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及便携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788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及便携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发光元件、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部、可进行蓄电的蓄电元件、和可向驱动部及蓄电元件供给电力的电池电源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并且涉及具备该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便携式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3所示,作为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公知具备发光元件2、驱动发光元件2的驱动部3、可进行蓄电的蓄电元件4、可向蓄电元件4供给电力的电池电源6、和具有电感器91且通过开关元件92的开闭使电压上升的升压斩波电路部9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d。另外,升压斩波电路部9具备二极管93。此外,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d具备可摄像的照相部7、控制装置整体的控制部8、和 限制流过发光元件2的电流的限制电阻44。另外,控制部8具备控制驱动部3的驱动控制部81、和控制升压斩波电路部9的斩波控制部82。并且,驱动部3具备第I及第2开关部(CMOS) 12、13,从而通过升压斩波电路部9使电池电源6的电力升压,切换在蓄电元件4中蓄电的状态(以下称作“蓄电状态”)、和向发光元件2供给蓄电元件4蓄电的电力的状态(以下称作“放电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以下,分别说明蓄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首先,在蓄电状态下,通过驱动控制部81向第1CM0S12输出H信号,从而向第
ICMOS 12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1CM0S12导通(闭)。另一方面,通过驱动控制部81向第2CM0S13输出L信号,从而向第2CM0S13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2CM0S13截止(开)。由此,电流il从电池电源6流向第1CM0S12、电感器91、二极管93及蓄电元件4的闭环电路,所以蓄电元件4蓄积从电池电源6供给的电力。此时,斩波控制部82急速且周期性地使开关元件92开闭,从而使电池电源6的电力(电压)升压而被蓄积到蓄电元件4中。此外,在放电状态下,通过驱动控制部81向第1CM0S12输出L信号,从而向第
ICMOS 12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1CM0S12截止(开)。另一方面,通过驱动控制部81向第2CM0S13输出H信号,从而向第2CM0S13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2CM0S13导通(闭)。由此,电流i2流经蓄电元件4、限制电阻44、发光元件2及第2CM0S13的闭环电路,所以蓄电元件4向发光元件2供给电力,发光元件2发光。但是,在图13所示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d中,想要使发光元件2发光之后使其再次发光的话,需要再次使已放电的蓄电元件4进行蓄电。因此,想要以短的间隔(连续地)使发光元件发光时,即想要以短的间隔(连续地)进行摄像时,蓄电元件4的蓄电不符合节奏,产生了无法在期望的时刻摄像的问题。此外,如图14所示,作为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公知具备发光元件2、驱动发光元件2的驱动部3、可进行蓄电的第I及第2蓄电元件4、5、和可向驱动部3及各蓄电元件4、5供给电力的电池电源6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le。此外,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e具备可进行摄像的照相部7、控制装置整体的控制部8、使从电池电源6供给的电力升压的升压部9、使串联连接的各蓄电元件4、5均匀蓄电的平衡电阻10、10。并且,在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e中,驱 动部3具备反相器(非门电路)11和第I及第2开关部(CMOS) 12、13,从而可切换各蓄电元件4、5蓄积从电池电源6供给的电力的蓄电状态、和各蓄电元件4、5向发光元件2供给蓄积的电力的放电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以下,分别说明蓄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首先,在蓄电状态下,若控制部8输出L信号,则向反相器11的输入施加L信号,从而可向第1CM0S12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1CM0S12导通(闭)。