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注入式音圈马达焊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446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注入式音圈马达焊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圈马达产品及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注入式音圈马达焊脚结构。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并实现直线型及有限摆角的运动。利用来自永久磁钢的磁场与通电线圈导体产生的磁场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有规律的运动的装置。现有的音圈马达结构的焊脚都是后期焊连或黏连的,所以结构强度不高,而且音圈马达安装之后牢固度也较差,容易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结构连接强度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注入式音圈马达焊脚结构,能够通过一体成型的焊脚来增加其结构强度,通过弹性部件的夹持来防止音圈马达的滑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注入式音圈马达焊脚结构,包括卡座、定位孔和焊脚,卡座上端面设有定位孔和焊脚,卡座与焊脚一体成型,卡座两端与夹板尾端转动连接,卡座通过弹性部件与夹板侧端相连。

具体地,所述弹性部件优选为弹簧筒,弹簧筒一端与卡座侧端焊接连接,弹簧筒另一端与夹板焊接连接。

具体地,所述卡座侧端设有转杆,夹板两侧设有转孔,转杆置于转孔内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夹板内侧粘结连接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注入式音圈马达焊脚结构,能够通过一体成型的焊脚来增加其结构强度,通过弹性部件的夹持来防止音圈马达的滑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卡座,2.定位孔,3.焊脚,4.夹板,5.弹性部件,6.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一种新型注入式音圈马达焊脚结构,包括卡座1、定位孔2和焊脚3,卡座1上端面设有定位孔2和焊脚3,卡座1与焊脚3一体成型,卡座1两端与夹板4尾端转动连接,卡座1通过弹性部件5与夹板4侧端相连。所述弹性部件5优选为弹簧筒,弹簧筒一端与卡座1侧端焊接连接,弹簧筒另一端与夹板4焊接连接。所述卡座1侧端设有转杆,夹板4两侧设有转孔,转杆置于转孔内转动连接。所述夹板4内侧粘结连接有橡胶层6。

卡座1上垂直相连的焊脚3,是在制作卡座1的时候直接注入一体成型的。这样制作,就不需要再后期把焊脚3单独安装到卡座1之上了,少了一道制作工序,而且焊脚3与卡座1的连接强度更强,卡座1的稳定性更好。在安装之前,先把卡座1两侧的夹板4往外分开,此时夹板4会沿着卡座1两端的转杆往外翻转,接着当音圈马达安装上卡座1之后,就放开夹板4,此时夹板4会在弹簧筒恢复形变的压力作用下往内翻转,两个夹板4会分别夹持住音圈马达的左右两侧,这样就能防止音圈马达与卡座1发生位移。而橡胶层6能够增加夹板4与音圈马达的摩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