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82883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时)使用的虚线L4。
[0195]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装置1i根据相邻的加热线圈11是否进行加热工作、另外如果是在进行加热工作则是在低功率下的加热还是在高功率下的加热,能够分开使用示出用于判别区域I和区域2的边界值的阈值曲线L1、L3、以及L4。通过分开使用这些阈值曲线L1、L3以及L4,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装置1i能够正确地判别被加热物。例如,在不对相邻的加热线圈11供给检测电流的状态下对被加热物进行检测时使用第I阈值。而且,在相邻的加热线圈11以最小功率进行加热工作的状态下对被加热物进行检测时使用第3阈值,在相邻的加热线圈以额定功率进行加热工作的状态下对被加热物进行检测时使用第4阈值。
[0196]作为用于判别被加热物的值,在实施方式9中采用了来自电源40的输入电流Iin与逆变器16所产生的输出电压Vc的关系,然而,只要能够判别被加热物,也可以采用开关元件的工作频率或导通时间等其它的变量。
[0197](实施方式10)
[0198]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装置1j进行说明。
[0199]在此,在实施方式10中仅仅说明与实施方式I至9不同的部分,对于与实施方式I至9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
[0200]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装置1j中的加热线圈11的检测电流的方向的说明图,示出了与周边的加热线圈11之间的检测电流的方向的关系。
[0201]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装置1j在从操作显示部12收到用于指示开始加热工作的工作指令的信号之前,对多个加热线圈11供给用于检测有无被加热物的检测电流,来进行被加热物的检测工作。因此,在感应加热装置1j中,即使在未载置有被加热物时,也对加热线圈供给微小的电流。
[0202]如果对未载置有被加热物的加热线圈11供给检测电流,则不存在吸收由加热线圈11产生的磁场的物体,因此所产生的磁场在感应加热装置的周围传播。该传播的磁场对其它电子设备等带来电磁障碍等不良影响,有可能导致电子设备破损、或者使通常的工作变得困难(进行错误运转)等,因此优选使所传播的磁场的强度级别减小。
[0203]如图17所示,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装置1j例如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同时对4个加热线圈llaa、llba、llab、llbb进行被加热物的检测工作时,加热线圈Ilaa的电流Iaa为顺时针方向。另一方面,纵横方向上与加热线圈Ilaa相邻的加热线圈IlbaUlab的电流Iba.1ab为逆时针方向。这样,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装置10j,在加热线圈llaa、和沿纵横方向与加热线圈Ilaa相邻的加热线圈llba、llab中,电流的方向相反(相位差=π)。
[0204]由此,通过对加热线圈11供给检测电流而周围所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在沿纵横方向相邻的加热线圈之间成为反方向,由此抵消了空中传播的磁场。因而,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装置1j能够减小磁场的传播的级别。因此,即使在未载置有被加热物的状态下进行被加热物的检测工作,也能够不会对周边的电子设备等带来不良影响。
[0205]另外,由于使加热线圈Ilbb的电流Ibb与相邻的加热线圈IlbaUlab的电流Iba、Iab成为反方向,因此成为与加热线圈Ilaa的电流Iaa相同的电流的方向(相位差=0)。
[0206]在此,实施方式10说明了同时对相邻的加热线圈11进行被加热物的检测工作的情况。除此以外,例如图8所示的如实施方式2那样相隔两个加热线圈11的间隔而进行被加热物的检测工作的情况下,将图1所示的结构中的加热线圈Ilaa和对加热线圈Ilad供给的检测电流的方向设定为相反(相位差=或大致相反。据此,尤其能够降低未载置有被加热物时的被加热物的检测工作中产生的漏磁。
[0207]在上述所有实施方式中的感应加热装置10中,如图1所示,将纵列以及横列的加热线圈11配置成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只要进行了排列,则能够起到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10的效果,因此不限于该结构。
[0208]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对多个加热线圈适当地进行被加热物的检测工作,由此能够判别并高精度地检测被加热物的载置状态。
[0209]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210]如上,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在开始被加热物的加热之前,通过逆变器的工作对加热线圈供给用于检测有无被加热物的检测电流,由此能够判别有无被加热物或载置状态。因此,能够在不只是为了被加热物的检测而追加新的结构部件的情况下检测被加热物,因而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用途上有效的。
[0211]标号说明
[0212]10:感应加热装置
[0213]11:加热线圈
[0214]12:操作显示部
[0215]13:顶板
[0216]14:第I被加热物(锅)
[0217]15:第2被加热物(锅)
[0218]16:逆变器
[0219]17:控制部
[0220]18:被加热物检测部
[0221]40:电源
[0222]41: 二极管桥
[0223]42:扼流线圈
[0224]43:平滑电容器
[0225]44:第I开关元件
[0226]45:第2开关元件
[0227]46:谐振电容器
[0228]47:缓冲电容器
[0229]48:电流检测部
[0230]49:电压检测部
【主权项】