另一方面,由于向第2CM0S13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2CM0S13截止(开)。由此,电流il从电池电源6流向第1CM0S12、升压部9及各蓄电元件4、5的闭环电路,各蓄电元件4、5蓄积从电池电源6供给的电力。此外,在放电状态下,若为了使电路工作,控制部8输出H信号,则向反相器11的输入施加H信号,从而向第1CM0S12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1CM0S12截止(开)。另一方面,由于向第2CM0S13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2CM0S13导通(闭)。由此,电流i2流经各蓄电元件4、5、发光元件2及第2CM0S13的闭环电路,所以各蓄电元件4、5向发光元件2供给电力,从而发光元件2发光。但是,在图14所示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e中,例如电池电源6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压值是3. 6V,相对于各蓄电元件4、5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压值为2. 5V而言,需要将用于使发光元件2发光的电力的电压值设定为比这些电压值还要高的4. 0V。因此,配置升压部9,串联连接了两个蓄电元件4、5。具体而言,在蓄电状态下,升压部9将从电池电源6供给的电压值3. 6V的电压升压至电压值5. 0V,从而两个蓄电元件4、5蓄积电力直至相加电压值成为5. OV为止。并且,在放电状态下,从两个蓄电元件4、5放电相加电压值5. OV的电力,从而向发光元件2供给比电池电源6或一个蓄电元件4 (5)可供给的电压值还高的电压值的电力,因此能够使发光兀件2发光。但是,使发光元件2发光之后想要使其再次发光的话,需要再次使已放电的两个蓄电元件4、5蓄电。因此,想要以短的间隔(连续地)使发光元件发光的情况下,即想要以短的间隔(连续地)摄像的情况下,蓄电元件4、5的蓄电不符合节奏,产生了无法在期望的时刻摄像的问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JP特开2007-1085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发光元件;驱动部,其驱动发光元件;能够蓄电的蓄电元件;电池电源,其能够向蓄电元件供给电力;和升压斩波电路部,其具有电感器,且通过开关元件的开闭,使电压升高,该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驱动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使蓄电元件蓄积电池电源的电力的蓄电状态、向发光元件供给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的第I放电状态、和通过升压斩波电路部使电池电源的电力升压之后供给给发光元件的第2放电状态。根据这种构成,通过将驱动部切换到蓄电状态,从而可在蓄电元件中蓄积电池电源的电力,并且通过将驱动部切换到第I放电状态,从而向发光元件供给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因此能够使发光元件发光。此外,通过将驱动部切换到第2放电状态,将电池电源的电力在升压斩波电路部中升压之后供给到发光元件,因此即使在蓄电元件已完全放电的状态下,也能够使发光元件发光。此外,本发明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发光元件;驱动部,其驱动发光元件;能够蓄电的第I及第2蓄电元件;电池电源,其能够向驱动部及各蓄电元件供给电力;控制部,其从电池电源获得电力,并控制驱动部,该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驱动部构成为能够切换分别与电池电源并联连接各蓄电元件和发光元件并使各蓄电元件蓄积从电池电源供给的电力的蓄电状态;和串联连接电池电源、第I蓄电元件和发光元件来向发光元件供 给第I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另一方面向控制部供给第2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的放电状态。根据这种构成,在向发光元件供给第I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的放电状态下,驱动部串联连接电池电源、第I蓄电元件和发光元件。由此,能够将电池电源和第I蓄电元件可供给到发光元件的电力的相加电压值设定得比用于使发光元件发光的电压值还大。因此,能够通过一个蓄电元件的放电来使发光元件发光,想要再次使发光元件发光时,只要使一个蓄电元件蓄电即可。而且,在放电状态下,驱动部向控制部供给第2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由此,第2蓄电元件起到控制部的反馈电源的作用,在放电状态时,即使电池电源产生了意外情况(例如瞬间的电压降低),控制部也能够稳定地控制驱动部等。此外,本发明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发光元件;驱动部,其驱动发光元件;能够蓄电的第I及第2蓄电元件;电池电源,其能够向驱动部及各蓄电元件供给电力,其特征在于,驱动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与电池电源分别并联连接各蓄电元件和发光元件来使各蓄电元件蓄积从电池电源供给的电力的蓄电状态;串联连接电池电源、第I蓄电元件和发光元件来向发光元件供给第I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的第I放电状态;和串联连接电池电源、第2蓄电元件和发光元件来向发光元件供给第2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的第2放电状态。