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成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770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末成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气、液一体化设备,是一种自动粉末成形机。
背景技术
目前,粉末冶金通过压制直接加工成形状各异的半成品或成品,是机械加工向着少切削或无切削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许多机械零件以粉末冶金压制品取而代之。近年,粉末成型机或粉末成形机在以机械产品加工为主业的地区尤为发达。此类机械加工设备所压制件的密度均匀性、超过调压时的自动卸荷性能、以及相应部件的协调将一直影响制成品的质量。因此,粉末成形机的制造商为提高整机的知名度,得下相当的研发成本。专利公告文献中涉及该方面的内容不乏,但尚未披露详细的机构特征。如“粉末成型机”,ZL专利号02287561.1,涉及了一种由曲轴、加压凸轮、出模凸轮、双上冲机构、上冲头、阴模板、一下冲板、二下冲板、固定冲头座、压力杆、出模杆、摆臂、横臂各种挡块等主要部份组成的粉末成型机,因固定冲头座不能满足用户调整需要,加压凸轮、出模凸轮只有一个稳定性较差;挡块不可调整,满足不了使用需求,摆臂结构对双向压制可靠性欠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将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粉末成形机,使经本机压制的各种形状的压制品,上、下密度一致,加工质量优良。现结合附图,将其特征如下描述一种粉末成形机,该成形机含有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综合充填机构、曲柄活块机构、主双向压制成形机构、出模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粉末成形机的主要零部件由机壳1-1、曲轴1-2、左右成形凸轮1-3、左右出模凸轮1-4、吨位传感器1-5、粉末移动气缸1-6、内上冲调整机构1-7、阴模板1-8、第一下模板1-9、第一下模板挡块1-10、第二下模板1-11、芯棒调整装置1-12、芯棒1-3、角度传感器1-14、分体齿轮1-15、平衡气缸1-16、内上冲座1-17、外上冲座1-18、第二下模挡块调整器1-19、第一下模挡块调整器1-20、主导柱1-21、芯棒气缸座1-22所构成,它们是安装在机壳1-1内或机壳的周壁上;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由下拉钩2-1、蜗轮2-2、推杆2-3、横梁2-4、摆块2-5、气缸2-6、可调挡块2-7、调整齿轮2-8、下主轴2-9、综合充填机构2-10所构成;
左右综合充填机构由调整蜗轮3-1、调整螺套3-2、活塞3-3、气缸底座3-4、过渡联接板3-5、多、小充填活塞导向板3-6,多、小充填活塞3-7,活塞顶杆3-8、充填缸筒3-9,多、小充填油缸3-10,蜗杆3-11、传动链轮3-12所构成,安装在机壳1-1底部上平面中部的左、右呈对称分布;曲柄滑块机构安装在机壳1-1上部中间导轨上机构,靠连杆箱与曲轴上曲拐滑动联接传递动力,由连杆箱4-1、蜗轮4-2、球头丝杆4-3、球盖4-4、球座4-5、滑块4-6、气缸联接板4-7、气压复位气缸4-8、上冲联接板4-9、电动机4-10、蜗杆4-11、导轨4-12、平衡气缸1-16、吨位传感器1-5、粉末移动气缸1-6所构成;左右主双向压制成形机构分别安装在机壳1-1左、右两侧“[”型腔内,由左右成形滚轮5-1、左右上轴座5-2、左右上成形杆5-3、气缸5-4、左右中间轴座5-5、高压油缸5-6、高压油缸活塞5-7、左右调整机构螺杆5-8、左右下轴座5-9、左右下成形杆5-10所构成;左右出模传送机构分别安装在机壳1-1左、右两侧“[”型腔内,由左右出模滚轮6-1、左右滚轮销6-2、左右上轴座5-2、左右上出模杆6-4、气缸6-5、左右下出模杆6-5所构成;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左右综合充填机构、左右主双向压制成形机构、左右出模传递机构分别安装在机壳1-1内是左右对称分布的,模架安装在机壳1-1中间平导轨面上。
