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线束固定在电连接箱的罩上的结构和电连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354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线束固定在电连接箱的罩上的结构和电连接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从电连接箱引出到外部的线束固定在被安装于电连接箱上的罩上的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电连接箱。
背景技术
图7~图8示出了现有的电连接箱的线束固定结构的一种方式(例如参照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公报昭63-109245号的图1、2)。
该结构具有覆盖电连接箱的连接器连接部的连接器罩52,在连接器罩52上设有用于固定线束干线部53的槽状固定部55,在固定部55上设有保持夹56,从连接器57引出的线束支线部54和连接器57一同被连接器罩52覆盖,利用胶带或绑带将线束干线部53固定在固定部55,并将保持夹56保持在车身等的组装侧58(图8)。
图8所示的保持夹56由从基板突出设置的支柱60、设在支柱60前端的一对可挠性的保持爪61构成,各保持爪61可向内弯曲。各保持爪61被插入组装侧的孔部62中,各保持爪61的前端部与孔部62的周缘抵接,由此,线束干线部53与连接器罩52一同被固定在组装侧58。
连接器57嵌合连接在连接箱主体51的连接器(未图示)上,例如在连接器57内收容有多个插座,各插座与各电线压接,各电线构成了线束支线部54。
连接箱主体51的连接器(未图示)中收容有插头,通过两个连接器的嵌合,插座插头被连接在一起,从而线束支线部54与连接箱主体侧的例如保险丝或继电器等电气部件或电路基板或电子元件等连接在一起。线束支线部54通过胶带缠绕被固定而与线束干线部53成为一体。连接器罩52借助于突起63和孔部62等保持部件而被固定在连接箱主体51上。连接箱主体51和连接器罩52构成了电连接箱。
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在连接器罩52中虽然能固定线束干线部53但没有固定线束支线部54的装置,即没有固定线束干线部53和线束支线部54这两根线束或两根线束支线部54这两根线束的装置,线束支线部54不稳定,难免会出现车辆行驶中等的异常声音或磨损等问题。此外,在将连接器罩52覆盖在连接箱主体51上时,会出现线束支线部54容易被压住的问题。此外,在线束支线部54较粗的情况下(电线根数较多的情况下),线束支线部54在连接器罩52内膨胀,会出现连接器罩52与连接箱主体51的保持容易意外脱落的问题。此外,在线束干线部53与连接器罩52的固定中需要胶带缠绕或绑带勒紧这样的复杂作业,从而存在需要较多的组装工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的电气连接箱线束固定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连接器罩,上述固定结构可以可靠且操作性良好地将两把线束固定在罩上,并且能有效地将线束收容在罩内,能防止关闭罩时与压住电线,并且能防止罩的意外开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在电气连接箱主体上的罩,具有壁部,用于收容与上述电气连接箱连接的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第一保持部,沿上述第一线束从上述壁部引出的方向、从该壁部延伸出来,在该壁部的外侧保持该第一线束;以及第二保持部,将上述第二线束保持在上述壁部上。
在上述结构中,线束的固定顺序可以是任意的,但如果先固定第一线束,则操作性良好。通过将各线束分别固定在收容部的外侧和内侧,提高了线束的组装、固定的操作性。
通过将两根线束分别固定在罩上并且收容在罩内,防止了在将线束组装在电气连接箱上时的压住线束,在组装之后,线束不挤压罩,从而防止了罩的意外脱落,并且防止了车辆行驶时的异常声音和线束的摩损等,并且各线束会在不受外部干涉等而被安全地保护在罩内,提高了电气连接箱的配电可靠性。
优选上述第一保持部通过可挠性的连接部而从该壁部延伸设置。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保持部可以在可挠性连接部的长度范围内任意地对第一线束设定固定位置。此外,由于连接部可以自由弯曲或自由伸缩,所以线束向第一保持部的固定操作变得容易。
优选上述第一线束在该第一线束的长度方向上可移动地被保持在上述第一保持部上。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线束可相对于第一保持部滑动。这里所谓的可滑动,是指在施加某种程度的力(线束长度方向的拉伸力或挤压力)时会滑动。通过调整第一线束相对于第一保持部的保持位置,可以调整第一线束向罩内的收容长度和第一线束从罩中引出的长度。此外,通过调整第一保持部相对于第一线束的位置,可以使第一保持部不与例如与第一线束连接的连接器一侧的小径电线引出部分(台阶部分)配合。