根据这种构成,在向发光元件供给第I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的第I放电状态下,驱动部串联连接电池电源、第I蓄电元件和发光元件。由此,能够将电池电源和第I蓄电元件可供给到发光元件的电力的相加电压值设定得比用于使发光元件发光的电压值还大,从而可通过一个蓄电元件的放电来使发光元件发光。而且,驱动部通过串联连接电池电源、第2蓄电元件和发光元件,从而能够将在第I放电状态时未与电池电源连接的第2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供给到发光元件。由此,通过使各蓄电元件蓄电,从而能够使发光元件再次连续发光。


图I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设备的整体立体图。
图I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设备整体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各结构中的动作波形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各结构中的动作波形图。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便携式设备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蓄电状态的电路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放电状态的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蓄电状态的电路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第I放电状态的电路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第2放电状态的电路图。图13是现有技术中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图14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以下,参照图IA 图3,说明本发明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及便携式设备的实施方式I。另外,在图IA 图3中,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附加了与图13相同的符号的部分表示与现有技术相同的结构或要素。如图1A、1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设备14是通过具备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a而搭载了 LED闪烁功能和数码相机功能的移动电话。此外,便携式设备(以下还称作“移动电话”)14具备第I主体15、经由铰链机构16而可与第I主体15自由折叠的第2主体17。在第I主体15中,在折叠了移动电话14时的内表面侧,设置了由数字键等构成且进行移动电话14的操作输入的操作键部18、和输入通话声音的麦克风19。此外,在第I主体15中,在折叠了移动电话14时的外表面侧,设置了通知来电状态等的音响器20。在第2主体17中,在折叠了移动电话14时的内表面侧,设置了输出通话声音的扬声器21、和显示文字或图像的第I显示器22。此外,在第2主体17中,在折叠了移动电话14时的外表面侧,设置了与第I显示器22同样地显示文字或图像的第2显示器23、发射光的发光元件2、和聚集由被摄体反射的光(发光元件2的光或太阳光等光)的光学系统24。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a除了发光元件2之外,还具备驱动发光元件2的驱动部3、可蓄电的蓄电元件4、向蓄电元件4供给电力的电池电源6、和使电压升高的升压斩波电路部9。此外,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a具备具有接收由光学系统24聚集的光的摄像元件(未图示)且可摄像的照相部7 ;具有控制驱动部3的驱动控制部81、和控制升压斩波电路部9的斩波控制部82的控制部8 ;用于限制流过发光元件2的电流的限制电阻44。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发光元件2是(白色)LED,驱动部3具备第I 第3开关部(CM0S)12、13、43。此外,设蓄电元件4是双电荷层电容器,设电池电源6是Li离子二次电池。并且,光学系统24具备自动聚焦机构,被用作相对摄像元件可移位的物镜,摄像元件是CMOS图像传感器或CXD图像传感器。
