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2902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延伸单元的设计灵活性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连接器包括支撑部件、可移动部件和触头。可移动部件被支撑部件支撑,以便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可移动部件设有基准面和保护突起。保护突起在上-下方向上从基准面向上突起。保护突起设有保护部。触头具有接触部。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从可移动部件的基准面向上伸出。接触部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前-后方向上被定位于保护部内。当沿着交叉方向的力被作用于保护部时,可移动部件在上-下方向上向下移动触头的接触部。交叉方向与上-下方向相交叉。当力被释放时,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部件连同触头的接触部向上移动。
【专利说明】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个装置彼此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器组件,以及组成此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JP-A 2012-94178(专利文献I)公开了此类型的连接器组件。参照图12至图14,专利文献I公开的连接器组件包括匹配连接器910和连接器960。匹配连接器910设置于电子设备900上。连接器960设置于延伸单元,或扩展坞950上,下文简称为"延伸单元"。当电子设备900被安装在延伸单元950的预设位置时,连接器960与匹配连接器910连接。
[0003]在专利文献I的连接器组件中,电子设备900安装到延伸单元950上的方向预先设定为图12所示的A方向。此外,延伸单元950被要求具有沿A方向引导电子设备900附件的功能。由此,接收电子设备900的延伸单元950的部分具有大尺寸的结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可使延伸单元的设计灵活性能够通过增加电子设备安装到延伸单元上的方向数量来改善。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成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一方面(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支撑部件、可移动部件和触头。可移动部件被支撑部件支撑,以便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可移动部件设有基准面和保护突起。保护突起在上-下方向上从基准面向上突起。保护突起设有保护部。触头具有接触部。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从可移动部件的基准面向上伸出。接触部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前-后方向上被定位于保护部内。当沿着交叉方向的力被作用于保护部时,可移动部件在上-下方向上向下移动触头的接触部。交叉方向与上-下方向相交叉。当力被释放时,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部件连同触头的接触部向上移动。
[0007]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方面的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匹配连接器具有接收部和匹配接触部。匹配连接器被安装到将使用的装置上。通过沿着所述交叉方向,装置的一部分紧靠所述保护部,所述力被作用于所述保护部。当通过被容纳在所述接收部中的所述保护突起,所述力被释放时,所述接触部向上移动与匹配接触部接触。
[0008]本发明的优点是:
[0009]接触部在前-后方向上被定位于保护部内。相应地,当装置,例如设有匹配连接器的电子设备,沿与上-下方向相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时,在紧靠触头的接触部之前,此装置紧靠保护突起的保护部。因而,可实现对接触部的保护。
[0010]当此装置沿着交叉方向紧靠保护突起的保护部时,可移动部件向下压触头的接触部。相应地,即使此装置在交叉方向上进一步移动,触头也会被防止扣住。
[0011]当此装置和此连接器彼此适当设置时,此装置停止向下压保护突起。既然设有保护突起的可移动部件被支撑部件支撑来便于移动,因此可移动部件可被返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可移动部件向上移动触头的接触部。相应地,触头的接触部和匹配连接器的匹配接触部相互连接。
[0012]如上所述,本发明连接器组件能够使例如电子设备的装置与例如延伸单元的装置在除上-下方向之外的方向上连接。相应地,延伸单元的设计灵活性被提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4]图2是图1所示连接器沿线I1-1I的横截面图。
[0015]图3是图1所示连接器所包含的保持部件的后部立体图。
[0016]图4是图3所示保持部件的前部立体图。
[0017]图5是图1所示连接器所包含的触头的立体图。
[0018]图6是图1所示连接器所包含的可移动部件的后部立体图。
[0019]图7是图6所示可移动部件的前部立体图。
[0020]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匹配连接器的立体图。
[0021]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相互连接的过程状态的横截面图。
[0022]图10是图9所示状态之后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0023]图11是图10所示状态之后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0024]图12是专利文献I的电子设备和延伸单元的立体图。
[0025]图13是图12所示的延伸单元的俯视图,这里示出了包含在专利文献I的连接器组件中的连接器。
