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113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由设在升降道内,引导对重升降的对重导轨的上端部支承配置在靠近升降道顶部的卷扬机的支承构件。
背景技术
图4及图5表示与例如日本特开2000-318946号公报上所揭示的结构类似的已有的电梯装置,图4是纵剖面图,图5是图4主要部分的横剖面图。在图中,1为电梯的升降道,2为在升降道1内升降的轿厢、3为设在升降道1内,在水平投影面上分别配置在轿厢2两侧,引导轿厢2升降的轿厢导轨。
4为导轨托架,其一侧固定在形成升降道1的侧面的梁形成的固定体5上,另一侧上连接轿厢导轨3,沿上下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在升降道1内。
6为对重导轨,设在升降道1内,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两列,其中一列连接在导轨托架4上,另一列固定在固定体5上,连接于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分离配置在升降道1上的对重托架7上,6引导配置在两列之间,沿升降道1升降的对重8的升降。
9为配置在靠升降道1顶部附近的卷扬机,10为两端分别连接在对重导轨6的上端部支承卷扬机9的支承构件,11为突出设置在靠近轿厢导轨3上端的缆绳止动臂。
12为主缆绳,其一端连接在缆绳止动臂11上,绕挂在枢装于轿厢2下部的轿厢滑轮13上,向上方延长,绕挂在卷扬机9的驱动绳轮上,向下方延长,再绕挂在对重8的吊窗滑轮14上,另一端则连接于支承构件10。
已有的电梯装置如上所述构成,一旦开动卷扬机9,通过主缆绳12,轿厢2及对重8就向相反方向升降。而且卷扬机9的自重及主缆绳12的张力产生的负荷,通过缆绳止动臂11由轿厢导轨3所支承,或通过支承构件10由对重导轨6所支承。
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主缆绳12的张力等造成的向下的负荷的大部分,作为作用于对重导轨6的轴向压力起作用,因此,对重导轨6除了对重8的引导功能所需要的轴的垂直方向的弯曲强度外,也需要对抗轴向压力的强度,因此与没有轴向压力的作用的情况相比,要设置大尺寸的对重导轨。因此有电梯装置制造费用高的问题。
此外,图4、图5所示电梯装置的结构,对于设置升降道1即电梯装置的建筑物,由电梯装置在垂直方向上形成的负荷减小,可降低建筑费用。而在建筑物交错编排钢筋的骨架上粘附不能竖立设置地脚螺栓的壁材的结构、即软结构的情况下,要在构成建筑物每层地坪的骨架材料上固定导轨托架4、对重导轨托架7。
为此,导轨托架4等上下方向的配置间距要与建筑物的层高相同,通常是以3~4米的间距支承轿厢导轨3等。而且,垂直负荷作用于对重导轨6时,如果支承间距较长则会发生压曲,所以有必要与支承间距相应地将对重导轨6尺寸加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对于压缩负荷作用于引导对重升降的对重导轨的结构,即使使用标准尺寸的对重导轨,支承间距变长也不产生压曲的电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在升降道中竖立设置引导轿厢升降的轿厢导轨,依靠在升降道内上下方向上相互分离配置的导轨托架支承。而且,在升降道内竖立设置引导对重升降的对重导轨,利用上端部支承靠近升降道顶部配置的卷扬机的支承构件,同时,连接于支承轿厢导轨的导轨托架。而且在支承轿厢导轨的导轨托架的上下方向上的相互间配置连接体,该连接体的一侧上连接轿厢导轨,另一侧上连接相向的对重导轨。
借助于此,由于电梯主缆绳的张力等产生的下向负荷而在对重导轨上产生的轴垂直方向的位移通过连接体传递到轿厢导轨得以支承。由于能够得到尺寸不过大而且不压曲的对重导轨,因而有可能降低电梯装置的制造费用。


图1~图3为本发明的理想的电梯装置的实施形态的一个例子,图1为纵剖视图,图2为表示图1中的连接体处的放大立体图,
图3为放大表示图2的连接体处的平面图。
图4及图5表示已有的电梯装置,图4为纵剖面图,图5为图4的主要部分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形态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下面按附图进行说明。在图1~图3中,1为电梯的升降道、2为在升降道内升降的轿厢、3为设在升降道1内,在水平投影面上在轿厢2两侧方便配置,引导轿厢2升降的轿厢导轨。
4为导轨托架,一侧固定在由形成升降道1的侧面的梁形成的固定体5上,另一侧上连接轿厢导轨3,沿上下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在升降道1内。
6为对重导轨,设在升降道1内形成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分离配置的两列,其中一列连接在导轨托架4上,另一列固定在固定体5上,并被连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在升降道1内的对重托架7上,引导配置在两列之间沿升降道1升降的对重8的升降。
9为配置在靠近升降道1顶部的卷扬机,10为两端分别连接在对重导轨6的上端部,支承卷扬机9的支承构件,11为突出设置在靠近轿厢导轨3上端的缆绳止动臂。
12为主缆绳,其一端的缆绳止动件15连接在缆绳止动臂11上,绕挂于枢装在轿厢2下部的轿厢滑轮13上,向上方延长,绕挂在卷场机9的驱动绳轮上,向下方延长,绕挂在对重8的吊窗滑轮14上,另一端的缆绳止动件16被连接在支承构件10的导轨托架4一侧的靠近对重导轨6的位置上。
