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33041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含义。
[004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母头的主视图;图3为图2提供的连接器母头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连接器未插接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3]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公头I和连接器母头2 ;连接器公头I包括柱形的导电部和与该导电部连接的第一导电柱13,第一导电柱13设置在导电部的左侧;连接器母头2的左端设置有沿轴向向内延伸的柱形的导电空腔,且连接器母头2的右端设有与导电空腔连接的第二导电柱23 ;导电部能够匹配插接在导电空腔内。
[0044]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所指的左侧、右侧、左端和右端,均相对于其在说明书附图中的相对位置而言。
[0045]柱形的导电部和导电空腔,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方形;需要说明的是,当导电部的形状为圆柱形时,导电空腔也应该为圆柱形;当导电部的形状为方形时,导电空腔也应该为方形。
[004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导电部和导电空腔均选择圆柱形,因为圆柱形相对于方形表面光滑,没有棱角,在插接时,任何角度都可插入,无需旋转对准,方便插接。
[0047]连接器公头I的导电部可以是连接器公头I本身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固定在连接器公头I外表面的单独的结构。且导电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0048]第一导电柱13设置在导电部的左侧,可以设置在连接器公头I的左端面上,相对于导电部而言,位于导电部的左侧;若连接器公头I整体均为导电部,那么第一导电柱13设置在导电部的左端面上,第一导电柱13相对于导电部而言,也位于导电部的左侧。
[0049]连接器母头2的右端面为封闭的,连接器公头I仅可以通过连接器母头2左端的开口插入连接器母头2内,从而实现导电。第二导电柱23设置在连接器母头2右端面上。
[0050]第一导电柱13和第二导电柱23,均可以实现与其它电源、供电装置和/或传感器等电子器件连接,从而给导电连接器提供电力和/或通过导电连接器传输数据。
[0051]导电部匹配插接在导电空腔内,可以说明导电部的宽度与导电空腔的宽度相等,也可以说明导电部的宽度与导电空腔的宽度不相等。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设定导电部的宽度等于导电空腔的宽度。两者的宽度相等,可以保证导电部恰好插入导电空腔内,且两者可以导电的部分恰好对应,方便插接,保证导电的效果。
[0052]导电部匹配插接在导电腔内,同时说明导电部是需要与导电空腔相接触才能实现导电的。
[00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连接器,应用在水平定向钻进系统中,连接器公头I包括柱形的导电部,连接器母头2包括能够与导电部匹配插接的柱形的导电空腔;由于导电部和导电空腔均为柱形,因此能够保证连接器公头I和连接器母头2在插接时接头部分的连接强度,使其不容易损坏;而且由于连接器公头I和连接器母头2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使该导电连接器的配合更加方便,容易安装。同时,在连接器公头I的左端和连接器母头2的右端分别设有第一导电柱13和第二导电柱23,可以实现该导电连接器与其他电源、供电装置或者传感器的连接使用。
[005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导电部包括多个第一导电环11,且第一导电环11等间距的均匀分布在导电部的外表面上;导电空腔包括多个第二导电环21,且第二导电环21等间距的均匀分布在导电空腔的内表面上;第一导电环11与第二导电环21分别相对应的匹配设置。
[0055]第一导电环11也可以不等间距的设置在导电部的外表面上,第二导电环21也可以不等间距的设置在导电空腔的内表面上。
[0056]多个第一导电环11的宽度可以均相等,多个第二导电环21的宽度也可以均相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电环11的数量与第二导电环21的数量相等。
[0057]第一导电环11可以从连接器公头I的最右端开始沿其轴向依次向左开始设置,也可以在最右端设置第一绝缘环12,然后再设置第一导电环11。需要说明的是,不论哪种情况,第二导电环21均需要和第一导电环11相匹配对应的设置。
[0058]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一导电环11之间的部分,不可以导电;同样的,两个第二导电环21之间的部分,也不可以导电。
[0059]第一导电环11与第二导电环21分别相对应的匹配设置,说明第一导电环11的宽度与与其相匹配对应设置的第二导电环21的宽度相等;同时说明第一导电环11是需要与第二导电环21相接触才能实现导电的。
[0060]导电部设有多个第一导电环11,导电空腔设有多个第二导电环21,且均等间距的均匀分布,宽度均相等,允许同时制作多个第一导电环11和第二导电环21,不用再一个一个的单独制作,从而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006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化地,导电部还包括多个第一绝缘环12,相邻的第一导电环11之间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绝缘环12 ;导电空腔还包括多个第二绝缘环22,相邻的第二导电环21之间分别设有一个第二绝缘环22。
[0062]需要说明的是,凡是能绝缘的材料都可以用作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第一绝缘环12和第二绝缘环22,例如:绝缘漆、绝缘胶、橡胶或者绝缘纸,等等;同样的,凡是能导电的材料都可以用作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第一导电环11和第二导电环21,例如:金属制品或者合金制品。
[006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多个第一绝缘环12的宽度均相等,多个第二绝缘环22的宽度也均相等。
[0064]设置第一绝缘环12和第二绝缘环22,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导电连接器通电时,可能会产生的串电、漏电现象,保证在使用导电连接器时的安全性。
[006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其中一个第一导电环11设置在连接器公头I的最右端,且该第一导电环11的宽度大于其它第一导电环11的宽度,同时其它第一导电环11的宽度均相等;且设置在连接器公头I最右端的第一导电环11在靠近导电部最右端边缘的一侧设有倒角。
[0066]将其中一个第一导电环11设置在连接器公头I的最右端,只要将连接器公头I插入连接器母头2,就可以保证该第一导电环11与连接器母头2最右端的第二导电环21相接触,从而实现导电的目的,可以避免因接触不稳,而产生的电流不稳的问题。
[0067]在连接器公头I最右端的第一导电环11上设有倒角,在连接器公头I插入连接器母头2的时候,更加方便和容易;优化地,将该第一导电环11的宽度设置的比其它第一导电环11的宽度大,可以弥补由于倒角的存在,而使该第一导电环11与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导电环21接触的面积变小,从而造成的导电效果不理想以及单位面积电阻过大的缺点。
[006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第一导电环11的外径大于等于第一绝缘环12的外径,第二绝缘环22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导电环21的内径。
[0069]由于第一导电环11与第二导电环21相接触才能导电,因此第一导电环11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大于第二导电环21的外径,又因为第二绝缘环22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导电环21的内径,第一导电环11的外径大于等于第一绝缘环12的外径,可以有效地确定第一导电环11与第二导电环21已经相匹配,保证连接器公头I与连接器母头2插接完全。
[0070]因为在连接器公头I插入连接器母头2内的过程中,若第一导电环11与第二导电环21没有一一对应匹配接触,则会出现连接器公头I无法前进,同时连接器公头I并未完全插入的情况;这是因为,第二绝缘环22的内径大于第二导电环21的内径,第一导电环11的外径大于第一绝缘环12的外径,若插接时,没有沿轴线水平插入,则第一导电环11会被第二导电环21卡住,从而使插接无法向前进行,这时使用者就可以调节推进的方向,使第一导电环11和第二导电环21 —一对应匹配接触,最终实现导电的目的。
[007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化地,第二导电环21为弹性件;连接器公头I和连接器母头2未插接时,第二导电环21的内径小于第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