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收发模块装置及其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484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电收发模块装置及其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收发模块装置及其壳体,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高速率数据传输千兆位接口转换器(Giga-Bit InterfaceConverter,GBIC)的小型可插拔光电收发模块壳体。
背景技术
光电收发模块可实现电接口与光数据链路间的双向数据传输,该模块可接收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后传入光数据链路,其也可将接收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后传入电接口。
通常,光电收发模块安装在主机、输入/输出系统、外围设备或交换机的印刷电路板上,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收容在一金属壳体内后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该金属壳体一般包括两平行侧壁、一矩形顶部、一矩形底部及前后两端,其可实现便利的内部连接,并易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该金属壳体用于消除静电累积及屏蔽电磁干扰。
现有的壳体有一设置在直交面板开口处的入口,该壳体的入口处设置有多个朝外凸起并抵靠直交面板开口内壁的接地弹片。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与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卡合的弹性卡锁及两个位于壳体后端的弹片,该弹性卡锁设在壳体入口且部分容纳于面板开口内,该弹性卡锁与壳体后端的弹片相配合产生的合力使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装配在光电收发模块壳体内。由于该弹片产生的弹力较小,其与弹性卡锁间相配合产生的合力因此也较小,当壳体在工作中发生振动时,安装在壳体内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易于从壳体中意外脱离;此外,当该弹片产生的弹力较小时也妨碍壳体中内置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顺利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收发模块壳体,其可防止所收容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在工作中由于振动而与壳体意外脱离,且更易于从中拆卸所收容的收发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收发模块装置,其包括一收容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壳体,该壳体与收发模块之间弹性稳固结合,且易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壳体包括一框架,该框架的后部形成一弹性梁,该弹性梁包括一自由端,当壳体内收容收发模块时,该弹性梁抵紧收发模块后部,同时其自由端弹性紧抵于壳体后部;而当从壳体中拆卸收发模块时,该自由端会弹开而脱离壳体后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光电收发模块装置包括一壳体和一收容于该壳体内的收发模块,该壳体包括一后盖并形成至少一具有自由端的弹性梁,收容于该壳体内的收发模块紧抵该弹性梁,该弹性梁的自由端抵靠壳体后盖;当从壳体中拆卸收发模块时,该自由端弹开而脱离壳体后盖。该收发模块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设于壳体的弹性卡锁和一设于收发模块的卡扣,该卡扣与弹性卡锁卡合。
与现有收发模块装置及其壳体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弹性梁提供较强的弹力,使得收发模块与壳体之间的结合更为稳固,所收容的收发模块不易意外脱落,且拆卸时,该弹性梁较强的弹力使得收发模组更易于从壳体中释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组装图。
图3是图1所示框架去除部分后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框架在组装前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框架又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壳体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后装配到一直交面板开口处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的组装图。
图9是图8所示壳体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后装配到一直交面板开口处的立体图。
图10是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插入壳体前的示意图。
图11是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完全插入壳体后的剖视图。
图12是图5的部分放大图,揭示图1所示框架的后端部结构。
图13是图2的仰视图。
图14是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完全插入壳体后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壳体1包括一框架10和一矩形接地装置90,该框架10包括一第一侧壁2a、一第二侧壁2b、一侧壁盖3、一顶板4、一底板5、一后盖(未标示)及两弹性梁8a、8b,该后盖包括一外背板6与一内背板7。该框架10大致呈平行六面体,且最好采用单片坯料如金属板制成,亦可采用两片坯料制成。该接地装置90适宜采用单片坯料(如一片金属板)制成,其安装于框架10的前部。
