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9472发布日期:2018-06-01 21:2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线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上升。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随着用户对汽车整体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汽车内的各种控制系统的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在各种控制系统中,需要通过诸多的线束来进行相关信号的传输以及指令的控制。一般的,这些控制线束需要被固定在汽车钣金上。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扎带的方式对线束进行固定。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进行固定的线束很多时,对应的扎带数量也很多,需要在车身上开设很多的固定孔进行固定,耗费较多的工时,安装效率较为低下。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需要进行固定的线束较多时,需要在车身上开设很多的固定孔而耗费较多工时,导致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将线束固定在一安装板上,其中,包括一固定板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第一卡合片以及第二卡合片,所述第一卡合片以及所述第二卡合片上均至少开设有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卡合片以及所述第二卡合片分别用于与所述安装板围成一密闭空间,以对所述线束进行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至少设有一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用于对所述线束进行固定时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进行贴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板以及设于该固定板两侧的第一卡合片以及第二卡合片,其中在该固定板上设有一用于与安装板相互贴合固定的贴合面,在进行实际安装固定时,将第一卡合片以及第二卡合片的开口部与安装板贴合,相互围成密闭空间以将线束固定在该密闭空间内。由于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要将固定板的贴合面与安装板贴合固定,以使第一卡合片以及第二卡合片的开口部与安装板之间围成密闭空间,便可对线束进行固定,因此提高了实际的安装效率。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卡合片以及所述第二卡合片的形状均为U形。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其中,在所述贴合面上开设有一卡接通孔,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一螺柱,所述卡接通孔用于与所述螺柱进行卡接固定,以使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其中,在所述贴合面的四个直角位置处分别固定一插接柱,在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柱相互插接的插接孔。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卡合片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固定设有第一磁吸部,在所述第二卡合片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固定设有第二磁吸部。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其中,在所述贴合面上固定设有一主磁吸部,所述主磁吸部环绕所述卡接通孔设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卡合片的顶部还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卡合片顶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合页。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卡合片的顶部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卡合片顶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合页。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卡合片以及所述第二卡合片为一体化冲压成型。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应用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固定板10第二隔板122第一卡合片11卡接通孔1011第二卡合片12插接柱1012贴合面101第一磁吸部1111第一连接板111第一合页1121第一隔板112第二磁吸部1211第二连接板121第二合页122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进行固定的线束很多时,对应的扎带数量也很多,需要在车身上开设很多的固定孔进行固定,耗费较多的工时,安装效率较为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请参阅图1,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线束固定装置,在实际安装固定时,该线束固定装置一般固定在一安装板上。在汽车领域中,该安装板可以为汽车钣金,也即将该线束固定装置固定在汽车钣金上。其中,该线束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板10以及分别设于固定板10左右两侧的第一卡合片11以及第二卡合片12。其中,该固定板10、第一卡合片11以及第二卡合片12之间为一体化冲压成型。其中,该第一卡合片11以及第二卡合片12均对应有一开口,在固定板10的上表面设有一贴合面101,在该贴合面101上还开设有一卡接通孔101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卡合片11以及第二卡合片12的形状均为U形。在进行实际固定安装时,由于在汽车钣金上设有与该卡接通孔1011相互卡接固定的螺柱,工作人员将第一卡合片11以及第二卡合片12的开口朝向汽车钣金,然后将该卡接通孔1011卡接到螺柱上,其中该螺柱至少有一部分穿过该卡接通孔1011。工作人员给改线束固定装置施加一作用力,使得固定板10上的贴合面101与汽车钣金相互贴合,此时第一卡合片11以及第二卡合片12的开口与汽车钣金相互贴合,围成密闭空间。其中,线束被固定在所围成的密闭空间内,最终实现了线束的固定。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螺柱至少有一部分凸出于固定板10的表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一塑料卡扣卡接在该螺柱的凸出的部位,以防止线束固定装置与汽车钣金之间发生松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板以及设于该固定板两侧的第一卡合片以及第二卡合片,其中在该固定板上设有一用于与安装板相互贴合固定的贴合面,在进行实际安装固定时,将第一卡合片以及第二卡合片的开口部与安装板贴合,相互围成密闭空间以将线束固定在该密闭空间内。由于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要将固定板的贴合面与安装板贴合固定,以使第一卡合片以及第二卡合片的开口部与安装板之间围成密闭空间,便可对线束进行固定,因此提高了实际的安装效率。请参阅图2,对于第二实施例中的线束固定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在第一卡合片11的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1,在该第一连接板111上固定设有第一磁吸部1111,在第二卡合片12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1,在该第二连接板121上固定设有第二磁吸部1211。可以理解的,由于汽车钣金为铁质材料,在实际固定安装时,设于该第一连接板111上的第一磁吸部1111,以及设于第二连接板121上的第二磁吸部1211与汽车钣金之间存在磁性吸引力的作用,因此该设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线束固定装置与汽车钣金之间相互固定的稳固程度,有效避免了线束固定装置发生松动,保证了线束的规整性。请参阅图3,对于第三实施例中的线束固定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固定板10的贴合面101上没有开设卡接通孔1011,为了实现与汽车钣金的连接,在该贴合面101的四个直角位置处分别固定一插接柱1012。其中,为了实现相互卡接连接,在汽车钣金上应开设有与插接柱1012相互插接的插接孔。除此之外,在第一卡合片11的左侧的顶部也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1,在该第一连接板111上同样固定设有第一磁吸部1111,在第二卡合片12的右侧顶部也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1,在该第二连接板121上同样固定设有第二磁吸部1211。同理,该设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线束固定装置与汽车钣金之间相互固定的稳固程度,有效避免了线束固定装置发生松动,保证了线束的规整性。请参阅图4与图5,对于第四实施例中的线束固定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贴合面101上固定设有一主磁吸部1012,其中该主磁吸部1012环绕卡接通孔1011设置。此外,在第一卡合片11的顶部还设有第一隔板112,第一隔板112的一侧与第一卡合片11顶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合页1121;在第二卡合片12的顶部还设有第二隔板122,第二隔板122的一侧与第二卡合片12顶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合页1221。具体的,该主磁吸部1012主要用于与汽车钣金之间相互吸引贴合,提高固定安装时的稳固程度,以有效避免该线束固定装置发生松动。此外,由于在第一隔板112的一侧与第一卡合片11顶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合页1121,因此该第一隔板112可以围绕第一卡合片11的一侧转动;同理,由于在第二隔板122的一侧与第二卡合片12顶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合页1221,因此该第二隔板122可以围绕第二卡合片12的一侧转动。当将线束放入对应的固定空间内时,则转动对应的隔板以进行固定。作为补充的是,当需要同时固定安装多种不同类型的线束时,可以将该线束固定装置进行组合使用。具体的,将两个相同的线束固定装置相对放置,其中需要保证两个线束固定装置的主磁吸部1012的磁性相反,此时该两个线束固定装置可以在磁性力的作用下紧密地贴合固定在一起9(图5所示),不同种类的线束可以被安装在四个密闭空间内。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设置第一隔板112以及第二隔板122主要是为了防止线束之间的相互干扰,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