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反馈结构的混合分立式高非线性光纤放大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87365阅读:来源:国知局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反馈结构的混合分立式高非线性光纤放大器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反馈结构的混合分立式高非线性光纤放大器包括多个光发射机101、激光器201、光信号合波器301、第一隔离器401、第二隔离器402、第一親合器501、第二親合器502、掺铒光纤601、第一环形器701、第二环形器702、高非线性光纤801、光纤布拉格光栅901、光信号分波器1001、多个光接收机1101、极化波合成器1201、多组泵浦光1301及控制单元1401。光发射机101和激光器201的输出端同时与光信号合波器301的输入端相连,光信号合波器301的输出端与第一隔离器40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隔离器401的输出端以及第一环形器701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一親合器501的输入端连接,掺铒光纤601连接在第一親合器501的输出端与第一环形器701输入端之间。高非线性光纤801连接在第一环形器701的输出端与第二親合器502的输入端连之间,极化波合成器的1201的输出端与第二耦合器50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耦合器502的输出端与第二环形器702的输入端连接,光纤布拉格光栅901连接在第二环形器702的输出端与第二隔离器402的输入端之间,第二隔离器402的输出端与光信号分波器1001的输入端相连。光信号分波器的输出端1001分别与各个光信号接收机1101相连,第二环形器702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1401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单元1401的输出端与第一耦合器501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单元1401的输出端与泵浦光1301相连,泵浦光1301的输出端与极化波合成器1201的输入端相连。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高非线性光纤801为碲酸盐光纤。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信号光经光发射机101产生后与激光器201产生的泵浦光一起进入光信号合波器301进行合波。本实施例中,选取的信号光的波长范围是1525nm?1625nm,各波长间隔为6.25nm,共16个信道,且各个信号光功率均为0.0lmW。激光器201产生的泵浦光波长为1480nm,光功率为500mW。先在控制器即控制单元1401上设置优化的优先级(增益值优先,或者平坦值优先或者综合考虑)。接着,合成后的信号光经过第一隔离器401后,与两条支路反馈回来的光信号一起进入第一耦合器501进行耦合,再经过掺铒光纤601使得光信号得到放大。放大后的光信号进入第一环形器701,一部分作为反馈光信号发送到第一耦合器501,另外一部分作为原始光信号进入高非线性光纤801。泵浦光经由极化波合成器1201合波,经由第二耦合器502从后向进入高非线性光纤801,与信号光在光纤上进行受激拉曼散射作用,使信号光的功率得到放大;输出的光信号经第二环形器702进入控制单元1401,由控制单元1401对泵浦光的参数进行计算后,得到合适的结果,一部分送第一親合器501,另一部分送第二親合器502,进行双重反馈;这样周而复始,直到满足达到最优化值为止。当达到最优化值后,信号光就会从第二环形器702出来,并依次经过光纤布拉格光栅901、第二隔离器402及光信号分波器1001后由光接收机1101接收。
[002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双反馈结构的混合分立式高非线性光纤放大器,它包括多个光发射机(101)、激光器(201)、光信号合波器(301)、掺铒光纤(601)、光信号分波器(1001)以及多个光接收机(1101),其特征在于:光纤放大器还包括第一隔离器(401)、第二隔离器(402)、第一耦合器(501)、第二耦合器(502)、第一环形器(701)、第二环形器(702)、极化波合成器(1201)、控制单元(1401)、高非线性光纤(801)以及多组泵浦光(1301),所述光发射机(101)和激光器(201)的输出端同时与光信号合波器(30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信号合波器(301)的输出端与第一隔离器(40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器(401)的输出端以及第一环形器(701)的输出端与第一親合器(50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掺铒光纤(601)连接在第一親合器(501)的输出端与第一环形器(701)输入端之间,所述高非线性光纤(801)连接在第一环形器(701)的输出端与第二耦合器(502)的输入端连之间,所述极化波合成器(1201)的输出端与第二耦合器(50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502)的输出端与第二环形器(70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环形器(702)的输出端与第二隔离器(40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隔离器(402)的输出端与光信号分波器(100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信号分波器的输出端(1001)分别与各个光信号接收机(1101)相连,所述第二环形器(702)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140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1401)的输出端与第一耦合器(50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1401)的输出端与泵浦光(1301)相连,所述泵浦光(1301)的输出端与极化波合成器(1201)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反馈结构的混合分立式高非线性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器(702)的输出端与第二隔离器(402)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光纤布拉格光栅(9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反馈结构的混合分立式高非线性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非线性光纤(801)为碲酸盐光纤、硫化物光纤、光子晶体光纤、氟化物光纤、碲酸盐-光子晶体光纤或硫化物-光子晶体光纤。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双反馈结构的混合分立式高非线性光纤放大器,包括多个光发射机、激光器、光信号合波器、掺铒光纤、光信号分波器、多个光接收机、第一隔离器、第二隔离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极化波合成器、控制单元、高非线性光纤、光纤布拉格光栅以及多组泵浦光,第一环形器与第一耦合器之间形成一个反馈环结构,第二环形器与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之间又形成一个反馈环结构,第一隔离器连接在光信号合波器与第一耦合器之间,第二隔离器连接在光纤布拉格光栅与光信号分波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泵浦功率利用率高,前后级泵浦光、信号光之间的相互干扰小,控制效果好,拉曼增益系数大,集成度更高,更利于小型化设计。
【IPC分类】G02F1-39, H01S3-067, H01S3-108, H01S3-0941
【公开号】CN204597214
【申请号】CN201520317764
【发明人】袁心易, 张玮, 谢鸿志, 张贝贝, 刘昭谦, 王睿, 曹明慧
【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