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操作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194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动操作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动操作装置及使用了该转动操作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该转动操作装置能够将通过转动使姿势变化为向装置主体倒伏的第一姿势及从装置主体立起的第二姿势的转动体保持为第二姿势。
背景技术
已知有能够将通过转动成而使姿势变化为向装置主体倒伏的第一姿势及从装置主体立起的第二姿势的转动体保持为第二姿势的转动操作装置。在该转动操作装置中,使用锁定机构、摩擦垫圈来将转动体保持为第二姿势。在设有锁定机构时,部件个数增加。而且,在使用摩擦垫圈时,通过摩擦力进行保持,因此保持力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部件个数,能够实现保持转动体的保持力的稳定化,能够容易地使转动体转动的转动操作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转动操作装置(13),其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14);转动体(40),包括设置有接受按压操作的操作部(46)的第一面(42)及与该第一面(42)相反侧的第二面(43),被支撑于所述装置主体(14)并能够相对于第一轴(44、45)转动,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轴(44、45)的转动,所述转动体(40)变化为向所述装置主体(14)倒伏的第一姿势(图4A所示的姿势)及从所述装置主体(14)立起的第二姿势(图4B所示的姿势);连接部件(17),在所述转动体(40)的所述第二面(43)侧配置的第一部件(50)及第二部件(60)以相对于沿着所述第一轴(44、45)的第二轴(53)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部件(50)在沿着所述第一轴(44、45)的第三轴(55、56)处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转动体(40)连接,所述第二部件¢0)在沿着所述第一轴(44、45)的第四轴(63、64)处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装置主体(14)连接,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二轴(53)及所述第三轴(55、56)的转动,所述连接部件(17)变化为所述第一部件(50)从处于所述第二姿势的所述转动体(40)的所述第二面(43)立起并且所述第一部件(50)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0)打开的第三姿势(图4B所示的姿势)、及所述第一部件(50)向处于所述第一姿势的所述转动体(40)的所述第二面(43)倒伏并且所述第一部件(50)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0)闭合的第四姿势(图4A所示的姿势);止动件(90),与处于所述第三姿势的所述连接部件(17)抵接而防止所述第一部件(50)与所述第二部件¢0)的相对的转动;支撑部(70、80),设有长孔(71、81)或槽,该长孔(71、81)或槽插入有在所述连接部件(17)的所述第二部件¢0)上设置的所述第四轴出3、64),并且以处于所述第四姿势的所述连接部件(17)的所述第四轴(63、64)所在的第一位置(72、82)和从该第一位置(72、82)离开的第二位置(73、83)为两端;第一施力部件(91、92),对所述第二部件¢0)从所述第二位置(73、83)侧向所述第一位置(72、82)侧施力;以及抵接部(93、94),配置在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三姿势的所述连接部件(17)的所述第二部件¢0)成为所述第一轴(44、45)的相反侧的位置,即从所述第一位置
(72,82)朝向所述第二位置(73、83)滑动的所述第二部件¢0)进行抵接的位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17)如下构成在所述第三姿势下,连接所述第二轴(53)和所述第三轴(55、56)的第一直线(35)与连接所述第二轴(53)和所述第四轴出3、64)的第二直线(36)所成的角度U)中的在所述第一轴(44、45)相反侧的角度即打开角度为180度以上(α I),并且在所述第四姿势下,所述打开角度小于180度(02),所述支撑部(70、80)以所述第三姿势中的所述第二直线(36)与连接所述第一位置(72、82)和所述第二位置(73、83)的第三直线(37)所成的角度中的在所述抵接部(93、94)侧的角度即交叉角度为钝角的方式进行支撑,并将所述第四轴(63、64)支撑为在所述第一位置(72、82)与所述第二位置(73、83)之间能够滑动且能够转动。另外,优选所述第一部件(50)及所述第二部件¢0)分别形成为沿着所述转动体
