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3981发布日期:2018-11-07 21:53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柜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柜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讯和IT等领域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很多通信设备、网络设备以及数据设备都被集成在一个机柜中,数个机柜被集中设置在机房内,因此机柜内的热密度越来越高,整个机房的热负荷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机柜加装热交换器,但是现有的热交换器结构单一,功能较少,无法完全满足使用需要,机柜过热导致器件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

专利一种换热型机柜(公开号CN201813627U),公开了一种换热型机柜。特点是:包括机柜体和机柜门,机柜体内设带回风口和送风口的结构壁,将机柜体分为热交换器结构舱和设备舱,热交换器结构舱内设换热器,内外循环风扇;换热器内循环侧通过回风口和送风口与设备舱相通;热交换器结构舱的侧壁和机柜体下侧壁分别设排风口和进风口,换热器外循环侧通过进风口和排风口与外界相通;机柜体前侧壁设风扇装配窗口及设备舱舱口,风扇装配窗口及设备舱舱口处均设有与外界隔离的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热交换部分置于机柜内部,使整体结构紧凑;前侧壁设风扇装配窗口,使其维护方便;换热器既保证良好的散热,又使内外空气隔离;密封结构使设备舱与外界进一步隔离,为电气设备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但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复杂,散热效果虽好,缺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闭环控制、冷却效果好、节约能源和及时报警的机柜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柜热交换器,以解决现有装置自动化程度低,电力资源浪费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柜热交换器,包括机柜,所述机柜一侧设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连接有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道包括内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出风口,所述外循环风道包括外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出风口,所述内循环进风口设有第一风扇,所述外循环进风口设有第二风扇,所述外循环进风口连接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一侧设有开关阀门,所述开关阀门设有转轴并向进风管道内部打开,所述转轴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进风管道外侧连接有冷却装置,所述开关阀门外侧设有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机柜内部设有若干热源器件,所述热源器件一侧设有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热交换器上方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所述第一风扇、所述第二风扇、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关阀门四周边缘设有密封胶垫,保证所述开关阀门与所述进风管道之间的气密性。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外接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和平板,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远程报警提醒。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发声装置、红灯、黄灯和绿灯。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道上设有空气过滤装置,防止空气中灰尘进入机柜,灰尘堆积在热源器件上,造成热源器件发热严重。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模组,所述太阳能电池模组为所述控制器供电。

优选的,所述热源器件之间间隔设有若干导流扇叶,所述导流扇叶用于将内循环出风口的风均匀导入机柜,使各热源器件冷却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实现。

2.设有冷却装置和空气过滤装置,当机柜外部空气温度也比较高时,将洁净的冷却空气通过外循环风道导入换热器,增强冷却效果。

3.设有无线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当机柜内部温度过高时,向远程和近程的操作人员发出警报,及时处理,减少器件损坏。

4.设有开关阀门,自由调节进风管道进风方式,外部温度不高时,关闭冷却装置,节约能源。

5.设有控制器,根据外部温度和内部温度自由调节,使整个装置自动化闭环控制,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机柜,11.热源器件,12.内部温度传感器,13.太阳能电池模组, 2.热交换器,21.换热器,22.内循环风道,221.内循环进风口,222.内循环出风口,223. 第一风扇,23.外循环风道,231.外循环进风口,232.内循环出风口,233.第二风扇,3.进风管道,31.开关阀门,32.转轴,33.驱动电机,34.冷却装置,35.外部温度传感器,36.空气过滤装置,4.控制器,5.导流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机柜热交换器,包括机柜1,机柜1一侧设有热交换器2,热交换器2包括换热器21,换热器21上连接有内循环风道22和外循环风道23,内循环风道22包括内循环进风口221和内循环出风口222,外循环风道23包括外循环进风口231 和外循环出风口232,内循环进风口221设有第一风扇223,外循环进风口231设有第二风扇233,外循环进风口231连接有进风管道3,进风管道3一侧设有开关阀门31,开关阀门31设有转轴32并向进风管道3内部打开,转轴32上设有驱动电机33,进风管道3外侧连接有冷却装置34,开关阀门31外侧设有外部温度传感器35,机柜1内部设有若干热源器件11,热源器件11一侧设有内部温度传感器12,热交换器2上方设有控制器4,控制器4包括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处理器与无线通讯模块、报警模块、第一风扇223、第二风扇233、外部温度传感器35、内部温度传感器12、冷却装置34和驱动电机33电性连接。

如图1所示,开关阀门31四周边缘设有密封胶垫,保证开关阀门31与进风管道3 之间的气密性,无线通讯模块外接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和平板,移动终端用于远程报警提醒,报警模块包括发声装置、红灯、黄灯和绿灯,进风管道3上设有空气过滤装置36,防止空气中灰尘进入机柜1,灰尘堆积在热源器件11上,造成热源器件11发热严重,控制器4上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模组13,太阳能电池模组13为控制器4供电,热源器件11之间间隔设有若干导流扇叶5,导流扇叶5用于将内循环出风口222的风均匀导入机柜1,使各热源器件11冷却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