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4118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多个导热组件紧密结合于一设有 多个散热鳍片的金属本体内,以节省材料与加工成本,及达到散热效果的散热器 及其制造方法,适用于计算机、通讯、电子仪器或其它发热电器产品。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计算机信息进步快速,其处理器的工作速度日益增快,相伴产生的 高温,必须仰赖高效能的散热装置进行降温,以维持正常的工作温度。请参阅图ll所示,其为现有的散热器a,是结合于一处理器与一风扇之间, 所述散热器a主要包括多个鳍片al以及一定位各鳍片al的长条形热导管a2(heat pipe)。当处理器运转时,其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热导管a2传导至多个鳍片al 上,再通过风扇作动使空气流通,以进行降温。上述各鳍片al与热导管a2的组合方式,主要包括焊接及机械加压二种,以 使热导管与各鳍片结合呈一体,并使各鳍片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然而,上述焊 接加工方法虽然可使散热器达到散热的效果,但在焊接的过程中,若是热导管与 鳍片为不同材质,则必须于热导管或鳍片的表面再加上一层电镀镍或化学镍,才 能使热导管与鳍片结合呈一体,如此一来,将使制造及材料成本相对增加;而若 以机械加压方式以使热导管与鳍片紧配,则必须增加热导管与鳍片加压紧配的加 工成本。请参阅图12所示,其为另一种现有的散热器b,其中,所述散热器b主要包 括一设有多个散热鳍片b2的金属本体bl,所述金属本体bl为铝挤型裁切而成, 于所述金属本体bl的中央部位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通孔b3, 一金属棒b4 (铝棒或 铜棒)结合于所述通孔b3内部;然而,其散热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因此,有以巨 型热导管(thermal tower)直接取代铝棒或铜棒,但在实施应用上,所述散热器 的巨型热导管因碍于长度过短,仍无法产生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 一旦热导管 的作用失效时,所述散热器将完全失去散热作用。
另外,上述二种现有的散热器与散热风扇结合时,由于散热器本身并没有设 置连接的结构,而必须另外通过一风扇固定座的辅助,才能使散热器与散热风扇 准确锁定,不但增加风扇固定座的材料成本,且增加组装的时间。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不仅能有效节省材 料与加工成本,且可达到散热的效果,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 遂有本发明的产生。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通过将一设有多个推压部 的加压组件于置入一金属本体的容置空间内时,使各推压部的一端分别挤压预先 置放于金属本体内的各导热组件的方法,能使各导热组件紧密结合于金属本体内, 以达到散热的效果。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散热器,通过在一设有多个散热鳍片的金属本 体内,紧密结合多个导热组件的结构,能有效传导处理器运转所产生的热量,达 到散热的效果,且可确保导热组件的作用正常。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散热器,通过多个导热组件的支撑结构,使多 个散热鳍片与处理器之间形成一通风距离,能通过散热风扇的作动,以快速散热。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散热器,通过在金属本体的周缘设有多个定位 孔,以直接与散热风扇螺合,能减化散热器与风扇的组合加工程序,从而降低加 工及材料成本。为达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设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 提供一包括多个散热鳍片的金属本体,并于所述金属本体上形成一容置空间及多 个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定位部;b.将多个导热组件分别置放于各定位部内;以 及C.将一周缘设有多个推压部的加压组件置入金属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使各推压 部的一端分别挤压各导热组件的周缘,从而使各导热组件变形而固定于各定位部 内。实施时,所述加压组件包括一轴杆及多个挤压件,所述挤压件的一端形成推 压部。而在步骤C中,是将多个挤压件置入金属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使各挤压件 共同的一端形成一穿孔,再以轴杆压入穿孔内,推动各挤压件,从而使各推压部 分别挤压各导热组件的周缘,使各导热组件变形而固定于各定位部内,使各导热 组件与金属本体紧密贴合,以达到导热、散热的效果。本发明所设的散热器,包括一金属本体、多个导热组件以及一加压组件。