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灌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1294发布日期:2020-03-27 20:4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灌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灌胶结构。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效率高,体积小,噪音小,节能降耗优势明显,其市场潜力巨大。永磁按照永磁体安装方式可分为表贴式和内置式;相比内置式永磁电机而言,表贴式永磁电机其径向等效气隙较大,电枢反应较小,磁场波形和电压波形畸变率较小,振动噪音声性能优良。但因对于高速旋转的永磁电机,表贴式磁钢会受到很大离心力,而离心力可能损坏磁钢,严重的情况使磁钢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灌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灌胶结构,包括有转子铁心、磁钢、导热胶和无纬带,所述转子铁心在其圆周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用于键槽连接磁钢的燕尾槽,所述磁钢凸出燕尾槽设置,且相邻所述的磁钢之间设置有导热胶,所述导热胶的上表面与磁钢上表面的弧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所述无纬带包裹并贴合在磁钢和导热胶成型的弧面的外圆周部。

所述燕尾槽包括有槽体、槽底和槽边,所述燕尾槽的两侧槽边均沿着转子铁心的径向线对称设置。

所述槽边和槽底的夹角设置为30°-60°。

所述槽边和槽底的夹角设置为30°或45°或60°。

所述槽底形成向外凸出的凸部弧面或形成为向内凹陷的凹部弧面或形成为水平平面。

所述燕尾槽在转子铁心的圆周面上均布有4个。

所述磁钢适配燕尾槽的槽型结构设置,且该磁钢的底部紧贴槽底设置,磁钢的侧壁紧贴槽边设置。

所述磁钢键槽连接在燕尾槽内的部分占其本体体积的10%-30%。

所述导热胶的材质为环氧树脂。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采用燕尾槽的结构形式连接磁钢,在对磁钢起到有效的固定力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传统表贴式造成的磁钢脱离问题,提升了永磁电机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转子铁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子铁心连接磁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子铁心连接磁钢并包覆导热胶和无纬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槽型一;

图6为本发明槽型二;

图7为本发明槽型三。

图中:1转子铁心、2导热胶、3磁钢、4无纬带、5燕尾槽、51槽底、52槽边一、53槽边二、54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的一种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灌胶结构,包括有转子铁心1、磁钢3、导热胶2和无纬带4,所述转子铁心1在其圆周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用于键槽连接磁钢3的燕尾槽5,所述磁钢3凸出燕尾槽5设置,具体的为,磁钢3的高度大于燕尾槽5的深度,在键槽连接后磁钢3的部分凸出于燕尾槽5外部;相邻所述的磁钢5之间设置有导热胶2,所述导热胶2的上表面与磁钢3上表面的弧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具体实施中,先将磁钢3插入燕尾槽5内,再通过灌胶的加工工艺将导热胶2注入磁钢5之间,在灌胶处理完后使用无纬带4包裹并贴合在磁钢3和导热胶2成型的弧面的外圆周部。

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槽5包括有槽体54、槽底51和槽边,具体的,槽边在本实施例中为槽边一52和槽边二53,本实施例优选的槽边一52和槽边二53沿着转子铁心1的径向线对称设置,即槽边一52和槽底51的夹角与槽边二53和槽底51的夹角均相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槽边和槽底51的夹角做出进一步的限定,原因在于,所述的转子铁心1是由一片一片的转子铁片叠加而成,而燕尾槽5可采用冲床冲压成型,为了进一步实现燕尾槽5的快速加工成型,不排除在对转子铁片逐一叠加后再通过铣刀加工出燕尾槽5的可能性,采用先叠加后开槽的方式必然需要采用到铣刀,而传统的铣刀一般角度设置为30°或45°或60°,为实现加工便捷度,本实施例优选的槽边和槽底51的夹角为30°或45°或60°。

进一步的,所述槽底51形成向外凸出的凸部弧面或形成为向内凹陷的凹部弧面或形成为水平平面,本实施例优选可实际应用的槽底51形状,如图5所示,所述的槽底51设置为向外凸出的凸部弧面,该种设置可有效的适配现有的磁钢3的底部轮廓,由于传统的磁钢3较多采用贴合在转子铁心1的圆周表面,故磁钢3底部较多采用的是与该凸部弧面适配的弧形凹槽结构,向外凸出的凸部弧面可有效的减少对磁钢3的适配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如图6所示,所述的槽底51设置为水平平面,由于考虑到采用的燕尾槽5的结构形式,转子铁心1可在一片一片的转子贴片全部贴合后通过铣刀一次性加工成形该燕尾槽5,而传统的铣刀在加工过程中只能加工出具有水平平面的底面,故该种水平平面设置的槽底51适用于采用铣刀加工,更加方便高效;如图7所示,所述的槽底51设置为向内凹陷的凹部弧面,该种设置可使得与之键槽连接磁钢3有增大体积的效果,由于槽底51的凹陷设置,必然会使得与之适配的磁钢3增大体积,该种设置带来的有益效果可进一步提高磁钢3的磁性,进而提高该转子结构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磁钢3适配燕尾槽5的槽型结构设置,且该磁钢3的底部紧贴槽底51设置,磁钢3的侧壁紧贴槽边设置,该种设置保证了磁钢3与转子铁心1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槽边和槽底51的夹角设置为45°,具体的为,槽边一52与槽底51的夹角设置为45°,同时,槽边二53与槽底51的夹角也设置为45°,该种角度设置易于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磁钢3键槽连接在燕尾槽5内的部分占其本体体积的10%-30%,本实施例不限定磁钢3键槽连接入燕尾槽5内的具体本体占比量,可为10%-30%之间任意的整数百分比数值,该种设置带来的效果在于,可以保证磁钢3在与转子铁心1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的同时,大部分体积可置于转子铁心1的外部,有效的提高了磁钢3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导热胶2的导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胶的材质为环氧树脂,该种导热胶的材质具有导热效果好,浇灌后易固化的特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