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156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转子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转换的装置,电机转子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电机转子在加工时,通常是先将多个转子片(可以是转子冲片等)组合,转子片之间保持同轴且转子片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随后再将组合好的转子片一起置于模具中,在端部浇注出端环(多为铝端环),从而形成完整的转子。目前的电机转子加工装置,虽然能实现转子的加工,但在自动化程度、功能完整度、加工效率及工序排布合理性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完成电机转子的加工,且工序排布合理,各步骤定位方便准确,加工连续性好,加工效率高的电机转子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转子加工装置,包括主机架、主运机械手,所述主机架上依次设有中转装置、压塞头装置、铆接平衡块装置及滚内孔装置,中转装置包括与主机架固定的中转定位座,中转定位座上设有用于伸入转子内孔的中转定 位头,压塞头装置包括压塞定位座、压塞杆及用于带动压塞杆上下移动的压塞气缸,压塞定位座与主机架固定,压塞定位座上设有用于容纳转子浇注后的余留水口的水口容纳孔,压塞杆处在压塞定位座上方,滚内孔装置包括滚内孔夹持座、由滚内孔电机带动的滚刀、用于带动滚内孔夹持座上下移动的夹持座气缸及用于带动滚内孔电机和滚刀共同上下移动的滚刀气缸,滚刀处在滚内孔夹持座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主机架上设有竖直布置的落废料管,水口容纳孔上端开口于压塞定位座顶部,水口容纳孔下端开口于压塞定位座底部,落废料管上端与水口容纳孔下端之间通过设置在主机架上的机架废料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铆接平衡块装置为转子平衡块铆接机。

作为优选,所述铆接平衡块装置包括铆接定位座、送平衡块机械手、铆接机头及用于带动铆接机头上下移动的铆接气缸,铆接机头处在铆接定位座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压塞头装置与铆接平衡块装置之间设有整形倒压装置,整形倒压装置包括整形定位座、整形压头及用于带动整形压头上下移动的整形气缸,整形定位座与主机架固定,整形定位座上设有用于伸入转子内孔的整形定位头,整形压头处在整形定位座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整形倒压装置与铆接平衡块装置之间设有砂铝端环装置,砂铝端环装置包括砂端环定位座、由砂轮电机带动的端环砂轮及用于带动砂轮电机和端环砂轮共同上下移动的砂端环气缸,砂端环定位座与主机架固定,砂端环定位座上设有用于伸入转子内孔的砂端环定位头,端环砂轮处在砂端环定位座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测试装置与铆接平衡块装置之间设有滚内孔装置,滚内孔装置包括滚内孔夹持座、由滚内孔电机带动的滚刀、用于带动滚内孔夹持座上下移动的夹持座气缸、及用于带动滚内孔电机和滚刀共同上下移动的滚刀气缸,滚刀处在滚内孔夹持座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有效完成电机转子的加工,且工序排布合理,各步骤定位方便准确,加工连续性好,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处的放大图。

图中:主机架1、落废料管11、中转装置2、中转定位座2a、中转定位头2b、压塞头装置3、压塞定位座3a、水口容纳孔3b、压塞杆3c、压塞气缸3d、铆接平衡块装置4、滚内孔装置5、滚刀5a、夹持座气缸5b、滚刀气缸5c、整形倒压装置6、整形定位座6a、整形定位头6b、整形压头6c、整形气缸6d、砂铝端环装置7、砂端环定位座7a、砂端环定位头7b、砂端环气缸7c、转子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电机转子加工装置,包括主机架1、主运机械手,所述主机架上依次设有中转装置2、压塞头装置3、铆接平衡块装置4及滚内孔装置5,中转装置包括与主机架固定的中转定位座2a,中转定位座上设有用于伸入转子内孔的中转定位头2b,压塞头装置包括压塞定位座3a、压塞杆3c及用于带动压塞杆上下移动的压塞气缸3d,压塞定位座与主机架固定,压塞定位座上设有用于容纳转子浇注后的余留水口的水口容纳孔3b,压塞杆处在压塞定位座上方,滚内孔装置包括滚内孔夹持座、由滚内孔电机带动的滚刀5a、用于带动滚内孔夹持座上下移动的夹持座气缸5b及用于带动滚内孔电机和滚刀共同上下移动的滚刀气缸5c,滚刀处在滚内孔夹持座上方。

所述主机架上设有竖直布置的落废料管11,水口容纳孔上端开口于压塞定位座顶部,水口容纳孔下端开口于压塞定位座底部,落废料管上端与水口容纳孔下端之间通过设置在主机架上的机架废料孔连通。水口废料可以从落废料管落下并被收集。

所述铆接平衡块装置为转子平衡块铆接机。转子平衡块铆接机是本领域的常用设备,可以直接应用。

所述压塞头装置与铆接平衡块装置之间设有整形倒压装置6,整形倒压装置包括整形定位座6a、整形压头6c及用于带动整形压头上下移动的整形气缸6d,整形定位座与主机架固定,整形定位座上设有用于伸入转子内孔的整形定位头6b,整形压头处在整形定位座上方。

所述整形倒压装置与铆接平衡块装置之间设有砂铝端环装置7,砂铝端环装置包括砂端环定位座7a、由砂轮电机带动的端环砂轮及用于带动砂轮电 机和端环砂轮共同上下移动的砂端环气缸7c,砂端环定位座与主机架固定,砂端环定位座上设有用于伸入转子内孔的砂端环定位头7b,端环砂轮处在砂端环定位座上方。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主运机械手将由多个转子片堆叠并扣接,且经浇注而形成铝端环的转子8先放置到中转定位座上(此时转子已经过冷却)。

然后主运机械手将转子翻转180度放置到压塞定位座上,水口(浇注后留在工件上的浇道部分的金属)处在水口容纳孔中,压塞气缸带动压塞杆下移,将水口顶断。水口顶断后压塞杆等复位。

然后主运机械手将转子再次翻转180度放置到整形定位座上,整形气缸带动整形压头下压,将上一工步中形成的水口断裂处进行加压整形。整形完成后整形压头等复位。

然后主运机械手将转子放置到砂端环定位座上,砂端环气缸带动砂轮电机和端环砂轮共同下移,端环砂轮对铝端环进行打磨加工。加工完成后端环砂轮等复位。

然后主运机械手将转子运送至铆接平衡块装置进行转子平衡块的铆接。

平衡块铆接完成后,主运机械手将转子放置到滚内孔夹持座(滚内孔夹持座可替换为任意常用的转子固定夹具)上,夹持座气缸带动滚内孔夹持座上升到位,滚刀气缸带动滚内孔电机和滚刀共同下移,滚刀对内孔(即转子孔,也即中心孔)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滚刀等复位。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铆接平衡块装置包括铆接定位座、送平衡块机械手、铆接机头及用于带动铆接机头上下移动的铆接气缸,铆接机头处在铆接定位座上方。实施例1 中直接采用现有设备进行平衡块铆接,本实施例中,则直接利用特定结构来实现平衡块铆接,二者可互相替换,或是可替换为现有技术中任意常规的铆接设备、铆接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