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高振的端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445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高振的端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高振的端盖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认知的微型直流刷电机由于端盖结构零部件繁多,装配工序繁多,传统的工艺使用机械铆接,胶水等固定方式,但是传统的工艺在高温环境(-40到160℃)、高振(40G加速度)的使用条件下,容易导致结构损伤,松动,从而导致电机失效,远远不能满足在汽车发动机部位的使用要求;而且认知的微型直流电机端盖刷握结构采用金属刷握,装配繁琐,连接可靠性差,在高温环境(-40到160℃)、高振(40G加速度)的使用条件下金属部件由于热胀冷缩等原因易松动,从而导致电机失效,远远不能满足在汽车发动机部位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微型直流电机的抗振动性以及耐高温性能差的缺点,本发明直流电机将各种接插件集成在一起嵌件注塑在塑料端盖内,代替了胶水固定,大大简化了端盖组件组装工艺,该结构稳定、可靠,大大增强电机端盖部分的机械强度,使导电片、接线片,电感的抗振动性能大大增强,且电机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电机机械强度高,抗振动性能好,且满足高温的使用要求,可以满足汽车发动机部位附近的使用要求。

为了克服现有微型直流电机刷握的装配后连接的可靠性差的缺点,本发明直流电机采用塑料一体式刷握结构,大大减少了装配的工序,同时增强了刷握组件的牢固度,使得刷握结构机械强度增强,且可以满足高温高振的使用要求,可以满足汽车发动机部位附近的使用要求。

为了克服在高温的环境下金属的热膨胀较大的缺点,该发明注塑的材料使用LPC,该材质在280℃的温度条件下仍能保持很好的热稳定性,应该材质的耐温等级已经远远超过了160℃工作环境。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高振的端盖组件,包括电感、接线片、导电片、碳刷、扭簧、小端盖和注塑端盖,所述小端盖通过注塑工艺二次注塑在注塑端盖内,所述电感引脚分别与接线片和导电片通过点焊工艺连接,所述电感、接线片和导电片通过机械压装与小端盖紧配合,所述碳刷的刷体通过扭簧的推力推出刷握与转子换向器连接,所述碳刷的刷辫通过焊接工艺与注塑端盖内的导电片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注塑端盖上设置有塑料刷握,所述塑料刷握一体注塑在注塑端盖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小端盖和注塑端盖均为LPC材料注塑成型,所述小端盖上设置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接线片,电感,导电片嵌件注塑在塑料端盖内,零部件更加牢固;刷握结构采用塑料塑料一体式刷握结构,简化了产品的装配工艺;该设计下的嵌件端盖材质选取耐温等级较高的LCP材质,该材质在高温下热稳定性好,更加的耐高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小端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感,2-接线片,3-导电片,4-碳刷,5-扭簧,6-小端盖,7-注塑端盖,8-塑料刷握,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高振的端盖组件,包括电感1、接线片2、导电片3、碳刷4、扭簧5、小端盖6和注塑端盖7,所述小端盖6通过注塑工艺二次注塑在注塑端盖7内,所述电感1引脚分别与接线片2和导电片3通过点焊工艺连接,所述电感1、接线片2和导电片3通过机械压装与小端盖6紧配合,所述碳刷4的刷体通过扭簧5的推力推出刷握与转子换向器连接,所述碳刷4的刷辫通过焊接工艺与注塑端盖7内的导电片3连接。所述注塑端盖7上设置有塑料刷握8,所述塑料刷握8一体注塑在注塑端盖7上。所述小端盖6和注塑端盖7均为LPC材料注塑成型,所述小端盖6上设置有固定孔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