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面换向器与多股绕组引出线焊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3739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面换向器与多股绕组引出线焊接方法,属于电机端面换向器与绕组之间的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公司电机与绕组的焊接中,由于电机的使用空间受到限制,其轴向长度有限,因此采用厚度为5mm端面换向器结构进行绕组的焊接,端面换向器的槽底厚度仅1mm,而且换向片为铜材,片间绝缘材料耐温在600℃左右,而纯铜的熔点为1083℃,铜合金熔点更高,受热后极易变形,如果变形超过一定范围,对后续端面换向器表面精车带来加工量变大,端面换向器有效长度减小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端面换向器的端面与电刷的接触。

在常规焊接过程中云母片会被高温烧损而导致绝缘下降,同时高温会导致电木粉塑料变形,强度下降,端面换向器变形量,而导线排列在端面换向器槽中,焊接时焊料渗透性差,长时间焊接会造成换向器温度过高,短时间焊接又不能保证焊料渗透到下层导线之间,存在虚焊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面换向器与多股绕组引出线焊接方法,该端面换向器与多股绕组引出线焊接方法解决了端面换向器壁薄引起的换向片焊接后变形、焊接温度高,焊接损伤片间绝缘、绕组线头多,焊料不易渗透导致虚焊等技术难点,实现端面换向器与多股绕组引出线的良好焊接。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面换向器与多股绕组引出线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准备器件:准备端面换向器和电枢绕组,电枢绕组上留有若干根引出线;

②脱漆皮:将电枢绕组的若干根引出线进行脱漆皮处理;

③捻紧引出线:把8根引出线作为一组,进行捻紧;

④预整形:把引出线排列在端面换向器的槽底面;

⑤进行焊接:对引出线和端面换向器进行焊接。

所述步骤①中准备的器件还包括焊料、冷却工具、压紧工具和焊头,在端面换向器上设有换向片。

所述步骤②分为以下步骤:

(2.1)对引出线进行修剪,使得引出线的长度与换向片的槽径向长度相等;

(2.2)将排列在换向片槽底部分的引出线进行脱漆皮处理,把引出线按照引出的顺序进行有序排列。

所述步骤④中,把引出线整齐的沿径向、由内向外、贴紧端面换向器的槽底面进行排列。

所述步骤⑤分为以下步骤:

(5.1)将冷却工具贴紧在换向片上,端面换向器与电枢绕组放于冷却工具上,让引出线紧贴换向片;

(5.2)用压紧工具压紧引出线,让引出线沿轴向紧贴端面换向器的槽底;

(5.3)在换向片的槽底焊接处填充焊料,让焊头倾斜,对换向片进行垂直焊接。

所述步骤(5.3)中,焊头倾斜的角度为10°~20°,焊接时间小于3s。

所述步骤(5.3)中,压紧工具压紧的引出线部位为未脱漆皮段末端。

所述步骤(5.3)分为以下步骤:

(5.3.1)焊接完成后检查焊点,电枢绕组完全冷却后,对虚焊进行补焊;

(5.3.2)在蘸水冷却的条件下,焊接1~2个焊点后,需重新蘸冷水,持续冷却条件下,可连续焊接;

(5.3.3)重复步骤(5.3.2),直至虚焊点全部焊接完成。

在蘸水冷却的条件下,冷却工具为蘸水石棉绳,持续冷却条件下,冷却工具为通水冷却的铜管,焊料为铜基焊料,压紧工具为耐高温金属棒,电枢绕组为4线φ0.8圆铜线并绕的电枢绕组。

所述步骤(5.3)中,焊接采用送丝氩弧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端面换向器焊接,保证了电机的生产,解决了端面换向器壁薄引起的换向片焊接后变形、焊接温度高,焊接损伤片间绝缘、绕组线头多,焊料不易渗透导致虚焊等技术难点,实现端面换向器与多股绕组引出线的良好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焊接工作的原理图;

图中:1-换向片,2-焊料,3-冷却工具,4-引出线,5-压紧工具,6-焊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端面换向器与多股绕组引出线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准备器件:准备端面换向器、电枢绕组、焊料2、冷却工具3、压紧工具5和焊头6,电枢绕组上留有若干根引出线4,端面换向器上设有换向片1;

②脱漆皮:对电枢绕组的若干根引出线4进行修剪,使得引出线4的长度与换向片1的槽径向长度相等,将排列在换向片1槽底部分的引出线4进行脱漆皮处理,把引出线4按照引出的顺序进行有序排列;

③捻紧引出线4:把8根引出线4作为一组,进行捻紧;引出线4捻紧半圈到一圈最佳,过松容易松散,不方便贴紧换向片1,过紧焊料2渗透不好,内层引出线容易虚焊;

④预整形:把引出线4整齐的沿径向、由内向外、贴紧端面换向器的槽底面进行排列,使引出线4尽量自然贴近端面换向器的焊接部位;预整形可以有效防止焊接过程中引出线4松散、位置变动等现象,使焊接稳定,焊点均匀;

⑤进行焊接:将冷却工具3贴紧在换向片1上,端面换向器与电枢绕组放于冷却工具3上,便于焊接操作,同时使冷却工具3的冷却水能有效流向下方,防止影响焊点质量和防止端面换向器过热,影响绝缘,让引出线4紧贴换向片1,并用压紧工具5压紧引出线4,压紧的引出线4部位为未脱漆皮段末端,让引出线4沿轴向紧贴端面换向器的槽底,在换向片1的槽底焊接处填充焊料2,让焊头6倾斜,倾斜的角度为10°~20°,利用送料及焊料2的流动,控制焊接时间,防止端面换向器过热,对换向片1进行垂直焊接,焊接时间小于3s,采用送丝氩弧焊的方式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检查焊点,电枢绕组完全冷却后,对虚焊进行补焊,是为了防止端面换向器过热造成焊接缺陷(烧损绝缘、塑料变形、换向片1变形等缺陷),在蘸水冷却的条件下,焊接1~2个焊点后,需重新蘸冷水,以保证冷却效果,持续冷却条件下,可连续焊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虚焊点全部焊接完成。

进一步地,在蘸水冷却的条件下,冷却工具3为蘸水石棉绳,持续冷却条件下,冷却工具3为通水冷却的铜管,焊料2为铜基焊料,压紧工具5为耐高温金属棒,电枢绕组为4线φ0.8圆铜线并绕的电枢绕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面换向器与多股绕组引出线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器件‑脱漆皮‑捻紧引出线‑预整形‑进行焊接。本发明实现了端面换向器焊接,保证了电机的生产,解决了端面换向器壁薄引起的换向片焊接后变形、焊接温度高,焊接损伤片间绝缘、绕组线头多,焊料不易渗透导致虚焊等技术难点,实现端面换向器与多股绕组引出线的良好焊接。

技术研发人员:康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8
技术公布日:2018.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