驱动部3构成为可切换使蓄电元件4蓄积电池电源6的电力的蓄电状态、通过升压斩波电路部9使蓄电元件4所蓄积的电力升压之后供给给发光元件2的第I放电状态、和通过升压斩波电路部9使电池电源6的电力升压之后供给给发光元件2的第2放电状态。另外,相对升压斩波电路部9及发光元件2,并联连接了电池电源6、第1CM0S12、蓄电元件4与第 3CM0S43。升压斩波电路部9具备用于蓄积电力的电感器(也称作“扼流圈”)91、用于进行电流的流通与阻断(开关动作)的开关元件92、和用于阻止电流逆流(从发光元件2流向电池电源6或蓄电元件4的电流)的二极管93。另外,与电感器91并联连接了二极管93与发光元件2、开关元件92。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a的结构如以上所述,接着参照图2及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a的动作。首先,在蓄电状态下,驱动控制部81向第I及第3CM0S12、43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I及第3CM0S12、43导通(闭)。另一方面,由于驱动控制部81向第2CM0S13的 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2CM0S13截止(开)。另外,由于斩波控制部82向开关元件92施加L信号,因此开关元件92截止(开)。由此,电流il从电池电源6流向第1CM0S12、第3CM0S43及蓄电元件4的闭环电路,因此蓄电元件4蓄积从电池电源6供给的电力。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池电源6的电压是3. 5V,因此蓄电元件4的电压也蓄电至3. 5V。接着,在第I放电状态下,由于驱动控制部81向第2及第3CM0S13、43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2及第3CM0S13、43导通(闭)。另一方面,由于驱动控制部81向第
ICMOS 12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1CM0S12截止(开)。由此,电流i2流向蓄电元件
4、第3CM0S43、升压斩波电路部9、限制电阻44、发光元件2及第2CM0S13的闭环电路,蓄电元件4向发光元件2供给电力。此时,由于斩波控制部82向开关元件92迅速且周期性地施加H信号和L信号,因此开关元件92迅速且周期性地接通-断开(开闭),其结果,蓄电元件4的电力(电压)被升压之后供给(施加)给发光元件2。具体而言,在蓄电元件4的电压被蓄电至3. 5V为止的初始阶段,向发光元件2施加7. OV的电压。此外,在第2放电状态下,由于驱动控制部81向第I及第2CM0S12、13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I及第2CM0S12、13导通(闭)。另一方面,由于驱动控制部81向第3CM0S43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3CM0S43截止(开)。由此,电流i3流向电池电源
6、第1CM0S12、升压斩波电路部9、限制电阻44、发光元件2及第2CM0S13的闭环电路,所以电池电源6向发光兀件2供给电力。此时,由于斩波控制部82向开关元件92迅速且周期性地施加H信号和L信号,因此开关元件92迅速且周期性地被接通-断开(开闭),其结果,电池电源6的电力(电压)被升压之后供给(施加)给发光元件2。具体而言,虽然电池电源6的电压是3. 5V,但是向发光兀件2施加4. 5V的电压。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la,通过将驱动部3切换到蓄电状态,从而可将电池电源6的电力蓄积到蓄电元件4,并且通过将驱动部3切换到第I放电状态,从而可通过升压斩波电路部9使蓄电元件4所蓄积的电力升压之后供给给发光元件2,因此能够使发光元件2发光。此外,通过将驱动部3切换到第2放电状态,从而通过升压斩波电路部9使电池电源6的电力升压之后供给给发光元件2,因此即使是蓄电元件4完全放电的状态,也能够使发光元件2发光。因此,能够缩短发光元件2不能发光的时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a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任意选择如下述的各种变形例的构成或方法等而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构成或方法等中。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a中,说明了蓄电元件4蓄电至电池电源6的电压为止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如图4及图5所示,为了使蓄电元件4蓄电至规定电压,有时也可以具备检测蓄电元件4的电压的电压检测部45。根据这种构成,在蓄电状态下,由于驱动控制部81向第I及第3CM0S12、43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I及第3CM0S12、43导通(闭)。另一方面,由于驱动控制部81向第2CM0S13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2CM0S13截止(开)。并且,若蓄电元件4到达规定电压,则电压检测部45进行检测之后向驱动控制部81输出到达信号。于是,驱动控制部81向第I 第3CM0S12、13、43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I 3CM0S12、13、43截止(开),蓄电元件4蓄电至规定电压(在图5中是2. 5V)。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a中,在第I放电状态下,说明了升压斩波电路部9的开关元件92的开闭时间恒定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升压斩波电路部9也可以在第I放电状态下变更开关元件92的开闭时间。