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及机柜的线缆导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9499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机柜及机柜的线缆导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柜,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柜及机柜的线缆导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线缆,例如电线、光纤,在弯曲状态时都是有一个弯曲的最小半径的。如果弯曲幅度半径太小,会很容易折断线缆内部的导电体或者导光体。一般的,在一个机柜内布置线缆时会使用绕线器,但是在进出机柜时,却很少考虑拐弯半径对线缆的影响,没有做相应的导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机柜及机柜的线缆导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机柜的线缆导线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柜柜体上的导线件,所述导线件与所述柜体上线缆的引线位置对应;

所述导线件上设有导向面,供进出所述引线位置的所述线缆搭设到所述导向面上沿所述导向面方向进行引导,所述导向面在引导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弧形的曲面段,所述曲面段的外表面对所述线缆进行导向,且所述曲面段弯曲的弧度半径不小于所述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优选地,所述引线位置包括所述柜体上供所述线缆进出的引线孔,所述导向面的一端与所述引线孔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导线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导向面远离所述引线孔的一端伸出所述引线孔所在的所述柜体的侧面边界。

优选地,所述导线件包括位于两相对端的自由端和铰接端,所述铰接端与所述柜体铰接,且所述导线件可向所述引线孔翻转地设置,所述导向面形成于所述铰接端和所述自由端之间;

在所述导线件远离所述引线孔翻转时,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柜体外,且所述导向面与所述铰接端对应的端部和所述引线孔位置对应;

所述导线件翻转到所述引线孔时,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柜体内。

优选地,所述导线件包括平面板和与所述平面板一端顺接连接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弧面形成所述曲面段,所述弧形板的外弧面和所述平面板与所述外弧面对应的一面形成所述导向面;或,

所述导线件包括平面板和分别与所述平面板的两端顺接连接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弧面形成所述曲面段,两端的所述弧形板的外弧面位于所述平面板的同一侧,并与所述平面板对应的一面形成所述导向面。

优选地,所述导线件的端部与所述导向面之间顺接过渡。

优选地,所述导线件包括位于所述导向面的两边、凸起于所述导向面对所述线缆进行侧向限位的抵挡部。

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可向所述引线孔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柜体外侧上的护线罩,所述护线罩与所述引线孔对应的一侧设有开口,以罩设到所述引线孔上,防护所述引线孔和引导到所述导线件上的所述线缆。

优选地,所述护线罩和所述导线件分别位于所述引线孔的不同侧边,所述导线件的宽度小于所述引线孔的宽度,且长度大于所述引线孔的长度,以在所述导线件翻转到所述引线孔时,所述导线件嵌入到所述引线孔;

所述护线罩形成与所述导线件对应的避让空间,以在所述导线件翻转到所述引线孔时,所述护线罩能罩设到所述导线件和所述引线孔上进行防护。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机柜,包括所述的线缆绕线装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机柜及机柜的线缆导线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机柜及机柜的线缆导线装置,通过导线件上的导向面,导向面上弧形的曲面段为进出引线位置的线缆进行导向,在改变线缆的导向方向的同时,还能防止线缆弯曲半径过小,避免线缆在引进或引出机柜时弯折幅度过大造成线缆的损坏,提升了引线过程中线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机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视图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护线罩翻起时的示意图;

图4是是图3中的导线件向引线孔翻转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护线罩向柜体翻转罩设导线件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机柜可用于通信、电力等领域,线缆可为通信光缆或电缆,线缆接入到柜体1内的接线模块上进行通信或电力供应。

机柜包括柜体1、柜门2、设置在柜体1内的接线模块以及设置在柜体1上的导线装置3。柜体1上通常设有引线位置,供线缆引入到柜体1内或从柜体1内引入到柜体1外。优选地,引线位置包括设置在柜体1上供线缆进出的引线孔11,在其他实施例中,引线位置也可为柜门2对应的开口位置或设置在柜体1上的引线窗等。

柜体1内的接线模块通常包括绕线器和接线座等,线缆引入到机柜后通过绕线器绕设后接入到接线座,或从接线座上接出后再通过绕线器绕设引到机柜外。绕线器可防止线缆弯曲半径过小,机柜上的引线位置通常和绕线器的位置对应,便于线缆在引线位置和绕线器之间引导。

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导线装置3与柜体1上线缆的引线位置对应,为进出引线位置的线缆进行导向,防止线缆弯曲半径过小。导线装置3包括设置在机柜柜体1上的导线件31,导线件31上设有导向面311,供进出引线位置的线缆搭设到导向面311上沿导向面311方向进行引导。由于柜体1内通常有绕线器进行导向,导线件31通常设置在柜体1的外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线件31也可设置在柜体1的内表面,或穿过引线孔11设置。

