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anoSIM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489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0027]本实施例的“前端”依照卡托2插入连接器主体I的方向。
[0028]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Nano SM卡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I和收容于连接器主体I内的卡托2,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器主体I包括纵向排列的导电端子组11、固定导电端子组11的绝缘板12和遮蔽于绝缘板12上的遮蔽壳体13,遮蔽壳体13与绝缘板12卡扣形成可收容卡托2的空间,导电端子组11分为第一导电端子组111和第二导电端子组112,绝缘板12包括第一绝缘板121和第二绝缘板122,第一导电端子组111和第二导电端子组112分别嵌入第一绝缘板121和第二绝缘板122内,第一导电端子组111和第二导电端子组112均设有端子接触部113,端子接触部113外露于绝缘板12夕卜,即该端子接触部113位于连接器主体I内;第一绝缘板121和第二绝缘板122的两侧均设有供卡托2进行活动的槽道123,遮蔽壳体13的前端对称设有制动弹片131,制动弹片131为L型结构,其开口方向与卡托2插入方向相反,制动弹片131的一端与遮蔽壳体13固定,制动弹片131的接触部1311为制动弹片131的另一端,制动弹片131的接触部1311位于遮蔽壳体13与绝缘板12卡扣形成的空间内,即接触部1311悬空收容于连接器主体I内,卡托2包括托盘21和遮盖于托盘21上的托盘金属壳22,托盘21呈门字形结构,托盘尾部211设有与托盘21呈一体结构的折弯部212,托盘21两侧分别设有固定Nano SIM卡的安装槽213,且该托盘21的中间设有隔离Nano SM卡与Nano SM卡的隔离块214。
[0029]本实施例的遮蔽壳体13的尾端设有制动杆132,制动杆132的一端与遮蔽壳体13固定,制动杆132位于连接器主体I内,插入连接器主体I内的卡托2向内推动,推动制动杆132,推动杆132反向弹起推动卡托2,实现退卡功能,本实施例的第二绝缘板122的尾部设有供制动杆132进行前后弹性运动的凹槽1221,第二绝缘板122的尾部两端设有挡板1222,一方面起到确保Nano SIM卡能与导电端子可靠接触,另一方面配合制动杆132,快速方便进行退卡。
[0030]本实施例的第一绝缘板121与第二绝缘板122的外侧设有与遮蔽壳体13进行卡扣连接的卡扣组124,确保绝缘板12与遮蔽壳体1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0031]本实施例的托盘金属壳22采用拉伸方式制得,有效保证了卡托2的强度,更有利于卡托2平面度的控制。
[0032]遮蔽壳体13上的制动弹片131下压,其接触部1311使得连接器主体I内高度小于Nano SIM卡的厚度,使得Nano SIM卡无法直接插入,配合卡托2使用时,在卡托2推入连接器主体I内时将制动弹片131顶起后插入连接器主体I内。
[003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Nano SM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和收容于连接器主体内的卡托,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纵向排列的导电端子组、固定导电端子组的绝缘板和遮蔽于绝缘板上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与绝缘板卡扣形成可收容卡托的空间,所述导电端子组分为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绝缘板包括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的两侧均设有供卡托进行活动的槽道,所述遮蔽壳体的前端对称设有制动弹片,所述制动弹片的接触部位于遮蔽壳体与绝缘板卡扣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卡托包括托盘和遮盖于托盘上的托盘金属壳,所述托盘呈门字形结构,所述托盘尾部设有与托盘呈一体结构的折弯部,所述托盘两侧分别设有固定Nano SIM卡的安装槽,且该托盘的中间设有隔离Nano SIM卡与Nano SIM卡的隔离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anoSIM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分别嵌入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内,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均设有端子接触部,所述端子接触部外露于所述绝缘板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anoSIM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尾端设有制动杆,所述制动杆的一端与遮蔽壳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anoSIM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与第二绝缘板的外侧设有与遮蔽壳体进行卡扣连接的卡扣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anoSIM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弹片为L型结构,其开口方向与卡托插入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anoSIM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板的尾部设有供制动杆进行前后弹性运动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NanoSIM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板的尾部两端设有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ano SIM卡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收容于连接器主体内的卡托,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纵向排列的导电端子组、固定导电端子组的绝缘板和遮蔽于绝缘板上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与绝缘板卡扣形成可收容卡托的空间,所述导电端子组分为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绝缘板包括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的两侧均设有供卡托进行活动的槽道,所述遮蔽壳体的前端对称设有制动弹片,所述制动弹片的接触部位于遮蔽壳体与绝缘板卡扣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卡托包括托盘和遮盖于托盘上的托盘金属壳,所述托盘呈门字形结构,所述托盘尾部设有与托盘呈一体结构的折弯部,所述托盘两侧分别设有固定Nano SIM卡的安装槽,且该托盘的中间设有隔离Nano SIM卡与Nano SIM卡的隔离块。
【IPC分类】H01R25-00, H01R13-502, H01R13-02, H01R13-635, H01R13-629, H01R12-71
【公开号】CN204558701
【申请号】CN201520121063
【发明人】杨伟
【申请人】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