根据这种构成,在第I放电状态下,由于升压斩波电路部9变更开关元件92的开闭时间,因此随着蓄电元件4放电,即便蓄电元件4的电压下降,也能使施加给发光元件2的电压均匀。具体而言,随着蓄电元件4放电而导致蓄电元件4的电压下降,开关元件92的导通(闭)时间变长。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a中,说明了驱动部3在第I放电状态下通过升压斩波电路部9使蓄电元件4所蓄积的电力升压之后供给到发光元件2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不对蓄电元件4所蓄积的电力进行升压的情况下供给到发光兀件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a中,说明了驱动部3在第I放电状态下使蓄电元件4蓄电时的情况、和在第2放电状态下使第1CM0S12导通(闭)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为了防止从电池电源6流出过大电流而电池电源6的端子电压急剧下降导致照相部7及控制部8进行误动作这样的过大电流,例如,也可以组合第1CM0S12和恒流电路或电流限制电路(未图示)来进行导通/截止(闭/开)。(实施方式2)接着,参照图6 图8,说明本发明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2。另外,在图6 图8中,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附加了与图14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的部分表示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构成或要素。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b除了上述的发光元件2之外,还具备驱动发光元件2的驱动部3、可蓄电的第I及第2蓄电元件4、5、可向驱动部3及各蓄电元件4、5供给电力的电池电源6。此外,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b具备具有接收由光学系统24(参照图1B)汇聚的光的摄像元件(未图示)且可进行摄像的照相部7 ;和控制以驱动部3为首的装置整体的控制部(CPU) 8。并且,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b具备将流过发光元件2的电流的电流值设为已设定的规定值的恒流电路部26。并且,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b根据需要设置了二极管27、27。另外,电池电源6还向照相部7和控制部8供给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发光元件2是(白色)LED,驱动部3具备反相器(非门电路)28及第I 第4开关部(CMOS) 29 32。此外,设各蓄电元件4、5是双电荷层电容器,电池电源6是Li离子二次电池。并且,光学系统24具备自动聚焦机构,被用作相对摄像元件可移位的物镜,摄像元件是CMOS图像传感器或CCD图像传感器。驱动部3构成为可切换使蓄电元件4、5蓄积电池电源6的电力的蓄电状态、和对各蓄电元件4、5所蓄积的电力进行放电的放电状态。并且,在蓄电状态下,驱动部3对电池电源6分别并联连接了各蓄电元件4、5和发光元件2。此外,在放电状态下,驱动部3串联连接电池电源6、第I蓄电元件4、发光元件
2(与电池电源6串联连接第I蓄电元件4和发光元件2),向发光元件2供给第I蓄电元件4所蓄积的电力。另一方面,向照相部7及控制部8供给第2蓄电元件5所蓄积的电力。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b的构成如以上所述。由于搭载了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b的便携式设备的结构也与在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移动电话1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接着,参照图7及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b的动作。首先,如图7所示,在蓄电状态下,若控制部8输出L信号,则向第I 第3CM0S29 31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I 第3CM0S29 31截止(开)。另一方面,通过向反相器28的输入施加L信号,从而向第4CM0S32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4CM0S32 导通(闭)。由此,电流iI从电池电源6流向升压部9、第I蓄电元件4、第4CM0S32及第2蓄电元件5的闭环电路(在图7中用粗实线来表示),因此各蓄电元件4、5蓄积从电池电源6供给的电力。此时,与电池电源6分别并联连接了各蓄电元件4、5和发光元件2,由此也向发光元件2施加电压,但是第3CM0S31截止(开),因此发光元件2不发光。此外,如图8所示,在放电状态下,为了使电路工作而控制部8输出H信号,则向第I 第3CM0S29 31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I 第3CM0S29 31导通(闭)。另一方面,通过向反相器28的输入施加H信号,从而向第4CM0S32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4CM0S32截止(开)。