在该结构中,优选上述第一保持部具有朝向上述第一值线束外周面突出的突起。
根据上述结构,突起与第一线束的外周压接或配合,从而使第一线束可靠地保持在第一保持部内。优选针对第一线束的外周设置多个突起。
在该结构中,优选上述第一线束的上述外周面形成为具有多个周槽的波纹管,上述突起与上述多个周槽中的一个配合。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线束沿长度方向拉伸,或者挤压或拉伸第一保持部,可以使突起与波纹管的周槽配合,并且越过周槽间的突条,以棘轮方式在波纹管长度方向上移动,使突起在规定的位置上与周槽配合。
优选上述第一保持部包含一对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通过铰链被可开闭地连接,夹持上述第一线束。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操作性良好地、容易地进行第一线束的保持。优选上述突起和上述连接部设在一对保持部件的任意一方。
优选上述第二保持部包含固定在上述第二线束上的夹子部件以及形成于上述壁部上、与上述夹子部件配合的孔。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线束与第一线束分开而从例如罩的内侧被固定在壁部上。夹子部件具有可挠性的保持爪,保持爪被插入并保持在孔中。两根线束被例如并列的收容在罩内。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线束不会从罩的内侧与第一线束干涉,从而能通过单触式地来操作性良好且可靠地进行固定。此外,借助于配合孔,第二保持部的形成容易,从而使罩的结构简化、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连接箱,具有连接箱主体;以及安装在上述连接箱主体上的上述罩。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在将两根线束固定在罩上之后,将罩安装在连接箱主体上。或者可以将一根线束固定在罩的第二保持部上之后,将罩安装固定在连接箱主体上,然后将从罩中引出的第一线束固定在第一保持部上。这样,可以根据电气连接箱的组装方式来适当地设定线束向罩上的固定操作。第一和第二线束中的至少一方在罩的内侧与连接箱主体一侧的多个连接器连接。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电气连接箱的线束固定结构的连接器罩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罩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沿图2的线III-III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罩的线束保持部件的正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线束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4是线VI-VI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电气连接箱的线束固定结构的正视图。
图8是表示图7的线束固定结构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各图中仅示出了合成树脂制的连接器罩1,而省略了安装有继电器和保险丝等电气部件和电路基板、电子元件等的电连接箱主体的图示。
该连接器罩1为截面近似半圆状或近似圆弧状,中间部分形成为近似槽状,长度方向两端部倾斜,高度逐渐降低,紧接着一端部侧的倾斜壁2,一体地设有线束保持部件3,在一端部侧的倾斜壁2上设有夹子配合孔4,较粗的线束5被线束保持部件3保持,用于固定较细的线束6的保持夹7与夹子配合孔4配合。
在连接器罩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并列的设有多个加强用肋板8,利用肋板8,增加了连接器罩1的刚性,防止由于变形而导致连接器罩1偏离连接箱主体(未图示)。
连接器罩1被保持部件9保持在连接箱主体上,连接箱主体一侧的多个连接器(未图示)被连接器罩1覆盖,来自各连接器的多条引出电线作为两根线束5、6而被收容在连接器罩1的内侧,并且从连接器罩1的一端部侧引出到外部,如上所述,在引出侧,一根线束5被线束保持部件3固定,另一根线束6被夹子配合孔4固定。例如由两根线束5、6构成束线(wire harness)。
