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2920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与例如柔性印刷电路(FPC)或柔性扁平电缆(FFC)的板状或片状物体相连的连接器,尤指一种与自身两个表面形成有信号端子的物体相连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参考图24,JP-A2004-206987(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上述类型的连接器900。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900包括第一端子910、第二端子920、壳体930和执行器940。各第一端子910由导体制成。各第二端子920由导体制成。壳体930由绝缘体制成。执行器940由绝缘体制成。在执行器940打开的状态下,物体950被插入到连接器900内。此后,当执行器940如图24所示闭合时,第一端子910变形来使第一端子910与第二端子920之间夹持住物体950。相应地,第一端子910和第二端子920之间通过形成在物体950的两个表面上的信号线相连接。然而,连接器900的整体尺寸较大,在使用中会带来诸多不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自身两个表面上形成有信号端子的物体相连的连接器,且该连接器具有缩小的尺寸。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可与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呈板状或片状的物体连接。上表面形成有上信号线。下表面形成有下信号线。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绝缘体构件和壳体。第一端子由壳体保持。第一端子具有上颂部和下颂部。在上下方向上,下颂部位于上颂部下方。上颂部设有上接触点,以使得上接触点至少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下颂部设有下接收部。第二端子不同于第一端子且与第一端子分离。第二端子由壳体保持。第二端子设有下接触点和按压部。按压部设置在下接触点下方。当物体被连接于连接器时,绝缘体构件被夹在按压部与下接收部之间来将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彼此绝缘。当物体被连接于连接器时,上颂部将上接触点压靠到上信号线上,以使得下信号线向下按压下接触点,同时按压部将绝缘体构件压靠在下接收部上。
[0006]本发明的优点是:
[0007]第一端子的上颂部的上接触点将物体向下按压,同时通过第二端子的下接触点和绝缘体构件,被压制的物体被压在第一端子的下颂部的下接收部上。因此,第一端子的上颂部与下颂部之间可获得力平衡,从而壳体上可不施加不必要的负荷。因此,壳体可以具有缩小的尺寸,从而可减小连接器的整体尺寸。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包括在所示出的连接器内的执行器处于打开状态。
[0009]图2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A-A向截面图。
[0010]图3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执行器处于关闭状态。
[0011]图4是图3所示连接器的B-B向截面图。
[0012]图5是图1所示连接器所包括的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0013]图6是图1所示连接器所包括的第二端子的立体图。
[0014]图7是图2所示连接器所包括的壳体的截面图。
[0015]图8是图1所示连接器所包括的绝缘体构件的立体图。
[0016]图9是图1所示连接器所包括的执行器的立体图。
[0017]图10是图9所示执行器的C-C向截面图。
[0018]图11是与图3所示连接器相连的物体的立体图。
[0019]图12是图11所示物体的D-D向截面图。
[0020]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包括在所示出的连接器中的执行器处于打开状态。
[0021]图14是图13所示连接器的E-E向截面图。
[0022]图15是图13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执行器处于关闭状态。
[0023]图16是图15所示连接器的F-F向截面图。
[0024]图17是图13所示连接器所包括的绝缘体构件的立体图。
[0025]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包括在所示出的连接器中的执行器处于打开状态。
[0026]图19是图18所示连接器的G-G向截面图。
[0027]图20是图18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执行器处于关闭状态。
[0028]图21是图20所示连接器的H-H向截面图。
[0029]图22是图19所示连接器所包括的壳体的截面图。
[0030]图23是图18所示连接器所包括的绝缘体构件的立体图。
[0031]图24是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的立体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第一实施例
[0033]参考图1-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0安装并固定在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上。另外,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0可与板状或片状的物体700连接。如图11和图12所示,物体700在上下方向或Z方向上具有上表面710和下表面730。上表面710形成有多个上信号线720,且下表面730形成有多个下信号线740。多个上信号线720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步距方向或Y方向上,在上表面710上排列。类似地,多个下信号线740在步距方向上在下表面730上排列。
[0034]从图1-图4来理解,连接器10包括多个第一端子100、多个第二端子300、绝缘体构件400、壳体500和执行器600。各第一端子100由导体制成。各第二端子300由导体制成。壳体500由绝缘体制成。执行器600由绝缘体制成。各第一端子100彼此不同且相互分离。类似地,各第二端子300彼此不同且相互分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00的数量等于第二端子300的数量,且各第一端子100与各第二端子300相对应。
[0035]如图7所示,壳体500形成有接收部510、执行器容纳部520、多个端子容纳部530和安装部540。壳体500在垂直于上下方向和步距方向的前后方向或X方向上,具有前端502和后端504。接收部510在前端502开口。执行器容纳部520被定位成朝向后端504,并朝后面或沿+X方向,且朝上面或沿+Z方向开口。各端子容纳部530分别对应各第一端子100。各端子容纳部530在接收部510与执行器容纳部520之间连接。安装部540为接收部510底面上的后部区域或正X侧区域。虽然安装部540形成有分别形成部分端子容纳部530的沟渠,但安装部540基本上具有一个平行于XY平面的平面,或者由前后方向和步距方向所限定的平面。
[0036]如图5,各第一端子100具有第一保持部110、第一固定部120和第一端子主体部200。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保持部110是由壳体500保持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保持部110被定位在连接器10的后端或正X侧端的附近。当连接器10被安装并固定在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上时,各第一固定部120被固定在电路板上。本实施例的各第一固定部120位于连接器10的后端附近。
[0037]如图5,第一端子100的第一端子主体部200具有上颂部210、下颂部230、耦合部250和被操作部260。耦合部250将上颂部210与下颂部230耦合起来。上颂部210从耦合部250向前延伸或沿负X方向延伸。上颂部210设有上接触点220。上接触点220向下突出或沿负Z方向突出。由于上颂部210与耦合部250可弹性形变,因而上接触点220至少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下颂部230从耦合部250向前延伸并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颂部210的下面。下颂部230设有下接收部240。本实施例的下接收部240具有垂直于上下方向的矩形形状的平面。下接收部240在前后方向上与上接触点220重叠。换句话说,在前后方向上,上接触点220的位置在由下接收部240所占据的区域内。具体地,当单独看第一端子100时,或当第一端子100处于还没有结合到连接器10的状态时,上接触点220在上下方向上面向下接收部240。被操作部260与耦合部250 —起形成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