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弹片及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884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弹片及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遭受撞击时不易损坏的平板弹片及一种具有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致动器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少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作为电子产品(如数码 相机、手机、数码摄像机等)中的致动器(请参见Design of a voice coil motor used in the focusing system of a digital video camera, Mag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ume 41, Issue 10, Oct. 2005 Page(s):3979 - 3981)。
常见的音圈马达主要包括一固定架及一个可活动地装设于该固定架内的装筒及至少一个 平板弹片,该平板弹片具有一个通孔、 一个靠近该通孔的内框及一个远离该通孔的外框,该 平板弹片的外框与固定架相固接,其内框与装筒相固接。该平板弹片具有可挠性,用来保护 音圈马达。
然而,传统音圈马达中的平板弹片在垂直于装筒中心轴方向(本发明称其为侧向)的可 挠性不佳,从而使得具有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遭受侧向撞击时,该平板弹片容易因其侧向 上的可挠性不佳而损坏,进而縮短了该音圈马达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侧向上的可挠性较佳的平板弹片及一种具有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 实为必要。
一种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所述平板弹片具有一个平板,所述平板的中央设置有一通孔 ,所述平板具有一个外框、 一个内框及四个围绕所述通孔中心对称分布、且位于所述外框与 所述内框之间的弹力部,所述外框具有四个外侧连接部,所述弹力部具有一个弯折部、 一个 与所述弯折部相对的弧形部及一个位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弧形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弯折部 的一端与所述外侧连接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的一端相连,所述弧形部的一端与所述 内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弹力部的延伸部跨越与所述弹力部的弯 折部相连的外侧连接部及其相邻的另一外侧连接部的连线的中垂线,所述延伸部具有相互平 行的两侧边,且所述延伸部的侧边平行于其相对应的所述外框的侧边。
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固定装组及一个收容于所述固定装组内的两端开 口的活动装组,所述音圈马达进一步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活动装组两端的平板弹片,所述平板弹片具有一个平板,所述平板的中央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平板具有一个外框、 一个内框 及四个围绕所述通孔中心对称分布、且位于所述外框与所述内框之间的弹力部,所述外框具 有四个外侧连接部,所述弹力部具有一个弯折部、 一个与所述弯折部相对的弧形部及一个位 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弧形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外侧连接部相连,另一 端与所述延伸部的一端相连,所述弧形部的一端与所述内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的另 一端相连,所述弹力部的延伸部跨越与所述弹力部的弯折部相连的外侧连接部及其相邻的另 一外侧连接部的连线的中垂线,所述延伸部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侧边,且所述延伸部的侧边平 行于其相对应的所述外框的侧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平板弹片的弹力部具有弯折部、连接部及弧形 部,该弯折部、连接部及弧形部降低了该平板弹片侧向上的应力集中的程度,从而使得该平 板弹片侧向上的可挠性较佳,采用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致较耐震,进而使得该音圈马达具 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图l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示意图,该音圈马达具有平板弹片。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l,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音圈马达IO,可供一镜头模组(图未示)使用 。该音圈马达10包括 一个两端开口的固定装组30、 一个活动地收容于该固定装组30内、且 两端开口的活动装组40、两个分别位于该固定装组30的两端的平板弹片50。
