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544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是涉及于马达的改良结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马达于内部连结至外侧设有一冷却循环装置,而能有效冷却马达的内部元件,减少电子零件过热损坏,以及延长使用寿命,极具实用性与经济性。
但,其现有的马达装置上仍有其缺点,因此在使用实施上至少存在有如后所揭的缺弊现有马达的冷却效果仅止于该马达外周,而相对于马达内部的转子因高速旋转,使更容易产生高温,且习知马达对于内部缺乏冷却设计,使相对于转子与定子间的线圈冷却效果亦不佳,导致马达内部的高温不易散热,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马达内部的零件是容易受高温的影响,造成耗坏或影响输出的功率,进而缩短马达的使用寿命。
缘是,本创作人本着钻研创作的精神,着手研究开发,本着多年专业经验与心得,悉心试验,推陈出新,进而提出本实用新型,以期改善已知的缺弊。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提供一种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具有外冷却效果,以大幅降低马达内部的温度,提升马达的使用效率及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内部设有一穿孔,且该本体的外周设有数道的外鳍片;一容置于该本体穿孔内的定子,该定子与该本体穿孔内壁间形成一间隙,且该定子的内周设有一轴孔,该定子于该轴孔的周壁连通设有排列的数剖沟,该剖沟的内侧各容置有线圈;一穿设于该定子轴孔内的转子,该转子中央固设有一心轴,且该转子呈轴向贯穿设有数道通孔,而该转子至少于一端突设有数道的排风片,且该定子剖沟异于线圈的另侧与转子间形成有间隙;一封闭于该本体一端的封盖,而于该封盖设有数个连通该本体内部的孔洞;一封闭于该本体中央的上顶盖,该上顶盖是罩设于该孔洞的外周,且朝外侧突设有一导风管;一设于该本体异于封盖另端的底座,该底座内部朝该本体的一端固设有一承座,且该转子的心轴依序穿出于该承座与底座,而该承座相对于该转子的排风片,而凹设有一环的排风槽,且于该排风槽的一端贯穿设有一入风口,该底座连通于该排风槽连通设有一出风口;一固设于该本体外周的外壳,且该外壳是于该底座上半部包覆至该上顶盖上方,且该外壳相对于该底座出风口的一侧设有一呈罩壳状的风箱,该风箱是分别连通于该出风口及该上顶盖的导风管;一固设于该外壳一端的风扇组,该风扇组是设于该上顶盖的顶端。
其中该外鳍片是分别设于该本体的四角。
其中该定子的外周至少形成有一削面,而使各削面与该本体穿孔间形成该间隙。
其中该心轴朝该封盖的一端设有一编码器,且该封盖中央对应该转子的编码器设呈突出状的突部。
其中该转子的通孔是呈倾斜状设置。
其中该承座外周异于该入风口的另侧连通设有一排风块,该排风块以连通于该底座的出风口。
其中该外壳是包含一相互靠合的第一、第二外壳。
其中该外壳外周于该风箱上方连设有一集线盒,且该风箱朝该出风口的一端、以及该风箱与该集线盒的间各设有一排风孔,且该上顶盖的导风管连通至该集线盒内部。
其中该上顶盖外周异于该导风管位置布设有多道的上鳍片。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元件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图3的4-4断面剖视图。
一设于该本体10异于封盖40另端的底座60,且该底座60相对于该外鳍片16下方位置形成有一凹槽62,而该底座60内部朝该本体10的一端固设有一承座70,且该转子30的心轴31依序穿出于该承座70与底座60,而该承座70相对于该转子30的排风片34凹设有一环的排风槽71,该排风槽71的一端贯穿设有一入风口72,且另端贯穿设有一排风块73,另于该底座60对应该排风块73设有一出风口61;一相互靠合且锁固于该本体10外周的第一、第二外壳80、81,且两外壳80、81是于该底座60上半部包覆至该上顶盖50上方,且该第一外壳80相对于该底座60出风口61的一侧,朝上方依序设有一呈罩壳状的风箱82及集线盒83,且该风箱82是连通于该出风口61,而该风箱82朝该出风口61的一端、以及该风箱82与该集线盒83之间各设有一排风孔84,且该上顶盖50的导风管51连通至该集线盒83内部;一固设于该第一、第二外壳80、81一端的风扇组90,该风扇组90是设于该上顶盖50的顶端,由上述的结构,以完成本实用新型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