(40)的所述第一轴(44、45)的方向(9)上的两端部之间的宽度的板状,所述第一部件(50) 在所述方向(9)的两端部处与所述转动体(40)连接。另外,优选所述抵接部(93、94)设置为与沿着所述第二轴(53)的方向(9)上的所述第二部件¢0)的两端部分别抵接的一对。另外,优选所述第一部件(50)与所述转动体(40)的转动前端部连接。另外,优选所述操作部(46)设置在沿着所述转动体(40)的所述第一轴(44、45)的方向(9)上的所述连接部件(17)的宽度的范围内的区域。另外,优选所述抵接部(93、94)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部件¢0)抵接的圆弧状的凸面(95)。另外,优选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转动操作装置还具备第二施力部件(96),所述第二施力部件(96)从所述第四姿势朝向所述第三姿势对所述连接部件(17)施力。另外,优选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转动操作装置还具备保持部件(100、110),所述保持部件(100、110)设置为与沿着所述第二轴(53)的方向(9)上的所述装置主体(14)的两侧面分别抵接的一对,所述各保持部件(100、110)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凸部(101 104、111 114),其中,所述多个凸部(101 104、111 114)通过与所述第二部件(60)卡合而保持所述移动体(4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10),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上所述的转动操作装置(13);以及打印部(11),基于从所述转动操作装置(13)输入的信号而向记录介质进行图像记录,其中,所述转动体(40)在所述第一姿势下以所述第一轴(44、45)侧为上进行配置。

图I是图像记录装置的正面侧的立体图。图2A是操作装置的正面侧的立体图,图2B是操作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3A是处于开姿势的连接部件的立体图,图3B是处于闭姿势的连接部件的右侧视图,图3C是处于开姿势的连接部件的右侧视图。图4A、图4B、图4C是用于说明动作的操作装置的右侧视图。图5是变形例I的操作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0019]图6是变形例2的图像记录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7A、图7B、图7C表示变形例2的操作装置,图7A是第二姿势下的下方侧的立体图,图7B是第一姿势下的纵向剖视图,图7C是第二姿势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例,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不言自明。如图I所示,图像记录装置10是具备打印部11和扫描部12的能够实现打印、扫描、复印等的复合机。图像记录装置10具备容纳在框体14的未图示的控制基板。在控制 基板安装有微型计算机及各种电子部件,从而实现控制打印部11或扫描部12的动作的控制部。控制部基于从个人计算机等其他的设备输入的信息或从接受使用者的输入的操作装置13输入的信息而控制打印部11或扫描部12的动作。操作装置13是转动操作装置的一例。打印部11是打印部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操作装置13设置于图像记录装置10的形态。然而,操作装置13未必作为图像记录装置10来实现。图像记录装置10呈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形。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像记录装置10设置为可使用的状态(图I的状态)为基准来定义上下方向7,以设有操作装置13的一侧为前侧来定义前后方向8,从前侧观察图像记录装置10来定义左右方向9。[操作装置13]如图I所示,操作装置13容纳在凹部16中,该凹部16设置在图像记录装置10的框体14的前表面15的上部。如图2A所示,操作装置13具备转动体40、对转动体40进行支撑的连接部件17。转动体40是转动体的一例。连接部件17是连接部件的一例。[转动体40]如图2A、图2B所示,转动体40具备呈厚度薄的长方体状的外形的转动壳体41和容纳在转动壳体41中的触摸面板46。触摸面板46配置在转动体40的左右方向9及上下方向7的中央部。而且,触摸面板46向沿着转动壳体41的厚度方向对置的一对面的一方即第一面42侧露出。触摸面板46使用将具有透光性的片状的触摸开关与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器的显示面侧重合而成的部件。转动体40在触摸面板46处接受输入。触摸面板46通过未图示的电缆而与框体14(图I)容纳的控制基板电连接。向触摸面板46的输入经由电缆向控制部传递。触摸面板46是操作部的一例。第一面42是第一面的一例。如图2A、图2B所示,具有沿着左右方向9的中心轴线且形成为圆柱状的右侧的第一转动轴44从转动壳体41的右侧面41A的上端部向右突出。具有沿着左右方向9的中心轴线且形成为圆柱状的左侧的第一转动轴45从转动壳体41的左侧面(未图示)的上端部向左突出。右侧的第一转动轴44和左侧的第一转动轴45设置成使中心轴线一致。