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FPC的电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314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FPC的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FPC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FPC的电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有越来越多的FPC(柔性电路板)需要设计,或者说已经遇到这种设计,在柔性电路板的设计过程中,已经不单单是单面板或者说双面板设计,目前已经有较多的FPC运用了四层板设计。而信号也不仅仅需要直接互连就可以了,还需要控制阻抗。然而在一些Bending Area(弯折区域),我们不仅仅要满足设计的容易弯曲,也需要满足阻抗的控制。在目前的FPC设计中,我们要么是用网格铜设计,要么是用实心铜设计,采用网格铜设计则不满足信号线的阻抗控制要求,而采用实心铜则又不能满足易弯曲的要求。目前的设计还不能同时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FPC的电路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应用于FPC的电路板结构,包括信号走线层和与之相配的参考层,所述信号走线层和所述参考层上下分布在电路板本体上,且所述信号走线层和所述参考层均为铜皮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平行分布的若干大小相等的信号保护条,相邻两个所述信号保护条之间的区域为走线区,所述走线区内设置信号线,所述信号保护条的宽度相等,所述走线区的宽度也相等,且所述信号线在所述走线区内等间距分布,所述信号走线层上的走线弯折区域内,所述信号保护条上开挖有长条形孔,且所述长条形孔向两侧的走线非弯折区域继续延伸开挖,所述长条形孔位于所述走线非弯折区域内的两个部分相互对称,且所述长条形孔的两端为圆弧端,所述参考层上与所述信号走线层上的所述长条形孔相对的区域开挖有长条形参考孔,所述长条形参考孔与所述长条形孔大小相等。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保护条上被所述长条形孔分隔的两个边沿的宽度相等。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孔的宽度为0.5MM。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孔位于所述走线非弯折区域内的两个部分的长度分别是2.5MM。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端的圆弧半径为0.25MM。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长条形孔之间的间距为1MM。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长条形孔的边沿与左侧的所述电路板本体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7MM,右侧的所述长条形孔的边沿与右侧的所述电路板本体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7MM。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弯折区域内,信号走线层和参考层均设置有长条挖孔,且整个结构分布均匀,使得在该区域内的信号走线层和参考层都便于弯折,但不容易折断,且由于在信号走线层的下方设置有对应的参考层,除长条挖孔外,其基本为实心铜片,因而也能够满足控制阻抗的需要,同时满足了容易弯折且阻抗可控的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信号走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信号保护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参考层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电路板本体;2、信号保护条;3、长条形孔;4、走线区;5、信号线;6、走线弯折区域;7、参考层;8、长条形参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及3所示,一种应用于FPC的电路板结构,包括信号走线层和与之相配的参考层,信号走线层和参考层上下分布在电路板本体1上,且信号走线层和参考层均为铜皮形成,信号走线层包括平行分布的若干大小相等的信号保护条2,相邻两个信号保护条2之间的区域为走线区4,走线区4内设置有信号线5,在本实施例中,其为差分信号走线,信号保护条2的宽度相等,走线区4的宽度也相等,且信号线5在走线区4内等间距分布,信号走线层上的走线弯折区域6内,信号保护条2上开挖有长条形孔3,且长条形孔3向两侧的走线非弯折区域继续延伸开挖,长条形孔3位于走线非弯折区域内的两个部分相互对称,且长条形孔3的两端为圆弧端,参考层7上与信号走线层上的长条形孔3相对的区域开挖有长条形参考孔8,长条形参考孔8与长条形孔3大小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长条形孔3的宽度为0.5MM,且信号保护条2上被长条形孔3分隔的两个边沿的宽度相等。长条形孔3位于走线非弯折区域内的两个部分的长度分别是2.5MM,圆弧端的圆弧半径为0.25MM。相邻两个长条形孔3之间的间距为1MM。左侧的长条形孔3的边沿与左侧的电路板本体1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7MM,右侧的长条形孔3的边沿与右侧的电路板本体1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也不小于0.7MM。

本实施例仅展示了双层板设计,若为两层以上的电路板设计,也可依次类推,但参考层设置在最底层的信号走线层的下方。

由于在弯折区域内,信号走线层和参考层均设置有长条挖孔,且整个结构分布均匀,使得在该区域内的信号走线层和参考层都便于弯折,且由于在信号走线层的下方设置有对应的参考层,除长条挖孔外,其基本为实心铜片,因而也能够满足控制阻抗的需要。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