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泡棉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6701发布日期:2019-06-26 00:49阅读:946来源:国知局
粘贴泡棉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泡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贴泡棉工装。



背景技术:

车载麦克风作为车载汽车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适用于车载免提系统、车载电话,具有拾音放大、满足汽车驾驶员通话的功能。随着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发展,考虑到驾车过程中驾驶员接打手机的不安全隐患,中高端轿车上都安装有麦克风。

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振动,且部分汽车的减振系统较差,长时间使用后焊接在麦克风上的电线可能会发生松动,造成拾音不良,影响使用。为提高减振效果,在麦克风电线上粘贴泡棉,常规的粘贴方法为人工撕去离型膜,电线放到泡棉上,手工翻转泡棉对准两侧边缘粘贴。但是由于撕去离型膜时,泡棉未固定,手易粘到泡棉胶上,引起污染;泡棉左右位置和电线的上下位置,以及泡棉两侧边缘的对接位置仅靠员工目视保证,无防呆功能,位置贴合度差,效率低,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粘贴泡棉工装,可保证泡棉粘贴位置,保证尺寸,稳定性高,可避免不良产生,且不需要人工对正,降低员工疲劳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粘贴泡棉工装,所述工装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铰接的盖板;所述底板开设有第一泡棉限位槽,所述盖板开设有第二泡棉限位槽,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展开时所述第一泡棉限位槽与所述第二泡棉限位槽共同构成的凹槽与泡棉相适配;所述底板设置有用于容置电线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泡棉限位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泡棉限位槽和/或所述第二泡棉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泡棉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泡棉限位槽和/或所述第二泡棉限位槽槽底面的吸气孔,所述吸气孔连通吸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泡棉限位槽靠近所述盖板一侧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泡棉限位槽的相应位置均设置有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槽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泡棉限位槽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二泡棉限位槽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二泡棉限位槽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电线上的标签进行避让的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标签进行避让的第二避让槽,且所述第二避让槽竖向贯穿所述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置有用于容置与所述电线连接的产品的产品限位槽,所述产品限位槽与所述产品相适配,所述产品限位槽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一端且与所述限位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置有两个用于取出产品的取放槽,所述取放槽与所述产品限位槽连通,两所述取放槽分别位于所述产品限位槽的两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粘贴泡棉工装工装包括底板和与底板铰接的盖板;底板开设有第一泡棉限位槽,盖板开设有第二泡棉限位槽,底板与盖板展开时第一泡棉限位槽与第二泡棉限位槽共同构成的凹槽与泡棉相适配;底板设置有用于容置电线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与第一泡棉限位槽连通,通过第一泡棉限位槽、第二泡棉限位槽限定了泡棉的位置,使得盖板翻转180°位于底板上方时,泡棉的边缘粘贴时能够对齐,通过第一限位槽限定了电线的位置,保证了电线在泡棉上的位置,保证尺寸,稳定性高,不需要人工对正,可免不良产生,降低员工疲劳度。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泡棉限位槽和/或第二泡棉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泡棉的固定装置,可避免撕去离型膜时泡棉移动,避免粘到泡棉胶,不会产生污染。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泡棉限位槽靠近盖板一侧的边缘与第二泡棉限位槽的相应位置均设置有限位凸起,可在盖板翻折到底板上方时压紧泡棉,防止泡棉从盖板与底板之间的缝隙挤出。