[0026]图14是图1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仰视图,这里示出了包含在专利文献I的连接器组件中的匹配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包括图1所示的连接器10和图8所示的匹配连接器60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匹配连接器600预被安装入板状设备(装置)500中。此外,图1所示的连接器10预被安装入具有键盘的延伸单元(未示出)中。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构思可适用于两个装置之间电连接的任何连接器组件。
[0028]如图8所示,匹配连接器600包括多个匹配触头610、以及匹配保持部件620。各匹配触头610由导体制成。匹配保持部件620由绝缘体制成。匹配触头610被匹配保持部件620保持并在Y方向排成一行。在本实施例中,Y方向是横向方向。各匹配触头610设有匹配接触部612。各匹配接触部612暴露在匹配保持部件620上。匹配保持部件620设有两个接收部622和匹配保护部630。在横向方向上,两个接收部622分别位于相对的位置上,其超出了匹配触头610所构成的行。特别地,匹配触头610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接收部622之间。各接收部622在Z方向上凹入。Z方向是垂直于横向方向的上-下方向。特别地,本实施例的各接收部622的底表面,在垂直于横向方向的平面上具有圆弧状的形状。匹配保护部630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延长的形状。匹配保护部630和匹配触头610构成的行在X方向上排列。X方向是垂直于横向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前-后方向。匹配保护部630在前-后方向上保护匹配触头610构成的行。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包括保持部件100、多个触头200和可移动部件300。保持部件100由绝缘体制成。各触头200由导体制成。可移动部件300由绝缘体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保持部件100和可移动部件300是不相同且互相分离的。
[0030]如图3和图4所示,保持部件100具有框架体110和被固定部150。被固定部150用于固定框架体110至延伸单元(未示出)。
[0031]如图3和图4所示,框架体110具有在横向方向上长、在前-后方向上短的形状。框架体110具有前部120、后部130和两个侧部140。从上述说明和图3、图4可以理解,负X-方向是前侧方向,正X-方向是后侧方向。
[0032]如图3和图4所示,前部120设有多个调节开口 122。调节开口 122在横向方向上被排列。各调节开口 122沿前-后方向穿透前部120。
[0033]如图4所示,后部130形成有多个分区132。每组相邻的两个分区132和设定的空间形成保持部134和辅助调节部136中的任一种。保持部134和辅助调节部136在横向方向上交替排列。
[0034]从图3和图4来理解,各侧部140由引导部142和第一限定部144形成。
[0035]引导部142形成侧部140的上表面并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交叉。从图9至图11来理解,当连接器10和匹配连接器600相互连接时,引导部142引导板状设备500的一部分。
[0036]虽然本实施例的各引导部142形成与可移动部件300不同并分离的保持部件100的一部分,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假设各引导部142与可移动部件300不同并分离,那么各引导部142可以形成保持部件100之外的部件。例如,各引导部142可通过使用附接有连接器10的延伸单元(未示出)的一部分来形成。
[0037]如图3和图4所示,各第一限定部144在横向方向上形成于相应侧部140内。特别地,各侧部140的内侧壁在横向方向上向外凹入。凹入的内侧壁的上内表面作为第一限定部144。关于第一限定部144的功能解释将结合可移动部件300的解释在下面进行说明。
[0038]如图5所示,各触头200具有被支持部210、弹性部220、接触部230和支撑部240。如图2所示,各被支持部210分别被保持部件100的保持部134保持。如图2和图5所示,弹性部220从被支持部210伸出。弹性部220可弹性地变形并具有弹性特性。接触部230和支撑部240被弹性部220支撑,以便至少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后所述,弹性部220和支撑部240形成支撑可移动部件300的支撑部件250,以便可移动部件300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支撑部件250作为触头200的一部分而形成。
[0039]如图1和图2所示,可移动部件300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即在XY平面内,被保持部件100的框架体110环绕。
[0040]如图6和图7所示,可移动部件300具有上壁部310、两个保护突起320、两个第二限定部330、多个调节突起340和多个辅助调节突起350。
[0041]从图2、图6和图7来理解,上壁部310具有上表面312和下表面314。特别地,上表面312呈曲线状,下表面314呈平面状。在本实施例中,上壁部310的上表面312也被称为“基准面312”。
[0042]如图2所示,上壁部310的下表面314被触头200的支撑部240支撑。相应地,上壁部310通过使用弹性部220的回弹性,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可移动部件300被支撑部件250支撑,各支撑部件250由弹性部220和支撑部240构成,以便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撑部240仅接收上壁部310的下表面314而不是固定在上壁部310上。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各支撑部240可固定到上壁部310上。特别地,各触头200的一部分可固定到可移动部件300上。虽然本实施例的各支撑部240在图2所示初始状态下接触上壁部310的下表面314,但在初始状态下,间隙可设置于上壁部310的下表面314与支撑部240之间,以便当各保护突起320以设定数量被向下压的时候,上壁部310的下表面314与支撑部240接触。换句话说,可移动部件300可不总是接触支撑部240。
