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插座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9948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开关端子槽30包括一由绝缘本体I底面向上开设的第一固持槽300,第一固持槽300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延伸槽301。
[0077]第二开关端子槽31位于第一开关端子槽30后方包括一由绝缘本体I底面向上开设的第二固持槽310及一由第二固持槽310底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槽311。
[0078]右声道信号端子槽32包括一由绝缘本体I底面向上开设的第三固持槽320、一由第三固持槽320前端向内侧弯折延伸开设的第一容置槽321及一由第三固持槽320底面向外延伸的第三延伸槽322,第一容置槽321内侧与插接孔130连通。
[0079]共享端子槽33设置于右声道信号端子槽32后方由绝缘本体I底面向上开设,共享端子槽33向前连通右声道信号端子槽32的第一容置槽321,右侧壁11于共享端子槽33之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向内凸伸的顶块330,共享端子槽33内于顶块330处形成有一向绝缘本体I顶部延伸并容纳第三固持部213的第四固持槽331,共享端子槽33分别向后连通第一固持槽300及第二固持槽310。
[0080]哑端子槽34位于第一开关端子槽30内侧包括一由绝缘本体I底面向上开设的第五固持槽340及一由第五固持槽340向上延伸的第二容置槽341,第二容置槽341内侧与插接孔130连通。
[0081]接地端子槽35包括一由绝缘本体I底面向上开设且向前后扁平延伸的第六固持槽350、一由第六固持槽350底部向外延伸开设的第四延伸槽351及一由第六固持槽350内侧延伸开设的第三容置槽352,第三容置槽352内侧与插接孔130连通。
[0082]麦克风端子槽36开设于接地端子槽35后方,包括一由绝缘本体I底面向上开设且贯通顶部的第五延伸槽360及一由第五延伸槽360的内侧贯通绝缘本体I顶面并向前后扁平延伸开设的第七固持槽361 (请参阅图1),于右侧壁11上对应所述第七固持槽361处开设有一第八固持槽362 (请参阅图1)。
[0083]左声道信号端子槽37包括一由绝缘本体I底面向上开设的第四容置槽370,第四容置槽370与插接孔130相连通,第四容置槽370外侧开设有一向前后延伸的第九固持槽371以及向外延伸的第六延伸槽372。
[0084]感测端子槽38包括一由绝缘本体I底面向上开设的第十固持槽380、一由第十固持槽380前侧向前延伸的第五容置槽381及一由第十固持槽380底面向外延伸的第七延伸槽382,第五容置槽381与第四容置槽370相连通。
[0085]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5,第一开关端子20自下向上插入第一开关端子槽30内,其第一固持部200固持于第一固持槽300,第一弹性部201 —部分容设于共享端子槽33内并位于绝缘体223外侧,第一连接部202伸出于第一延伸槽301外。
[0086]第二开关端子21自下向上插入第二开关端子槽31内,其第二固持部210固持于第二固持槽310,第二弹性部211容设于共享端子槽33内且平行延伸于第一开关端子20的第一弹性部201外侧,第二弹性部211外侧的一部分则抵接顶块330,第二连接部212伸出于第二延伸槽311外,第三固持部213容设于第四固持槽331内。
[0087]右声道信号端子22自下向上插入右声道信号端子槽32内,其第四固持部220固持于第三固持槽320内,第三弹性部221容设于第一容置槽321内且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30内用以与音频插头(图未示)电性接触,第三弹性部221的末端以及绝缘体223容设于共享端子槽33内,第三连接部222伸出于第三延伸槽322外。
[0088]第一弹性部201与第二弹性部211位于第三弹性部221与右侧壁11之间,且顶块330所设置的位置避开第一开关端子20与第二开关端子21所接触的位置,使得第二开关端子21的第二弹性部211在被第一开关端子20的第一弹性部201抵押时能够向外产生变形。
[0089]进一步说明,为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第二弹性部211位于第一弹性部201与绝缘本体223的内侧壁之间,第一弹性部201接触第二弹性部211的位置与第一弹性部201接触顶块330的位置彼此错开。
[009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第三弹性部221接触第一弹性部201的位置相较于第一弹性部201接触第二弹性部211的位置更远离对接面,第三弹性部221接触第一弹性部201的位置位于第一弹性部201接触第二弹性部211的位置与顶块330之间。
[0091]哑端子23自下向上插入哑端子槽34内,其第五固持部230固持于第五固持槽340内,第四弹性部231容设于第二容置槽341内且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30内用以与音频插头(图未示)电性接触。
[0092]接地端子24由下向上插入接地端子槽35内,其第六固持部240固持于第六固持槽350内,第五弹性部241容设于第三容置槽352内且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30内用以与音频插头(图未示)电性接触,第四连接部242伸出于第四延伸槽351外。
[0093]麦克风端子25自上向下插入麦克风端子槽36内,其第七固持部251与第八固持部252分别固持于第七固持槽361与第八固持槽362内,第六弹性部253容设于开孔131内且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30内用以与音频插头(图未示)电性接触,第五连接部254伸出于第五延伸槽360外。