第一转动轴44、45由设置于框体14(图I)的未图示的轴承支撑。S卩,转动体40由框体14支撑为能够绕第一转动轴44、45的中心轴线转动。框体14是装置主体的一例。第一转动轴44、45是第一轴的一例。第一转动轴44、45沿着的左右方向9是沿着第一轴的方向。转动体40通过绕第一转动轴44、45的中心轴线转动,而将姿势变化成图4A所示的第一姿势(第一姿势的一例)及图4B所示的第二姿势(第二姿势的一例)。在第一姿势下,转动体40以设有第一转动轴44的一侧的端部为上端部且以第一面42为前表面而容纳在框体14的凹部16 (图I)中,并向框体14倒伏(图I)。在第二姿势下,转动体40以第一面42朝向前方斜上的方式从框体14(图I)立起。使用者例如在使处于第一姿势的转动体40转动而立起成第二姿势后,按压触摸面板46 (图2A)而进行各种输入。如图2A、图2B所示,在转动壳体41具备用于与后述的连接部件17连接的右侧的支撑片47及左侧的支撑片(未图示)。右侧的支撑片47及左侧的支撑片在第一姿势下从转动壳体41的第一面42的相反侧的面即第二面43的左右两端部向后突出,沿着左右方向9对置。第二面43是第二面的一例。而且,右侧的支撑片47及左侧的支撑片在第一姿势下设置在上下方向7上的转动壳体41的中央部与下端之间的位置。右侧的支撑片47及左侧的支撑片分别具备设有圆形形状的开口的第三轴承孔49。第三轴承孔49在左右方向9上贯通右侧的支撑片47、左侧的支撑片。如后所述,在右侧的支撑片的第三轴承孔49中插入有设置于连接部件17的右侧的第三转动轴55。在左侧的支撑片的第三轴承孔(未图示)中插入有设置于连接部件17的左侧的第三转动轴56(图3)。 另外,如图2A、图2B所示,在转动壳体41的第二面43的下端部设有左右一对槽41B,这左右一对槽41B用于避免在第一姿势下与后述的抵接片93、94的干涉。[连接部件17]如图3A所示,连接部件17具备分别形成为与转动体40的左右方向9的宽度为大致相同宽度的板状的第一部件50及第二部件60。第一部件50和第二部件60,如后所述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通过相对的转动,而将姿势变化成图3B所示的闭姿势及图3C所示的开姿势。第一部件50是第一部件的一例。第二部件60是第二部件的一例。[第一部件50]在图3B中的第一部件50的上端部设有形成为圆柱状的右侧的第二转动轴53及形成为圆柱状的左侧的第二转动轴(未图示)。如图3A所示,右侧的第二转动轴53从第一部件50的右侧面51向右突出。左侧的第二转动轴从第一部件50的左侧面(未图示)向左突出。右侧的第二转动轴53和左侧的第二转动轴设置成使中心轴线一致。右侧的第二转动轴53插入到在后述的第二部件60上设置的右侧的保持片65的第二轴承孔67中。左侧的第二转动轴插入到在第二部件60上设置的左侧的保持片66的第二轴承孔(未图示)中。即,第一部件50和第二部件60以绕右侧的第二转动轴53及左侧的第二转动轴的中心轴线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右侧的第二转动轴53及未图示的左侧的第二转动轴是第二轴的一例。在图3B中的第一部件50的下端部设有形成为圆柱状的左右一对第三转动轴55、56。如图3A所示,右侧的第三转动轴55从第一部件50的右侧面51向右突出。左侧的第三转动轴56从第一部件50的左侧面(未图示)向左突出。第三转动轴55、56设置成使中心轴线一致。右侧的第三转动轴55插入到在转动体40上设置的右侧的支撑片47的第三轴承孔49(图2A)中。左侧的第三转动轴56插入到在转动体40上设置的左侧的支撑片(未图示)的第三轴承孔中。左右的第三转动轴55、56是第三轴的一例。[第二部件60]如图3B所示,第二部件60配置在第一部件50的后表面侧。在图3B中的第二部件60的下端部设有形成为圆柱状的左右一对第四转动轴63、64。如图3A所示,右侧的第四转动轴63从第二部件60的右侧面61向右突出。左侧的第四转动轴64从第二部件60的左侧面(未图示)向左突出。第四转动轴63、64设置成使中心轴线一致。第四转动轴63、64由后述的左右的支撑部件70、80(图2A)支撑。第四转动轴63、64是第四轴的一例。在图3B中的第二部件60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第一部件50连接的左右的保持片65、66。如图3A所示,右侧的保持片65从第二部件60的右侧面61向右突出。右侧的保持片65具备设有圆形形状的开口的第二轴承孔67。第二轴承孔67在左右方向9上贯通保持片65。在第二轴承孔67中插入有在第一部件50设置的右侧的第二转动轴53。左侧的保持片66从第二部件60的左侧面(未图示)向左突出。在左侧的保持片66上设置的第二轴承孔(未图示)中插入有在第一部件50上设置的左侧的第二转动轴(未图示)。在图3B中的第二部件60的后表面即第三面68上设有止动件90。止动件90比图3B中的第二部件60的上端向上方突出。如图3A所示,止动件90形成为跨第二部件60的左右两端的宽度。止动件90如后所述,通过与第一部件50抵接,来防止第一部件50与第二部件60的相对的转动。止动件90是止动件的一例。 连接部件17通过使第一部件50和第二部件60绕右侧的第二转动轴53及左侧的第二转动轴(未图示)的中心轴线相对转动,而将姿势变化成图3B所示的闭姿势及图3C所示的开姿势。以下,说明第一部件50与第二部件60的相对的转动。第一部件50以上下方向7上的长度比第二部件60的上下方向7上的长度稍短的方式形成。这是为了防止在闭姿势下,设置于第二部件60的第四转动轴63、64与设置于第一部件50的第三转动轴55、56的在上下方向7上的位置发生偏移,而引起第四转动轴63、64与支撑第三转动轴55、56的转动体40的左右的支撑片47 (图2)之间的干涉。