该固定装组30具有一个固定架32及四块装设于固定架32中的磁铁34。该固定架32是一个 呈正方体筒状的架体。该固定架32的四个方形侧壁围成一个第一容置腔321,该第一容置腔 321用来收容活动装组40。两两侧壁的相交处形成一条棱323,从而使得该固定架32具有四条 棱323。该固定架32的四条棱323沿固定架32中心轴方向向固定架32的底部延伸形成四个第一 定位单元324,向固定架32的顶部延伸形成四个第一定位单元324。该第一定位单元324用来 将固定架32与平板弹片50定位并固定。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单元324为定位柱。
当然,该第一定位单元324也可以为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单元324的个数也可以为两个、 三个或更多个。
可以理解,该第一定位单元324也可单独成型,再通过胶合粘结、螺接等其他固接方法与固定架32固接为一体。同样还可以理解,该固定架32也可以没有第一定位单元324。
该活动装组40活动地装设于固定装组30的第一容置腔321中。该活动装组40具有一个活 动活动装筒41及绕于该活动活动装筒41外壁的线圈42。该活动活动装筒41为一个具有大致呈 圆形的第二容置腔412的方形结构。该第二容置腔412用来收容镜头模组中的镜筒(图未示) 。该第二容置腔412的侧壁沿平行于活动装筒41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形成八个第二定位柱413。 该八个第二定位柱413中,四个均匀分布于活动装筒41的顶部,四个均匀分布于活动装筒41 的底部,用来与平板弹片50定位及固定。
可以理解,该第二定位柱413也可单独成型,再通过胶合粘结、螺接等其他固接方法与 活动装筒41固接为一体。
请参阅图2,该平板弹片50具有一个方形平板51。该平板51的几何中心开设有一通孔 510,该通孔510使得光线能通过该平板弹片50。
该平板51具有一个远离该通孔510的外框52、 一个靠近该通孔510的内框53及四个围绕该 通孔510中心对称分布、且位于该外框52及内框53之间的弹力部54。
该外框52为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边521、第二侧边522、第三侧边523及第四侧边524的 方形结构。其中,该第一侧边521与第三侧边523平行,第二侧边522与第四侧边524平行。
该外框52具有四个分别与该四个弹力部54的一端相连的外侧连接部525、 526、 527及 528。其中,该外侧连接部525与外侧连接部526相邻,与外侧连接部528相邻,与外侧连接部 527相对。
外侧连接部525与外侧连接部526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X与外侧连接部525与外侧连接部 528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Y将该平板51分为第一区域61、第二区域62、第三区域63及第四区域 64。其中,该第一区域61与该第二区域62相邻,与该第三区域63相对,与该第四区域64相邻
该外框52还具有四个与第一定位柱324配合使用的定位孔529。该定位孔529与第一定位 单元324相配合将平板弹片50与固定架32定位并固定。为了使得与固定架32固定的更牢,也 可以在定位孔529与第一定位单元324之间点胶。
该内框53开设有四个开口朝向通孔510、且与通孔510连通的凹口531。该凹口531与第二 定位柱413相配合将平板弹片50与活动装筒41定位并固定。为了使得与活动装筒41固定的更 牢,也可以在凹口531与第二定位柱413之间点胶。当然,该凹口531也可以为不与通孔510连 通的通孔。
该弹力部54具有一个位于该平板51的第一区域61中的弯折部541 、 一个与该弯折部541相对的弧形部542及一个位于该弯折部541及弧形部542之间的延伸部543。
该弯折部541具有一个开始段5411、两个沿通孔510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伸长段5412、
第二伸长段5413及一个位于该第一伸长段5412、第二伸长段5413之间的弧形折返段5415。其
中,该第一伸长段5412的长度小于该第二伸长段5413的长度。
该开始段5411平行于该通孔510的径向,且其一端与该外侧连接部525相连,另一端与该
第一伸长段5412的一端相连。该第一伸长段5412的另一端与该折返段5415的一端相连。该折
返段5415的另一端与该第二伸长段5413的一端相连,以使该第一伸长段5412、折返段5415及
第二伸长段5413形成一个开口方向朝向第一侧边521的U形结构。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伸长段
5412及该第二伸长段5413均为直线结构。
当然,该第一伸长段5412及该第二伸长段5413也可以为弧形结构。
该延伸部543具有靠近通孔510的内侧边5431及远离通孔510、且与该内侧边5413相平行 的外侧边5433,且该外侧边5433平行于第一侧边521 。该延伸部543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伸长 段5413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该弧形部542的远离该内框53的端部。也就是说,该延伸部 543的与该弯折部541的第二伸长段5413相连的端部位于第一区域61,与该弧形部542相连的 端部位于第二区域62,即该延伸部543跨越中垂线Y。
该弧形部542位于该平板51的第二区域62中,且其远离延伸部543的端部与该内框53相连
当然,该音圈马达10也可以只有一个平板弹片50。
