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盖式板端连接器及与其搭配使用的rf平板式线缆与线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78736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掀盖式板端连接器及与其搭配使用的rf平板式线缆与线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板端连接器及与其搭配使用的RF线缆与线端连接器,特别是一种掀盖式的板端连接器及与其搭配使用的RF平板式线缆与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同轴线缆常被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射频讯号传输,但随着电子产品朝着微小化的方向来发展,导致电子产品内部使用的同轴线缆及其连接器的尺寸被要求大幅度地缩小。一般而言,同轴线缆可藉由线端连接器与焊接于电子产品电路板(未显示)上的板端连接器电性连通以传递信号。如图1所示,板端连接器I的中间部位设有柱状体的板端中心端子11与呈圆筒形状的板端遮蔽端子13,板端遮蔽端子13环绕板端中心端子11而设置,板端中心端子11的底侧延伸出板端中心端子接脚12,板端遮蔽端子13底侧延伸出板端遮蔽端子接脚14,使用时可藉由SMT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将这些接脚12、14连接于电路板的指定位置上。
[0003]请参阅图2,其为熟知的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线端连接器2包括线端中心端子21及线端遮蔽端子22,线端中心端子21与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即习称的芯线,未显示)电性连通,线端遮蔽端子22与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未显示)电性连通。线端连接器2可嵌合到如图1所示的板端连接器1,使线端中心端子21与板端中心端子11电性连通,且使线端遮蔽端子22与板端遮蔽端子13电性连通,以使得同轴线缆与电子产品电路板的RF信号连通。关于熟知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的嵌合过程,请参阅图3,线端连接器2由上往下移动以嵌合板端连接器1,藉由板端连接器I与线端连接器2间因接触而产生的干涉力(也称嵌合力),而维持线端连接器2与板端连接器I的嵌合(请参阅图4)。
[0004]然而,由于近年来智能型手机等精密移动式电子产品的薄型化需求,导致线端连接器与其搭配使用的板端连接器的整体高度被不断地要求降低,举例来说,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的整体高度已从最早的3.5mm被要求减少到1.2mm,现在甚至还有1.0mm以下的要求。所述的整体高度越小,虽然越符合电子产品薄型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却会因为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间的接触面积不足(即干涉高度不足),而造成连接器间的嵌合力不足,导致线端连接器容易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从板端连接器上脱离,而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运作,甚至造成电子产品的损坏。
[0005]综上所述,在确保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间的嵌合为前提下,如何降低板端连接器与其搭配使用的线端连接器的总体高度,于是成为所属技术领域人士所迫切关注的议题。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掀盖式板端连接器,除可以有效扣合与其搭配使用的RF平板式线缆及线端连接器外,还可以有效降低与其搭配使用的RF平板式线缆及线端连接器的总体高度。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掀盖式板端连接器,通过搭配RF平板式线缆或与同轴线缆接合的线端连接器使用,包括板端绝缘体、板端中心端子、板端遮蔽端子以及金属盖体。板端绝缘体凹设有置入空间,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有对应设计而可进入置入空间。板端中心端子具有外露于板端绝缘体置入空间底部的板端中心端子接触部,用于接收RF平板式线缆或同轴线缆中心导体的电信号。板端遮蔽端子具有外露于该板端绝缘体置入空间侧边的板端遮蔽端子接触部,用于接收RF平板式线缆或同轴线缆外部导体的电信号。金属盖体的一端枢接板端绝缘体,而另一端具有扣合结构。金属盖体可受力枢转直到其扣合结构扣合板端绝缘体,除了可以阻止置入空间中的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离开,还可以与板端遮蔽端子电性接触,以形成屏蔽回路而对置入空间提供屏蔽。
[000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板端绝缘体构成上述置入空间的侧壁可形成有颈口,用来供给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通过而进入置入空间。板端绝缘体还可形成侧向限位机构,以对置入空间中的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提供侧向限位,以阻止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经由侧壁的颈口离开置入空间。