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安装在机壳1-1底部上平面的中部;左右综合充填机构安装在机壳1-1底部上平面中部的左、右呈对称分布;曲柄滑块机构安装在机壳1-1上部中间导轨上机构靠连杆箱与曲轴上曲拐滑动联接;连杆箱4-1内置的蜗轮4-2、球头丝杆4-3,滑块4-6传动联接,球座4-5内置于滑块4-6,两者中间有一压力腔;滑块4-6下部装有气缸联接板4-7,气缸联接板4-7上部左右两侧各装有平衡气缸1-16;下部中间装有气压复位气缸4-8,下部左、右、前、后四角装有四个粉末移动气缸1-6,左右主双向压制成形机构分别安装在机壳1-1左、右两侧“[”型腔内;曲轴1-2两侧主轴颈上连接有左右两个成形凸轮1-3,左右两个成形凸轮1-3分别连接左右成形滚轮5-1,左右成形滚轮5-1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两根上成形杆5-3上端的凹槽中;左右上成形杆安装于固定在机壳1-1侧面的左右上轴座5-2,左右中间轴座5-5的内孔中,上成形杆5-3下端面联接有高压油缸5-6,左右两侧高压油缸内置有高压油缸活塞5-7;左右高压油缸活塞5-7下端面与左右调整螺杆5-8上端面传动联接,左右调整机构由左右调整机构螺杆5-8、左右下轴座5-9、左右下成形杆5-10、左右上轴齿5-11、左右大齿轮5-12、左右小齿轮5-13、左右下轴齿5-14、电机5-15、左右小齿轮5-16、左右大齿轮5-17构成,安装于曲轴主轴颈两侧的左右出模凸轮1-4;出模传送机构分别安装在机壳1-1左、右两侧“[”型腔内;曲轴1-2两侧主轴颈上连接有左右两个出模凸轮1-4,左右两个出模凸轮1-4分别连接出模滚轮6-1,左右出模滚轮6-1分别连接左右出模滚轮6-1与左右两侧两根上出模杆6-4传动联接,;左右上出模杆安装于固定在机壳1-1侧面的左右上轴座5-2,左右中间轴座5-5的内孔中;左右上出模杆下端面连接下出模杆6-6,左右下出模杆6-6安装在左右下轴座5-9内孔中;左右下出模杆6-6下端面与左右推杆2-3、横梁2-4传动联接。
粉末成形机含有的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综合充填机构、曲柄活块机构、左、右主双向压制成形机构、左、右出模传递机构中的零件,在与其相应部件连接中至少将增设或减少一种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其动作及其达到的功能,难以用单一的连接方式载入权利保护的范围,在此特加之说明。因本实用新型详细发明内容应结合具体实施方案,故不加之重复描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整机工作时,压力腔内的压力油通过吨位传感器传递压力信号给电脑控制台,压力腔内压力根据用户压制零件所需压力自由设置,工作时超过设置值范围,本机将自动报警,有效控制压制件的所需密度。当超过调停值时自动卸荷,一个工作循环结束后,高压油腔内压力油自动补偿。从而进一步提高粉末成形机的整机质量,填补了同类产品的空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示意图。
图3是综合充填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6是曲柄活块机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6的C-C剖视图。
图9是双向压制成形机构示意图。