线束保持部件3由以下部分构成可挠性的薄壁连接片10,一体地与罩1连接;近似板状的线束支持部11,与连接片10的前端直交连接;以及略呈U字形弯曲的线束收容部12,经由支持部11的薄壁铰链13而一体且开闭自由地连接。保持主体部14(图4)由支持部11和收容部12构成。
可挠性的连接片10以连接器罩1宽度的近似1/4左右的宽度形成,其长度与连接器罩1的倾斜壁2的长度相同,其厚度为连接器罩1厚度的一半或小于一半,并且可从倾斜壁2一侧的根部10a和长度方向中间部分自由弯曲。
图4~图6示出了线束保持部件3(保持主体部14)的具体结构。
线束支持部11具有以下部分向基板部15的中央突出的近似矩形形状且弯曲为圆弧状的线束支持壁16;与线束支持壁16相邻的、从基板部竖立设置的线束支持片17;与线束支持片17的外侧相邻、相向的可挠性保持框18;以及在薄壁铰链19一侧的基端部,对线束收容部12进行定位的定位突条20。
线束支持片17高于线束支持壁16而突出,并且与线束支持壁16一同与一个线束5的外周面接触,从而稳定地支持线束5。线束收容部12的壁部22的转动前端侧部分22a进入线束支持片17和保持框18之间(间隙)21。定位突条20与收容部12的壁部22的基端侧部分22b的内表面接触,使线束支持部11稳定地定位在线束收容部12。在图4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在两个位置上示出了一根线束5,但实际上只有一根。
线束收容部12的近似U字形的壁部22由半圆形的弯曲部22c和与弯曲部22c的两侧连接的直线部分22a、22b构成。直线部分22a上设有针对保持框18的配合突起29,在配合突起29的前后两侧突出设置有定位兼保护用的肋板30。
此外,在弯曲部22c的内表面上,一体地设置有与线束外周的波纹管23(图6)的周槽24配合的突起26。在本实施例中等间隔地在半圆周上的三个位置设置突起26,用于固定波纹管23,使其至少在长度方向上不活动。
如图6所示,突起26的外径被设定得比周槽24的内部宽度小。此外,在波纹管23外周的一端与线束支持部11接触时,波纹管23外周的另一端与线束收容部12的壁部22c之间存在间隙27,在该状态下,突起26的前端与周槽24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28。利用该结构,可以使波纹管23在圆周方向上自由转动地被保持(吸收波纹管23的扭曲)。
此外,突起26的前端形成为近似半球形状或近似圆弧状,并与波纹管23的周槽24配合得较浅,从而以较小的作用力(保持力)与相邻于周槽24的突条25配合。利用该结构,通过在长度方向上稍用力地拉伸线束5,或者在连接片10的长度(挠曲行程)范围内沿线束长度方向挤压或拉伸线束保持部件3,由此,线束保持部件3可以沿波纹管23滑动,从而在线束长度方向上自由地调整线束保持部件3相对于线束5的位置。此时,突起26以棘轮方式与各周槽24配合,并且沿线束长度方向在各周槽24之间移动。
在没有例如突起26的情况下,波纹管23沿线束保持部件3在长度方向上移动,会出现保持主体部14落入波纹管前端与从前端开口引出的电线(连接器一侧的电线)形成的台阶中而无法返回的问题。突起26具有作为消除该问题的止动件的功能。为了不使线束保持部件3即连接器罩1容易地从波纹管23脱落,突起26是有效的。
如图1所示,第一线束5沿连接器罩1的倾斜壁2而被向外部引出,位于线束保持部件3的连接片10的下侧(连接箱主体一侧)。近似U字形的线束收容部12以铰链13为支点,如箭头C所示转动,将线束5收容在其内部,并与线束支持台11合为一体。由此,如双点划线所示,在图4的右侧,线束5被保持在保持主体部14内。
线束5在被收容在连接器罩1内、或用连接器与连接箱主体连接之前,被线束保持部件3保持,然后可以被收容在连接器罩1内,或以连接器连接。这种方式的线束5的组装操作性良好。
在使线束5保持在线束保持部件3内的状态下,通过稍用力地拉伸线束5,就可以调整线束5向连接器罩1内的收容量和连接器罩1相对于连接箱主体的位置。由此,与使线束5与线束保持部件3紧密接触而完全被固定的情况相比,可以在线束5的收容和连接器罩1的组装中提高操作自由度。
如图3所示,在连接器罩1内,第二线束6与第一线束5被并列地收容,第二线束6借助于保持夹7而从罩内侧被固定在倾斜壁2上。保持夹7与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的保持夹基本相同,由基板31、支柱32和一对可挠性的保持爪33构成,线束6借助于胶带缠绕或绑带34等而被预先固定在基板31上。
在倾斜壁2上形成有夹子配合孔4,该夹子配合部4是在倾斜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由此可以在配合孔4的长度范围内调整保持夹7的配合位置。一对保持爪33位于配合孔4的横断方向,各保持爪33的前端部(准确地讲,是前端侧的台阶部)与配合孔4的外缘配合(在图1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示出了使保持爪33的方向反转90°的状态)。