由此,首先,电流i2从电池电源6流向第1CM0S29、第I蓄电元件4、恒流电路部26、发光元件2及第3CM0S31的闭环电路(在图8中用粗实线来表示),因此电池电源6和第I蓄电元件4向发光元件2供给电力。此时,相加电池电源6供给的电力的电压值、和第I蓄电兀件4放电的电力的电压值而得到的电压值大于发光兀件2发光的电力的电压值。因此,发光所需的足够的电压被施加到发光元件2,因此在恒流电路部26中设定为规定的电流值的电流流向发光元件2,发光元件2发光。另外,发光元件2 —直发光到电池电源6和第I蓄电兀件4的相加电压值小于使发光兀件2发光的电压值、或者从控制部8输出L信号而阻断了流向发电元件2的电流i2为止。另一方面,由于电流i3从第2蓄电元件5流向第2CM0S30、二极管27及控制部8(以及照相部7)的闭环电路(在图8中用粗实线来表示),第2蓄电元件5向控制部8及照相部7供给电力。此时,由于还从电池电源6向控制部8及照相部7供给电力,因此第2蓄电元件5起到控制部8或照相部7的备用电源的作用。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b及便携式设备14,在放电状态下,驱动部3串联连接电池电源6、第I蓄电元件4和发光元件2,从而向发光元件2供给第I蓄电元件4所蓄积的电力。由此,通过将电池电源6和第I蓄电元件4可向发光元件2供给的电力的相加电压值设定得比用于使发光元件2发光的电压值还大,从而能够仅通过第I蓄电元件4的放电来使发光元件2发光。因此,想要使发光元件2再次发光时,只要蓄积各蓄电元件4、5所消耗的电力即可。具体而言,在第2蓄电元件5中没有电力消耗的情况下,只要蓄积第I蓄电元件4所消耗的电力即可,即只要蓄积一个蓄电元件4所消耗的电力即可,因此能够缩短发光元件2不能发光的时间。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b及便携式设备14,在放电状态下,第2蓄电元件5不会与电池电源6、第I蓄电元件4及发光元件2连接,因此将第2蓄电元 件5所蓄积的电力供给到控制部8及照相部7。由此,第2蓄电元件5起到控制部8及照相部7的备用电源的作用,即使电池电源6在放电状态下产生了意外情况(例如瞬间的电压降低),也能够使控制部8及照相部7稳定地工作。(实施方式3)接着,参照图9 图12,说明本发明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3。另外,在图9 图12中,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附加了与图6 图8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的部分表示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构成或要素。此外,搭载了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c的便携式设备的结构也与在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移动电话1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c与实施方式2的发光元件驱动装 置Ib相比,驱动部3的结构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3具备第I及第2反相器(非门电路)33、34、第I及第2与门电路35、36、和第I 第6开关部(CMOS) 37 42。驱动部3构成为可切换使各蓄电元件4、5蓄积从电池电源6供给的电力的蓄电状态、对第I蓄电元件4蓄积的电力进行放电的第I放电状态、和对第2蓄电元件5蓄积的电力进行放电的第2放电状态。在第I放电状态下,作为自动聚焦用的辅助光而使发光元件2发光,在第2放电状态下,作为摄像用的闪光而使发光元件2发光。另外,驱动部3在蓄电状态下,与电池电源6分别并联连接了各蓄电元件4、5和发光元件2。此外,驱动部3在第I放电状态下,通过串联连接电池电源6、第I蓄电元件4和发光元件,从而向发光元件2供给第I蓄电元件4所蓄积的电力。并且,驱动部3在第2放电状态下,通过串联连接电池电源6、第2蓄电元件5和发光元件2,从而向发光元件2供给第2蓄电元件5所蓄积的电力。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c的构成如以上所述,接着,参照图10 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c的动作。首先,如图10所示,在蓄电状态下,若控制部8作为第I信号而输出L信号,则向第1CM0S37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1CM0S37截止(开)。另一方面,通过向第2反相器34的输入施加L信号,从而向第2及第3CM0S38、39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2及第3CM0S38、39导通(闭)。
此外,向第I及第2与门电路35、36的第I输入分别施加L信号,因此无论第2输入(控制部8输出的第2信号)是什么,第I及第2与门电路35、36都会输出L信号。由此,由于向第4 6CM0S40 42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4 6CM0S40 42截止(开)。因此,电流il从电池电源6流向升压部9、第2蓄电元件5、第2CM0S38、第I蓄电元件4及第3CM0S39的闭环电路(在图10中用粗实线来表示),因此各蓄电元件4、5蓄积从电池电源6供给的电力。此时,与电池电源6分别并联连接各蓄电元件4、5和发光元件2,由此也向发光元件2施加电压,但是由于第1CM0S37截止(开),因此发光元件2不发光。接着,如图11所示,在作为自动聚焦用的辅助光而使发光元件2发光的第I放电状态下,若控制部8作为第I信号而输出H信号,则向第1CM0S37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1CM0S37导通(闭)。另一方面,通过向第2反相器34的输入施加H信号,从而向第2及第3CM0S38、39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2及第3CM0S38、39截止(开)。