所 述金属本体包括多个散热鳍片,所述金属本体上设有一容置空间及多个与所述容 置空间连通的定位部;所述导热组件是分别置放于各定位部内;而所述加压组件 是置放于金属本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加压组件的周缘设有多个推压部,用以使 各推压部的一端分别挤压各导热组件的周缘,从而使各导热组件变形而固定于定 位部内。实施时,所述加压组件可包括一轴杆及多个挤压件,所述挤压件的一端形成 推压部。实施时,本发明更包括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是分别设于金属本体的周缘, 以利用螺丝螺合上方的散热风扇。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1、 本发明可使各导热管紧密结合于金属本体内,以通过各导热管的快速导热 特性,有效降低处理器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2、 本发明可在一金属本体上结合多个导热管,倘其中有任一导热管失效时, 其它有效的导热管仍能达到散热的效果,以确保处理器正常运转。3、 本发明可使多个散热鳍片与处理器之间形成一距离,当散热风扇作动而向 下排气时,能使散热鳍片上的热量快速散去。4、 本发明可使散热器与金属本体直接组合固定,以有效简化组合加工程序及 降低材料成本。为便于对本发明能有更深入的了解,现详述于后


图1为本发明散热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散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散热器的制造方法的各挤压件共同的图;图6为本发明散热器的制造方法的轴杆穿入穿孔内-端形成一穿孔时的俯视 以向外推动各挤压件时 的俯视图;图7为本发明散热器的L形导热组件与基板结合时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散热器的L形导热组件、金属本体与基板结合时的侧视图;图9为本发明散热器的一使用状态图;图IO为本发明散热器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11为一现有散热器的立体外观图;图12为另一现有散热器的立体外观图。附图标记说明散热器l;金属本体2;散热鳍片21;容置空间22;定位 部23;定位孔24;信道25;导热组件3;加压组件4;推压部41;轴杆42;挤 压件43;散热片44;基板9;散热风扇91;螺丝92;处理器93;散热器a;鳍 片al;热导管a2;散热器b;散热鳍片b2;金属本体bl;通孔b3;金属棒b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 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散热器的制造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下 列步骤a、 提供一包括多个散热鳍片21的金属本体2,并于所述金属本体2上形成 一容置空间22及多个与所述容置空间22连通的定位部23;b、 将多个导热组件3分别置放于各定位部23内;以及c、 将一周缘设有多个推压部41的加压组件4置入金属本体2的容置空间22 内,使各推压部41的一端分别挤压各导热组件3的周缘,从而使各导热组件3 变形而固定于各定位部23内。在步骤b中,所述导热组件3为圆形的热导管,任二个导热组件3的一端连 通,以构成一U形状,以将任二个导热组件3插入各相对的圆形定位部23中。 而在步骤c中,所述推压部41的底部分别设有倒角,以利于推压部41向下移动, 并挤压各导热组件3的周缘。请参阅图4所示,实施时,所述的加压组件4亦可包括一轴杆42及多个挤压 件43,所述挤压件43的一端形成推压部41。以于步骤c中,将多个挤压件43置 入金属本体2的容置空间22内,使各挤压件43共同的一端形成一穿孔44 (如图 5所示),再以一端设为锥形的轴杆42穿入穿孔44内,向外推动各挤压件43, 从而使移动的各推压部41分别挤压各导热组件3的周缘,使各导热组件3变形而
扩张,以固定于各定位部23内(如图6所示)。请参阅图2、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散热器1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金属本 体2、多个导热组件3以及一加压组件4。所述金属本体2呈方形,其包括多个直立的散热鳍片21,所述金属本体2的 四边角上分别设有一圆形定位孔24,所述金属本体2的中央部位设有一圆柱形的 容置空间22,四个圆孔形的定位部23对称分布于所述容置空间22的四周,并分 别以一长形通道25连通所述容置空间22。所述任二个导热组件3是分别为一U形热导管的二端所形成;而如图7、图 8所示,所述的任一导热组件3亦可呈L形状,其上端插入各相对的圆形定位部 23中,而下端则定位于一可导热的基板9上。所述加压组件4是呈圆柱形,其周缘延伸设有四个推压部41,以分别紧配于 上述金属本体2的容置空间22及四个通道25中,所述四个推压部41的一端分别 挤压于各导热组件3的周缘,使各导热组件3因变形而分别固定于各定位部23 内。请参阅图9所示,其为本发明的一使用状态图,所述散热风扇91是垫高置放 于散热鳍片21的上方,并以四个螺丝92分别穿过所述散热风扇91,以锁接于金 属本体2四边角的定位孔24内,以使散热风扇91与金属本体2结合定位。