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1922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O3-Ha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因广泛使用在可携带电子器件,电动汽车及某些特殊领域而受到众多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青睐。MoO3纳米带因其高的理论容量(1111毫安时/克)以及有利于锂离子存储和传输的层状结构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类非常有希望取代目前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的电极材料。
[0003]尽管MoO3纳米带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已经取得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成果,但由于MoO3本身差的导电性限制了该材料在快速充放电时的循环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统上,一般采用涂覆法,水热法或原子沉积法将MoO3纳米带电极材料与石墨或者其它金属、石墨烯等制备成核-壳结构,壳层一般为导电层,从而有效解决了 MoO3纳米带倍率性能的问题。然而,该策略一方面存在工艺复杂,不易控制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工艺所导致的壳层结构出现不致密而且厚度不均匀,且易脱落等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0004]Ha4MoO3是一种H掺杂MoO 3的半金属性半导体导电氧化物,一般纯的H a4Mo03晶相一般采用水合肼在酸性环境下高温高压水热获得。如果能将MoOr^ Ha4MoO3形成核-壳结构将有助于解决MoO3导电性差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大量文献和专利调研,目前还没有发现一种以MoO3S母版,直接合成MoO 3_Ηα4Μο03核壳结构的纳米带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11003导电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MoO 3-H0.4Mo03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oO3-Ha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其宽度为100-500纳米,厚度为10-30纳米,长度为4-8微米。采用下述方法制得,包括以下步骤:
具体步骤为:
(I)将0.5-1克分析纯钼酸铵倒入烧杯中,加入15-30毫升去离子水,使其溶解。
[0007](2)在步骤(I)所得溶液中,加入2-6毫升分析纯硝酸,在室温下充分搅拌10-30分钟。
[0008](3)将步骤(2)所得溶液放入100毫升高压反应釜中,封闭好后,放入160-180°C恒温干燥箱中水热反应14-24小时,水热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釜。
[0009](4)将步骤(3)所得产物离心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6次,在70°C恒温干烘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
[0010](5)将步骤(4)所得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用碳纤维纸包裹好,放入盛有4-10克硫粉的带支架的100毫升水热反应釜中,在180-220°C恒温干烘箱中熏蒸10-24小时,即得到蓝色M0O3-Ha4M0OdS壳结构纳米带粉体。
[0011]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耗能低,可以大规模合成;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高温高压以硫为催化剂熏蒸的方法,首次解决了 M0O3-Ha4M0OdS壳结构的纳米带的合成难题,该方法也将为合成其它半导体异质节提供一种新的合成路径。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MoO3-Ha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和三氧化钼纳米带对比的X-射线衍射图。
[001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MoO3-Ha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和三氧化钼纳米带对比的场发射电镜扫描图,(a): 11003纳米带,(b) =MoO3-Ha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15]实施例1:
一种MoO3-Ha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I)将0.5克分析纯钼酸铵倒入烧杯中,加入去15毫升离子水,使其溶解。
[0016](2)在步骤(I)所得溶液中,加入2毫升分析纯硝酸,在室温下充分搅拌10-30分钟。
[0017](3)将步骤(2)所得溶液放入100毫升高压反应釜中,封闭好后,放入160°C恒温干燥箱中,水热反应14小时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釜。
[0018](4)将步骤(3)所得产物离心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4次,在70°C恒温干烘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
[0019](5)将0.5克步骤(4)所得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用碳纤维纸包裹好,放入盛有4克硫粉的100毫升带支架的水热反应釜中,在180°C恒温干烘箱中熏蒸15小时,自然冷却得到MoO3-Ha^003核壳结构纳米带。
[0020]实施例2:
一种MoO3-Ha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I)将分析纯I克钼酸铵倒入烧杯中,加入去25毫升离子水,使其溶解。
[0021](2)在步骤(I)所得溶液中,加入6毫升分析纯硝酸,在室温下充分搅拌10分钟。
[0022](3)将步骤(2)所得溶液放入100毫升高压反应釜中,封闭好后,放入180°C恒温干燥箱中,水热反应20小时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釜。
[0023](4)将步骤(3)所得产物离心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6次,在70°C恒温干烘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
[0024](5)将I克步骤(4)所得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用碳纤维纸包裹好,放入盛有10克硫粉的100毫升带支架的水热反应釜中,在200°C恒温干烘箱中熏蒸20小时,自然冷却得到MoO3-Ha^003核壳结构纳米带。
【主权项】
1.一种MoO3-Ha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将0.5-1克分析纯钼酸铵倒入烧杯中,加入15-30毫升去离子水,使其溶解; (2)在步骤(I)所得溶液中,加入2-6毫升分析纯硝酸,在室温下充分搅拌10-30分钟; (3)将步骤(2)所得溶液放入100毫升高压反应釜中,封闭好后,放入160-180°C恒温干燥箱中水热反应14-24小时,水热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釜; (4)将步骤(3)所得产物离心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6次,在70°C恒温干烘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 (5)将步骤(4)所得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用碳纤维纸包裹好,放入盛有4-10克硫粉的带支架的100毫升水热反应釜中,在180-220°C恒温干烘箱中熏蒸10-24小时,即得到蓝色的宽度为100-500纳米、厚度为10-30纳米、长度为4-8微米的MoO3-Ha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O3-H0.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将分析纯钼酸铵倒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其溶解;将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在室温下充分搅拌10-30分钟;放入100毫升高压反应釜中,封闭好后,放入恒温干燥箱中,水热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釜;离心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3-6次,在70℃恒温干烘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将上述所得白色粉体用碳纤维纸包裹好,放入盛有硫粉的100毫升带支架的水热反应釜中,在恒温干烘箱中熏蒸完毕,即得到蓝色的宽度为100-500纳米、厚度为10-30纳米、长度为4-8微米的MoO3-H0.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粉体。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耗能低,能大规模合成。
【IPC分类】H01M10/0525, H01M4/36, B82Y30/00, H01M4/62, H01M4/48
【公开号】CN105140478
【申请号】CN201510461777
【发明人】王海, 孙壮志, 李字华, 苏健, 邱陈伟, 王林江
【申请人】桂林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