当图3B的处于闭姿势的连接部件17的第一部件50绕第二转动轴53的中心轴线向从第二部件60离开的第一转动方向31转动时,在图3C所示的开姿势下,第一部件50与设置于第二部件60的止动件90抵接,防止向第一转动方向31的转动。止动件90设置成在连接部件17的打开角度α成为180度以上的最大打开角度α I时,与第一部件50抵接。如图3C所示,打开角度α是连接第二转动轴53和第三转动轴55的第一直线35与连接第二转动轴53和第四转动轴63的第二直线36所成的角度中的在止动件90的相反侧的角度。如图4Β所示,安装于操作装置13的连接部件17在开姿势下,止动件90作为第一转动轴44侧。即,打开角度α是第一直线35与第二直线36所成的角度中的在第一转动轴44的相反侧的角度。如图3Β所示,在连接部件17的闭姿势下,打开角度α大致为O度。第一直线35是第一直线的一例。第二直线36是第二直线的一例。打开角度α是打开角度的一例。如图2Α、图2Β所示,在连接部件17的第二部件60设置的第四转动轴63、64 (第四转动轴64参照图3Α)由支撑部件70、80保持。而且,在连接部件17的第一部件50设置的第三转动轴55、56 (第三转动轴56参照图3Α)由设置于转动体40的右侧的支撑片47及左侧的支撑片(未图示)保持。右侧的支撑部件70设置在处于第一姿势的转动体40的右侧的支撑片47的附近且转动体40的支撑片47的后方斜下的位置。同样地,左侧的支撑部件80设置在处于第一姿势的转动体40的左侧的支撑片(未图示)的附近且左侧的支撑片的后方斜下的位置。因此,如图4Α所示,在转动体40处于第一姿势时,连接部件17处于闭合的闭姿势,且以第二转动轴53为上侧而向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倒伏。处于闭姿势且向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倒伏的图4A的连接部件17的姿势为第四姿势(第四姿势的一例)。闭姿势是第一部件50与第二部件60的相对位置关系下的姿势,第四姿势是第一部件50与第二部件60相对位置关系及与转动体40相对位置关系下的姿势。当处于图4A所示的第一姿势的转动体40绕第一转动轴44的中心轴线,向转动前端部从框体14(图I)离开的第二转动方向32转动时,由转动体40保持的第一部件50与转动体40 —起绕第一转动轴44的中心轴线转动。通过将第一部件50与转动体40 —起转动,且使第二部件60由支撑部件70、80保持,而将连接部件17绕第二转动轴53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打开。而且,第一部件50绕第三转动轴55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立起。在转动体40成为图4B所示的第二姿势时,连接部件17处于开姿势。而且,当转动体40处于第二姿势时,第一部件50相对于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立起。处于开姿势且第一部件50从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立起的图4B的连接部件17的姿势为第三姿势(第三姿势的一例)。开姿势是第一部件50与第二部件60相对位置关系下的姿势,第三姿 势是第一部件50与第二部件60相对位置关系及与转动体40相对位置关系下的姿势。[支撑部件70、80]右侧的支撑部件70从框体14的凹部16 (图I)的左右的侧部沿着左右方向9突出,如图2A、图2B所示,设置在处于第一姿势的转动体40的支撑片47的后方斜下且支撑片47附近的位置。而且,支撑部件70形成为左右方向9上厚度薄的矩形板状,且具备供将在连接部件17的第二部件60上设置的右侧的第四转动轴63插入的长孔71。长孔71朝向后方斜下延伸。如图4B所示,长孔71以交叉角度β成为钝角的方式形成,该交叉角度β是连接部件17处于第三姿势时的第二直线36与连接长孔71两端的第三直线37相交的角度中的在后述的抵接片93侧的角度。第三直线37是第三直线的一例。交叉角度β是交叉角度的一例。如图2Β的放大图所示,支撑部件70将插入到长孔71中的第四转动轴63支撑为在上侧的第一端72与下侧的第二端73之间能够滑动且能够转动。第四转动轴63能够在长孔71的第一端72的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的一例)与长孔71的第二端73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的一例)之间滑动,且能够绕中心轴线转动。支撑部件70具备对一端与第四转动轴63抵接的第一螺旋弹簧91的另一端进行支撑的固定板74。固定板74从支撑部件70的右侧面的下端部朝向右方突出。第一螺旋弹簧91以中心轴线沿着长孔71所延伸的方向的方式配置在长孔71的右侧,使一端与第四转动轴63抵接,并使另一端与固定板74抵接。第一螺旋弹簧91以压缩状态配置在处于长孔71的第一位置上的第四转动轴63与固定板74之间,对第四转动轴63从第二端73 (第二位置)侧向第一端72 (第一位置)侧施力。被第一螺旋弹簧91施力的第四转动轴63在外力未作用时,位于长孔71的第一端72 (第一位置)。如图2Β所示,左侧的支撑部件80形成为与右侧的支撑部件70呈左右对称的形状,且具备长孔81及固定板84。固定板84对一端与设置于第二部件60的左侧的第四转动轴64 (图3Α)抵接的第二螺旋弹簧92的另一端进行支撑。