正是由于该弹力部54具有一个位于该平板51的第一区域61中的弯折部541、 一个与该弯 折部541相对的弧形部542及一个位于该弯折部541及弧形部542之间的延伸部543,该弯折部 541、延伸部543及弧形部542降低了该平板弹片50侧向上的应力集中的程度,从而使得该平 板弹片50侧向上的可挠性较佳,采用该平板弹片50的音圈马达10致较耐震,进而使得该音圈 马达10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将线圈42与外部电路连通,使线圈42内有电流流动,而通有电流的线圈42在固定装组 30产生的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带动活动装筒41沿其中心轴方向移动,当线圈42内没有电流 流动时,平板弹片50中的弹性回复力带动该活动装筒41回到初始位置,且该平板弹片50可在 音圈马达10的侧向受到外力撞击时为该音圈马达10提供一个缓冲力,从而保护音圈马达IO, 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音圈马达(图未示)的平板弹片50a,其与平板弹 片50a基本相同,具有一个平板51a,该平板51a的几何中心开设有一通孔510a,该平板51a还具有一个远离该通孔510a的外框52a、 一个靠近该通孔510a的内框53a及四个围绕该通孔 510a中心对称分布、且位于该外框52a及内框53a之间的弹力部54a,该外框52a为具有依次相 连的第一侧边521a、第二侧边522a、第三侧边523a及第四侧边524a的方形结构,该外框52a 还具有四个分别与该四个弹力部54a的一端相连的外侧连接部525a、 526a、 527a及528a,且 外侧连接部525a与外侧连接部526a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Xl与外侧连接部525a与外侧连接部 528a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Yl将该平板51a分为第一区域61a、第二区域62a、第三区域63a及第 四区域64a,该弹力部54a具有一个与外侧连接部525a相连的弯折部541a、 一个与该弯折部 541a相对的弧形部542a及一个位于该弯折部541a及弧形部542a之间的延伸部543a,该延伸部 543a具有相互平行的内侧边5431a及外侧边5433a,不同之处在于该弯折部541a具有一个开 始段5411a、三个沿通孔510a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伸长段5412a、第二伸长段5413a与第三 伸长段5414a及两个折返段5415a,其中, 一个折返段5415a位于第一伸长段5412a与第二伸长 段5413a之间,且与第一伸长段5412a与第二伸长段5413a形成一个U形结构,另一个折返段 5415a位于第二伸长段5413a与第三伸长段5414a之间,且与第二伸长段5413a与第三伸长段 5414a形成一个U形结构,第一伸长段5412a的长度小于该第二伸长段5413a的长度,第二伸长 段5413a的长度小于第三伸长段5414a的长度,该弧形部542a与该内框53a相连的端部位于该 平板51a的第四区域64a,该延伸部543a的外侧边5433a平行于第四侧边524a,且该延伸部 543a跨越中垂线Xl。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音圈马达(图未示)的平板弹片50b。该平板弹片 50b具有一个平板51b。该平板51b的几何中心开设有一通孔510b。该平板51b还具有一个远离 该通孔510b的外框52b、 一个靠近该通孔510b的内框53b及四个围绕该通孔510b中心对称分布 、且位于该外框52b及内框53b之间的弹力部54b。
该外框52b呈圆形,它具有四个分别与该四个弹力部54b的一端相连的外侧连接部525b、 526b、 527b及528b。其中,该外侧连接部525b与外侧连接部526b相邻,与外侧连接部528b相 邻,与外侧连接部527b相对。
该外侧连接部525b与外侧连接部526b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X2与外侧连接部525b与外侧连 接部528b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Y2将该平板51b分为第一区域61b、第二区域62b、第三区域 63b及第四区域64b。其中,该第一区域61b与该第二区域62b相邻,与该第三区域63b相对, 与该第四区域64b相邻。
该弹力部54b具有一个位于该平板51b的第一区域61b中的弯折部541b、 一个与该弯折部 541b相对的弧形部542b及一个位于该弯折部541b及弧形部542b之间的延伸部543b。其中,该延伸部543b具有内侧边5431b及与内侧边5431b相平行的外侧边5433b,且该延伸部543b平行
于与其相对应的外框52b的侧边。
该弯折部541b的一端与外侧连接部525b相连,另一端与该延伸部543b的一端相连,且该
弯折部541b的开始段5411b与该通孔510b的径向之间的夹角为30度。该延伸部543b的另一端
与该弧形部542b的一端相连,该弧形部542b的另一端与该内框53b相连,也就是说,该延伸
部543b跨越中垂线X2。
当然,该弯折部541b的开始段5411b与该通孔510b的径向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20度或10
度等其它度数,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
当然,该伸长段的个数还可以为四个或五个或更多个,应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
当然,该外框的形状也可以为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其它结构的几何形状。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故,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