所述 U形或L形导热组件3的底端是固定于一可导热的基板9上,所述基板9贴合于 一处理器93的上方。藉此,当处理器93运转时,其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基板9 传导至各导热组件3,再传至多个鳍片21上,而通过风扇91的作动,可使热空 气向下流动,让鳍片21降温,从而使处理器93运转所产生的热量快速散逸。另, 在实施时,所述导热组件3与定位部23之间是涂布有导热膏(thermal grease), 以加强散热的效果。请参阅图10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其中,本发明散热器1 是以直立方式设置于可导热的基板9上方,当散热风扇91与金属本体2结合定位 时,所述散热风扇91的运转可使热空气以水平方向流动。而通过上述侧吹的方式 同样可让鳍片21快速降温,使处理器93达到散热的效果。另,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散热器1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所述加压 组件4包括一圆形轴杆42及四个挤压件43,所述挤压件43较佳为金属材质,所 述挤压件43的一端形成推压部41,且所述挤压件43的侧面设有数个相对称的散
热片44。通过所述推压部41的挤压,可紧密固定各导热组件3于各定位部23内, 使各导热组件3与金属本体2紧密贴合,而通过挤压件43侧面所凸出的数个散热 片44,则可加强散热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提供一包括多个散热鳍片的金属本体,并于所述金属本体上形成一容置空间及多个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定位部;b、将多个导热组件分别置放于各定位部内;c、将周缘设有多个推压部的加压组件置入金属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使各推压部的一端分别挤压各导热组件的周缘,使各导热组件变形而固定于各定位部内。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为热导管。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二个导热组件为连通。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 一轴杆及多个挤压件,所述挤压件的一端形成推压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是将多个挤 压件置入金属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使各挤压件共同的一端形成一穿孔,再以轴杆 压入穿孔内,推动各挤压件,从而使各推压部分别挤压各导热组件的周缘,使各 导热组件变形而固定于各定位部内。
6、 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本体,其包括多个散热鳍片,所述金属本体上设有一容置空间及多个 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定位部;多个导热组件,是分别置放于各定位部内;一加压组件,是置放于金属本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加压组件的周缘设有多 个推压部,各推压部的一端分别挤压各导热组件的周缘,从而使各导热组件变形 而固定于定位部内。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为热导管,且所 述任二个导热组件为连通。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一轴杆及多 个挤压件,所述挤压件的一端形成推压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的侧面更设有至少 一散热片。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个定位孔,所述定 位孔是分别设于金属本体的周缘。
全文摘要
一种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是于一包括多个散热鳍片的金属本体上形成一容置空间及多个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定位部,将多个导热组件分别置放于各定位部内,再将一周缘设有多个推压部的加压组件置入金属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以使各推压部的一端分别挤压各导热组件的周缘,从而使各导热组件变形而固定于各定位部内,使各导热组件与金属本体紧密贴合,以达到导热、散热的效果。
文档编号H05K7/20GK101155499SQ20061015225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7日
发明者陈敬智, 陈树传 申请人:陈树传;陈敬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