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anoSIM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48916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Nano SIM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卡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ano SM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
[0003]在SM卡产生之后,逐渐衍生出Micro SM卡,Micro SM卡也叫做3FF SM卡即第三类规格SM,而Nano-S頂卡则是在Micro SM卡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在体积上,Nano-SM卡要小于Micro SIM卡,而Micro SIM卡则要小于SIM卡。
[0004]2012年6月I日据美国媒体报道,尽管对4FF(Nano_SM,也叫第四类规格SM卡)标准的不同提案存在反对和批评的声音,但苹果的Nano-SIM卡设计提案还是被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采纳,诺基亚、RIM和摩托罗拉联合提交的提案落选。
[0005]ETSI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了此消息,并表示在日本大阪举行的智能卡平台技术委员会会议上,已就4FF (Nano-SM)达成协议。该协会称,第四种规格(4FF)卡宽12.3毫米、高8.8毫米、厚0.67毫米,比目前使用的SIM卡尺寸小了 40%。最终的设计方案将以确保向后兼容现有SIM卡的方式制定,并继续提供与今天我们使用卡相同的功能。
[0006]目前,现有Nano-SM卡在插入卡座之后,容易产生退出的缺陷,即Micro SM卡与卡座的插接可靠性较低。
[0007]目前,电子终端设备可同时使用两个NanoSIM卡,需要一种新的卡座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ano SM卡连接器。
[0009]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ano SM卡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收容于连接器主体内的卡托,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纵向排列的导电端子组、固定导电端子组的绝缘板和遮蔽于绝缘板上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与绝缘板卡扣形成可收容卡托的空间,所述导电端子组分为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绝缘板包括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的两侧均设有供卡托进行活动的槽道,所述遮蔽壳体的前端对称设有制动弹片,所述制动弹片的接触部位于遮蔽壳体与绝缘板卡扣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卡托包括托盘和遮盖于托盘上的托盘金属壳,所述托盘呈门字形结构,所述托盘尾部设有与托盘呈一体结构的折弯部,所述托盘两侧分别设有固定Nano SIM卡的安装槽,且该托盘的中间设有隔离Nano SIM卡与Nano SIM卡的隔离块。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导电端子组和两个绝缘板可同时插入两块Nano SIM卡,通过遮蔽壳体上的制动弹片,卡托插入连接器主体时,卡托将制动弹片顶起后插入连接器主体内,能够避免单个Nano SIM卡插入。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分别嵌入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内,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均设有端子接触部,所述端子接触部外露于所述绝缘板外,使得导电端子组的端子接触部能与Nan0SIM卡进行有效接触。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遮蔽壳体的尾端设有制动杆,所述制动杆的一端与遮蔽壳体固定,插入连接器主体内的卡托向内推动,推动制动杆,推动杆反向弹起推动卡托,实现卡托的取出。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绝缘板与第二绝缘板的外侧设有与遮蔽壳体进行卡扣连接的卡扣组,确保绝缘板与遮蔽壳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弹片为L型结构,其开口方向与卡托插入方向相反,制动弹片的一端与遮蔽壳体固定,其接触部为制动弹片的另一端。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绝缘板的尾部设有供制动杆进行前后弹性运动的凹槽。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绝缘板的尾部两端设有挡板,一方面起到确保Nano SIM卡能与导电端子可靠接触,另一发明配合制动杆,快速方便进行退卡。
[00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组导电端子组、两个绝缘板配合卡托,能够有效实现同时插入两块Nano SM卡,并且遮蔽壳体上的制动弹片下压,其接触部使得连接器主体内高度小于Nano SIM卡的厚度,使得NanoSIM卡无法直接插入,配合卡托使用时,在卡托推入连接器主体内时将制动弹片顶起后插入连接器主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能够满足现电子产品的双卡双待功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优秀的市场竞争力。
[0017]说明书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完成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体分解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托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托分解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托插入连接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1-连接器主体、11-导电端子组、111-第一导电端子组、112-第二导电端子组、113—端子接触部、12—绝缘板、121—第一绝缘板、122—第二绝缘板、1221—凹槽、1222—挡板、123—槽道、124—卡扣组、13—遮蔽壳体、131—制动弹片、1311—接触部、132—制动杆、2—卡托、21—托盘、22—托盘金属壳、211—托盘尾部、212—折弯部、213—安装槽、214—隔离块2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同时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具体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