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风冷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1246发布日期:2020-01-24 14:1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风冷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正逐步趋向高功率密度、高速化,电机温升问题也逐渐凸显。电机内部磁钢对工作温度十分敏感,当磁钢温度过高,磁钢磁性能会急剧下降,导致电机热态性能下降严重,甚至会导致磁钢永久失磁。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磁钢大多位于转子内部,电机内部结构紧凑,而且工作过程中转子处于高速旋转状态,给转子冷却带来较大难度。

现有方案大多是通过油冷的方式实现对电机转子的冷却,采用中空轴油冷方案对电机转子进行散热,利用电机高速旋转的离心力驱动冷却油喷洒至转子上,采用此种方案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需要增加一套油冷设备,成本较高。

除了油冷的方案,同时也存在转子风冷方案。专利cn205377574u公开了一种采用风冷的电机,主要结构包括设置在转子两端的压板、压板上的叶片和开设在定子外圆上的轴向的通风槽,利用转子旋转带动叶片,在电机内腔形成循环气流,提高电机的散热能力。循环气流包括一个主循环气流,气流从前端压板的叶片经转子上的轴向的通风孔、后端压板上的叶片、定子外圆的通风槽与机壳之间的间隙、前端盖回到前端压板;还可能包括一个副循环气流,在后端压板和后端盖之间流动。这种散热结构采用开放式叶片,缺点在于进风来源较多,导致扇叶可能无效搅动电机内部空气,无法保证充足的风量通过转子通风槽。

专利cn104124850a公开了另一种采用风冷的电机,包括散热风扇和挡风板,挡风板设置在电机的进风口和散热风扇之间,由散热风扇产生的负压将气流从电机进风口吸入电机内部后,需经过挡风板才能流向转子,此过程中,挡风板可使进入电机的气流更加集中,避免气流在电机本体流窜影响降温效果。挡风板的设置虽然达到了使气流更加集中的效果,但由于气流需要通过挡风板,因此,挡风板前后均需要留出一段空间以便于气流正常流通,就会产生更大的轴向空间的需求,挤占电机内部空间,实际应用中就会有很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流集中、冷却效果好且结构紧凑的永磁同步电机风冷转子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风冷转子结构,包括设于转子铁芯两端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转子铁芯设有轴向的通风槽,第一压板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通风槽接通,第二压板内设有一封闭的腔体和将腔体与通风槽接通的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通风槽和第二进风口组成进风通道,第二压板侧面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腔体接通,腔体内设有扇叶。

进一步的,第二进风口设于扇叶的叶片之间。

进一步的,出风口为扇环形。

进一步的,第二进风口内侧的边缘与扇叶的内圈紧贴。

进一步的,第二压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压板和下压板。

进一步的,扇叶的叶片在第二压板内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第一进风口在第一压板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第二进风口在第二压板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出风口在第二压板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转子高速旋转过程中,第二压板腔体内的扇叶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腔体内会形成较大负压,电机内的空气由进风通道进入腔体内,由出风口流出,形成电机内部空气循环,不断将转子内部热量带出。第二压板的腔体为封闭结构,进风通道是唯一进风来源,可有效避免扇叶无效搅动电机内部空气,冷却效果好。这种转子结构仅在原有结构基础上,针对第二压板内部结构进行改动,无需改变电机其他部件结构,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易于转子去重,可有效降低电机在高速工况下磁钢温升,提升电机的热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为第二压板示意图一;

图3为第二压板示意图二;

图4为第二压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一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风冷转子结构,包括设于转子铁芯2两端的第一压板4和第二压板3,转子铁芯2设有轴向的通风槽,第一压板4上设有第一进风口41,第一进风口41与通风槽接通,第二压板3内设有一封闭的腔体和将该腔体与通风槽接通的第二进风口35,第一进风口41、通风槽和第二进风口35组成进风通道,第二压板3侧面设有出风口34,出风口34与所述腔体接通,腔体内设有扇叶33。

转子高速旋转过程中,第二压板3腔体内的扇叶33转动,驱动腔体内部空气流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腔体内会形成较大负压,电机内的空气由第一压板4上的第一进风口41、转子铁芯2的通风槽、第二压板3上的第二进风口35进入第二压板3的腔体内,最终由第二压板3的出风口34流出,形成电机内部空气循环,从而不断将转子内部热量带出。转子内部热量经空气带出后,可由电机壳体的通风孔排出。

第二压板3的腔体为封闭结构,进风时,由第一进风口41、通风槽和第二进风口35组成的进风通道是唯一进风来源,可有效避免扇叶33无效搅动电机内部空气,产生的气流完全用于将转子铁芯2的热量带出,冷却效果好。

这种转子结构仅在原有结构基础上,针对第二压板2内部结构进行改动,在第二压板2内设置腔体,在腔体内装入扇叶33以在转子转动时产生负压带动空气流动,并设置第二进风口35组成用于进风,排风口34用于排风。这种转子结构无需改变电机其他部件结构,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易于转子去重,可有效降低电机在高速工况下磁钢温升,提升电机的热态性能。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35设于扇叶33的叶片之间,如图4所示。

在该实施例中,出风口34为扇环形,如图2和3所示。扇环形的结构可使出风口34的流量更大,更易于排风,并且还能减少第二压板3的材料,起到减轻第二压板3重量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35内侧的边缘与扇叶33的内圈36紧贴,如图4所示,更便于气体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压板3包括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连接组成第二压板3,如有必要可在连接处增加密封件,如o型圈等。将扇叶33放入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之间的空腔后,在将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连接组成第二压板3。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扇叶33的叶片在第二压板3内均匀分布,第一进风口41在第一压板4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第二进风口35在第二压板3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出风口34在第二压板3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