[0094]左声道信号端子26自下向上插入左声道信号端子槽37内,其第九固持部260固持于第九固持槽371内,第七弹性部261容设于第四容置槽370内且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30内用以与音频插头(图未示)电性接触,第六连接部262伸出于第六延伸槽372外。
[0095]感测端子27自下向上插入感测端子槽38内,其第十固持部270固持于第十固持槽380,第八弹性部271容设于第五容置槽381内且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30内用以与音频插头(图未示)电性接触,第八弹性部271与第七弹性部261相抵接,第七连接部272伸出于第七延伸槽382外。
[0096]音频插座连接器使用时,当音频插头(图未示)插入插接孔130后会抵押右声道信号端子22的第三弹性部221,使得第三弹性部221末端缘向外弹性变形进而带动绝缘体223 一起向外位移,此时绝缘体223会抵压第一开关端子20的第一弹性部201,使第一开关端子20的第一弹性部201向外弹性变形,进而使第一弹性部201的凸包抵压第二开关端子21的第二弹性部211向外弹性变形,实现导通电路。
[0097]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部221的绝缘体223与第一弹性部201的接触点相较于第一弹性部201与第二弹性部211的接触点较远离绝缘本体I的对接面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也可以绝缘体223与第一弹性部201的接触点相较于第一弹性部201与第二弹性部211更接近于绝缘本体I的对接面10。
[0098]因第二开关端子21的第二弹性部211能够向外弹性变形,借此防止第一开关端子20与第二开关端子21干涉力道过大而造成的变形,当电路导通后,此时由于顶块330抵压第二开关端子21的第二弹性部211的一部分,提供第二弹性部211向内抵压的力道,使第二开关端子21不会因第二弹性部211太长而向外晃动,造成断路,进一步说明,通过顶块330抵押第二开关端子21的第二弹性部211,能够使第二弹性部211的悬臂长度变短而不造成晃动。
[009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第二开关端子21的第二弹性部211能够向外移动,减小与第一开关端子20的干涉力道,保护端子不会失效,且通过顶块330防止第二开关端子21的第二弹性部211因悬臂太长而晃动,防止开关断路。
[010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主权项】
1.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对接面;一第一开关端子,容置于绝缘本体中,设有一第一固持部及一第一弹性部;一第二开关端子,置于绝缘本体中,设有一第二固持部及一第二弹性部;其中,第二弹性部位于第一弹性部与绝缘本体的一内侧壁之间,该内侧壁上设置有一顶块,第一弹性部接触第二弹性部的位置与第一弹性部接触顶块的位置彼此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接触第二弹性部的位置相较于第一弹性部接触顶块的位置更靠近对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一右声道信号端子,容置于绝缘本体中,右声道信号端子设有一第四固持部及一第三弹性部,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位于第三弹性部与内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部接触第一弹性部的位置相较于第一弹性部接触第二弹性部的位置更远离对接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部接触第一弹性部的位置位于第一弹性部接触第二弹性部的位置与顶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第二弹性部上延伸有一第三固持部,绝缘本体于顶块处形成一容納第三固持部的第四固持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末端设有一用以接触第一弹性部的绝缘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分别由第一固持部前端与第二固持部前端朝向绝缘本体侧边弯折延伸后再朝向对接面弯折延伸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部由第四固持部前端反向弯折延伸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端子、第二开关端子与右声道信号端子均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右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对接面;一第一开关端子,容置于绝缘本体中,设有一第一固持部及一第一弹性部;一第二开关端子,置于绝缘本体中,设有一第二固持部及一第二弹性部;其中,第二弹性部位于第一弹性部与绝缘本体的一内侧壁之间,该内侧壁上设置有一顶块,第一弹性部接触第二弹性部的位置与第一弹性部接触顶块的位置彼此错开。第二开关端子的第二弹性部能够向外移动,减小与第一开关端子的干涉力道,保护端子不会失效,且通过顶块防止第二开关端子的第二弹性部因悬臂太长而晃动,防止开关断路。
【IPC分类】H01R13-24, H01R13-703
【公开号】CN204407634
【申请号】CN201520062459
【发明人】何凤斌, 刘竹瑞
【申请人】富港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