当启动马达时,如图3及图4所示,此时因该转子30会旋转于该定子20的轴孔23内,而使该本体10内部的空气产生扰动,以形成气流,使空气沿该定子20与本体10间的第一间隙22、该定子20剖沟24与转子30间的第二间隙35、以及该转子30内部的通孔33,而能将吸收马达内部热量的空气导引至该承座70,使第一间隙22的热空气由该承座70的入风口72,导入至该排风槽71,且与该第二间隙35及通孔33所导出的热空气会流至该排风槽71,配合该转子30的排风片34能旋转于该排风槽71,以增加风速,将热空气沿该排风块73导出至该底座60的出风口61,而能导引至第一外壳80外周的风箱82,以利用该风箱82及集线盒83的两道排风孔84,缓和空气流动的风速,延长热空气于外界冷却的时间,使空气有效降温,以形成冷空气再由该上顶盖50的导风管51,导引至该上顶盖50内部,且沿该封盖40的孔洞42流通至该本体10内部,以形成为一马达内部的冷却循环;且配合该风扇组90能导引风由该第一、二外壳8081,沿该本体10的外鳍片12流通至该底座60的凹槽62,且由该底座60的凹槽62流出,以形成开放式的外冷却;另外,为因应马达心轴31的不同转向,所形成的空气流通方向也不同,因此,该转子30的排风片34如图2的排风片可因空气流通方向的不同,而设置于该转子30朝编码器32方向的一端,且配合该承座70如图2的承座罩设于该排风片34外周,使该转子30朝该底座60方向的承座70设呈封闭状,且连通于出风口61,由空气的流动与第三图的流动方向相反,以形成内冷却循环效果。
由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是具有下列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该转子的通孔及第一、第二间隙可供气流能吸收热量,以沿该承座流出至风箱及集线箱,进行冷却,且使冷空气回流至该本体内部,有效将本体内部的热量带出,形成为一内部的冷却循环,以及配合马达外部的冷却装置,有效带离本体外部的热量,而能使马达的内、外具有冷却的效果,有效降低马达内外的温度,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特殊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因此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创作或发表,应已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内部设有一穿孔,且该本体的外周设有数道的外鳍片;一容置于该本体穿孔内的定子,该定子与该本体穿孔内壁间形成一间隙,且该定子的内周设有一轴孔,该定子于该轴孔的周壁连通设有排列的数剖沟,该剖沟的内侧各容置有线圈;一穿设于该定子轴孔内的转子,该转子中央固设有一心轴,且该转子呈轴向贯穿设有数道通孔,而该转子至少于一端突设有数道的排风片,且该定子剖沟异于线圈的另侧与转子间形成有间隙;一封闭于该本体一端的封盖,而于该封盖设有数个连通该本体内部的孔洞;一封闭于该本体中央的上顶盖,该上顶盖是罩设于该孔洞的外周,且朝外侧突设有一导风管;一设于该本体异于封盖另端的底座,该底座内部朝该本体的一端固设有一承座,且该转子的心轴依序穿出于该承座与底座,而该承座相对于该转子的排风片,而凹设有一环的排风槽,且于该排风槽的一端贯穿设有一入风口,该底座连通于该排风槽连通设有一出风口;一固设于该本体外周的外壳,且该外壳是于该底座上半部包覆至该上顶盖上方,且该外壳相对于该底座出风口的一侧设有一呈罩壳状的风箱,该风箱是分别连通于该出风口及该上顶盖的导风管;一固设于该外壳一端的风扇组,该风扇组是设于该上顶盖的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鳍片是分别设于该本体的四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子的外周至少形成有一削面,而使各削面与该本体穿孔间形成该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心轴朝该封盖的一端设有一编码器,且该封盖中央对应该转子的编码器设呈突出状的突部。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转子的通孔是呈倾斜状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承座外周异于该入风口的另侧连通设有一排风块,该排风块以连通于该底座的出风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壳是包含一相互靠合的第一、第二外壳。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壳外周于该风箱上方连设有一集线盒,且该风箱朝该出风口的一端、以及该风箱与该集线盒的间各设有一排风孔,且该上顶盖的导风管连通至该集线盒内部。
9.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顶盖外周异于该导风管位置布设有多道的上鳍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内外冷却的马达装置,其是为一马达的本体、定子与转子间各形成有间隙,且于转子的内部设有数通孔,而转子底部设有承座,以连通至马达外侧的风箱,由转子旋转产生有气流,引导气流经由马达内部的定子、转子、承座,而将吸收热量的热风引导至风箱,以由风箱设于外壳外侧,能有效散热,再使气流导回马达内部,以形成马达内部的冷却循环,而配合安装于外壳顶面的风扇组能冷却外侧,达到具有内、外冷却的效果。
文档编号H02K9/02GK2507177SQ0126807
公开日2002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1日
发明者陈李铭 申请人:陈李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