17为连接体,沿上下方向在导轨托架4的相互之间至少配置一个,其一侧上,轿厢导轨3利用穿透轨夹18及连接体17边缘部的螺栓19及在螺栓19的穿透端上拧紧的螺母20连接。而在另一侧上,对置的对重导轨6由穿透轨夹21及连接体17边缘部的螺栓22及在螺栓22的穿透端上拧紧的螺母23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装置中,一旦开动卷扬机9,通过主缆绳12,轿厢2及对重8相互反向升降。而且,由卷扬机的自重、主缆绳12的张力产生的负荷,通过缆绳止动臂11由轿厢导轨3支承,又再通过支承构件10,由对重导轨6支承。
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主缆绳12的张力等产生的下向负荷的大部分作用于对重导轨6,所以由此负荷产生的压曲发生在对重8上。但在上下方向上的导轨托架4之间至少一处配置连接体17,在轿厢导轨3上连接着对重导轨6。
因此,由于主缆绳12的张力等产生的下向负荷,发生在对重导轨6上的轴垂直方向的位移通过连接体17传递到轿厢导轨3得以支承。因此,对重导轨不发生压曲,所以能接近对重8的引导功能所需要的强度。
因此,利用简单的装置结构,也不需要复杂的手续就能将对重导轨6的尺寸标准化,也就是说有可能使尺寸变小,降低电梯装置的制造费用。
此外,对连接体17,轿厢导轨3及对重导轨6分别通过轨夹18、轨夹21连接。因此,在上下方向的适当地方利用连接体17能容易地连接轿厢导轨3及对重导轨6,而且能够限制对重导轨的轴垂直方向的位移量于规定值,因此适当增加连接体17的个数也就容易了。
因而,能容易地适应对于每一种电梯装置不同的对重导轨6在轴垂直方向的位移量,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容易地实施对付对重导轨6在轴垂直方向的位移的办法。
又,主缆绳12的对重8一侧的缆绳止动件16配置在靠近对重导轨6一侧的端部,对重导轨6则被连接在支承构件10的连接体17上。借助于此,作用于缆绳止动件16的垂直负荷的大部分由连接于连接体17的对重导轨6所支承,由缆绳止动件16的负荷产生的靠近连接体17的对重导轨6在轴垂直方向上的位移通过连接体17传递到轿厢导轨3得以支承。
从而,靠近连接体17的对重导轨6不发生压曲,所以能够使靠近连接体17的对重导轨6的强度接近对重8的引导功能所需要的强度,能使对重导轨6的尺寸标准化,并能降低电梯装置的制造费用。
工业应用性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设置电梯装置的建筑物是在交错编排钢筋的骨架上粘附不能竖立设置地脚螺栓的壁材形成的软结构的情况下,要在构成建筑物每一层地坪的骨架材料中固定导轨托架。而且,由设在升降道内,引导对重升降的对重导轨的上端部支承配置在靠近升降道内顶部的卷扬机的支承构件。对于这样一种结构,如下所述进行,能够消除对重导轨的轴向的压缩负荷引起的压曲。
也就是说,通过将轿厢导轨固定在升降道的固定体上的导轨托架的上下方向相互之间配置的连接体,将对重导轨连接于轿厢导轨。这样,产生于对重导轨的轴垂直方向上的位移通过连接体传递到轿厢导轨并且得以支承。因而对重导轨不会被压曲,所以能接近对重的引导功能所需要的强度。因此,能够使对重导轨实现标准化的小尺寸,从而能达到降低电梯装置制造费用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靠近升降道顶部的卷扬机、利用该卷扬机通过主缆绳传动,在所述升降道内相反方向上升降的轿厢及对重、设在所述升降道内,引导所述轿厢升降的轿厢导轨、一侧固定在所述升降道的固定体上,另一侧上连接所述轿厢导轨,在所述升降道内沿上下方向相互分开配置的导轨托架、设在所述升降道内,沿水平方向相互分开配置两列,并利用其上端部支承所述卷扬机的支承构件,所述两列中的一列连接在所述导轨托架上,配置在所述两列之间,引导所述对重升降的对重导轨、以及一侧上连接所述轿厢导轨,另一侧上连接对向的所述对重导轨,在上下方向上的所述导轨托架之间配置的连接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轿厢导轨及对重导轨通过导轨托架连接在连接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连接于连接体的对重导轨的位置上,具有将主缆绳的对重侧的端部连接在卷扬机的支承构件上的缆绳止动件。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由设在升降道(1)内,引导对重(8)升降的对重导轨(6)的上端部支承配置在靠近升降道(1)内顶部的卷扬机(9)的支承构件。对于这样一种结构,在将轿厢导轨(3)固定在升降道(1)的固定体(5)的导轨托架(4)的上下方向的相互间配置连接体(17),将对重导轨(6)连接在轿厢导轨(3)上。这样,利用连接体(17)将对重导轨(6)上发生的轴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移传递到轿厢导轨(3)上加以支承。因此,对重导轨(6)不发生,所以能接近对重(8)的引导功能所需要的强度,从而能减小对重导轨(6)的尺寸,降低电梯装置的制造费用。
文档编号B66B11/00GK1486272SQ01822177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2日
发明者泷川行洋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