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MT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8328发布日期:2019-01-22 23:3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SMT载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SMT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MT载板。



背景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SMT载板即是在回流焊时起到对PCB板的支撑作用;现有的组合式水利工程用过滤格栅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便于将PCB板取出,不便于加工双层的PCB板,不能够保持回流焊炉内的清洁,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SMT载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MT载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SMT载板,包括一号承载板,所述一号承载板的后端设置有二号承载板,所述二号承载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限制槽,所述二号承载板的上端的一号限制槽的内侧设置有一号承载块,所述二号承载板的一侧设置有三号承载板,所述三号承载板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槽,所述三号承载板的前端外表面的承载槽的后端设置有二号限制槽,所述承载槽的内侧与二号限制槽的内侧均设置有二号承载块,所述二号承载块的上端与一号承载块的上端均设置有提拉板,所述提拉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侧贯穿设置有圆形螺钉,所述一号承载板的下端设置有一号支撑板,所述一号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撑托块,所述一号支撑板的一侧的撑托块的上端设置有承接槽,所述一号承载板的下端与三号承载板的下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螺纹筒,所述连接螺纹筒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螺纹柱,所述一号承载板的下端的承接槽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一号承载块的上端外表面通过提拉板与二号承载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圆形螺钉与二号承载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螺钉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支撑螺纹柱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螺纹筒与滑动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纹筒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滑动块与滑动槽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螺纹柱的外置螺纹与连接螺纹筒的内置螺纹相互咬合。

优选的,所述承接槽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撑托块与一号支撑板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撑托块与一号支撑板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撑托块与一号支撑板呈等距方阵型排布。

优选的,所述二号承载块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二号限制槽与三号承载板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二号承载块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承载槽与承重板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二号承载块的形状为L形。

优选的,所述一号承载块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一号限制槽与二号承载板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一号承载块的数量为若干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该SMT载板设置有提拉板,故而使用者可以用手抓住提拉板向上拉动,使其提拉板下端的承载块能够带动PCB板向上移动,当PCB板脱离该SMT载板的限制时,只需将PCB板用手抓住向前拉动即可脱离承载块的支撑,从而实现便于将PCB板取下的好处,因设置有支撑螺纹柱,故而在对双层的PCB板进行加工时,可以通过移动支撑螺纹柱对PCB下端的较大贴片进行支撑,能够有效的避免在进行回流过程中,因焊膏融化时所产生的吸力不够而造成一些较大的贴片脱离PCB板的坏处,从而实现了便于加工双层PCB板的好处,因设置有承接槽,故而在回流焊炉中,所融化的多余的焊膏会流到承接槽内,使其在回流完成后该SMT载板从而回流焊炉中拿出时能够将多余的焊膏一起从回流焊炉中取出,从而实现了保持回流焊炉内部洁净的好处,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MT载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MT载板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MT载板的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MT载板的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MT载板的C的放大图。

图中:1、一号承载板;2、二号承载板;3、一号限制槽;4、一号承载块;5、三号承载板;6、承重板;7、承载槽;8、二号限制槽;9、二号承载块;10、圆形凹槽;11、圆形螺钉;12、提拉板;13、一号支撑板;14、撑托块;15、承接槽;16、连接板;17、滑动槽;18、滑动块;19、连接螺纹筒;20、支撑螺纹柱;21、二号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SMT载板,包括一号承载板1,一号承载板1的后端设置有二号承载板2,二号承载板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限制槽3,二号承载板2的上端的一号限制槽3的内侧设置有一号承载块4,二号承载板2的一侧设置有三号承载板5,三号承载板5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承重板6,承重板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槽7,三号承载板5的前端外表面的承载槽7的后端设置有二号限制槽8,承载槽7的内侧与二号限制槽8的内侧均设置有二号承载块9,二号承载块9的上端与一号承载块4的上端均设置有提拉板12,提拉板1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圆形凹槽10,圆形凹槽10的内侧贯穿设置有圆形螺钉11,一号承载板1的下端设置有一号支撑板13,一号支撑板13的一侧设置有撑托块14,一号支撑板13的一侧的撑托块14的上端设置有承接槽15,一号承载板1的下端与三号承载板5的下端均设置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滑动槽17,滑动槽17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块18,滑动块18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螺纹筒19,连接螺纹筒19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螺纹柱20,一号承载板1的下端的承接槽15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支撑板21。

一号承载块4的上端外表面通过提拉板12与二号承载块9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提拉板1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圆形螺钉11与二号承载块9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圆形螺钉11的数量为若干组;支撑螺纹柱20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螺纹筒19与滑动块1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螺纹筒19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滑动块18与滑动槽17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支撑螺纹柱20的外置螺纹与连接螺纹筒19的内置螺纹相互咬合;承接槽15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撑托块14与一号支撑板13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撑托块14与一号支撑板13的数量为若干组,撑托块14与一号支撑板13呈等距方阵型排布;二号承载块9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二号限制槽8与三号承载板5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二号承载块9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承载槽7与承重板6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二号承载块9的形状为L形;一号承载块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一号限制槽3与二号承载板2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一号承载块4的数量为若干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SMT载板,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PCB板放置在二号承载板2、一号承载板1以及三号承载板5所围成的半封闭空间内,使其通过承重板6对PCB板进行支撑,然后通过移动支撑螺纹柱20来对PCB板下端的一些较大的贴片进行支撑,能够有效的防止在回流过程中因贴片的体积过大而脱离PCB板,如果支撑螺纹柱20的长度不够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支撑螺纹柱20,使其通过支撑螺纹柱20和连接螺纹筒19之间的螺纹配合效果来延长高度以达到支撑效果,因支撑螺纹柱20是通过连接螺纹筒19、滑动块18以及滑动槽17和连接板16相连接的,故而支撑螺纹柱20可以进行移动,当PCB板放置在该SMT载板上后,可以将该SMT载板放置在回流焊炉中进行回流,回流过程中,多余的焊膏会滴落到承接槽15内使其保持回流焊炉中的洁净,且承接槽15是通过一号支撑板13、撑托块14和该SMT载板相连接,故而在进行接着焊膏时,承接槽15不会脱离该SMT载板,回流结束后,使用者可以用手抓住提拉板12向上拉动,使其通过二号限制槽8和一号承载块4将PCB板从该SMT载板内取出,因提拉板12是通过圆形螺钉11和二号限制槽8以及一号承载块4连接,故而在提拉过程中,提拉板12不会脱离二号限制槽8和一号承载块4,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