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770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管加热器,可以应用在电热开水器、电热水壶、饮水机、工业用饮水机、泡茶器具、茶盘或兼泡茶(加热)功能的茶几、带加热功能的水龙头产品上,其作用主要系:由管外壁通电发热,迅速对流过管腔的水进行加热,以实现即热式之作用;而且,上述传统的玻璃管加热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为防止玻璃管加热器干烧(缺水时仍通电加热),一般会在玻璃管外壁安装温控器,温控器感温面与管外壁之间存有间隙,因此,温控器的感温面要感应管外壁温度,需要通过它们之间的间隙空气层,造成温控器感温不准确,不能及时断开加热器电源而作保护,长期使用,会损坏玻璃管加热器,甚至因空气层的温度过低影响,温控器无法实现防干烧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玻璃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玻璃加热装置,包括:玻璃加热管、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熔断机构、金属端子;

玻璃加热管包括内管体、外管体、加热丝,外管体套设在内管体外部,加热丝位于内管体内部;

熔断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熔断线、护套,熔断线位于护套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连接在熔断线两端;

第一导线第一端与加热丝第一端连接且第一导线第二端与金属端子连接,第二导线第一端与加热丝第二端连接且第二导线第二端与第一连接线远离熔断线一端连接,第三导线第一端与第二连接线远离熔断线一端连接且第三导线第二端与金属端子连接。

优选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均采用硅胶线。

优选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外部均套设有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软管。

优选地,加热丝两端安装有钢套。

优选地,第一导线第二端与第三导线第二端通过束缆夹固定。

优选地,第三导线第一端与第二导线第二端通过束缆夹固定。

优选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均采用PVC导线。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玻璃加热装置,玻璃加热管具有双层玻璃管结构,玻璃加热管内的加热丝一端通过导线与金属端子连接,另一端与金属端子之间设置熔断机构,熔断机构的熔断线外部套设有护套,在加热时,双层玻璃加热管利用加热丝的热量对待加热物质进行热辐射。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玻璃加热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对外部进行热辐射,保证加热均匀,并且石英管壁耐腐蚀,对温变适应性好,通过在加热管一端与金属端子之间设置熔断机构,当加热管温度过高时,及时断路,从而保证使用安全性,防止意外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玻璃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玻璃加热装置的玻璃加热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玻璃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玻璃加热装置的玻璃加热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玻璃加热装置,包括:玻璃加热管、第一导线2、第二导线3、第三导线4、熔断机构、金属端子6;

玻璃加热管包括内管体11、外管体12、加热丝13,外管体12套设在内管体11外部,加热丝13位于内管体11内部;

熔断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线51、第二连接线52、熔断线53、护套54,熔断线53位于护套54内,第一连接线51和第二连接线52分别连接在熔断线53两端;

第一导线2第一端与加热丝13第一端连接且第一导线2第二端与金属端子6连接,第二导线3第一端与加热丝13第二端连接且第二导线3第二端与第一连接线51远离熔断线53一端连接,第三导线4第一端与第二连接线52远离熔断线53一端连接且第三导线4第二端与金属端子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玻璃加热装置,玻璃加热管具有双层玻璃管结构,玻璃加热管内的加热丝一端通过导线与金属端子连接,另一端与金属端子之间设置熔断机构,熔断机构的熔断线外部套设有护套,在加热时,双层玻璃加热管利用加热丝的热量对待加热物质进行热辐射。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玻璃加热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对外部进行热辐射,保证加热均匀,并且石英管壁耐腐蚀,对温变适应性好,通过在加热管一端与金属端子之间设置熔断机构,当加热管温度过高时,及时断路,从而保证使用安全性,防止意外发生。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2、第二导线3、第三导线4均采用硅胶线,保证导线的柔软性,便于玻璃加热管安装。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2、第二导线3、第三导线4外部均套设有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软管7,不影响导线柔软性的同时,有效保护导线。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丝13两端安装有钢套8,便于加热丝引出。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2第二端与第三导线4第二端通过束缆夹9固定,第三导线4第一端与第二导线3第二端通过束缆夹固定。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线51和第二连接线52均采用PVC导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