[0009]另外,金属盖体的内壁面可凸设有按压部,用于按压置入空间中的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金属盖体的外壁面可翘起有供施加作用力的掀起部。当金属盖体与板端绝缘体扣合时,金属盖体可同时电性接触板端遮蔽端子与置入空间中的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以作为电性通道,将RF平板式线缆或同轴线缆外部导体的电信号传递至板端遮蔽端子。
[00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搭配上述掀盖式板端连接器使用的RF平板式线缆,所述RF平板式线缆至少由板状的中心导体、第一绝缘体、外部导体以及第二绝缘体依序叠合而构成多层结构。所述中心导体延伸至用以接触板端中心端子接触部的位置并外露。所述第一绝缘体阻隔中心导体与外部导体间的电性连通。所述外部导体延伸至用以接触板端遮蔽端子接触部的位置并外露。所述第二绝缘体覆盖于外部导体的上方,以对外部导体提供绝缘保护。
[00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搭配上述掀盖式板端连接器使用的线端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与同轴线缆接合为一体,包括线端绝缘体、线端中心端子以及线端遮蔽端子。线端中心端子具有分别位于线端绝缘体头尾两端的线端中心端子接触部与线端中心端子接合部,其中,线端中心端子接触部外露出线端绝缘体用以接触板端中心端子接触部的位置,线端中心端子接合部用于接合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线端遮蔽端子包覆线端绝缘体,设有线端遮蔽端子接触部与多个线夹,其中,线端遮蔽端子接触部设于用以接触板端遮蔽端子接触部的位置,而多个线夹用于分别铆合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及外部绝缘体。
[0012]应说明的是,线端遮蔽端子的外壁面可具有例如由嵌槽或孔洞所形成的防呆结构,用于供给与板端绝缘体扣合的金属盖体卡合,藉以确认金属盖体是否到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掀盖式板端连接器具有板端绝缘体、板端中心端子、板端遮蔽端子以及金属盖体。板端绝缘体形成有向上开放的置入空间。金属盖体与板端绝缘体枢接而可受力枢转。当金属盖体朝背离板端绝缘体方向枢转时,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可由上而下进入板端绝缘体的置入空间,使得在金属盖体扣合板端绝缘体后,令板端中心端子与板端遮蔽端子分别接收RF平板式线缆或同轴线缆中心导体与外部导体的电信号。金属盖体还具有扣合结构,当朝板端绝缘体方向枢转时,扣合结构可与板端绝缘体扣合,藉由扣合力限制置入空间中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的纵向移动,如此,即使掀盖式板端连接器的高度很小,也可藉由金属盖体与板端绝缘体的扣合,限制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的移动,从而降低本发明掀盖式板端连接器与其搭配的RF平板式线缆或线端连接器嵌合后的总体高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熟知的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熟知的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线端连接器与图1所示的板端连接器的结合动作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线端连接器与图1所示的板端连接器的结合动作完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的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6为与图5所示的板端连接器搭配使用的RF平板式线缆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RF平板式线缆与图5所示的板端连接器的结合动作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RF平板式线缆与图5所示的板端连接器的结合动作完成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的RF平板式线缆另一视角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RF平板式线缆与板端连接器结合后整体结构的顶视图;
图11为图10沿AA线段截切的剖面图;
图12为图10沿BB线段截切的剖面图;
图13为图10沿CC线段截切的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的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的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线端连接器与图14所示的板端连接器的结合动作示意图;
图17为图15所示的线端连接器与图14所示的板端连接器的结合动作完成示意图; 图18为图15所示的线端连接器第一视角的部分构件拆解示意图;
图19为图15所示的线端连接器第二视角的部分构件拆解示意图;
图20为图15所示的线端连接器第三视角的部分构件拆解示意图。
[0015]符号说明
掀盖式板端连接器3 ;板端绝缘体31 ;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