第二螺旋弹簧92以压缩状态配置在处于长孔81的第一端82的第四转动轴64(图3Α)与固定板84之间,对第四转动轴64从长孔81的第二端83 (第二位置)侧向第一端82 (第一位置)侧施力。支撑部件70、80是支撑部的一例。长孔71、81是长孔的一例。第一螺旋弹簧91及第二螺旋弹簧92是第一施力部件的一例。[抵接片93、94]在框体14的凹部16(图I)设有图2B所示的左右一对抵接片93、94。右侧的抵接片93从凹部16的右侧面向左突出。左侧的抵接片94从凹部16的左侧面向右突出。如图4B所示,右侧的抵接片93设置在处于第三姿势的连接部件17的第二部件60的右端部的下方,与该右端部接近或抵接。左侧的抵接片94设置在处于第三姿势的连接部件17的第二部件60的左端部的下方,与该左端部接近或抵接。右侧的抵接片93及左侧的抵接片94从左右方向9观察时在上端部分别具备圆弧状的凸面95。如图2B所示,在转动体40处于第一姿势时,抵接片93、94容纳在设置于转动壳体41的左右一对槽41B中。抵接片93、94是抵接部的一例。凸面95是凸面的一例。[动作] 以下,说明操作装置13的动作。关于左右一对部件,使用右侧的部件的符号进行说明。如图4A所示,当转动体40处于第一姿势时,连接部件17为第四姿势。在第四姿势下,连接部件17为闭姿势,且向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倒伏。当处于第一姿势的转动体40绕第一转动轴44的中心轴线向第二转动方向32转动时,由转动体40保持的第一部件50的第三转动轴55与转动体40 —起绕第一转动轴44的中心轴线转动。由此,处于闭姿势的连接部件17由于第一部件50与第二部件60绕第二转动轴53的中心轴线相对转动而打开。而且,连接部件17的第一部件50绕第三转动轴55的中心轴线转动,而从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立起。当转动体40成为图4B所示的第二姿势时,连接部件17成为开姿势,且从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立起。S卩,连接部件17成为第三姿势。处于第三姿势的连接部件17以180度以上的最大打开角度α I打开,且从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立起。由此,处于第三姿势的连接部件17由使用者向处于第二姿势的转动体40的触摸面板46 (图2Α)进行按压操作时,不关闭而维持第三姿势。其结果是,处于第三姿势的连接部件17能够将转动体40保持成第二姿势。当从第一面42侧以比第一螺旋弹簧91及第二螺旋弹簧92 (图2Β)的作用力大的力按压转动体40时,由于以交叉角度β成为钝角的方式设置长孔71,因此第二部件60向从长孔71的第一端72朝着第二端73的方向(后方斜下方向)滑动。滑动的第二部件60与设置于下方的抵接片93抵接而在抵接片93的凸面95上滑动。第二部件60朝向后方斜下滑动,且由抵接片93支撑,由此,第二部件60以抵接片93为支点向第一转动方向31 (图3Β)的相反方向转动。即,以最大打开角度α I打开的连接部件17开始关闭。如图4C所示,当开始关闭的连接部件17的打开角度α成为小于180度的打开角度α 2时,连接部件17在使用者按压转动体40的力和第一施力部件91对第二部件60施力的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关闭,成为第四姿势。即,转动体40从第二姿势返回第一姿势。[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上所述,只要不以比第一螺旋弹簧91及第二螺旋弹簧92的作用力大的力从第一面42侧按压处于第二姿势的转动体40,转动体40就通过连接部件17保持为第二姿势。即,根据第一螺旋弹簧91及第二螺旋弹簧92的作用力来决定能够将转动体40保持为第二姿势的保持力。因此,与通过摩擦力来保持转动体40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个体间的上述保持力的变动而实现该保持力的大小的稳定化。另外,第一螺旋弹簧91及第二螺旋弹簧92的作用力在打开角度α小于180度之前不会成为按压转动体40的使用者的阻力。而且,在转动体40从第一姿势向成为第二姿势的方向转动时,第二部件60的第四转动轴63、64仅由长孔71、81的第一端72、82保持,第一螺旋弹簧91及第二螺旋弹簧92不会成为使转动体40转动的使用者的阻力。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使转动体40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转动。另外,由于连接部件17的第一部件50及第二部件60分别形成为与转动体40的左右方向9的宽度大致相同宽度的板状,因此在转动体40为第二姿势时,能够通过处于第三姿势的连接部件17将转动体40覆盖并隐藏在框体14的内部。另外,连接部件17通过左右的第三转动轴55、56与转动体40连接,因此与仅通过 左右方向9的一方的端部与转动体40连接或仅通过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与转动体40连接的结构相比,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因此,即使在使用者抬起具有转动体40的图像记录装置10时等,也能够减少连接部件17的破损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左右一对抵接片93、94与第二部件60的左右两端部抵接,因此在转动体40从第二姿势返回第一姿势时,第二部件60不会发生扭转,而不会发生第二部件60的扭转引起的转动体40的滑动性的恶化。