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所述平板弹片具有一个平板,所述平板的中央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平板具有一个外框、一个内框及四个围绕所述通孔中心对称分布、且位于所述外框与所述内框之间的弹力部,所述外框具有四个外侧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部具有一个弯折部、一个与所述弯折部相对的弧形部及一个位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弧形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外侧连接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的一端相连,所述弧形部的一端与所述内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弹力部的延伸部跨越与所述弹力部的弯折部相连的外侧连接部及其相邻的另一外侧连接部的连线的中垂线,所述延伸部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侧边,且所述延伸部的侧边平行于其相对应的所述外框的侧边。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框为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的方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 伸部的侧边平行于所述外框的第一侧边,所述弯折部具有一个开始段、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 伸长段、第二伸长段及一个折返段,所述开始段的一端与所述外侧连接部相连,另一端与所 述第一伸长段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伸长段的形状为沿所述通孔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直线状或 弧形,且所述第一伸长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伸长段的长度,所述折返段的形状为弧形,且 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伸长段与所述第二伸长段的端部相连,以使所述第一伸长段、所述第 二伸长段及所述折返段呈U型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 伸部的侧边平行于所述外框的第四侧边,所述弯折部具有一个开始段、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一 伸长段、第二伸长段与第三伸长段及两个折返段,所述开始段的一端与所述外侧连接部相连 ,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长段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伸长段的形状为沿所述通孔的圆周方向延 伸的直线状或弧形,且所述第一伸长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伸长段的长度,所述第二伸长段 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伸长段的长度,所述折返段的形状为弧形,且两个所述折返段中之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伸长段与所述第二伸长段的端部相连,以使所述第一伸长段、所述第二 伸长段及两个所述折返段中之一呈U型状,另一所述折返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伸长段与 所述第三伸长段的端部相连,以使所述第二伸长段、所述第三伸长段及另一所述折返段呈U 型状。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的外框为圆形结构。
6. 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固定装组及一个收容于所 述固定装组内的两端开口的活动装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 项所述的、且分别位于所述活动装组两端的平板弹片,所述平板弹片的内框固接于所述活动 装组,其外框固接于所述固定装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弹片,其具有一平板,平板有一通孔,平板具有一个外框、一个内框及四个围绕该通孔中心对称分布、且位于外框与内框之间的弹力部,外框具有四个外侧连接部,弹力部具有一个弯折部、一个弧形部及一个位于弯折部与弧形部之间延伸部,弯折部的一端与外侧连接部相连,另一端与延伸部的一端相连,弧形部的一端与内框相连,另一端与延伸部的另一端相连,延伸部跨越相邻两个外侧连接部的连线的中垂线,其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侧边,且延伸部的侧边平行于其相对应的外框的侧边。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该平板弹片侧向上的可挠性较佳。具有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较耐震、使用寿命较长。
文档编号H02K33/00GK101630889SQ20081030274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5日
发明者王毓斌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