各侧壁2a、2b于前端形成两个向内接地片24,且从下部悬垂出多个卡扣引脚21、针眼引脚22及支撑引脚23。该第一侧壁2a沿上部形成多个弹性卡扣26及多个沿顶边分布的定位突起27,第一侧壁2a后边沿有一凹槽25。
侧壁盖3从顶板4延伸并与第一侧壁2a的上部重叠。该侧壁盖3形成多个水平排列的开口31,以卡合第一侧壁2a的弹性卡扣26。侧壁盖3与顶板4的汇合处有多个矩形槽33,以卡合第一侧壁2a的定位突起27。顶板4前端有三个向内接地片41,中部及后部有多个通孔42。
请参阅图3至图5,后盖的外背板6从顶板4延伸。该外背板6向内延伸出一卡合内背板7的内伸弹片61。内背板7从第二侧壁2b延伸,且其下部悬垂出多个卡扣引脚71,该内背板7的自由端形成突起73,以卡合第一侧壁2a的凹槽25。
底板5比顶板4短,于底板5前端形成中央弹性卡锁52。该中央弹性卡锁52略微向上延伸到框架10的内部,且形成通孔521。底板5前端另有两向内接地弹片51a、51b分别位于中央弹片卡锁52两侧,且该接地弹片51a、51b的间距大于第一侧壁2a与第二侧壁2b上两接地弹片24的间距,以确保弹性卡锁52具有足够弹力。一卡扣引脚53从底板5中部向下悬垂,两卡扣引脚54从底板5后部向下悬垂,且各卡扣引脚53、54与中央弹性卡锁52反向。
请参阅图5,卡扣引脚21、针眼引脚22与支撑引脚23和各自相应的侧壁2a、2b充分共面。各卡扣引脚21、53、54、71分别包括一伸长体212、532、542、712与一偏置圆端211、531、541、711,其中,偏置圆端211可稍微朝框架10前方或后方偏置,偏置圆端531、541与711稍微朝第一侧壁2a或第二侧壁2b偏置。各针眼引脚22包括椭圆体221与其中的椭圆孔222,设置椭圆体221宽度使该针眼引脚222能压合于印刷电路板300上(见图6),各支撑引脚23分别包括一伸长体232与一圆形端部231。
配合参阅图12与图13,弹性梁8a、8b分别从第一侧壁2a与第二侧壁2b的后边向内延伸而成,然,弹性梁8a、8b亦可由后盖向内延伸而成,该弹性梁8a、8b的长度小于外背板6的宽度,且分别包括第一部分81与第二部分82。该第一部分81从相应第一侧壁2a、第二侧壁2b的后边向内延伸,且朝相对的第二侧壁2b、第一侧壁2a及框架10的前部偏斜。该各第二部分82从相应第一部分81的末端以钝角向相对的第二侧壁2b、第一侧壁2a及框架10的外背板6延伸。各弹性梁8a、8b的最前部分83位于第一部分81与第二部分82之间。各第一部分81从相应第一侧壁2a、第二侧壁2b的后边至该最前部分83逐渐变细。因而该弹性梁8a、8b具较佳弹性及弯曲性。
再请参阅图1与图2,该接地装置90包括一顶盖91、一与顶盖91相对的底板95及位于该顶盖91与底板95间的第一、二平行侧壁93a、93b。该第二侧壁93b与顶盖91及底板95完全相连,该第一侧壁93a仅与底板95完全相连。该顶盖91上形成三向外接地片912,该侧壁93a、93b上分别形成两向外接地片932,该底板95上形成两向外接地片952。一向外弹片954形成于底板95中央,该接地片952以该向外弹片954为中心并分别位于其两侧。
框架10组装时,内背板7的突起73与第一侧壁2a的凹槽25卡合,顶板4与侧壁盖3弯曲使得侧壁盖3被第一侧壁2a锁紧,外背板6的内伸弹片61与内背板7配合,从而于适当位置安装外背板6。第一侧壁2a的卡扣26与侧壁盖3的开口31卡合,第一侧壁2a的定位突起27与矩形凹槽33卡合,从而侧壁盖3被固定在第一侧壁2a,形成框架10。该弹性梁8a、8b一般位于内背板7上方,弹性梁8a、8b的第二部分82相互交叉叠放,且各第二部分82的自由端与主体壳10的外背板6间存在间距。
壳体1组装时,该接地装置90装配在框架10前端的周围,可通过点焊或粘合等方法完成此操作,也可采用钩子(图未示)将接地装置90固定于框架10前端。该接地装置90的各向外接地片912、932、952对称装配于框架10的顶板4、侧壁2a、2b及底板5相应的向内接地片41、24、51a及51b的对面,该向外弹片954装配于底板5的弹性卡锁52下方,该向外弹片954的自由端装配于壳体1前部的下方。
请参阅图5与图6,将壳体1安装至印刷电路板300时,卡扣引脚21、53、54、71与针眼引脚22伸入印刷电路板300上的相应通孔302,该通孔302内各卡扣引脚21、53、54、71的偏置圆端211、531、541、711压在印刷电路板300上,该针眼引脚22压配至印刷电路板300的通孔302内,支撑引脚23邻接印刷电路板300的顶面304,各卡扣引脚21、53、54、71的偏置圆端211、531、541、711及针眼引脚22的椭圆体221将壳体1锁定于印刷电路板300,因而,无论有无焊接,壳体1均可被稳固锁定于印刷电路板300上。如果采用焊接将壳体1固定于印刷电路板300,该卡扣引脚21、53、54、71与针眼引脚22可防止壳体1在焊接过程中从印刷电路板300脱离,且支撑引脚23提供支撑,将壳体1与印刷电路板300隔开,以便于精确焊接。
已组装的壳体1与印刷电路板300被连接至面板200。该面板200包括至少一与印刷电路板300正交的开口202,装配有接地装置90的框架10前端插入面板200的开口202内。该接地装置90的向外接地片912、932、952紧靠面板200的开口202的各内壁(未标示),该向外弹片954紧靠面板200的内面203,该弹性卡锁52、接地片51a、51b与面板200中的限定开口202的底边存在一间隙(未标示)。该向外弹片954可屏蔽任何可能从该间隙通过的电磁场,同时也提供足够空间以便于壳体1安装或拆卸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400(见图10)时,弹性卡锁52能上下移动。