1.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具有: 顶板,其用于载置被加热物; 多个加热线圈,它们配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 逆变器,其对所述多个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逆变器的输出; 操作显示部,其对所述控制部输出工作指令;以及 被加热物检测部,其检测有无载置在所述顶板上的所述被加热物, 在从所述操作显示部接收到指示开始加热工作的工作指令的信号之前,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逆变器,使所述逆变器对所述多个加热线圈供给用于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的检测电流, 在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给所述检测电流的检测期间,所述被加热物检测部根据从电源到所述加热线圈的电力传输的通电路径中的输入电流和/或输出电压,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逆变器,以依次对所述多个加热线圈供给所述检测电流,并且不同时对与被供给所述检测电流的所述加热线圈相邻的加热线圈供给所述检测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 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的所述检测电流的电流值小于为了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工作而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的加热电流的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逆变器,以使得不会对与正在进行加热工作的加热线圈相邻的加热线圈供给所述检测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逆变器,以在所述被加热物检测部检测出被加热物之后也对检测到所述被加热物的加热线圈供给所述检测电流,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被加热物检测部继续进行被加热物的检测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加热线圈具有至少包含2个加热线圈的加热线圈组,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逆变器,以同时对所述加热线圈组内的所有加热线圈供给所述检测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逆变器,以在由所述被加热物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被加热物之后,对检测到所述被加热物的加热线圈持续地供给所述检测电流,直到检测不出所述被加热物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逆变器,以在由所述被加热物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被加热物之后,使对检测到所述被加热物的加热线圈供给所述检测电流的次数比未检测到所述被加热物的加热线圈少,直到检测不出所述被加热物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1、3、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被加热物检测部设定第I阈值和第2阈值,使用所述第I阈值或所述第2阈值来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 在未对相邻的加热线圈供给电流的状态下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时使用所述第I阈值,在同时对相邻的加热线圈供给电流来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时使用所述第2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3、5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被加热物检测部设定第I阈值、第3阈值和第4阈值,使用所述第I阈值、所述第3阈值或所述第4阈值的任一个来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 在未对相邻的加热线圈供给电流的状态下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时使用所述第I阈值,在相邻的加热线圈以最小功率进行加热工作的状态下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时使用所述第3阈值,在相邻的加热线圈以额定功率进行加热工作的状态下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时使用所述第4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5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逆变器,以使对各个加热线圈供给的所述检测电流在沿纵横方向相邻的加热线圈之间成为反方向。
【专利摘要】感应加热装置具有:顶板,其用于载置被加热物;多个加热线圈,它们配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逆变器,其对所述多个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逆变器的输出;操作显示部,其对所述控制部输出工作指令;以及被加热物检测部,其检测有无载置在所述顶板上的所述被加热物,在从所述操作显示部收到用于指示开始加热工作的工作指令的信号之前,控制所述逆变器,使所述逆变器对所述多个加热线圈供给用于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的检测电流,在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给所述检测电流的检测期间,根据从电源到加热线圈为止的电力传输的通电路径中的输入电流和/或输出电压,所述被加热物检测部检测有无所述被加热物。
【IPC分类】H05B6-12
【公开号】CN104604330
【申请号】CN201380046334
【发明人】黑濑洋一, 北泉武, 藤涛知也, 湊谷纯一, 新山浩次
【申请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3日
【公告号】EP2914060A1, WO2014064931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