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2752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线缆连接器组件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充电及数据传输的线缆连接器 组件。
[0002]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电子设备供电多采用线缆连接器组件为其内的电池进行重复充电,以满足移 动电子设备的用电需求。一些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具有发光元件以方便线缆连接器组件的连 接器插头与充电设备的连接器插座配合插接。但现有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发光元件一般直接 设置于转接板,亦或是将发光元件设置在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侧面,前者会因转接板通常设 置于连接器的后端,而导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会被部分遮挡,后者则因为照射位置并非 连接器的对接方向,因而无法达到良好的照射效果。
[0003] 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0004] 【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黑暗环境中照明效果较好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与充电设 备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及电性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与电源端之间的线缆,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 本体、固定于本体的端子、配置于本体且电性连接端子的第一电路板及包覆本体与第一电 路板连接处的金属遮蔽体,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线缆,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垂直第 一电路板固定于金属遮蔽体的第二电路板,及包覆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的壳体,所述 第二电路板前侧设有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连接第一电路板的电源信号,所述壳体的前 端设有允许发光元件发射的光透出的透光部。
[0006]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线缆组件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设有设置有发光元件的 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第一电路板垂直地固定,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可以 不被主体或第一连接器中的其他部分遮挡而直接射处壳体,进而可使用户方便地使用所述 线缆连接器组件。
[0007]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缆组件连接器组件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配图。
[0008]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0009] 图3是本发明线缆组件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的不完全装配图。
[0010] 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的不完全装配图。
[0011]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用于与手机登行动电子 设备配合插接的第一连接器10、电性连接电源端(未显示)的第二连接器20及将第一连接 器10、第二连接器20电性连接的线缆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10为Lightning 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20为USB连接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10还可以为 USB登其他类型的连接器。
[0013] 请参照图2,所述第一连接器10包括本体120、固持于所述本体120并暴露于本体 120前端上下表面的端子121、配置于本体120并与端子121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路板130、包 覆第一电路板130的金属遮蔽体110,内模140、第二电路板150及壳体160。
[0014] 请继续参照图2,所述金属遮蔽体110的两相对侧分别凸设卡固板111。
[0015] 请参照图2,所述第二电路板150概呈环形,其中部开设通孔1511,所述第二电路 板150的内缘的两相对侧相对开设缺口 151。所述第二电路板150的前侧设置若干发光兀 件152。所述发光元件152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130电源信号,当所述第一电路板130通电 后,所述发光元件152通电发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元件152采用发光二极管、半 导体激光器等可发光的电子元件。本发明所述的发光元件152的发光方式可以为发光颜色 的变换方式、发光动态的变换方式及发光颜色及发光动态的组合的变换方式。
[0016] 请继续参照图2,所述壳体160包括端板161及管状的包覆部162。所述端板161 设有透光部1610及开设于所述端板161中部的通孔1611。所述端板161的后侧面于通孔 1611的周围凸设若干定位部1612。
[0017]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部1610构成所述端板161的全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所述透光部1610还可构成所述端板161的一部分。所述透光部1610为可透射光线透明或 半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包覆部162包括具有较小端面开口的第一端1621及具有较大端面 开口的第二端1622。
[0018] 请同时参照图2至图4,组装时,将线缆30与第一电路板130焊接并将内模140成 型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30与线缆30的连接处,所述内模140包括第一端141及与所述第一 端141相对的第二端142 ;线缆30 -端成型应力释放部310,所述应力释放部310包括前端 的卡固部311及后端的固持部312 ;所述第二电路板150自本体120的前端穿入以使所述 金属遮蔽体110收容于所述通孔1511,所述金属遮蔽体110的卡固板111对应卡人所述第 二电路板150的缺口 151,所述第二电路板150的后侧挡止于所述内模140的第二端142, 并将所述第二电路板150采用粘附的方式固定于所述金属遮蔽体110 ;将所述端板161自 本体120的前端穿入以使所述本体120收容于所述通孔1611,并使所述定位部1612的后侧 避开所述第二电路板150的发光元件152及卡固板111抵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150的前侧 面;将所述包覆部162自线缆30后端穿入直至所述包覆部162的第一端1621的挡止于所 述应力释放部310的卡固部311的后侧、第二端1622卡持于所述端板161的侧壁,所述固 持部312收容于所述第一端1621的开口内,使用粘附的方式将所述卡固部311及所述端板 161分别固定于所述包覆部162的第一端1621及第二端1622。此时,所述本体120及透光 部1610的前侧面自包覆部162的第二端1622的开口露出,发光元件152发射的光可通过 透光部1610照射所述第一连接器10的前端插接处。
[0019]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板150采用卡固的方式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30,在其他 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板150还可以采用其他可替代固定方式,如粘附嵌入等方式垂直地 固定于金属遮蔽体110,以便于发光兀件152发射的光线不易被金属遮蔽体110、本体120 等前端部件遮挡而直接射向第一连接器10的插接前方,进而获得良好的照射效果,可便于 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与充电设备配合插接。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线缆,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本体、固定于本 体的端子、配置于本体且电性连接端子的第一电路板及包覆本体与第一电路板连接处的金 属遮蔽体,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线缆,所述线缆电性连接电源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连接器还包括垂直第一电路板且固定于金属遮蔽体外的第二电路板,及包覆第一电路板 及第二电路板的壳体,所述第二电路板前侧设有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连接第一电路板 的电源信号,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允许发光元件发射的光透出的透光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包覆部及配置于 前端的端板,所述透光部设置于所述端板或构成整个端板。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包覆所述第一电路 板、主体部、第二电路板并使所述线缆于其后端伸出,所述端板卡固于所述包覆部前端,且 端板中部开设允许本体伸出的通孔。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金属遮蔽体侧边延伸形成卡固 板,第二电路板中部开设通孔,第二电路板自内沿向外开设缺口,第二电路板通过通孔套设 于金属遮蔽体且卡固板卡入对应缺口。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一包覆 所述第一电路板及第一电路板与线缆连接处的的内模,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后侧抵接于内模 的的前端,所述壳体包覆所述内模。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后侧凸设若干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抵接于第二电路板的前侧面。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与 所述线缆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与电源端相连。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为Lightning 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USB连接器。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暴露于本体前端的上 下表面。1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一端成型应力释放 部,所述应力释放部包括前端的卡固部及后端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自包覆部后端穿出,所 述卡固部固定于所述包覆部的后端。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与充电设备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及电性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与电源端之间的线缆,第一连接器包括本体、固定于本体的端子、配置于本体且电性连接端子的第一电路板及包覆第一电路板的金属遮蔽体,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线缆,第一连接器还包括垂直第一电路板固定于金属遮蔽体的第二电路板,及包覆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的壳体,第二电路板前侧设有发光元件,发光元件连接第一电路板的电源信号,壳体的前端设有允许发光元件发射的光透出的透光部,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可以不被主体或第一连接器中的其他部分遮挡而直接射处壳体,进而可使用户方便地使用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
【IPC分类】H01R13/717, H01R13/66, H01R31/06, H01R13/46
【公开号】CN105591243
【申请号】CN201410562927
【发明人】陈启明, 张德刚, 李智洋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2日
【公告号】US2016011875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