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807493阅读:来源:国知局
0] 请参阅图2、图3、图5及图6,插座电连接器100的第一组端子2与第二组端子3 为传输USB3. 0或USB3. 1讯号时,插座电连接器100更包含上排接地片51及下排接地片 52,上排接地片51及下排接地片52皆为一金属板件,上排接地片51设置于绝缘本体11且 位于第一组端子2之复数上排平板端子21与复数下排平板端子22之间。下排接地片52 设置于绝缘本体11且位于第二组端子3之复数上排平板端子31与复数下排平板端子32 之间。上排接地片51及下排接地片52皆分别包含本体、突出本体两侧之扣勾及本体后侧 延伸之复数接脚。各本体皆为一片体,各本体分别位于上舌板13及下舌板14中。各接脚 分别自各本体后侧延伸,而穿出于绝缘本体11之基座12后方而可焊接于转接电路板6及 电路板8 (图未示)。上排接地片51与下排接地片52的两侧扣勾分别为突出上舌板13及 下舌板14两侧,当插头电连接器插入插座电连接器100时,插头电连接器的两侧弹片接触 两侧扣勾。当第一组端子2之复数上排平板端子21与复数下排平板端子22,W及第二组端 子3之复数上排平板端子31与复数下排平板端子32在传输讯号时,可藉由上排接地片51 与下排接地片52的隔离,改善复数上排平板端子21/31之间W及复数下排平板端子22/32 之间讯号干扰而发生串音的问题,同时,亦可利用上排接地片51与下排接地片52分别位于 上舌板13与下舌板14而提升上舌板13与下舌板14本身的结构强度。此外,当插座电连 接器100的第一组端子2或第二组端子3设计成传输USB2. 0讯号的所需端子时,因省略 传输高速讯号的端子,即可将上排接地片51或下排接地片52省略。
[0081]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插座电连接器100更包含中央接地片44,中央接地片44 为一口字型的金属片体,中央接地片44覆盖在分隔板15上,中央接地片44侧端为电性连 接屏蔽外壳4,中央接地片44可接触插头电连接器并经由屏蔽外壳4传导与接地,同时中央 接地片44可提供强化分隔板15的作用。
[0082] 请参阅图1、图3及图4,插座电连接器100更包含电路板8,电路板8结合在绝缘 本体11底部,电路板8包括复数分别连接第二组端子3与复数延伸端子7另一侧的接点 81。
[0083] 请再参考图1、图2、图9及表1巧日下;),
[0084]
【主权项】
1.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 一屏蔽外壳,包括一容置槽;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置于该屏蔽外壳并位于该容置槽,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座 及一上舌板、一下舌板以及一分隔板,该上舌板、该下舌板以及该分隔板自该基座一侧延伸 并形成垂直排列,该分隔板介于该上舌板与该下舌板之间,该分隔板与该屏蔽外壳顶板之 间形成一上插接口,该分隔板与该屏蔽外壳底板之间形成一下插接口; 一第一组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该第一组端子包括: 复数上排平板端子,该些上排平板端子包含复数上排讯号端子、至少一上排电源端子 及至少一上排接地端子,且各该上排平板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上舌板并位于该上舌板之 上表面;及 复数下排平板端子,该些下排平板端子包含复数下排讯号端子、至少一下排电源端子 及至少一下排接地端子,且各该下排平板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上舌板并位于该上舌板之 下表面; 一第二组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该第二组端子包括: 复数上排平板端子,该些上排平板端子包含复数上排讯号端子、至少一上排电源端子 及至少一上排接地端子,且各该上排平板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下舌板并位于该下舌板之 上表面;及 复数下排平板端子,该些下排平板端子包含复数下排讯号端子、至少一下排电源端子 及至少一下排接地端子,且各该下排平板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下舌板并位于该下舌板之 下表面; 一转接电路板,位于该容置槽并覆盖于该基座后方,该转接电路板包括一连接该第一 组端子之上排接点组以及一下排接点组;及 复数延伸端子,该些延伸端子一侧连接该下排接点组,该些延伸端子另一侧延伸至该 基座底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端子之各该上排平板端 子包含一上排接触段、一上排连接段及一上排焊接段,该上排连接段设置于该基座及该上 舌板,该上排接触段自该上排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该上舌板之上表面,该上排焊接段自 该上排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基座后方并连接该上排接点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端子之各该上排平板端 子包含一上排延伸段,该上排延伸段自该上排连接段后侧延伸至该上排焊接段。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端子之各该下排平板端 子包含一下排接触段、一下排连接段及一下排焊接段,该下排连接段设置于该基座及该上 舌板,该下排接触段自该下排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该上舌板之下表面,该下排焊接段自 该下排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基座后方并连接该上排接点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端子之各该下排平板端 子包含一下排延伸段,该下排延伸段自该下排连接段后侧延伸至该下排焊接段。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上排接地片,设置于该绝 缘本体且位于该第一组端子之该些上排平板端子与该些下排平板端子之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端子之各该上排平板端 子包含一上排接触段、一上排连接段及一上排焊接段,该上排连接段设置于该基座及该下 舌板,该上排接触段自该上排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该下舌板之上表面,该上排焊接段自 该上排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基座底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端子之各该下排平板端 子包含一下排接触段、一下排连接段及一下排焊接段,该下排连接段设置于该基座及该下 舌板,该下排接触段自该下排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该下舌板之下表面,该下排焊接段自 该下排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基座底部。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下排接地片,设置于该绝 缘本体且位于该第二组端子之该些上排平板端子与该些下排平板端子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结合 在该绝缘本体底部,该电路板包括复数分别连接该第二组端子与该些延伸端子另一侧的接 点。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端子之该 些上排讯号端子位于该上舌板之上表面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该第一组端子之该些下排讯 号端子位于该上舌板之下表面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该组第一讯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该组 第二讯号之传输规格,该些上排平板端子与该些下排平板端子以该上插接口之中心点为一 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端子之该些上排平板 端子之排列位置对应于该第一组端子之该些下排平板端子之排列位置。
13. 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端子之该 些上排讯号端子位于该下舌板之上表面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该第二组端子之该些下排讯 号端子位于该下舌板之下表面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该组第一讯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该组 第二讯号之传输规格,该些上排平板端子与该些下排平板端子以该下插接口之中心点为一 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端子之该些上排平板 端子之排列位置对应于该第二组端子之该些下排平板端子之排列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本体、第一组端子、第二组端子、转接电路板及复数延伸端子。绝缘本体设置于屏蔽外壳内,绝缘本体包含基座及上舌板、下舌板以及分隔板,分隔板与屏蔽外壳顶板之间形成上插接口,分隔板与屏蔽外壳底板之间形成下插接口。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转接电路板位于绝缘本体后方,转接电路板包括连接第一组端子之上排接点组以及下排接点组。复数延伸端子一侧连接下排接点组,复数延伸端子另一侧延伸至绝缘本体底部。
【IPC分类】H01R27-02, H01R13-66, H01R13-10, H01R25-00, H01R13-02
【公开号】CN204516939
【申请号】CN201520026561
【发明人】蔡侑伦, 侯斌元, 廖崇甫, 高雅芬, 苏瑞, 陈龙飞
【申请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