此外,若控制部8作为第2信号而输出H信号,则由于第I与门电路35的第I及第2输入分别被施加H信号,因此第I与门电路35输出H信号。由此,向第4及第5CM0S40、41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所以第4及第5CM0S40、41导通(闭)。并且,第2与门电路36的第I输入被施加H信号的一方面,第I反相器33的输入被施加H信号,从而第2输入被施加L信号,因此第2与门电路36输出L信号。由此,由于向第6CM0S42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所以第6CM0S42截止(开)。因此,电流i2从电池电源6流向第4CM0S40、第I蓄电元件4、第5CM0S41、恒流电路部26、发光元件2及第1CM0S37的闭环电路(在图11中用粗实线来表示),因此电池电源6和第I蓄电元件4向发光元件2供给电力。由此,在恒流电路部26中设定为规定的电流值的电流流过发光元件2,发光元件2发光。并且,如图12所示,在作为摄像用闪光而使发光元件2发光的第2放电状态下,若控制部8作为第I信号而输出H信号,则向第1CM0S37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1CM0S37导通(闭)。另ー方面,通过向第2反相器34的输入施加H信号,从而向第2及第3CM0S38、39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因此第2及第3CM0S38、39截止(开)。此外,若控制部8作为第2信号而输出L信号,贝U第I与门电路35的第I输入被施加H信号的一方面,第2输入被施加L信号,因此第I与门电路35输出L信号。由此,向第4及第5CM0S40、41的栅极输入施加L信号,所以第4及第5CM0S40、41截止(开)。并且,第2与门电路36的第I输入被施加H信号的一方面,第I反相器33的输入被施加L信号,从而第2输入也被施加H信号,因此第2与门电路36输出H信号。由此,向第6CM0S42的栅极输入施加H信号,因此第6CM0S42导通(闭)。因此,电流i3从电池电源6流向第6CM0S42、第2蓄电元件5、恒流电路部26、发光元件2及第1CM0S37的闭环电路(在图12中用粗实线来表示),因此电池电源6和第2蓄电元件5向发光元件2供给电力。由此,在恒流电路部26中设定为规定的电流值的电流流过发光兀件2,发光兀件2发光。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c及便携式设备14,在第I放电状态下,通过第I蓄电元件4的放电,能够使发光元件2发光,而另一方面,在第I蓄电元件4不蓄电的情况下切換到第2放电状态,通过第2蓄电元件5的放电,就能够使发光元件2发光。因此,能够使发光元件2连续发光,所以能够缩短发光元件2不能发光的时间。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c及便携式设备14,通过驱动部3被切換到第I放电状态,从而能够作为自动聚焦用的辅助光而使发光元件2发光。之后,无须特别使第I蓄电元件4蓄电,通过将驱动部3切換到第2放电状态,就能够作为摄像用的闪光而使发光兀件2发光。由此,在现有的便携式设 中,通过两个蓄电元件4、5放电,作为自动聚焦的辅助光而使发光元件2发光之后,需要再次使两个蓄电元件4、5蓄电然后放电,来使发光元件2发光,作为摄像用的闪光。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Ic及便携式设备14,能够从自动聚焦到摄像进行连续的操作。另外,本发明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及便携式设备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宗g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此外,当然可以任意采用上述的多个实施方式的构成或方法等进行组合,也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或方法等中应用I个实施方式的构成或方法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及便携式设备能够应用于需要缩短发光元件不能发光的时间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及移动电话这样的便携式设备中。-符号说明_la,lb,lc,ld,le发光元件驱动装置2发光元件3驱动部4第I蓄电元件(蓄电元件)5第2蓄电元件6电池电源7照相部8控制部9升压部(升压斩波电路部)10平衡电阻11,28反相器(非门电路)12,29,37 第 1CM0S13,30,38 第 2CM0S14便携式设备(移动电话)15第I主体16铰链机构17第2主体18操作键部19麦克风20音响器21扬声器22第I显示器
23第2显示器24光学系统26恒流电路部27,93 ニ极管31,39,43 第 3CM0S32,40 第 4CM0S33第I反相器(非门电路)34第2反相器(非门电路)