其结果是,操作装置13的使用容易度变好。另外,由于在抵接片93、94设有与第二部件60抵接的圆弧状的凸面95,因此第二部件60在抵接片93、94上容易滑动,从第二姿势返回第一姿势时的转动体40的滑动性更加良好。另外,如图2Α所示,触摸面板46配置在左右方向9上的转动体40的中央部,连接部件17在左右方向9的两端部与转动体40连接。即,触摸面板46在左右方向9上配置在比连接有连接部件17的位置靠内侧。因此,在触摸面板46上能够将由使用者按压的转动体40可靠地保持为第二姿势。[变形例I]如图5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在框体14的凹部16(图I)的左右的两侧面设有左右一对保持部件100、110。右侧的保持部件100形成为以左右方向9为厚度方向的板状,与连接部件17的第二部件60的右侧面61接近配置。四个凸部101 104从右侧的保持部件100的左内侧面向左突出。四个凸部101 104沿着长孔71的第一端72 (或长孔81的第一端82)周围的第二部件60的转动方向设置。凸部101 104通过将形成为圆柱状的弹性部件固定在保持部件100的左侧面而形成。左侧的保持部件110相对于右侧的保持部件100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与右侧的保持部件100同样地具备凸部111 114。因使用者使处于第一姿势的转动体40向第二转动方向32 (图4Α)转动而绕长孔71的第一端72 (或长孔81的第一端82)转动的第二部件60会使凸部101、111发生弹性变形而越过凸部101、111。在使用者对触摸面板46(图2Α)进行按压操作等以凸部101、111发生弹性变形的力以下的力按压转动体40时,越过了凸部101、111的第二部件60对转动体40进行保持。转动体40由使用者进一步向第二转动方向32(图4Α)转动时,第二部件60依次越过凸部102、112、凸部103、113、凸部104、114。在第二部件60越过了凸部104、114后,转动体40成为最大打开角度α (图4Β)的第二姿势。由此,转动体40在打开角度α成为最大打开角度α 之前,以三个不同的打开角度由保持部件100、110支撑。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左右的保持部件100、110及连接部件17,能够分别以四个不同的打开角度对转动体40进行支撑。在本变形例中,说明了在保持部件100、110设有四个凸部101 104、111 114的结构,但也可以在保持部件100、110分别设置I至3个凸部或5个以上的凸部。[变形例2]在本变形例中,如图6所示,转动体40以第一面42为前方斜上的方向且设有第一转动轴44、45(图7Α)的端部成为前端部的方式安装于框体14的凹部16。转动体40通过绕第一转动轴44、45的中心轴线转动,而将姿势变化成图6及7Β所示的第一姿势及图7C所示的第二姿势。如图7Α所示,在处于第一姿势的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与处于第三姿势的连接部件17的第一部件50之间设有板簧96。板簧96具有分别形成为矩形板状的第一部97与第二部98的一端彼此结合的结构。板簧96在外力未作用时,成为第一部97相对于第二部98倾斜的形状。板簧96例如使用将金属板折弯而成的部件。板簧96是第二施力部件的一例。如图7Α所示,第一部97固定在凹陷41C的内底面,该凹陷41C设置在转动体40的第二面43的左端部。第二部98固定在连接部件17的第一部件50上。板簧96以在转动体40处于第二姿势时成为第一部97相对于第二部98倾斜的初始形状的方式形成。在处于第二姿势的转动体40将姿势变化成第一姿势时,第一部97和第二部98以结合部为中心相对转动而关闭,从而如图7Β所示,板簧96容纳于凹陷41C。处于打开的第三姿势的连接部件17通过板簧96来防止因转动体40的重量而关闭的情况。即,防止连接部件17单独关闭,而将转动体40可靠地保持为第二姿势。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17的第一部件50在第一姿势下的转动体40的上下方向7的中央部与下端之间的位置处与转动体40连接,但优选在上述下端处与转动体40连接。处于第二姿势的转动体40在转动前端部由连接部件17支撑,处于第二姿势的转动体40由连接部件17可靠地支撑。而且,通过将连接部件17的第一部件50与转动体40的上述下端连接,而触摸面板46设置在处于第一姿势的转动体40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由此,在使用者对触摸面板46输入时,转动体40被按压在由第一转动轴44、45支撑的上述上端与由连接部件17支撑的上述下端之间。其结果是,在上述输入时,处于第二姿势的转动体40能够由连接部件17可靠地支撑。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长孔71、81贯通支撑部件70、80的例子,但长孔71、81也可以不贯通支撑部件70、80。即,也可以取代长孔71、81而在支撑部件70、80设置槽。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止动件90设置于第二部件60的结构,但也可以取代止动件90,而将同样的结构的止动件设置于第一部件50。而且,也可以设置以最大打开角度α I与在第二部件60设置的保持片65和在第一部件50设置的第二转动轴53中的一方或双方抵接的止动件。