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和盖板上设有用于对电线上的标签进行避让的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可避免压伤标签,导致标签脱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底板设置有用于容置与电线连接的产品的产品限位槽,产品限位槽与产品相适配,产品限位槽位于第一限位槽的一端且与第一限位槽连通,底板设置有两个用于取出产品的取放槽,取放槽与产品限位槽连通,便于取放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粘贴泡棉工装可保证泡棉粘贴位置,保证尺寸,稳定性高,可避免不良产生,且不需要人工对正,降低员工疲劳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粘贴泡棉工装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粘贴泡棉工装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粘贴泡棉工装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中,10-底板,11-第一泡棉限位槽,12-第一限位槽,13-第一避让槽,14-吸气孔,15-限位凸起,16-产品限位槽,17-取放槽,20-盖板,21-第二泡棉限位槽,22-第二限位槽,23-第二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为准,仅代表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位置关系,说明书中的横向指y轴方向,竖向指z轴方向。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粘贴泡棉工装,包括底板10和与底板10铰接的盖板20。底板10开设有第一泡棉限位槽11,盖板20开设有第二泡棉限位槽21,底板10与盖板20展开时第一泡棉限位槽11与第二泡棉限位槽21共同构成的凹槽与泡棉相适配,其中,第一泡棉限位槽11与第二泡棉限位槽21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可根据工艺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一泡棉限位槽11与第二泡棉限位槽21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一致。底板10设置有用于容置电线的第一限位槽12,第一限位槽12与第一泡棉限位槽11连通。使用时,首先将泡棉带有离型膜的表面朝上放入第一泡棉限位槽11和第二泡棉限位槽21,其边缘要与第一泡棉限位槽11和第二泡棉限位槽21对齐,撕去离型膜,然后将电线放到泡棉上并且其两端位于第一限位槽12内,最后将盖板20翻转180°到底板10的上方,使泡棉沿其中心对折粘贴。通过第一泡棉限位槽11、第二泡棉限位槽21限定了泡棉的位置,使得盖板20翻转位于底板10上方时,泡棉的两侧边缘粘贴时能够对齐,通过第一限位槽12限定了电线的位置,保证了电线在泡棉上的位置,保证尺寸,稳定性高,不需要人工对正,可免不良产生,降低员工疲劳度。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第一泡棉限位槽11与第二泡棉限位槽21的尺寸可略小于泡棉,通过过盈配合卡住泡棉,或者是在第一泡棉限位槽11和/或第二泡棉限位槽2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泡棉的固定装置,可避免撕去离型膜时泡棉移动,避免粘到泡棉胶,不会产生污染。固定装置可以为设置在第一泡棉限位槽11和/或第二泡棉限位槽21内的双面胶,或者是设置在第一泡棉限位槽11和/或第二泡棉限位槽21槽底面的吸气孔14,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固定装置为设置在第一泡棉限位槽11槽底面的吸气孔14,当泡棉放入第一泡棉限位槽11时可被吸住,其中,吸气孔14连通有吸气装置。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第一泡棉限位槽11靠近盖板20一侧的边缘与第二泡棉限位槽21的相应位置均设置有限位凸起15,可在盖板20翻折到底板10上方时压紧泡棉,防止泡棉从盖板20与底板10之间的缝隙挤出。其中,限位凸起15可以为连续的或断续的。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第一限位槽12横向设置在第一泡棉限位槽11的中部,盖板20上设置有用于对电线进行避让的第二限位槽22,第二限位槽22与第二泡棉限位槽21连通且位于第二泡棉限位槽21的中部,使得粘贴好泡棉后,电线可位于中心位置,从而提高减振效果,避免电线脱落,延长使用寿命。底板10上设有用于对电线上的标签进行避让的第一避让槽13,第一避让槽13与第一限位槽12连通,盖板20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用于对标签进行避让的第二避让槽23,且第二避让槽23竖向贯穿盖板20,可避免压伤标签,导致标签脱落的情况。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电线的一端连接有产品,底板10设置有用于容置与电线连接的产品的产品限位槽16,产品限位槽16与产品相适配,产品限位槽16位于第一限位槽12的一端且与第一限位槽12连通。通过对产品位置的限定,保证泡棉在电线上的粘贴位置。底板10上还设置有两个用于取放产品的取放槽17,取放槽17与产品限位槽16连通,两取放槽17分别位于产品限位槽16的两侧,当泡棉粘贴完成后,可在取放槽17的位置捏住产品的两个角部将产品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粘贴泡棉工装通过设置限定泡棉位置的第一泡棉限位槽、第二泡棉限位槽,以及限定电线位置的第一限位槽,使得泡棉在粘贴时能够对齐,保证了电线在泡棉上的位置,保证尺寸,稳定性高,不需要人工对正,可免不良产生,降低员工疲劳度。其中,本设计的粘贴泡棉工装还可用于对除了电线以外的其他产品粘贴泡棉,只要在底座上设置与产品结构相适配的限位槽即可。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些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述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在没有经过任何创造性的劳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