A)所示,在配对连接器3的嵌合时,配对连接器3的FPC50与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接触。于是,接触件20对可动片20的施力解除,可动片30自由下落,位于下方位置。在该下方位置,可动片30如图4(A)所示,位于壳体10的可动片抵接部13上。因此,在配对连接器3嵌合时,当设于配对连接器3的FPC50与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接触时,可动片30从接触件20离开。由此,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对FPC50的反力直接赋予FPC50。由此,能够避免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与FPC50的不完全接触。
[0058]在此,若采用FPC50与可动片30接触,且可动片30与接触件20接触的构造,则接触部24对FPC50的反力赋予可动片30以及FPC50双方。于是,存在发生接触部24与FPC50的不完全接触的风险。
[0059]而且,若从FPC50与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接触的状态开始配对连接器3的嵌合继续,配对连接器3的嵌合完成,则可动片30如图4 (B)所示,不从前述下方位置开始移动。此时,如图4(B)所示,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被FPC50按压并向下方移位,而接触部24在与可动片30非接触的状态下位于贯通孔32内。因此,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对FPC50的反力直接赋予FPC50,能够避免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与FPC50的不完全接触。此外,如图4(B)所示,在配对连接器3的嵌合完成的状态下,可动片30未接触接触件20的接触部24以外的任何部分。
[0060]此外,在配对连接器3的嵌合完成时,如图3 (A)、(B)所示,设于配对连接器3的第一锁紧臂62的锁紧突部62a在锁紧杆部件16的外周面之中卡合于外侧下方部分。另外,设于配对连接器3的第二锁紧臂63的锁紧突部63a在锁紧杆部件16的外周面之中卡合于内侧下方部分。由此,配对连接器3相对于连接器2被锁紧。
[0061]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改良。
[0062]例如,作为配对连接器3,不一定需要包括FPC50、以及附着于FPC50的金属制的壳60。配对连接器例如还可以是刚性基板单体,或者是具备壳体和接触件的连接器且安装于FPC50。
[0063] 符号说明
I连接器组件 2连接器 3配对连接器 10壳体 20接触件 24接触部 30可动片 32贯通孔 34吸附面
50柔性电路基板(FPC) 60壳。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接触件,其能够弹性变形地构成且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且具有与配对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以及可动片,其保护该接触件, 所述可动片以能够在所述配对连接器的未嵌合时定位以保护所述接触件的接触件保护位置、以及相对于该接触件保护位置位于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并且具有在所述接触件保护位置以及所述下方位置之间使所述接触件的接触部露出的贯通孔, 而且,所述可动片在位于所述接触件保护位置时载置于所述接触件上并因所述接触件的弹性力而被向上方向施力,若在所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时所述配对连接器与所述接触件的接触部接触,则所述可动片被解除所述接触件的施力而自由下落,位于所述下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相对于所述壳体交错排列,所述可动片的贯通孔也与所述接触件的接触部对应地交错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片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吸附面。4.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所述配对连接器,所述配对连接器包括柔性电路基板、以及附着于该柔性电路基板的金属制的壳,所述柔性电路基板具有与所述接触件的接触部接触的图案。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具体而言,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其在不需要朝接触件保护位置对可动片施力的专用的弹簧部的情况下,实现通过可动片进行的配对连接器的未嵌合时的接触件的保护。在连接器中,可动片以能够在配对连接器的未嵌合时定位以保护接触件的接触件保护位置与相对于接触件保护位置位于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可动片具有使接触件的接触部露出的贯通孔。可动片在位于接触件保护位置时载置于接触件上并因接触件的弹性力而被向上方向施力,若在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时配对连接器与接触件的接触部接触,则可动片被解除接触件的施力而自由下落,位于下方位置。
【IPC分类】H01R13/502
【公开号】CN104953339
【申请号】CN201510129441
【发明人】桥本尚贵, 桥本信一, 田口季位, 中岛毅, 木村毅
【申请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