第一和第二线束5、6可以从各连接器(未图示)引出,或者第一线束5从各连接器引出、而第二线束6从连接器之外的连接箱主体一侧引出,或者单纯地从外部通过电气连接箱而布线等。
无论哪一种情况,两把线束5、6都如图3所示,被无多余间隙、省空间、高效地并列收容在近似槽状的连接器罩1内,并且借助于线束保持部件3和夹子配合孔4而操作性良好且可靠地固定在罩1内。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连接器罩1内设置各固定部3、4的例子,但各固定部3、4不限于连接器罩1内,可以设在电气连接箱的下罩和上罩等、使线束引出一侧的罩中的任何一个上。线束5、6的引出方向也不限于罩1的短边部,可以从长边部即图2的连接器罩1与长度直交方向(宽度方向)的壁部36引出。
此外,可以从各个部位引出各第一和第二线束5、6(即不象图2那样使线束保持部件3和夹子配合孔4靠近配置,而是使它们远离配置)。此外,可以在罩1上仅设置线束保持部件3或仅设置夹子配合孔4。
此外,可以利用胶带缠绕或绑带等使线束保持部件3的可挠性连接片10固定在第一线束5上,由此使连接器罩1的一端部相对于连接箱主体固定。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仅在连接器罩1的另一端部对连接箱主体设置了保持部件9,所以从简化连接器罩1的结构、低成本化的方面考虑,该结构是有效的。
此外,在线束保持部件3内不设置保持用的突起26的结构中,可以在第一线束5上设置波纹管23之外的保护管或缠绕胶带。在该情况下,使线束收容部12和支持部11的内表面与线束5的外周面紧密接触,从而使线束5无位移地被固定。可以将突起26压紧在线束5的保护管的外周面上或与其咬合,从而来固定线束5。
此外,安装在第二线束6上的保持夹7可以不在罩1的内侧,而是使其从外侧与罩1的孔部4配合。例如,在罩1的外侧使保持夹7的基板31固定在线束6上,在基板31的延长部(未图示)上突出设置支柱32和可挠性的保持爪33,并将延长部沿罩1的倾斜壁2的外表面配置,由此可以使线束6在罩1的内侧布线,并且从罩1的外侧使保持夹7配合。但是这样一来,保持夹7的结构难免变得复杂。
此外,可以设置可挠性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扭状或蛇腹状的连接部,来代替连接片10。此外,可以利用连接片10来使线束收容部12而不是线束支持部11与罩1连接,将线束5沿径向插入线束收容部12之后,封闭线束支持部11,与线束收容部12合为一体而保持。
权利要求
1.一种安装在电气连接箱主体上的罩,具有壁部,用于收容与上述电气连接箱连接的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第一保持部,沿上述第一线束从上述壁部引出的方向、从该壁部延伸出来,在该壁部的外侧保持该第一线束;以及第二保持部,将上述第二线束保持在上述壁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上述第一保持部通过可挠性的连接部而从该壁部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罩,上述第一线束在该第一线束的长度方向上可移动地被保持在上述第一保持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罩,上述第一保持部具有朝向上述第一线束外周面突出的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罩,上述第一线束的上述外周面被形成为具有多个周槽的波纹管,上述突起与上述多个周槽中的一个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上述第一保持部包含一对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通过铰链被可开闭地连接,夹持上述第一线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上述第二保持部包含固定在上述第二线束上的夹子部件以及形成于上述壁部上、与上述夹子部件配合的孔。
8.一种电气连接箱,具有连接箱主体;以及安装在上述连接箱主体上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在电气连接箱主体上的罩,它具有收容与上述电气连接箱连接的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的壁部。第一保持部沿上述第一线束从上述壁部引出的方向、从该壁部延伸出来,在该保持部件的外侧保持该第一线束。第二保持部将上述第二线束保持在上述壁部上。
文档编号H02G3/20GK1574532SQ200410042199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0日
发明者江川雅利, 关根由实, 杉浦智宏, 梅崎稔, 杉山嘉浩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