图10是出模传送机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序号及名称1-1、机壳,1-2、曲轴,1-3、成形凸轮,1-4、出模凸轮,1-5、吨位传感器,1-6、粉末移动气缸,1-7、内上冲调整机构,1-8、阴模板,1-9、第一下模板,1-10、第一下模板挡块,1-11、第二下模板,1-12、芯棒调整装置,1-13、芯棒,1-4、角度传感器,1-15、分体齿轮,1-16、平衡气缸,1-17、内上冲座,1-8、外上冲座,1-19、第二下模挡块调整器,1-20、第一下模挡块调整器,1-21、主导柱,1-22、芯棒气缸座;2-1、下拉钩,2-2、蜗轮,2-3、推杆,2-4、横梁,2-5、摆块,2-6、气缸,2-7、可调挡块,2-8、调整齿轮,2-9、下主轴,2-10、综合充填机构;3-1、调整蜗轮,3-2、调整螺套,3-3、活塞,3-4、气缸底座,3-5、过渡联接板,3-6、多、小充填活塞导向板,3-7、多、小充填活塞,3-8、活塞顶杆,3-9、充填缸筒,3-10、多、小充填油缸,3-11、蜗杆,3-12、传动链轮;4-1、连杆箱,4-2、蜗轮,4-3、球头丝杆,4-4、球盖,4-5、球座,4-6、滑块,4-7、气缸联接板,4-8、气压复位气缸,4-9、上冲联接板,4-10、电动机,4-11、蜗杆,4-12、导轨;5-1、成形滚轮,5-2、上轴座,5-3、上成形杆,5-4、气缸,5-5、中间轴座,5-6、高压油缸,5-7、高压油缸活塞,5-8、调整机构螺杆,5-9、下轴座,5-10、下成形杆,5-11、左右上轴齿,5-12、左右大齿轮,5-13、左右小齿轮,5-14、左右下轴齿,5-15、电机,5-16、左右小齿轮,5-17、左右大齿轮;6-1、出模滚轮,6-2、滚轮销,6-3、上出模杆,6-4、气缸,6-5、下出模杆。
实施方式以粉末成形机动作原理为例。该机所有零部件均装于机壳1-1内和四周壁上,由分体齿轮1-15获得动力传递曲轴1-2,通过曲轴把动力分别通过曲轴的曲拐和两边主轴颈,传递给连杆箱4-1和左右及两侧均布在曲轴主轴颈上的两个成形凸轮1-3及左右两侧分别贴近成形凸轮1-3,并安装于曲轴主轴颈的出模凸轮1-4,通过连杆箱4-1内置的蜗轮4-2把动力传递给球头丝杆4-3,再由球头丝杆4-3把动力传递给滑块4-6,滑块4-6与内置于其中球座4-5之间形成有一压力腔,压力腔内注有压力油,油量能随时自动补偿。整机工作时,压力腔内的压力油通过吨位传感器1-5传递压力信号给电脑控制台,压力腔内压力根据用户压制零件所需压力自由设置。工作时超过设置值范围,本机自动报警,从而有效控制压制件的所需密度,滑块4-6下部装有气缸联接板4-7,气缸联接板4-7上部左右两侧各装有平衡气缸1-16,用以帮助滑块装置平稳上升。气缸联接板4-7下部中间部位装有气压复位气缸4-8,气压复位气缸的作用是使上冲模具装置(上冲模具装置包括内上冲调整机构1-7、内上冲座1-17、外上冲座1-18及联接件和用户模具等)能产生间隙停顿,压制件在脱离模具后,气压复位气缸快速复位,气缸联接板4-7下部左右前后四角装有四个粉末移动气缸1-6,粉末移动气缸1-6作用是分别压在第一下模板1-9的充填装置上和第二下模板1-11的充填装置上,分别带动第一下模板1-9和第二下模板1-11向下工作,实现第一个模板和第二个模板内产品部段双向压制。
气压复位气缸4-8下面装有上冲联接板4-9,用于联接上冲模具装置,从而把曲轴1-2的动力传递给模具,实现工作运动。当曲轴1-2把动力传递给上冲模具装置工作的同时,曲轴1-2把动力还传给了均布于并连接曲轴两侧主轴颈的左右两个成形凸轮1-3,左右两个成形凸轮1-3分别带动并连接左右两侧成形滚轮5-1,左右成形滚轮5-1分别同时推动并连接左右上成形杆5-3向下运动。左右上成形杆安装于固定在机壳1-1侧面的左右上轴座5-2,左右中间轴座5-5的内孔中,左右上成形杆5-3下端面联接有左右高压油缸5-6,左右两侧高压油缸内置有高压油缸活塞5-7,通过该两个活塞分别同时推动左右调整机构螺杆5-8,左右调整机构螺杆5-8带动左右下成形杆5-10,左右两个下成形杆5-10同时推动横梁2-4向下运动,并带动装于横梁中间下主轴2-9向下运动,下主轴2-9带动内置于下主轴上部内孔中的蜗轮2-2,蜗轮2-2带动下拉钩2-1向下运动。下拉钩2-1拉动芯棒气缸座1-22向下运动,通过芯棒气缸座1-22左右前后四角上安装的四根主导柱1-21拉动阴模板1-8向下运动,并保持由滑块4-6带动的上冲机构和阴模板1-8同步向下运动,实现主双向压制。
当左右两侧成形凸轮1-3工作结束时,装于横梁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摆块2-5同时停靠于安装在机壳1-1底部上的两个可调挡块2-7上部接触面上,此时上冲机构继续向下工作,阴模板1-8暂停向下运动,整机双向压制运动结束,此后高压油缸5-6压力急剧升高,当超过调停值时自动卸荷,一个工作循环结束后,高压油腔内压力油自动补偿。