同样地,也可以设置以最大打开角度αI与左侧的保持片66和左侧的第二转动轴(未图示)中的一方或两方抵接的止动件。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设置于第一部件50的第二转动轴53来使第一部件50与第二部件60能够相对转动的结构,但也可以在第一部件50及第二部件60分别设置轴承孔,并通过插入到该轴承孔中的支轴来使第一部件50和第二部件60能够相对转动。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第一螺旋弹簧91及第二螺旋弹簧92作为第一施力部件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板簧等其他的弹性部件作为第一施力部件。另外,在上 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第一部件50和第二部件60分别形成为跨转动体40的左右两端的宽度的结构,但第一部件50和第二部件60也可以形成为比转动体40短的宽度。连接部件17例如与转动体40的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连接。而且,也可以将以转动体40的左右方向9的宽度的一半以下的宽度所形成的左右一对连接部件17与转动体40的左右方向9的两端部连接。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支撑部件70、80从框体14的凹部16的左右的侧部沿着左右方向9突出的结构,但支撑部件70、80也可以从框体14的凹部16的底部向上关出。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第一转动轴44、45设置于转动体40,并将第一转动轴44、45由设置于框体14的未图示的轴承支撑的结构,但也可以将第一转动轴44、45设置于框体14,并将轴承设置于转动体40。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右侧的第二转动轴53及左侧的第二转动轴(未图示)设置于第一部件50,并将右侧的第二轴承孔67及左侧的第二转动轴(未图示)设置于第二部件60的结构,但也可以将第二转动轴53设置于第二部件60,并将第二轴承孔67设置于第一部件50。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第三转动轴55、56设置于连接部件17,并将插入有第三转动轴55、56的第三轴承孔49设置于框体14的结构,但也可以将第三转动轴55,56设置于框体14,并将第三轴承孔49设置于转动体40。
权利要求1.一种转动操作装置(13),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14); 转动体(40),包括设置有接受按压操作的操作部(46)的第一面(42)及与该第一面(42)相反侧的第二面(43),被支撑于所述装置主体(14)并能够相对于第一轴(44、45)转动,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轴(44、45)的转动,所述转动体(40)变化为向所述装置主体(14)倒伏的第一姿势及从所述装置主体(14)立起的第二姿势; 连接部件(17),在所述转动体(40)的所述第二面(43)侧配置的第一部件(50)及第二部件¢0)以相对于沿着所述第一轴(44、45)的第二轴(53)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部件(50)在沿着所述第一轴(44、45)的第三轴(55、56)处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转动体(40)连接,所述第二部件¢0)在沿着所述第一轴(44、45)的第四轴(63、64)处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装置主体(14)连接,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二轴(53)及所述第三轴(55,56)的转动,所述连接部件(17)变化为所述第一部件(50)从处于所述第二姿势的所述转动体(40)的所述第二面(43)立起并且所述第一部件(50)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0)打开的第三姿势、及所述第一部件(50)向处于所述第一姿势的所述转动体(40)的所述第二面(43)倒伏并且所述第一部件(50)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0)闭合的第四姿势; 止动件(90),与处于所述第三姿势的所述连接部件(17)抵接而防止所述第一部件(50)与所述第二部件(60)的相对的转动; 支撑部(70、80),设有长孔(71、81)或槽,该长孔(71、81)或槽插入有在所述连接部件(17)的所述第二部件¢0)上设置的所述第四轴出3、64),并且以处于所述第四姿势的所述连接部件(17)的所述第四轴(63、64)所在的第一位置(72、82)和从该第一位置(72、82)离开的第二位置(73、83)为两端; 第一施力部件(91、92),对所述第二部件¢0)从所述第二位置(73、83)侧向所述第一位置(72,82)侧施力;以及 