请参阅图10、图11及图14,该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400包括一传导外表面402、一金属卡扣404及一后壁406。该金属卡扣404与壳体1中中央弹性卡锁52的通孔521形状相对应。当将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400安装至壳体1时,该后壁406抵靠两弹性梁8a、8b的最前部分83,该弹性梁8a、8b的第一部分81与第二部分82可变形地向外背板6移动,直至该第二部分82的自由端弹性紧抵外背板6的内表面。该金属卡扣404压配入通孔521,从而该被卡合在通孔521内的金属卡扣404和弹性梁8a、8b间可产生较强的合力,该较强的合力使得所收容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400被弹性紧锁于壳体1,甚至当壳体1发生振动时,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400亦不会从壳体1脱离。该弹性梁8a、8b的结构亦利于在从通孔521解除金属卡扣404时从壳体1中弹出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400。侧壁2a、2b、顶板4及底板5的内接地片24、41、51a、51b与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400的外表面402弹性接触。因而内接地片24、41、51a、51b、外接地片912、932、952及中央向外弹片954在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400、框架10、接地装置90与面板200之间建立多个接地途径,为壳体1提供多个屏蔽电磁干扰的接地途径。
请参阅图7至图9,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壳体1’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壳体1相似的结构,但该壳体1’采用矩形接地装置90’取代第一实施例的接地装置90。该接地装置90’于其底板95’中部形成两中央向外弹片954’,该两中央向外弹片954’的对边形成两接地片952’,该接地装置90’的顶板91’与侧壁93’上分别形成外接地片912’、932’。该中央向外弹片954’的自由端位于壳体1’前端的下方,且其弹性紧靠面板200的内表面203。框架10的内接地片24、41、51a、51b、外接地片912’、932’、952’及中央向外弹片954’共同于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400、框架10、接地装置90’与面板200之间建立多个接地途径,为壳体1’提供多个屏蔽电磁干扰的接地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装置亦可实施为其它形式,如将接地装置改为一连接至框架10的底板5的接地片,该接地片至少包括一中央向外接地弹片,且其功能与前面描述的壳体1的接地装置90及壳体1’的接地装置90’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收发模块壳体,其包括一框架,该框架包括一入口及一与入口相对的后部,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后部形成一弹性梁,该弹性梁包括一自由端,当壳体内收容收发模块时,该弹性梁抵紧收发模块后部,同时其自由端弹性紧抵于壳体后部;而当从壳体中拆卸收发模块时,该自由端弹开而脱离后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进一步包括两侧壁及至少一弹性梁,该至少二弹性梁分别朝两侧壁延伸,且相互交叉叠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发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梁分别由两侧壁延伸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发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梁包括一与相应侧壁相连的第一部分和一远离相应侧壁的第二部分,且该第一部分从相应侧壁至第二部分逐渐变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发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自相应侧壁延伸且朝着其相对侧壁与该壳体前端偏倾,该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延伸且朝着其相对侧壁及该壳体后端偏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收发模块壳体包括一宽度大于弹性梁长度的后盖,且该自由端与后盖间存在间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收发模块壳体采用单片金属板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收发模块壳体进一步包括一接地装置和至少一弹性梁,该至少二弹性梁延伸于框架的容纳空间内且相互交叉;该接地装置装配于框架且其至少形成一向外弹片。
9.一种收发模块装置,其包括一壳体和一收容于该壳体内的收发模块,该壳体包括一后盖,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进一步形成至少一具有自由端的弹性梁,收容于该壳体内的收发模块紧抵该弹性梁,该弹性梁的自由端抵靠壳体后盖;当从壳体中拆卸收发模块时,该自由端弹开而脱离壳体后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发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发模块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设于壳体的弹性卡锁和一设于收发模块的卡扣,该卡扣与弹性卡锁卡合。
专利摘要一种小型可插拔(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FP)光电收发模块壳体(1),其包括一框架(10)与环绕固定于框架前端的矩形接地装置(90)。该框架包括两侧壁(2a,2b)、一侧壁盖(3)、一顶板(4)、一底板(5)及一后盖。该框架与接地装置均适宜采用一片金属板制成。一中心弹性卡锁(52)形成于框架底部,两弹性梁(8a,8b)从两侧壁的后边延伸。该弹性梁包括一第一部分(81)、一第二部分(82)与一最前部分(83),该最前部分弹性抵紧壳体内收容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400)的后壁(406),且该第二部分弹性紧靠壳体的后盖,因而该光电收发模块弹性稳固于该壳体内。
文档编号H05K5/00GK2562198SQ02251960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0日
发明者黄竞亿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