导向面311的一端与引线孔11的位置相对应,以能将穿设引线位置的线缆直接引导到导向面311上,减小线缆在导向面311和绕线器之间的中间间断长度,避免间断部分有较小的弯曲半径。导向面311可以与引线孔11位置相邻,便于线缆引线,也可为一端插入到引线孔11,避免线缆受到引线孔11的边缘抵压。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面311在引导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弧形的曲面段3111,曲面段3111的外表面对线缆进行导向,且曲面段3111弯曲的弧度半径不小于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曲面段为进出引线位置的线缆进行导向,在改变线缆的导向方向的同时,还能防止线缆弯曲半径过小,避免线缆在引进或引出机柜时弯折幅度过大造成线缆的损坏,提升了引线过程中线缆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曲面段3111为设置在导向面311远离引线位置的一端,为线缆在柜体1外的一端根据需要改变引导方向,满足导向需求。对应的,导线件31包括平面板312和与平面板312一端顺接连接的弧形板313,弧形板313的外弧面形成曲面段3111,弧形板313的外弧面和平面板312与外弧面对应的一面形成导向面311。导线件31的平面板312的端部与引线位置对应,让穿过引线孔11的线缆在向柜体1外的导向方向上先由平面板312上的平面引导,再由弧形板313的外弧面向外引导。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线缆在柜体1外和柜体1内的引导方向,曲面段3111也可设置在导向面311靠近引线位置的一端,来满足线缆在引线位置的引导方向的变化。对应的,导线件31也可将弧形板313的端部与引线位置对应,让穿过引线孔11的线缆在向柜体1外的导向方向上先由弧形板313的外弧面引导,再由平面板312上的平面引导。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导向面311靠近和远离引线位置的两端均设置曲面段3111来满足线缆在引线位置和柜体1外侧的引导方向的变化。对应的,导线件31包括平面板312和分别与平面板312的两端顺接连接的弧形板313,弧形板313的外弧面形成曲面段3111,两端的弧形板313的外弧面位于平面板312的同一侧,并与平面板312对应的一面形成导向面311。

为了防止线缆在导向面311的端部位置受到利边的切割,在导线件31的端部与导向面311之间顺接过渡,通常为在弧形板313的端面、平面板312的端面和导向面311之间设置圆角或弧面过渡314。

进一步地,为了对线缆进行侧向定位,防止在布线时侧向滑落导向面311,导线件31还包括位于导向面311的两边、凸起于导向面311对线缆进行侧向限位的抵挡部315。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挡部315由导线件31的两边翻折形成的抵挡边,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挡部315也可为在导向面311的两边设置的定位柱。

优选地,导向面311远离引线孔11的一端伸出引线孔11所在的柜体1的侧面边界,在让线缆引导到导向面311上后,线缆远离引线位置的一端有更大的引线摆动范围,便于根据环境变换引导方向。优选地,引线孔11靠近柜体1的边缘设置,导线件31设置在引线孔11和引线孔11所在侧的柜体1的边缘之间,减小线缆在柜体1外表的引线长度,从而减小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尽快的引出、引进。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线件31包括位于两相对端的自由端和铰接端,导向面311形成于铰接端和自由端之间。铰接端与柜体1铰接,且导线件31可向引线孔11翻转地设置。

如图3所示,在导线件31远离引线孔11翻转时,导向面311朝向柜体1外,且导向面311与铰接端对应的端部和引线孔11位置对应,便于穿过引线位置的线缆通过导向面311导向。如图4所示,导线件31翻转到引线孔11时,导向面311朝向柜体1内。导线件31可翻转地设置,可以在引线位置有线缆引进引出时,将导线件31远离引线孔11翻转,打开引线孔11供线缆穿过,并通过导向面311导向;在不需要对线缆引进引出时,导线件31翻转到引线孔11,对引线孔11遮挡,并起到收纳导线件31的作用。

同时,导线件31可翻转地设置,也可以调整导线件31的转动角度,进而调整线缆的引导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线件31的位置也可相对柜体1固定或转动位置可调,让线缆按导向面311对应的特定的引导方向进行引线。

结合图4、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装置还包括可向引线孔11翻转地设置在柜体1外侧上的护线罩32。护线罩32与引线孔11对应的一侧设有开口,以罩设到引线孔11上,防护引线孔11和引导到导线件31上的线缆。

护线罩32和导线件31分别位于引线孔11的不同侧边,导线件31的宽度小于引线孔11的宽度,且长度大于引线孔11的长度,以在导线件31翻转到引线孔11时,导线件31嵌入到引线孔11。同时,护线罩32形成与导线件31对应的避让空间,以在导线件31翻转到引线孔11时,护线罩32能罩设到导线件31和引线孔11上进行防护,防止导线件31和导线孔受到损坏。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