[0043]参照图2、图6和图7,上壁部310形成有多个孔316,这些孔316分别对应于触头200。这些孔316在横向方向上排列。各触头200的接触部230在上-下方向上从对应的孔316向上伸出。换句话说,各触头200的接触部230在上-下方向上从可移动部件300的基准面312向上伸出。各接触部230从基准面312突出第一伸出量。
[0044]当图1所示连接器10与图8所示匹配连接器600连接的时候,保护突起320是分别接收于图8所示匹配连接器600的接收部622中的部分。连接器10通过接收在相应接收部622中的各保护突起320而相对匹配连接器600被大体定位。本实施例的保护突起320的数量为两个,且本实施例的保护突起320在横向方向上彼此远离。相应地,在横向方向上不增加各保护突起320尺寸的情况下,连接器10可相对于匹配连接器600正确定位。此外,所有孔316在横向方向上位于两个保护突起320之间。因此,用于保护突起320设于可移动部件300上的状况下的触头200的排列,可以与用于保护突起320未设于其上的状况下的触头200的排列一样。
[0045]参照图2,各保护突起320从上壁部310的上表面312向上突起。特别地,各保护突起320在上-下方向上从基准面312向上突起。各保护突起320从基准面312突出第二伸出量。换句话说,第二伸出量是保护突起320从基准面312的突出量。从图2可明显看出,接触部230突出量的第一伸出量小于第二伸出量。换句话说,各保护突起320在各接触部230之上突出。
[0046]特别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各保护突起320在由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定义的平面上,即XZ平面上,具有圆弧状外轮廓。特别地,在由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定义的平面上,各保护突起320的外轮廓形成为一个曲面。相应地,如图9至图11所示,当板状设备500沿着与上-下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靠紧保护突起320来施加力的时候,各保护突起320平稳地向下移动。此外,本实施例的交叉方向是沿着引导部142的方向。然而,如果从交叉方向施加的力可转变为向下的压力的话,各保护突起320可具有任何外轮廓。例如,根据板状设备500的形状,各保护突起320可具有立方体的外轮廓。
[0047]参照图2,当沿着交叉方向的力被分别作用到保护突起320的保护部322时,可移动部件300在上-下方向上被向下移动,以便可移动部件300在上-下方向上向下移动触头200的接触部230。当作用力被释放的时候,可移动部件300连同触头200的接触部230被触头200的弹性部220和支撑部240向上推而在上-下方向上向上移动。
[0048]如图9至图11所示,当板状设备500沿着交叉方向移动的时候,板状设备500首先紧靠保护突起320的保护部322。当交叉方向是双向时,即当板状设备500可在交叉方向上紧靠各保护突起320相对面中的任一个的时候,各保护突起320设有两个保护部322。在这种情况下,各接触部230在交叉方向上位于两个保护部322之间。为了更可靠地防止接触部230被扣住,各接触部230在前-后方向上优先位于两个保护部322之间。特别地,各接触部230在前-后方向上优先位于两个保护部322中的每一个之内。另一方面,根据延伸单元(未示出)的形状,板状设备500移动的方向被预先设定。当交叉方向如上所述是单向时,各保护突起320可仅设有单一一个保护部322。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地,为了当板状设备500沿着交叉方向移动时板状设备500不紧靠接触部230而是紧靠保护部322,各接触部230需要在交叉方向上位于单个保护部322内部。为了更可靠地防止接触部230被扣住,各接触部230在前-后方向上优先定位于单个保护部322之内。
[0049]如图6和图7,第二限定部330在横向方向上被分别定位位于可移动部件300的相对端部,并在横向方向上向外突出。各第二限定部33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当可移动部件300在可移动部件300被安置在保持部件100的框架体110内的状态下,或在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下向上移动的时候,如图6和图7所示,可移动部件300的第二限定部330分别紧靠图3和图4所示保持部件100的第一限定部144,以使可移动部件300被防止进一步向上移动。因而,第一限定部144和第二限定部330构成可移动部件300的最高位置。
[0050]如图7所示,各调节突起340向前伸出。参照图1、图4和图7,调节突起340分别被接收在保持部件100的调节开口 122中。
[0051]调节突起340在上-下方向上限定了可移动部件300的可移动范围。详细地,可移动范围的上限被定位在各调节突起340的上端紧靠相应调节开口 122的上端的位置,可移动范围的下限被定位在各调节突起340的下端紧靠相应调节开口 122的下端的位置。特别地,由于可移动范围的下限被如上所定义,因此,图2所示的各触头200的弹性部220可被防止过分地弯曲,以使触头200可被防止塑性变形。为了不阻碍保护突起320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可移动部件300的可移动范围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优选配置为大于保护突起320的第二伸出量,即保护突起320从基准面312的突出量的范围。
[0052]参照图1、图4和图7,在横向方向上,本实施例的各调节突起340具有比相应调节开口 122稍小的尺寸。相应地,在横向方向上,可移动部件300的运动在各调节突起340容纳在相应调节开口 122内的状态下被调节。
[0053]如图6所示,各辅助调节突起350向后突出。从图4和图6来理解,辅助调节突起350分别容纳在保持部件100的辅助调节部136中。当各辅助调节突起350向上移动时,各辅助调节突起350都紧靠相应辅助调节部136的上端,以便各辅助调节突起350都不会进一步向上移动。此外,在横向方向上,本实施例的各辅助调节突起350具有比保持部件100的相应辅助调节部136稍小的尺寸。相应地,在横向方向上,可移动部件300的运动在各辅助调节突起350容纳在相应辅助调节部136中的状态下被调节。