当左右两侧成形凸轮1-3工作结束时,由曲轴1-2带动的左右两侧出模凸轮1-4接着开始工作,带动左右两侧出模滚轮6-1,出模滚轮6-1空套于滚轮销6-2中,滚轮销6-2安装于上出模杆6-3顶部,通过出模滚轮6-1和滚轮销6-2推动上出模杆向下运动,左右上出模杆下端面联接有左右下出模杆,并且左右上出模杆两边装有两个气缸6-4,气缸作用是使上、左右下出模杆复位,左、右两个下出模杆下端面同时先推动安装于横梁2-4两边推杆2-3向下运动,带动安装于横梁2-4两侧的左右两个摆块2-5相向运动,两摆块中间连接气缸2-6收缩,使左、右两侧摆块2-5脱离左右可调挡块2-7接触面,再带动横梁2-4及所有附着件整体向下运动,从而拉动芯棒气缸座1-22。通过安装于芯棒气缸座1-22上的四根主导柱1-2拉动阴模板1-8向下运动,阴模板1-8向下运动带动第一下模板1-9和第二下模板1-11向下运动,使成形制品出模。
横梁2-4及所有附着件上升运动都靠左、右对称分布于机壳1-1底平面上的左右两个综合充填机构帮助实现。左右综合充填机构由活塞顶杆3-8、调整蜗轮3-1、调整螺套3-2、活塞3-3、气缸底座3-4、蜗杆3-11、传动链轮3-12组成可调行程气缸和多、小充填活塞导向板3-6,多、小充填活塞3-7,多、小充填油缸3-10组成的高压多小充填油缸,两者串联组合而成。
当横梁2-4及所有附着件下降时,压下活塞顶杆3-8,左右可调行程气缸被压缩,横梁2-4及所有附着件停止下降后,左右可调行程气缸自动充气,帮助横梁2-4及所有附着件上升并带动阴模板1-8复位;左右可调气缸行程通过传动链轮3-12把动力传给蜗杆3-11,再由调整蜗轮传给高速螺套,实行活塞3-3行程的调整,活塞顶杆3-8随活塞3-3一起移动达到活塞顶杆高度调整目的。左右综合充填机构下部的多小充填油缸,通过多、小充填活塞3-7和多、小充填油缸3-10之间形成高压油腔,根据用户产品需要多小充填时,高压油缸内能实现自动充油和自动泄放。该机所有协调动作都由角度传感器1-14随时传递信息实现各个零部件按序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粉末成形机,该成形机含有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综合充填机构、曲柄活块机构、主双向压制成形机构、出模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a)、粉末成形机的主要零部件由机壳(1-1)、曲轴(1-2)、左右成形凸轮(1-3)、左右出模凸轮(1-4)、吨位传感器(1-5)、粉末移动气缸(1-6)、内上冲调整机构(1-7)、阴模板(1-8)、第一下模板(1-9)、第一下模板挡块(1-10)、第二下模板(1-11)、芯棒调整装置(1-12)、芯棒(1-13)、角度传感器(1-14)、分体齿轮(1-15)、平衡气缸(1-16)、内上冲座(1-17)、外上冲座(1-18)、第二下模挡块调整器(1-19)、第一下模挡块调整器(1-20)、主导柱(1-21)、芯棒气缸座(1-22)所构成,它们是安装在机壳(1-1)内或机壳的周壁上;b)、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由下拉钩(2-1)、蜗轮(2-2)、推杆(2-3)、横梁(2-4)、摆块(2-5)、气缸(2-6)、可调挡块(2-7)、调整齿轮(2-8)、下主轴(2-9)、综合充填机构(2-10)所构成;c)、左右综合充填机构由调整蜗轮(3-1)、调整螺套(3-2)、活塞(3-3)、气缸底座(3-4)、过渡联接板(3-5)、多、小充填活塞导向板(3-6),多、小充填活塞(3-7),活塞顶杆(3-8)、充填缸筒(3-9),多、小充填油缸(3-10),蜗杆(3-11)、传动链轮(3-12)所构成,安装在机壳1-1底部上平面中部的左、右呈对称分布;d)、曲柄滑块机构安装在机壳1-1上部中间导轨上机构,靠连杆箱与曲轴上曲拐滑动联接传递动力,由连杆箱(4-1)、蜗轮(4-2)、球头丝杆(4-3)、球盖(4-4)、球座(4-5)、滑块(4-6)、气缸联接板(4-7)、气压复位气缸(4-8)、上冲联接板(4-9)、电动机(4-10)、蜗杆(4-11)、导轨(4-12)、平衡气缸(1-16)、吨位传感器(1-5)、粉末移动气缸(1-6)所构成;e)、左右主双向压制成形机构分别安装在机壳1-1左、右两侧“[”型腔内,由左右成形滚轮(5-1)、上轴座(5-2)、左右上成形杆(5-3)、气缸(5-4)、中间轴座