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速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4187发布日期:2019-08-09 22:0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速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速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单个动力驱动装置在对两个负载进行动力驱动时,由于缺少必要的离合机构,使得很难有效满足单个动力在两负载之间的随意切换,如果通过增加动力驱动装置的方式去解决,将带来设备成本升高,设备体积大,操作不便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速离合机构,该异速离合机构结构紧凑,操作灵活,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两负载之间的动力切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速离合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驱动部相啮合的异速齿轮组、与所述异速齿轮组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第一联动部、以及与所述异速齿轮组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联动部和所述第二联动部均设置有锁紧结构;

当所述第一联动部受所述锁紧结构作用驱使所述第一输出端停止转动时,所述第二联动部受所述第二输出端作用转动;

当所述第二联动部受所述锁紧结构作用驱使所述第二输出端停止转动时,所述第一联动部受所述第一输出端作用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联动部和所述第二联动部均设置有支撑块,以及与所述支撑块转动连接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锁紧结构相配合的限位部。

其中,所述限位部为同轴设置于所述联轴器外周面的凹槽。

其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用于所述电机紧固的支撑架、一端穿设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块滑动连接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推拉杆穿设于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

其中,所述异速齿轮组包括第一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同轴枢接的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紧固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壁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同轴紧固的第二伞齿轮、枢接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壁且分别与所述第二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与所述第二伞齿轮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五伞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五伞齿轮同轴紧固的第二动力输出轴。

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和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同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三伞齿轮与所述第四伞齿轮的两个枢接轴同轴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伞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三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及所述第五伞齿轮的外径,所述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电机的驱动伞齿轮相啮合。

其中,所述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三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及所述第五伞齿轮的规格均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联动部通过第一传动部与第一负载相连接;所述第二联动部通过二传动部与第二负载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速离合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驱动部相啮合的异速齿轮组、与所述异速齿轮组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第一联动部、以及与所述异速齿轮组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联动部和所述第二联动部均设置有锁紧结构;当所述第一联动部受所述锁紧结构作用驱使所述第一输出端停止转动时,所述第二联动部受所述第二输出端作用转动;当所述第二联动部受所述锁紧结构作用驱使所述第二输出端停止转动时,所述第一联动部受所述第一输出端作用转动。以此结构设计的异速离合机构,能够方便灵活的在两负载间进行动力切换,且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异速离合机构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速离合机构,包括电机1、与所述电机1的驱动部相啮合的异速齿轮组2、与所述异速齿轮组2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第一联动部41、以及与所述异速齿轮组2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第二联动部42,所述第一联动部41和所述第二联动部42均设置有锁紧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动部41和所述第二联动部42均设置有支撑块411、421,以及与所述支撑块411、421转动连接的联轴器412、422,所述联轴器412、422的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锁紧结构相配合的限位部4121,具体的,所述限位部4121为同轴设置于所述联轴器412、422外周面的凹槽。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用于所述电机1紧固的支撑架5、一端穿设与所述支撑架5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块411、421滑动连接的推拉杆61、62,所述推拉杆61、62与所述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结构为径向穿设于推拉杆61、62的销钉,主要用于推拉杆推拉至预定位置后定位,具体结构设计现有技术中都较为常用,在此不做具体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杆61、62的端部与所述限位部4121处的凹槽相配合,当推拉杆61、62端部与凹槽上的台阶抵接后,将使得与异速齿轮组2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连接的联轴器412、422停止转动,反之,当推拉杆61、62端部与联轴器分离后,与异速齿轮组2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连接的联轴器412、422将正常转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异速离合结构为了能够起到较好的分离或结合作用,在电机开启时,为保证其中一个负载能够正常工作,且实现两负载之间的动力切换,两联轴器412、422不能同步锁紧,否则将失去分离或结合的作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本实施中所谓的异速可理解为一动力输出轴不转时,另一动力输出轴转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异速齿轮组2包括第一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同轴枢接的第一伞齿轮21、与所述第一伞齿轮21紧固的支架22、设置于所述支架22的相对两侧壁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同轴紧固的第二伞齿轮23、枢接于所述支架22的相对两侧壁且分别与所述第二伞齿轮23相啮合的第三伞齿轮24和第四伞齿轮25、与所述第二伞齿轮23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三伞齿轮24和第四伞齿轮25相啮合的第五伞齿轮26、以及与所述第五伞齿轮26同轴紧固的第二动力输出轴27,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和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27同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三伞齿轮24与所述第四伞齿轮25的两个枢接轴同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伞齿轮2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伞齿轮23、所述第三伞齿轮24、所述第四伞齿轮25及所述第五伞齿轮26的外径,所述第一伞齿轮21与所述电机1的驱动伞齿轮11相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23、所述第三伞齿轮24、所述第四伞齿轮25及所述第五伞齿轮26的规格均相同。

进一步的,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异速齿轮组2,第一联动部41通过第一齿轮组与第一负载相连接,第二联动部42通过第二齿轮组与第二负载相连接。

上述实施例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当推拉杆61的端部插入联轴器422的限位部后,将使得与支撑块421相枢接的联轴器422停止转动,由于联轴器422与第二动力输出轴27同轴紧固,因此将使得第二动力输出轴27及紧固于第二动力输出轴27端部的第五伞齿轮26停止转动,此时,剩余其它伞齿轮在电机1的驱动伞齿轮11的驱动作用下仍能正常转动,进而能够使得与第一动力输出轴同轴紧固的联轴器412正常的转动并通过与之相连的第一齿轮组向第一负载传递动力;反之通过推拉杆62锁紧联轴器412后,第一动力输出轴将停止转动,而此时第二动力输出轴27将通过第二齿轮组向第二负载传递动力。

上述异速离合机构的设置,能够方便灵活的在两负载间进行动力切换,从而随意驱动单个负载运动,起到了较好的动力分离和结合的作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