35第I与门电路36第2与门电路41 第 5CM0S42 第 6CM0S44限制电阻45电压检测部81驱动控制部82斩波控制部91电感器92开关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发光元件;驱动部,其驱动所述发光元件;能够蓄电的蓄电元件;电池电源,其能够向所述蓄电元件供给电力;和升压斩波电路部,其具有电感器,且通过开关元件的开闭,使电压升高,其中, 所述驱动部构成为能够切换蓄电状态、第I放电状态和第2放电状态,在该蓄电状态下,使所述蓄电元件蓄积所述电池电源的电力;在该第I放电状态下,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所述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在该第2放电状态下,所述升压斩波电路部使所述电池电源的电力升压之后供给到所述发光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在所述第I放电状态下,通过所述升压斩波电路部使所述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升压之后,供给到所述发光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压斩波电路部在所述第I放电状态下,为了将施加给所述发光元件的电压设置得均匀,变更所述开关元件的开闭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还具备电流限制部,其在使所述蓄电元件蓄积所述电池电源的电力的蓄电状态及所述第2放电状态下,限制所述电池电源的输出电流的大小。
5.一种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发光元件;驱动部,其驱动所述发光元件;能够蓄电的第I及第2蓄电元件;电池电源,其能够向所述驱动部及所述各蓄电元件供给电力;和控制部,从所述电池电源向该控制部供给电力,而该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其中, 所述驱动部构成为能够切换蓄电状态和放电状态,在该蓄电状态下,分别与所述电池电源并联连接所述各蓄电元件和所述发光元件并使所述各蓄电元件蓄积从所述电池电源供给的电力;在该放电状态下,串联连接所述电池电源、所述第I蓄电元件和所述发光元件来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所述第I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而向所述控制部供给所述第2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
6.一种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发光元件;驱动部,其驱动所述发光元件;能够蓄电的第I及第2蓄电元件;电池电源,其能够向所述驱动部及所述各蓄电元件供给电力,其中, 所述驱动部构成为能够切换蓄电状态、第I放电状态和第2放电状态,在该蓄电状态下,与所述电池电源分别并联连接所述各蓄电元件和所述发光元件,以使所述各蓄电元件蓄积从所述电池电源供给的电力;在该第I放电状态下,串联连接所述电池电源、所述第I蓄电元件和所述发光元件,以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所述第I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在该第2放电状态下,串联连接所述电池电源、所述第2蓄电元件和所述发光元件,以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所述第2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
7.一种便携式设备,其具备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
8.一种便携式设备,具备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会聚光的光学系统、和接收由所述光学系统会聚的光的摄像元件,所述光学系统具备自动聚焦机构,所述驱动部为了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来作为自动聚焦用的辅助光,切换到所述第I放电状态,另一方面所述驱动部为了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来作为摄像用的闪光,切换到所述第2放电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及便携式设备。该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发光元件;驱动部,其驱动发光元件;能够蓄电的蓄电元件;电池电源,其能够向蓄电元件供给电力;和升压斩波电路部,其具有电感器,且通过开关元件的开闭使电压升高,该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驱动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使蓄电元件蓄积电池电源的电力的蓄电状态、向发光元件供给蓄电元件所蓄积的电力的第1放电状态、和通过升压斩波电路部使电池电源的电力升压之后供给到发光元件的第2放电状态。
文档编号H04N5/238GK102725685SQ2011800074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日
发明者吉野恒美, 炭崎胜史, 甘利觉司, 谷口俊彦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