(5-5)、左右高压油缸(5-6)、高压油缸活塞(5-7)、调整机构螺杆(5-8)、下轴座(5-9)、下成形杆(5-10)所构成;f)、左右出模传送机构分别安装在机壳1-1左、右两侧“[”型腔内,由出模滚轮(6-1)、滚轮销(6-2)、上轴座(6-3)、上出模杆(6-4)、气缸(6-5)、下出模杆(6-5)所构成;g)、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左右综合充填机构、左右主双向压制成形机构、左右出模传递机构分别安装在机壳(1-1)内是左右对称分布的,模架安装在机壳(1-1)中间平导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成形机,其特征是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安装在机壳(1-1)底部上平面的中部;左右综合充填机构安装在机壳(1-1)底部上平面中部的左、右呈对称分布;曲柄滑块机构安装在机壳(1-1)上部中间导轨上机构靠连杆箱与曲轴上曲拐滑动联接;连杆箱(4-1)内置的蜗轮(4-2)、球头丝杆(4-3),滑块(4-6)传动联接,滑块(4-6)与内置于球座(4-5)之间;滑块(4-6)下部装有气缸联接板(4-7),气缸联接板(4-7)上部左右两侧各装有平衡气缸(1-16);下部中间装有气压复位气缸(4-8),下部左、右、前、后四角装有四个粉末移动气缸(1-6),左右主双向压制成形机构分别安装在机壳(1-1)左、右两侧“[”型腔内;曲轴(1-2)连接曲轴两侧主轴颈的左右两个成形凸轮(1-3),左右两个成形凸轮(1-3)分别连接左右成形滚轮(5-1),左右成形滚轮(5-1)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两根上成形杆(5-3)上端的凹槽中;左右上成形杆安装于固定在机壳(1-1)侧面的左右上轴座(5-2),左右中间轴座(5-5)的内孔中,上成形杆(5-3)下端面联接有高压油缸(5-6),左右两侧高压油缸内置有高压油缸活塞(5-7);左右高压油缸活塞(5-7)下端面与左右调整机构螺杆(5-8)上端面传动联接,左右调整机构由左右调整机构螺杆(5-8)、左右下轴座(5-9)、左右下成形杆(5-10)、左右上轴齿(5-11)、左右大齿轮(5-12)、左右小齿轮(5-13)、左右下轴齿(5-14)、电机(5-15)、左右小齿轮(5-16)、左右大齿轮(5-17)构成,安装于曲轴主轴颈两侧的左右出模凸轮(1-4);出模传送机构分别安装在机壳(1-1)左、右两侧“[”型腔内;曲轴(1-2)连接曲轴两侧主轴颈的左右两个出模凸轮(1-4),左右两个出模凸轮(1-4)分别连接出模滚轮(6-1),左右出模滚轮(6-1)分别连接左右出模滚轮(6-1)与左右两侧两根上出模杆(6-4)传动联接,左右上出模杆安装于固定在机壳(1-1)侧面的左右上轴座(5-2),左右中间轴座(5-5)的内孔中;左右上出模杆下端面连接下出模杆(6-6),左右下出模杆(6-6)安装在左右下轴座(5-9)内孔中;左右下出模杆(6-6)下端面与左右推杆(2-3)、横梁(2-4)传动联接。
专利摘要涉及机、电、气、液一体化设备的粉末成形机,是针对现有固定冲头座、挡块不可调整,加压凸轮、出模凸轮稳定性较差;摆臂结构可靠性欠之。设计的要点是该成形机含有出模及综合充填机构、综合充填机构、曲柄活块机构、主双向压制成形机构、出模传递机构。其主要零部件机壳、曲轴、左右成形凸轮、左右出模凸轮、吨位传感器、粉末移动气缸、内上冲调整机构、阴模板、第一下模板、第一下模板挡块、第二下模板、芯棒调整装置、芯棒、角度传感器、分体齿轮、平衡气缸、内上冲座、外上冲座、第二下模挡块、第一下模挡块调整器、主导柱、芯棒气缸座所构成,它们是安装在机壳内或机壳的周壁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整机的质量。
文档编号B30B11/00GK2776669SQ200520101240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6日
发明者蒋文龙 申请人:海光(宁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蒋文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