[0054]在包括上述结构的连接器10被安装到延伸单元(未示出),而匹配连接器600被安装到板状设备500的情况下,连接器10和匹配连接器600相互连接,如图9至图11所示。如图9所示,保持部件100的引导部142分别在交叉方向将部分板状设备500向保护突起320引导。板状设备500的各部分沿着交叉方向紧靠相应保护突起320的保护部322,以便对保护部322分别施加力。相应地,如图10所示,各保护突起320被向下移动,触头200的各接触部230连同保护突起320的向下运动而向下移动。参照图8和图11,当各保护突起320被容纳在匹配连接器600的相应接收部622中时,作用于保护突起320的力被释放。此释放使得可移动部件300向上移动,同时触头200的接触部230向上移动,以分别接触到匹配触头610的匹配接触部612。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板状设备500不仅在上-下方向上能附连到延伸单元(未示出)上,而且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也可以。
[005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接触部230的突出量的第一伸出量小于保护突起320的突出量的第二伸出量。相应地,当板状设备500如上所述被安装到延伸单元(未示出)上时,接触部230从未接触板状设备500。因此,板状设备500可防止被接触部230损坏。
[0056]在上述实施例中,接收部622的底表面在垂直于横向方向的平面上具有圆弧状的形状。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如果各接收部622可恰当地接收相应保护突起320的话,各接收部622可具有任何形状。
[0057]在上述实施例中,可移动部件300被支撑部件250支撑,以便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并且支撑部件250形成了触头200的一部分。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连接器10可包括回弹部件,如螺旋弹簧,其与触头200不同并分离,使用回弹部件作为支撑部件。
[0058]此申请基于之前在2015年I月2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JP2015-012358号日本专利申请而提出,其中的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0059]以上所述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包括支撑部件、可移动部件和触头,其特征在于: 可移动部件被支撑部件支撑,以便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 可移动部件设有基准面和保护突起; 保护突起在上-下方向上从基准面向上突起; 保护突起设有保护部; 触头具有接触部; 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从可移动部件的基准面向上伸出; 接触部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前-后方向上被定位于保护部内; 当沿着交叉方向的力被作用于保护部时,可移动部件在上-下方向上向下移动触头的接触部,交叉方向与上-下方向相交叉;以及 当力被释放时,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部件连同触头的接触部向上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头的所述接触部从所述基准面突出第一伸出量; 所述保护突起从所述基准面突出第二伸出量;以及 第一伸出量小于第二伸出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突起在由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前-后方向定义的平面上具有圆弧状的外轮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形成所述触头的一部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被连接到附属于一个装置的匹配连接器上; 所述连接器具有与所述可移动部件不同并分离的引导部;以及 引导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将装置的一部分向所述保护突起引导。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前-后方向相交叉。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在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平面上包围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保持部件;以及 所述引导部形成保持部件的一部分。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形成有调节开口; 所述可移动部件设有调节突起; 调节突起被容纳在调节开口中;以及 调节突起在所述上-下方向上限定所述可移动部件的可移动范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突起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突出;以及 容纳在所述调节开口中的所述调节突起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前-后方向都垂直的横向方向上,调节所述可移动部件的运动。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范围大于所述保护突起从所述基准面的突出量。1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匹配连接器具有接收部和匹配接触部; 匹配连接器被安装到将使用的装置上; 通过沿着所述交叉方向,装置的一部分紧靠所述保护部,所述力被作用于所述保护部;以及 当通过被容纳在所述接收部中的所述保护突起,所述力被释放时,所述接触部向上移动与匹配接触部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502GK105826744SQ201510828467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发明人】小寺真史, 三川和弥, 陈建智, 王馨曼
【申请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台湾航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