抵接部(93、94),配置在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三姿势的所述连接部件(17)的所述第二部件(60)成为所述第一轴(44、45)的相反侧的位置,即从所述第一位置(72、82)朝向所述第二位置(73、83)滑动的所述第二部件¢0)进行抵接的位置,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17)如下构成在所述第三姿势下,连接所述第二轴(53)和所述第三轴(55、56)的第一直线(35)与连接所述第二轴(53)和所述第四轴(63、64)的第二直线(36)所成的角度(α)中的在所述第一轴(44、45)相反侧的角度即打开角度为180度以上,并且在所述第四姿势下,所述打开角度小于180度, 所述支撑部(70、80)以所述第三姿势中的所述第二直线(36)与连接所述第一位置(72,82)和所述第二位置(73、83)的第三直线(37)所成的角度中的在所述抵接部(93、94)侧的角度即交叉角度为钝角的方式进行支撑,并将所述第四轴(63、64)支撑为在所述第一位置(72、82)与所述第二位置(73、83)之间能够滑动且能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动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50)及所述第二部件¢0)分别形成为沿着所述转动体(40)的所述第一轴(44、45)的方向(9)上的两端部之间的宽度的板状, 所述第一部件(50)在所述方向(9)的两端部处与所述转动体(4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操作装置,其中,所述抵接部(93、94)设置为与沿着所述第二轴(53)的方向(9)上的所述第二部件(60)的两端部分别抵接的一对。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动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50)与所述转动体(40)的转动前端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动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46)设置在沿着所述转动体(40)的所述第一轴(44、45)的方向(9)上的所述连接部件(17)的宽度的范围内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动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抵接部(93、94)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部件¢0)抵接的圆弧状的凸面(95)。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动操作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二施力部件(96), 所述第二施力部件(96)从所述第四姿势朝向所述第三姿势对所述连接部件(17)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动操作装置,其中, 还具备保持部件(100、110), 所述保持部件(100、110)设置为与沿着所述第二轴(53)的方向(9)上的所述装置主体(14)的两侧面分别抵接的一对, 所述各保持部件(100、110)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凸部(101 104、111 114),其中,所述多个凸部(101 104、111 114)通过与所述第二部件¢0)卡合而保持所述移动体(40)。
9.一种图像记录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操作装置(13);以及 打印部(11),基于从所述转动操作装置(13)输入的信号而向记录介质进行图像记录, 其中,所述转动体(40)在所述第一姿势下以所述第一轴(44、45)侧为上进行配置。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转动操作装置及使用该转动操作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实现保持转动体的保持力的稳定化,容易使转动体转动。转动操作装置(13)具备装置主体(14);转动体(40),被支撑于装置主体并能够相对于第一轴(44、45)转动,通过转动使所述转动体变化为第一姿势及第二姿势;连接部件(17),包括第一部件(50)及第二部件(60),该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以相对于沿着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53)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变化为第三姿势及第四姿势;止动件(90);支撑部(70、80);第一施力部件(91、92);以及抵接部(93、94)。
文档编号H04N1/00GK202721735SQ20122002596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河合贵光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