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联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0314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联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主要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资源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太阳能电池作为可再生的环保能源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伏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光伏支架作为光伏的应用系统中的部件,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光伏组件提供与安装面(如屋顶或地面)的可靠稳定的联结。另一方面,其自身需要有足够的刚性强度支撑光伏组件能够经受风雪等环境的考验,保证其正常发电。

光伏电站支架大多是由横梁2和竖梁1相互交错联结形成刚性结构的支架,光伏组件则搭在支架上,并通过压块螺栓连接紧固在支架上。但是现在常用支架与光伏组件的联结方式并不能提升光伏组件自身的受载荷抗变形强度,对光伏组件的支撑性能差,因此光伏组件的长边框容易发生弯曲变形。而在风雪载荷大的环境下对光伏组件边框的强度则有更高要求,而通过增加光伏组件铝边框的尺寸及壁厚来增加边框强度会增加组件成本;通过加宽整根支架横梁2的宽度也会大幅增加成本及支架重量,相应增加负重。

目前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基本都是支架结构:两根支架梁与光伏组件两个长边框垂直交叉,托住光伏组件的两个长边的铝边框,通过压块与螺栓将光伏组件与支架固定,如图1所示。

因为光伏组件一般是长方形的面板结构,常见规格为1640*992毫米或1958*992豪米,长边相对较长,两根横梁2之间的跨度相对较大,因此边框变形相对也较大。这样的结构对光伏组件的铝边框的长边框而言,相当于形成了一种力学上的简支梁的结构,两根横梁2相当于两个支点。其支撑的宽度为横梁2的宽度,目前常用规格的横梁2的宽度42毫米,这种支架结构的横梁2对光伏组件边框在长度方向的支撑作用相当有限,而光伏组件边框一般都为铝型材结构,过大的变形会导致光伏组件内部电池处的破损,会影响光伏组件的性能。在实际运行时,当光伏组件正面受风雪等均布载荷q牛/米时,光伏组件边框中心的最大变形挠度f1=5qL14/384EI,光伏组件边框两边的最大变形挠度f2=qL24/8EI,其中EI—梁的截面弯曲刚度,E为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I为截面的惯性矩;在材料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为一常量不变。由上公式可看出其变形量与两根横梁2的间距L1及光伏组件伸出横梁2的长度L2的四次方成正比例。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如果加宽对光伏组件长方向上的支撑面就可降低光伏组件的受载荷情况下的变形量。但是直接的加宽横梁2的宽度,会导致支架成本大幅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载荷能力强的光伏组件支撑联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联接结构,包括横梁和竖梁,所述横梁和竖梁相互交错布置,所述横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压块、用于将光伏组件依次紧固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的布置方向与光伏组件的组装方向一致且与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压块与横梁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与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其长度大于横梁的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支撑件包括上安装面和下支撑面,所述下支撑面支承于所述横梁上,所述上安装面与两相邻光伏组件的边框下表面相贴合,所述上安装面与下支撑面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沿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支撑件的上安装面的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螺母,所述压块安装于所述卡槽上,所述压块上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压块与卡槽内的螺母螺纹连接而将压块与支撑件紧固。

所述支撑件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压块上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压块和通孔后与横梁紧固连接。

所述横梁和竖梁均为槽钢,所述竖梁的槽内设有方形螺母,所述横梁和竖梁的开口处两槽边均向内侧弯折形成折弯部以对方形螺母进行限位,所述横梁的槽内设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横梁与所述竖梁内的方形螺母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光伏组件支撑联接结构,通过在压块与横梁之间设置有支撑件,且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与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支撑件的支撑长度大于横梁的宽度,增大光伏组件沿长度方向的支撑面,从而加大了支撑力,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受力载荷,提高了工作性能;另外支撑件可直接加装于压块与横梁之间,安装方便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施例图。

图3为本发明在具体应用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具体应用时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表示:1、竖梁;11、折弯部;2、横梁;3、光伏组件;4、边框;5、压块;6、支撑件;61、上安装面;62、下支撑面;63、加强筋;64、卡槽;7、第一螺栓;8、第二螺栓;9、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联接结构,包括横梁2和竖梁1,横梁2和竖梁1相互交错布置,横梁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压块5、用于将光伏组件3依次紧固在横梁2上,横梁2的布置方向与光伏组件3的组装方向一致且与光伏组件3的长度方向垂直;压块5与横梁2之间设置有支撑件6,支撑件6的长度方向与光伏组件3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其长度大于横梁2的宽度。本发明的光伏组件支撑联接结构,通过在压块5与横梁2之间设置支撑件6,且支撑件6的长度方向与光伏组件3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支撑件6的支撑长度大于横梁2的宽度,增大光伏组件3沿长度方向的支撑面,从而加大了支撑力,提高了光伏组件3的受力载荷,提高了工作性能;另外支撑件6可直接加装于压块5与横梁2之间,安装方便且结构简单。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件6包括上安装面61和下支撑面62,上安装面61与下支撑面62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筋63,加强筋63沿光伏组件3的长度方向布置,提高了支撑件6自身的刚性强度和抗弯性能;其中下支撑面62支承于横梁2上,上安装面61与两相邻光伏组件3的边框4下表面相贴合(即边框4下表面在其宽度方向上完全贴合在上安装面61上),加强了边框4的强度和刚性,进一步提高了其抗风雪载荷的能力。如图2所示,支撑件6的上安装面61在光伏组件3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3大于横梁2的宽度,能够增加支撑面,提供更多的支撑力。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件6的上安装面61的中部设置有突起的卡槽64,卡槽64内设置有螺母,螺母可在卡槽64内滑动,压块5安装于卡槽64上,其中压块5呈倒立的几字形状,压块5中部的凹槽内安装有第一螺栓7,第一螺栓7穿过压块5后与卡槽64内的螺母螺纹连接,从而在将压块5与支撑件6紧固的同时,通过压块5与支撑件6上安装面61的配合将光伏组件3的边框4卡紧,从而实现光伏组件3的组装固定。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支撑件6的中部设置通孔,压块5的凹槽内设置长的第二螺栓8,第二螺栓8依次穿过压块5和通孔后与横梁2紧固连接,同样达到光伏组件3的组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横梁2和竖梁1均为槽钢,竖梁1的槽内设有方形螺母,横梁2和竖梁1的开口处两槽边均向内侧弯折形成折弯部11以对方形螺母进行限位,横梁2的槽内设有第三螺栓9,第三螺栓9穿过横梁2与竖梁1内的方形螺母螺纹连接,从而将横梁2和竖梁1进行紧固。

本发明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联接结构,不仅在光伏组件3长度方向上提供了更多的支撑力,而且使光伏组件3的边框4与支撑件6接触面积更大,提高了边框4的强度,而且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